寫在畢業前的點點滴滴

~第17屆畢業前的回顧~ 

/ 鄧麗琳     

編按:文章裡的事項看似瑣碎,對幼兒本身而言卻每件都是大事,因為這些事情的背後是孩子自我實現的勇氣與努力。幼兒學齡前的教育無他,成人(父母或老師)每天就是要跟著孩子的步調、適性地讓他一點一滴的嘗試、累積,當他自信來了,問題就會迎刃而解;看著眼前還不能獨立的個體把樂觀、進取、自信逐一的建立起來,對成人而言,還有什麼成就可以比擬的?! (孩子將來維護得好,可是他一生寶貴的資產啊。) 謝謝霓媽撰文分享。

 

        再兩個月霓將結束她在喜兒一年的生活,在八月就要變成一個小學生囉!這一年喜兒給她的洗鍊,我相信她有足夠的能力可以應對將來的新生活。

前兩天去接她放學,她站在單槓前,笑得很開心並示意要我看著她。天啊!
還差三格槓,她就可以吊完全程。老師也很開心跟我說,她已經可以一鼓作氣從頭吊到尾了!(剛來時她只能吊在一格槓無法前進,當看到大部分小孩都可以一格接一格地往前抓進,她更是不想練習。) 那天下午,她看到另一個跟她一樣也是去年才轉來的小孩願意再試一試,在老師的鼓勵之下,霓終於一試成功!真是太棒了!這跟爬盪繩一樣,對從小班就來這裡的小孩來說,一點都不是難事,但對於霓(還有我),這可是嘆為觀止的,現在她也做到了,我真的好開心!

 

許多小小的事,對霓來說都是先拒絕再說,尤其是別人都會的事,她更是不敢去面對自己可能的挫敗。但是在這短短的不到一年的時間,霓學會了看到不喜歡吃的東西不哭而且願意吃、盪鞦韆、盪繩(每次看到她攀在繩子上、在樹下盪來盪去,滿足又自在的表情,我都會不自覺的微笑)、為了畢業旅行練習騎兩輪腳踏車、吊單槓。

 

這些看似沒什麼了不起的事(而且喜兒大部分的小孩都會),我知道對我家的小女孩是多麼的不容易。我看著她一件一件的克服了,我深深明白她用來面對未來挑戰的信心與勇氣正一樣、一樣的建構起來。信心與勇氣在人生的道路上是何等重要的寶物,豈是注音符號或是英文單字可相提並論的!

 

昨晚,霓在哥哥睡著後,跑到我們房裡來。看著她因為燈太亮而瞇著的眼睛,嘴上沒有抱怨只是微笑著,爸爸忍不住問她:『你怎麼變成一個這麼愛笑的小孩?』

她以前去上學總是哭哭啼啼的,擔心飯吃不完、怕被大白鵝啄、怕有小狗對她吠,即使()學校還會以小孩最愛的餅乾糖果作為獎勵。現在呢?總要我在七點半以前就讓她到學校,她說這樣她才可以玩盪繩、吊單槓。下午接她放學,她總是對我說:『我剛玩而已,再讓我玩一下嘛!』。把原來懼怕的事情,變成了她的享受 (除了吃鳳梨這件事,霓一直問我,什麼時候才會過了鳳梨的產季),我想這帶給孩子的是多麼活躍的神經迴路:不會試試看失敗再試一試做到了(我好棒!)→好好玩(我很快樂!)。 這樣的學習,當然會帶給孩子源源不絕的快樂,因為她學會了並且享受著。

 

所以,玩就可以了嗎?『玩』的學問很大,但幼兒園一定是個不只是玩的地方。在五月份園方所做的教學計劃讓我很感動:老師帶小孩去參觀了兩所小學,為的是讓他們可以熟悉小學的硬體環境(老師還教他們如何上廁所,因為幼稚園是坐式馬桶,小學則是蹲式);另一方面,也請擔任小學老師的家長到園,向孩子介紹小學生在校一天的生活與相關規定,並讓他們提問。老師也要求孩子製作表格,在生活作息上,例如早睡、早起、不看電視、閱讀之後要讓眼睛休息、早起更衣、吃早餐的時間記錄等,讓他們循序漸進地瞭解進入小學後的生活安排。這給了霓相當的安全感,她自己跟我說她已經知道要怎麼上小學了,她上小學一定沒問題的。

 

對我來說,穩定的生活作息、健康的飲食、安全感、自信心,這些才是霓用來學習的重要武器。有了這些,她就可以依著她的質地去開始屬於她自己的琢磨;沒有了這些,我們怎麼也沒辦法看到灰灰暗暗的石頭裡,到底藏著什麼光彩奪目的內涵。謝謝老天爺給我們的幸運,也謝謝學校給我家寶貝的無敵武器!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畢業「雨行」

~201217屆畢業旅行攝影記事~

 

攝影 / 蘇美香、方潔玫、黃廣祥

 

 

 

 

編按: 連續三屆,「龍潭三坑單車遊」已是喜兒作為大班孩子畢業旅行的主軸了。不過,今年天氣似乎不願意配合,517那天早上,天空黑雲處處,雨卻要下不下;九點半一到,我們決定出發。

 

我們如願地租了單車、把車推上三坑鐵馬道、孩子也在有風無雨的情況下騎了一段路程,十一點半到達吃午餐的涼亭,結果在吃午餐前細雨卻開始飄起,孩子們興奮地趕忙穿起雨衣,跑到亭外迎雨;午餐用畢後,雨下得更綿密,大家就順勢雨中行車:孩子們高興地在涼亭附近來回騎著。到了下午兩點,眼看雨不曾停歇,為了安全起見,就決定棄車就步來個雨中行---大夥兒一起徒步走回租車店。孩子們邊走邊玩,有的和老師並肩走、有的踽踽獨行、更多孩子走在一起,見到地上積水就跑前踩踏;「叔叔」見狀,就童心未泯地把積水踢向他們,此舉立刻引起公「奮」,孩子們隨即三五成群地跟叔叔打起水仗來。

 

全程三公里多,花了近兩小時才到店裡,孩子們不但沒有倦意,還嚷著換好衣服要去泡腳。最後,雖然沒有像前兩屆孩子,在「黑白洗」處泡腳、到生態池邊撈魚蝦(結果翌日補去),不過此行因為受到雨的眷顧,孩子們卻額外多了「雨行」的體驗。

 

(一)   
下雨前

 

 

 

 

1.    蓄勢待發

由於事前已向租車店老闆洽商好,到達後孩子很快就拿到適合自己的車子。

 

 

 

2.    騎車路徑

從店裡到三坑鐵馬道之前,有一段「暖身」的路線:穿越老街、停永福宮、經過稻田、爬坡上階梯。

 

 

 

 

  

 

3.    好漢坡的考驗

孩子們不是每人都可以自己把車推上階梯,有的靠成人、有的發揮團隊精神,彼此幫忙:兩人一組、三人成群地合力完成。

 

 

 

 

 

4.    徜徉在鐵馬道上

鐵馬道位於半山腰,全長兩公里多;原來是灌溉用水的圳道,左邊圳水清澈可見,沿路遍植花木,招蜂引蝶、清涼怡人;一般汽機車不得進入,孩子可以毫無顧慮的騎車,恣意奔馳,對幼兒而言,實在是一條理想的騎車道。

 

 

 

 

 

(二) 下雨時

 

1.    用餐前

來到涼亭不久就飄起毛毛細雨,孩子們興奮地穿起雨衣,有的騎車、有的排隊洗手準備吃午餐。

 

 

 

 

2.    午餐與零食

孩子帶來的輕食午餐有媽媽做的、有超商買的,吃完後還要吃喜兒每年必備的蔬果: 甜椒、涼薯、小黃瓜、四季豆、花生醬西洋芹及桃子(孩子每樣都要吃到),大家直呼肚子好飽;不過,孩子還是認為肚子仍有空間吃他們帶來的零食。

 

 

 

 

3.    雨下不停

雨愈下愈大,但孩子的玩興不曾中斷:雨中騎車、漫步或亭內唱歌跳舞。

 

    

 

 

 4. 回程雨中行

雖然因為下雨,大家只能依來時路線回去,不過走路卻和騎車有不一樣的感受和體驗:雨細細的打在雨衣和臉上、遠看山嵐飄渺、近觀落花遍地、踩踏積水、走進田埂‧‧‧

 

 

 

 

 

 

 

 

 

 

(三)後記

 

1.畫圖、洗澡

回到喜兒,先讓孩子每人都喝碗薑湯驅寒暖胃。隨後趁著記憶猶新,老師請大家把騎車的經歷畫下來才去洗澡。

 

 

 

 

 

2.報平安、吃晚餐

吃飯前先向家人報平安。晚餐是孩子平日就愛吃的玉米濃湯、義大利肉醬麵、外加煎海魚,沙拉則是萵苣、奇異果、蘋果、小蕃茄搭配而成。

 

 

 

 

 

3.好「戲」登場

摸黑躲貓貓是這幾年才有的壓軸。在暗墨墨的環境中找人,對孩子來說,是個很刺激的遊戲。「叔叔」向大家說明遊戲規則後,遊戲隨即展開:先由「叔叔」找大家,再來是大家找「叔叔」;最後,大家都找不到「叔叔」,留下一個懸疑給孩子做結局。

 

 

 

 

  

 

4.   有個好夢 

睡覺時間到了,原來預期會有女生想家暗哭,結果竟然沒有發生!從早到晚大家都玩得很盡興,睡前故事講完沒多久,在帶來的心愛玩偶陪伴下,孩子們很快就墜落夢鄉。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記親職週

 

/ 陳佩君

     中班老師

                                             / 陳佩君、方潔玫、黃廣祥

 



 

 



  

 

 

編按:每年一次的親職週已於4/30 ~ 5/4期間舉辦。今年有兩項我們樂見的變化: 1. 參與親職的爸爸人數比往年多很多,看來關心孩子在幼兒園的學習已不再是媽媽的專利。2. 家長不只在旁觀察孩子、更熱情地融入老師安排的課程或活動,和孩子一起專注地實作、遊戲,這種「孩子化」的舉動,讓幼兒有機會看到爸媽與他「同高」的一面,對他們而言是一種既新又親的經驗。謝謝佩君老師在忙碌中仍為中班撰寫這篇回顧。

 



當孩子聽到老師介紹親職周時,好奇地問:「什麼是親職週啊?」我說:「親職週就是邀請爸爸和媽媽來學校,看你們平常在學校做什麼?」孩子一聽到爸爸媽媽要來,開心到不得了,隔天到校,紛紛討論自己的爸爸媽媽星期幾要來,個個都非常期待。

 

 

 

 

  

 



在親職活動進行的這一週,孩子看到前來的家長,一點也不怕生,會主動過去問好。上午角落時間,孩子會帶著爸爸媽媽到自己平常最喜歡的角落玩,爸媽除了在一旁分享孩子活動的喜悅外,也會主動參與創作,和孩子親切地互動,並且觀察自己孩子最喜歡的活動及孩子在校的人際關係。

 

 

 

 

 

        點心時間,孩子變成了最貼心的小服務生,主動準備兩個碗,替自己盛了水果,再幫平時辛苦的爸爸媽媽夾水果。點心吃完後,他們也會主動拿抹布幫爸爸媽媽擦桌子。

 

 

 

 

 

 

課程中安排了多種親子遊戲,如:矇眼猜小孩、口香糖、彩繪棒、狼來了等,其中最受歡迎的就是矇眼睛遊戲了,玩過一次之後,孩子都意猶未盡,紛紛指定:「等我爸爸、媽媽來的時候也要玩這個遊戲喔!」孩子在被爸媽摸的過程,都癢得身體縮來彎去,卻仍很期待能被老師點名上去玩;矇住眼的爸爸媽媽也都很認真地說出眼前這孩子到底是否自己的孩子,以及理由是什麼。很多家長除了能猜中自己的孩子之外,也能說對其他孩子的名字。

 

 

 

 

 

玩另一個口香糖親子遊戲時,當老師說:「口香糖!」孩子和家長先回應:「黏那裡?」然後將老師指定的部位黏在一起。不管是黏額頭、手、腳、臉等,一點也難不倒孩子和參加的家長,他們總是能想辦法緊緊黏在一起,任老師怎麼拔也拔不開。

 

 

 

  

 

        戶外教學日那一天,我們散步到學校對面的四維公園進行親子遊戲。一開始是暖身的跑步比賽,孩子們精力充沛,一連挑戰四位家長,他們好勝心強,使盡全力向前衝,只要跑贏家長,便歡呼:「我贏了,我贏了!」接著進行「狼來了」遊戲,先在地上擺四個呼拉圈,一人當狼,其他人繞著狼圍成一圈,問:「大野狼你準備好了沒?」當大野狼回答:「我準備好了!」他就可以開始抓人,大家便一窩蜂快速躲進呼拉圈內,只見一群孩子和爸爸媽媽在草地上追逐,玩到滿身大汗,而公園的孩子也被我們的歡笑聲吸引過來,一起參與遊戲,好快樂。

 

 

  

 

 

另一天我們進行「彩繪棒」音樂遊戲,三組親子隊伍分別用紅藍綠顏色的棒子,依音樂的放、停作為棒子排列的開始或終止;當音樂停止時,拿同色棒子的一組人,彼此合作以棒子排列出指定的圖形。當孩子無法排列出正確的圖形時,家長也能適時的給予提示與協助完成。

 

 

 

 

 

 

最後一天,我們進行「包水餃」烹飪,這天有三位家長參加活動,從攪拌豬肉餡、包水餃,到最後的整理收拾,都是媽媽和孩子一起完成。午餐時間一到,孩子歡呼:「耶!我們要吃水餃了。」自己做的東西最好吃,每個人都吃得津津有味。

 

 

  

 

 

孩子們和爸爸媽媽度過了個開心的上午,一起吃過午餐後,就是要跟爸媽告別的時候了,為了讓孩子能有心理準備,在親職週前,我就先預告:「爸爸媽媽只陪我們到吃完午餐,然後就要離開,我們要很勇敢地跟爸爸媽媽抱一個、說再見,讓爸爸媽媽回家休息。」由於有的家長另有計畫,當天帶孩子一起離開學校,這些案例似乎讓其他孩子頗為羨慕與期待。留在學校的孩子有的情緒穩定,能輕鬆地和爸媽告別;有的則有困難面對和爸媽分離的情境,眼淚很快就含在眼眶內默默地抽泣,也有的是激動地大聲哭;有的孩子爸媽分成兩天來參加親職,孩子跟爸爸再見不哭,跟媽媽再見卻會哭。不過,孩子的情緒來得快也去得快,睡完午覺之後情緒就平復了,又露出他們慣有的笑容,繼續下午的生活:摺棉被、喝水、吃點心、遊戲和學習、等待爸媽來接自己回家。看著孩子經歷了父母來校的歡樂和分離的難過,無形中他們又成長了一些。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蝌蚪到青蛙

 ~大班的必修課~ 

 

    文  /   蘇美香

                          圖  /      美香、方潔玫

 

  

編按:在喜兒的孩子多少都有觀察或接觸生物的經驗,可能是院子裡蠕動的蛞蝓、毛蟲,或者野外攀爬的蜘蛛、蜥蜴;但是論及廣度與深度,則要算是大班的「養蝌蚪」課程了。從打撈、飼養到放生,期間讓幼兒近距離地觀察一個生命變態的歷程、以呵護的心情體會物種的特性,這種連結讓幼兒擁有與牠物共存的經驗,在日常生活裡也是一種包容與保育的態度。主題持續了兩個多月,它融合了閱讀、美勞、烹飪、律動、歌謠、體能等項目,在開放式教學的情況下,老師這篇細心的記錄呈現出幼兒自學動機的強烈、觀察的敏銳以及聯想的豐富。 

 


 

 

養蝌蚪是喜兒每年大班必有的課程也是每個孩子最感興趣的活動。這個主題讓大班孩子感受到自己從即將畢業到進入小學,就像蝌蚪長大變成小青蛙的階段一樣。每年,孩子從一開始準備:擦洗容器、打撈蝌蚪、認識蝌蚪吃的食物,到飼養餵食、清理大便、做觀察記錄、幼蛙放生,以及其它跟青蛙相關的活動,孩子們都是充滿喜悅地積極參與;他們在認識蝌蚪成長的同時,也發揮了主動探索、負責、解決問題等能力。 

 

 

影響所及,、中班的孩子看到大班在餵養蝌蚪時,也常跑來好奇和期待地問:「牠們吃什麼?」「我想餵牠!」「牠長腳了嗎?」「我大班時可以養嗎?」 

    我已是第二年陪大班孩子養蝌蚪了,看著他們在飼養過程中從被動轉為主動、在觀察蝌蚪成長變化所產生的喜悅與成就感,我還是禁不住受到感染。不過,雖然孩子都有一樣的興趣與期待,但每年還是有不同的表現。 

 

                今年,從一開始討論青蛙、尋找飼養器具、到彼此分組、撈蝌蚪的方法,孩子就非常積極分享經驗: 

 

         「我在家有看過青蛙」、「我有聽過青蛙叫聲」、「稻田會有青蛙」

        「我們家有飼養缸,我會從家裏帶來。」「我們家沒有怎麼辦?」「沒有關係,我們家有兩個,一個給你。」我說:「在學校也可以找找看。」小朋友便拿之前的昆蟲飼養箱、圓型餅乾盒、小魚缸等來清洗。

        「我知道蝌蚪可用網子撈。」「湯匙也可以撈蝌蚪呵。」「我撈過,我們兩個一組輪流撈」...... 

 

 

 

在撈捕蝌蚪方面,經過幾次後他們便學會用手也可以撈到,甚至彼此討論運用大自然的素材:「我告訴你,用樹枝插竹葉,也可以撈。」沒撈到還會檢討說:「我知道,竹葉太軟了,要多加幾片就不會了」、「還有用這個已掀開一半的竹竿撈,它很像湯匙,就可以撈到。」 

 

 

 

他們也會思索和比較。在同一塊稻田去了兩次後,看到的不同情況,大家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蝌蚪喜歡乾淨的地方。第一次有很多蝌蚪,稻田水很乾淨」、「第二次都沒有看到蝌蚪,可能是長大跳走了」、「蝌蚪流到大水溝摔死掉了,只有看到死的蝌蚪」、「應該有噴農藥,潔玫老師有撿到農藥袋」、「稻田和水溝都有黃黃的顏色像農藥,還有看到死去的魚骨頭」、「有農藥臭臭的味道」。 

 

 

                  

                剛開始飼養照顧時,不少孩子說:「吸大便的手好酸」、「好累,還要吸嗎?」「可以了嗎?」「我不知道要找誰幫忙」養出興趣後,有人就會搶著要幫忙:「他沒來,我幫他吸大便」、「我知道要怎麼換水,我幫你」、「我要請假你幫我吸大便好嗎?」「死掉了,要趕快換水,我幫你」

 

 

 

  第一次尋找蝌蚪吃的植物---龍葵時,孩子一直問:「這個是嗎?」後來只要到了野外,大家隨時隨地都會主動尋找:「你看這裏也有蘢葵,那裏也有龍葵」、「我先發現的」、「我們家那裏也有,我們有採來吃。」 

 

                 製作觀察成長紀錄圖時,剛開始只說:「我覺得蝌蚪長大,便便很多」、「牠們游來游去,在吃蘢葵」、「蝌蚪倒著吃蘢葵呢」,觀察幾次後,孩子們便越來越有興趣,尤其是發現蝌蚪特徵不同時,他們早上一看到我進校門,便興奮說:「我的有兩隻長出腳了,可能是斑腿樹蛙,腿上有斑點。」

            「有一隻牠的腿小小的,像小雨蛙。」 

 

           「有一隻有很長的腿,有點橘色像長腿赤蛙,咖啡色的像貢德氏赤蛙。」

          「我有一隻是虎皮蛙,書上圖有畫,下巴有黑點,身體是黑色,嘴巴變大。」

          「我有四隻躲在一個角落,牠的黏膜裏有看到禿禿的,腳快長出來了。」

          「我上次2隻長腳,今天有3隻長腳,我全部有5隻長了腳。」 

 

 

              「我現在看到有斑紋,上次看沒有;長腳的會用腳划水,有時會用尾巴。」甚至孩子會模仿蝌蚪或小青蛙的動作和表情說:「老師你看你看,牠是這樣的。」 

        上美勞課,紙青蛙摺完時,孩子竟主動建議:「我們來幫牠剪貼裝飾,畫造型」、「你們看,可以這樣玩:用食指彈、拳頭推進洞」、「用吹、壓跳、高處滑下等看誰的最遠。」 

 

                 

                到了肢體律動課,他們主動配合音樂的情境,自創出青蛙交配、產卵、變出蝌蚪、長成至青蛙等動作,甚至還延伸討論:彼此扮演不同的鳥、蛇、蟬等整體的生態,最後玩到可以依情境來給對方建議:「卵要慢慢的變蝌蚪,動作不要太快」、「蝌蚪要上、下游,嘴巴找東西」 

 

       

               唸歌謠課時,原來大家唸的大自然奏鳴曲〉:「誰來彈,誰來唱?蜻蜓彈,青蛙唱。誰來彈,誰來唱?溪蝦彈,蟋蟀唱。誰來彈,誰來唱?微風彈,蜜蜂唱。小河唱,大合唱,唱到樹葉都鼓掌。」有人就建議自製另一首類似的歌謠,大家庭共同創造了「飛魚彈,老鼠唱;蝴蝶彈,小鳥唱;兔子彈,鴨子唱;沙灘唱,大合唱,唱到個個都歡暢...」在這主題進行的過程,孩子每次周末後回來上學,彼此都會立即分享:

           「我星期日看到貢德氏赤蛙交配!」

          「我去玩有看到白頷氏赤蛙。」

          「我有看到頭很大的蝌蚪。」

          「我也有看到青蛙,但不知道是什麼青蛙,我可以叫給你聽 

 

                  最後,在這個單元結束前,我安排大家來一次討論與感受,每個孩子意猶未盡的說:

            「我以前沒有養過蝌蚪,也沒有看過、撈過蝌蚪,看到蝌蚪變小青蛙很有趣。」

           「我從來沒有看過長四隻腳、還有尾巴的蝌蚪;蝌蚪會倒著吃龍葵,很可愛。」

          「我學會換水、吸蝌蚪大便,我會畫蝌蚪成長圖、我認識龍葵了。」

 

       「照顧蝌蚪很辛苦,像媽媽照顧我一樣,很辛苦。」

             「我學到很多,蝌蚪可以吃龍葵、也可以吃魚飼料。」

           「我喜歡跳森林狂想曲,跳青蛙的動作很多,有動嘴巴、身體、還有很多我喜歡的其它動作。」

          「我的頭腦可以一直動、一直動,聽音樂還可以訓練我的聽力。」 

 

    

            「養蝌蚪」課程所帶來的各項活動,除了培養孩子們對大自然生態的認識和興趣外,最重要的,我看到孩子學習過程中因探索而有了發現的驚喜,提升了自信,進一步又激發起下一個探索;另外,今年我引導孩子有更多的自主學習,它讓我深刻的感受到:孩子透過自主性的親身體驗、同儕的討論後,他們得到的學習成果,遠勝於老師拿著既定的教材在課堂上單向地給孩子教學。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讓孩子從小做家事吧!

 

 

/ 羅美惠

      大班家長

    小學老師

 

 

  

 

編按:喜兒不但重視幼兒在園裡的生活自理,如到園掛毛巾放水杯、飯後抹碗擦桌、玩畢收拾玩具‧‧‧也鼓勵父母在家讓孩子參與家事,從簡單的擠抹布到複雜的烹調(隨著年齡的增長)。我們認為做家事對孩子的好處有:鍛練手腳靈活,學習事情的排序和起承轉合的步驟,在過程中思考如何解決問題等等;另外更重要的,做家事可加強孩子在情感上對家的連結,也能讓孩子產生自信:自覺到個人從原來的被動、受照顧者有機會轉為一位主動、能幫助爸媽的人,只要過程中得到成人的感謝、讚揚或肯定。

      不過,如何使孩子認為「做家事」不是件苦差事並能樂在其中,關鍵在於是否能全家動員;正如本文末段所言:「其實,在孩子學習做家事的整個過程中,真的感恩爸爸的配合,只有家中的每個成員都是參與家事分工的情況下,孩子也才會認真的共同分擔家務。」假如,孩子在做家事的同時,爸爸或媽媽卻在看報紙、電視、上網,或者邊做邊抱怨另一半,你能想像這種「身教」所帶來對孩子的影響!? 謝謝瀚澤、鎮寧媽媽的經驗分享。

 

 

 

 

    三月初,瀚澤因為感冒尚未痊癒,在喜兒一樓前庭矮桌子上寫功課,四點我去接他時,正好安親班的同學下樓掃落葉,或許因為職業因素,我對整潔活動的要求比較高標準,所以總覺得他們掃得不太好,於是詢問瀚澤,是否可以前去協助。這時,潔玫老師和安親班老師先後都稱讚「瀚澤是掃得最好的」。事實上,除了哥哥,我們家的弟弟鎮寧雖然只是大班但也很會做家事。

 

 

 

    潔玫老師曾經告訴我,其實喜兒希望孩子學習生活自理能力,一方面這本來就是每個人該學的,同時也是訓練小肌肉、手眼協調的好方法,可謂「一舉兩得」。但是,對我們家來說,我讓孩子做家事,剛開始最主要的目的是為了「替小孩找事做」。瀚澤約2歲時,超級好奇、愛玩,又非常黏媽媽,當時龍潭家的廚房在一樓,客廳和遊戲間在二樓,所以煮東西時都要帶他下樓,又怕他在廚房會有危險性,所以必須找些事情給他做,例如煮豆漿前,讓他在矮桌子上用大湯匙將浸泡好的黃豆舀到果汁機;洗菜時,請他把泡在水裡的菜,一片一片拿出來瀝乾。在過程中,他會經常好奇的看我怎麼煮東西、開火,我也會藉機告訴他一些廚房中會發生的危險。因此,瀚澤兩歲半到喜兒讀幼幼班時,美香老師經常稱讚他小肌肉發展得不錯;握湯匙、做烹飪相關課程,都能操作得很好。

 

 

 

    有時候從放學回家到吃晚餐之間的零碎時間,兩兄弟偶爾會因為等吃飯而無所事事、有時又會因玩具而爭吵,或者像一般的孩子想開電視,所以我開始安排他們在廚房幫忙準備食材。鎮寧削紅蘿蔔、哥哥準備做「洋蔥炒蛋」(安親班教過的)。看到哥哥切洋蔥時,邊流眼淚邊剝片,還不時拿冰敷袋幫雙眼冰鎮,然後繼續努力,心裡暗想「總算知道我的辛苦了吧!」而我也沒閒著,要時時看著鎮寧工作,免得他削到手了。

 

 

 

    自從瀚澤上小學後,假日的功課有一項是做家事,所以我們也一起進行假日家事活動,以前都是偶爾請鐘點的家事阿姨來家裡打掃,但現在幾乎都是全家動員一起做家事:爸爸拆電扇、哥哥洗電扇、弟弟就摺棉被和收玩具,我則負責煮飯。因此現在假日忙得很,必須先完成整潔工作才能放心去玩:弟弟整理東西、哥哥用吸塵器吸地板、爸爸拖地,或者弟弟澆花除草、哥哥掃車庫、爸爸洗車等等。一旦做完家事,他們兄弟倆就會高興地去做自己想做的事(騎車、玩球、玩遊戲、做勞作、畫畫),雖然假日可以看半小時的電視,但是往往到了晚上才會有時間看。

 

 

 

    其實,在孩子學習做家事的整個過程中,真的感恩爸爸的配合,只有家中的每個成員都是參與家事分工的情況下,孩子也才會認真的共同分擔家務。雖然我們都很疼小孩、有時也會覺得「乾脆自己做還比較快」,但是為了配合孩子的學習、讓他覺得在幼稚園學的都能在生活上學以致用、並且認同幼稚園在培養孩子生活自理上的理念,所以連爸爸都會教他們分步驟練習做家事。不過,我也知道,許多人都會有「乾脆自己做還比較快」、「把書讀好就好,家事是爸爸媽媽的事」、「你只要乖,媽媽就很高興了」,所以有人甚至會教孩子在聯絡簿中隨便寫一樣家事,反正老師也無從查證,可是這樣不就變成了『教孩子說謊』、『對學習敷衍』的態度嗎?

 

    做家事對小孩有很多的好處,值得讓孩子和我們同做。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孩子與我二三事

 

 

/賴淑鈴

     國中老師

 

 

 

編按:部落格中文章分類的「家長園地」是開放給家長分享個人的育兒心得、對教育(包括喜兒)的看法。謝謝訢綦媽媽的文章,每個孩子都有不一樣的特質,透過彼此經驗的分享,讓親、師如何落實適性發展、因才施教,從而共構起一個多元均衡的環境,讓孩子身處其中自主學習、快樂成長。

 

 

 

前言

 

據心理分析學家艾力克森的理論,零到一歲是建立信任感及安全感的重要時期,孩子隨時找父母隨時都找得到,就能得到充分的安全感。
    
二到三歲須建立自主性,亦即可開始訓練孩子簡單的自理能力,以為未來自我控制能力的基礎。四到五歲是主動性,亦即孩子在嘗試作肢體或智慧的各種學習時,必須給予正面的稱讚、肯定,才會鼓舞他繼續向外界伸出探索的小手。至於六到十一歲,則需奠定閱讀、學習或是協助做家事的習慣。

 

過去

我犯了一個錯:孩子從小就丟給祖父母帶,分隔兩地,自以為等孩子大時,再把孩子帶到身邊,卻沒想到在孩子心裡埋下分離焦慮,無法獲得充分的安全感,也因為自己犯了一個錯,更不容許自己再犯另一個錯。我開始省思,孩子現階段最需要的是什麼?透過艾力克森理論,自己找到了方向。剛好,喜兒的創園宗旨符合我的期待:

 

讓幼兒透過遊戲與生活來學習,讓幼兒經常運動、接觸自然,使幼兒腦部發展出良好的神經絡,成為手腦並用,快樂自信,人格健康的兒童。」

 

 

 

現在

 

而現在的我能做:就是陪孩子成長。我相信只要有行動,一切都還來得及。

訢綦進入喜兒已快二年,現在是大班的孩子。身為媽媽的我,每次看到孩子開心的笑容,覺得自己當初的抉擇是對的;我也透過喜兒老師觀察的記錄,發現孩子有更多的「亮」點。

現在兒子回家會分享自己所見所聞,如:「老師說不要看電視,愈看會愈笨!」,媽媽反問:「那你覺得呢?你不想看變形金剛嗎?海綿寶寶嗎?英雄?飛哥與小佛呢?」他陷入困惑中……原則上,我會陪孩子看卡通,但卡通內容會影響孩子成長時,會直接予以否決。我會告訴他:「海綿寶寶內容不好,你學他的表達方式是錯的,以後不准看」再來分析給他聽:看卡通時間愈長、玩火車時間愈短、聽故事的時間就少了……他開始學會「選擇」,寧可少看電視,想要多點時間聽故事,畢竟故事精彩度比電視有趣多。

 

訢綦在喜兒的學習環境下,學會觀察自然、喜歡自然,常在戶外會說出如:「媽!你看這是松果的種子,它有翅膀!」哇,有夠厲害! 媽媽露出不懂的表情時,他還會馬上講解,最後,還附上一句:「咦,當老師不是什麼都懂嗎?」呵,我可有點尬……

 

 

 

偶爾,孩子的爸會抱怨,訢綦不像其他孩子,乖乖聽話,有太多意見、話太多……。但「頂嘴」與「表達意見」二者之間,身為爸媽必須學會去分辨及管教,告訴孩子分寸在哪?準則在哪?想要自己孩子變得明禮懂事,我們時時刻刻不敢稍有鬆懈;孩子缺點即早發現,即早處理,免得到國中階段,一切都太遲了。

 

我個人認為只要是孩子,總會有任性、大哭、吵鬧的時刻,處理過程雖然很煩瑣,但也可趁機導入孩子自我的情緒管理。這個部份,孩子在喜兒那裡學會了如何抒發自己的情緒、表達自己情緒、觀察別人情緒等等;只要孩子懂得管理自己的情緒,就是一件不簡單的事。

 

 

我和孩子爸爸的工作環境都與電腦有密切關係,但回到家我倆卻不想讓訢綦在這階段接觸電腦,雖然有時為了學習歌謠如:「十二生肖的歌曲」,我會下載Youtube影片供其練唱。所以,碰到推銷幼兒資訊融入教學等軟體的業務員,他們覺得我倆不可思議! 我想我們只是在走一條正確的路。

沒有父母希望孩子輸在起跑點上,但這並不代表就要像時下那樣:把未來要學的提前學習。我認為讓孩子喜愛閱讀就是一個很好的開始,而我的方法是常帶孩子去圖書館:圖書館藏書量豐富,讓孩子置身在閱讀的環境下,耳濡目染、隨興翻閱,自然而然地養成喜愛閱讀的習慣。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2期初家長會

 

 

攝影 / 蘇美香、陳佩君、鍾宇婷等

 

 

 

 

 

 

編按:這學期的期初家長會已於3月10日(周)上午在清水國小舉行,它是喜兒第一次結合了戶外踏青和小學說明會。很可惜,當天冷鋒過境,清晨下過雨後,整個上午仍濕濕冷冷的,因此我們取消了踏青活動,並在十點鐘開始喜兒的各班家長會:本學期課程說明;十一點則由田校長進行清水國小特色介紹。

 

水國小位於新埔鎮清水里,從楊梅的喜兒出發大約10公里路、20分鐘的車程;她是一所山野的「迷你」特色學校,環境清幽,附近有菜圃、果園;校內各年級一班,每班不超過十位孩子;學校猶如一個大家庭,師生關係密切,老師也因此得以落實對孩子的適性教學;由於她是全日制(下午3:40下課),孩子在功課作業之餘,有更多時間可以參與學校增設的體能、才藝、植栽、生態觀察等各項活動,在多元學習中得到均衡的發展。

 

喜兒推薦任何對孩子好的教育。當傳統的一般小學愈來愈專注在智能的訓練時,清水國小能重視孩子五育(德、智、體、美)的發展,對喜兒的大班家長而言,無疑是在傳統與開放教育之間提供了另一種選擇。以下是這次活動的影像記錄。

 

A.  家長部份

 

1.     喜兒課程說明

由大、中、小班老師分組對家長作本學期的課程說明,隨後並回應家長所提出的問題。

 

 

 

2.     清水國小介紹

校方非常重視這次說明會,由田校長帶領教務劉主任和總務王主任親臨現場,向家長說明學校願景、教育理念健康、樂學、關懷、創新」;隨後劉主任、王主任引導家長參觀校園並作解說。

 

 

 

 

B.  幼兒部份

 

1.      操場嬉戲

家長開會的時候,同來的幼兒在「叔叔」及幾位爸爸的陪同下,很快就在操場的各項遊樂體能設施玩將起來。

 

 

 

 

  

 

2.     圖書館閱聽

幼兒在操場活動一個多小時後,接著轉進圖書館,開始另一場靜態「探索」:有的畫畫、有的閱讀,更有兩位爸爸為孩子說故事。

 

 

 

 

C.   說明會結束後‧‧‧

 

時間已過中午12點半,有些未離去的家長、幼兒仍遊興不減,很想繼續原已取消的走山踏青;最後折衷之道是大家信步走向不遠的菜圃,讓幼兒體驗拔蘿蔔的樂趣。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喜兒的孩子會是什麼?

 

---在進入小學以後‧‧‧

 

/ 羅美惠

                小學老師/主任

 

 

編按:謝謝瀚澤媽媽來文。她提供了喜兒孩子進入小學後的一個案例和大家分享,尤其她的孩子是從幼幼班開始唸起。文中有提及喜兒培養了孩子的一些能力,但同樣值得我們重視的是這些句子:「我唯一做的事就是經常聽他說話」、「最後,我還是選擇和孩子討論」、「每次我都是邊洗碗邊唸給他作聽寫」、「不論遇到了怎樣的困難,我都是選擇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支持他、鼓勵他」

父母每天下班後,若仍能撥出時間傾聽孩子,和他互動、討論學習,就算孩子沒有讀「喜兒」,在他的求學過程,仍會發揮最大助益。進入小學後的喜兒孩子,我們不敢居功,因為家庭的影響更大(父母、親屬、環境);但在學齡前,喜兒竭盡心力讓孩子是「健康、快樂、自信」的(其實,對成人同樣重要),因為我們篤信:

有健康的身心,才會有快樂的情緒,有快樂的情緒才容易產生自信,有了自信則勇於嘗試,不再畏懼學習時所遇到的困難。

  

每一位孩子進入小學之後,老師通常可以根據每一位孩子所表現出來的特質,很快的推測他是從那一個幼稚園畢業的,因為幼兒是透過大人所傳遞出來的訊息去學習的,因此,在小學的年段會議中,老師往往會高談闊論每個孩子出自那個幼稚園,並證明他們的直覺很神準:「那個生活習慣這麼差一定是××幼稚園的」、「那個國語數學樣樣都會,一定是××托兒所的」、「那個連排隊都不會、什麼都聽不懂,一定沒上過幼稚園」看到這裡大家一定會猜:那,別人對喜兒孩子的評價呢?

 

喜兒的幼兒教育宗旨一直是「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學習解決問題」、「運用大自然培養孩子的探索能力」我們家的哥哥從幼幼班就在喜兒學習,其實,身為教育人員的我也很贊成這樣的理念,因為不論看哪一本教育理論或者兒童發展等書本,都是這麼寫的;喜兒不僅是課程規劃、孩子回來的描述,甚至是透過每一次的喜兒家長會、園遊會、運動會,我都可以實際發現這些理念的實踐。但是,我確實是很好奇:瀚澤上小學之後,會在群體中表現出哪一種氣質,或者透過四年的幼稚園學習,他在學習態度上是不是驗證了喜兒的宗旨「能積極解決問題、思考力、探索力」?

 

上了小學,其實我們最care的:就是他能不能克服必須短期內進入符號學習的壓力。

 

在別家幼稚園,不僅是國語的注音符號、數學的「+」和「-」,每一門科目都有教科書,當然還有大班教學的方式(尤其當年瀚澤那一屆只有5位畢業生,而到了小學班上卻有32位),一切都與喜兒截然不同。雖然我也是小學老師,可以在我工作的學校就讀,但是我選擇讓他獨立到學區小學,也選擇一切都讓他自己來處理,一方面我想知道他的抗壓性如何,另方面也想測試他對學習的態度如何。

 

面對著全新的挑戰,我唯一做的事就是經常聽他說話,或者問一些問題旁敲側擊。有一次他說:「我好討厭上英文課,很多人都會,可是我都聽不懂….」,這聽在我這個英文老師耳裡,還真的有點擔心了,在我心裡,我想了很多辦法:「要不要去和英文老師談談」、「要不要我抽空到喜兒安親班,幫他們額外上課」、「每天幫瀚澤複習」、「在家多講英文」、「不然就去補習」。最後,我還是選擇和孩子討論,決議是「自學」--在上英文課當天以及前一天晚上都要聽CD複習。雖然「人之初,性本」,但是他卻能很積極的維持這樣的好習慣到現在,考試也幾乎都是滿分(老師其實都考得很簡單)。

 

入學第二、三週開始考注音聽寫,一個才剛在學拼音的孩子,看到注音都不見得拼得很好,更何況是要從「聽音」、「辨音」、到「寫出注音」,當他看到其他人是九十、一百分的,自己卻是66,即使對分數還沒什麼概念,但是對於別人說「你怎麼錯那麼多?」還是會在意,所以他在車上對我說:「媽媽,我考聽寫的時候心臟跳得好大聲,而且我這次錯很多題」說著說著就掉下眼淚;說實在的,他學得很認真、字也寫得很工整,確實是積極的學習者。所以在情緒發洩之後,他就對我要求「以後每次考試前一天,你都要在家裡先考我」,每次我都是邊洗碗邊唸給他作聽寫。其實這也是他自己要求的,也就是他會自己想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這讓我還蠻高興。

 

當我將瀚澤進入國小的事情分享給以前的同事時(他教過一些喜兒的畢業生),他說:「從喜兒畢業的孩子好像都有這樣的特質。」也就是他們在學習方面是積極的、喜歡表達的、對美勞或創作活動充滿興趣、有卓越的觀察力。這還是我第一次聽到其他老師對喜兒畢業生的評價,不過每個孩子雖然表現的氣質不同,但是這些好像就是他們所隱藏的能力。回想起來,我以前教過的喜兒畢業生也是非常有思考力、表達力,而且他的數學科邏輯、自然科思考能力是到了高年級才有顯著的表現、優於其他學生。

 

「凡事都有一體兩面」。對某些老師而言,喜歡表達的孩子往往會被認為愛說話、愛頂嘴;注音比較慢學雖然上課較專注,但是卻增加老師的麻煩;加減法還不太會用、數學題目的閱讀不太熟悉,卻成為是班上的「拉拉」隊(拉低班上平均分數)」;生活課喜歡觀察與討論,卻會被視為浪費上課時間。

 

在小學,孩子往往會遭遇到學習上的適應問題、老師對待的問題、同學相處的問題,不論遇到了怎樣的困難,我都是選擇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支持他、鼓勵他,畢竟我們永遠都無法掌控孩子在學習路上會遇到那一種老師、同學、班級。對於「老師」,只有在幼稚園階段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對於學習的環境,也只有在幼兒教育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公立小學大概都差不多);希望孩子學習什麼樣的課程、習得什麼能力,也只有在幼兒階段可以選擇(國小以上學習上就無多大差別)。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班的元宵節課程

 

/ 圖   鍾宇婷

         小班老師

 

編按: 喜兒重視傳統文化,任何的傳統節慶老師都會編入教案裡。以元宵節來說,我們透過遊戲、閱讀、畫圖、勞作、親子活動、烹飪等,讓幼兒五感(眼、耳、口、鼻、手)體驗節日的到來;以下是幼小班老師記錄了幼兒在元宵節期間的各項課程。

 

 

開學了我原本預期經過九天的年假孩子們可能會出現情緒不穩等情形待我去安撫,但出乎意料地,小朋友過完年「真的」都長大了一歲,不哭也不鬧的笑著跟媽媽道別,他們似乎很想念同學們,彼此吱吱喳喳地分享過年發生的事情,精神也相當好然後,我又開始擔心即將到來的元宵提燈活動的主角---燈籠的製作了,因為去年小幼班敲燈籠花了很多時間呢!我擔心若不能如期完成,該怎麼辦? 

 

從玩奶粉罐開始

 

在我加緊給孩子們剪裁燈籠畫圖的草稿紙時,他們竟開始在我旁邊玩起了「牛奶罐積木」,往上疊高的遊戲。當源秩發現自己無法再把牛奶罐往上疊時,他就去找世紘幫忙,因為他發現「世紘比較高」;廣祥叔叔在旁引導地問「如果還是不夠高,疊不到,該怎麼做?」孩子們二話不說,馬上搬來了椅子,開始分工合作:一人扶、一人疊然後,叔叔又提醒他們「牛奶罐倒了會砸到頭哦。」孩子們疊完即紛紛走避,結果真的有一個小朋友被倒塌的牛奶罐砸到;隨後,大多數孩子已站遠了,只剩于傑仍孤軍奮戰不懈繼續拿牛奶罐往上疊,教室裡此起彼落的鐵罐掉落聲夾雜著小朋友的尖叫聲這場亂劇因而結束了 

不過另一場「音樂會」又開始了,孩子們把牛奶罐當作樂器:有的有塑膠蓋、有些倒放的,拿著鼓棒,輪流的敲打著,並說:「嚇跑年獸,嚇跑年獸」其餘小朋友也拿著鐵蓋當鑼,配合敲奏著他們發現了不同罐子有不同的聲音,還會用不同鼓棒敲打不同的罐子,這種「大聲響,嚇年獸」的音樂會隨時都會在教室裡上演直到現在,雖然牛奶罐都被做成了燈籠,但他們仍愛拿鐵蓋搭配鼓、手搖鈴等樂器演出。 

 

 

閱讀、畫圖、釘敲 

在我們一起閱讀了繪本「森林裡的元宵節」,認識了每種動物運用自己身體上最厲害的地方製做燈籠之後,敲燈籠的活動即將開始我問小朋友要畫什麼在燈籠上? 沁慈先說:「我要畫小白兔」,雨璇接著也說:「我也要畫小白兔」源秩在我的鼓勵下,畫下過年時讓他印象深刻的「摩天輪」郁嘉更是興奮的說:「我要畫獅子、我要畫獅子」育丞笑著說:「我要畫舅舅和我,舅舅對我最好了」于傑未發言直接低頭畫準備敲燈籠時,我注意到世紘在紙上來回地塗鴉,我鼓勵世紘可以畫一個東西,燈籠放上蠟燭會有圖案出來唷,他表情凝重的坐著說:「我不會畫」,我繼續鼓勵他「你會畫圓圈呀,而且畫得很好!我可以畫三角形和正方形給你看」之後世紘自己畫上了一個大圈小圈及正方形

 

 

為了讓幼小班的孩子容易地固定鐵釘,老師會先幫他們在鐵罐上敲出小小的洞,再交由孩子自己嘗試用鐵槌釘;宣導了使用鐵槌和鐵釘的安全之後,每位小朋友就一手捏鐵釘、另一手握鐵槌,在鐵罐上搥出「叩、叩、叩」的聲音有些小朋友剛拿到鐵槌就說:「好重」,有些一敲就很上手,「叩、叩、叩」個不停;敲累的小朋友則放下鐵槌、鐵釘,全身放軟軟的說:「好累」。不一會,又繼續「叩、叩、叩」個不停,午餐時間到了,大家還是欲罷不能,不願意停止休息,直說:「要敲完」我說:「先休息吧,吃完午餐也可以敲啊」他們才肯停止動作

  

 

吃完午餐,隨即整理餐碗、桌子,刷完牙後,孩子們又問:「我可以敲燈籠嗎?」就這樣一整天的時間,幼小班的孩子竟然都完成了他們的燈籠隔天,思琦和丞竑回到學校,思琦主動問:「宇婷老師,我可以敲燈籠了嗎?」丞竑則在旁邊已準備好,一副隨時可以敲燈籠的樣子;他們兩人,昨天從設計到敲燈籠,其實只花了一上午的時間,但是到了下午,思琦仍說:「我要敲燈籠。」我回答:「你們真是厲害唷,半天就敲完燈籠了,還要敲? 都敲完了呀! 沒得敲了啦

 

測試芒火 

 

當我最後將蠟燭放入每個人的鐵罐,燈籠就宣告完成了。接著我用布、窗簾把教室弄得很暗,點起蠟燭,小朋友觀察著燭光,說:「老師,地板上有點、點耶!」接著小朋友伸出腳、手想去摸,但都摸不到! 孩子們先以三個燈籠輪流在教室提,後來覺得不過癮,於是繼續提到隔壁安親班去了值得一提的是:「幼小班」的小朋友竟能不需老師提醒下,自動輪流提燈籠,也很大方的願意借別人提。接近放學時間,教室不開燈會很暗,他們卻說:「老師,關燈好嗎?我想要提燈籠」我只好在關燈的情況下打掃教室,貼心的思琦特別過來問我:「要我用燈籠幫妳照嗎?


  
 

 

大家猜猜樂

 

玩猜燈謎前,我先帶小朋友玩一個遊戲,我桶子裡面放了東西反蓋,請小朋友猜猜看裡面有什麼?小朋友答「剪刀、筆」等教室裡的東西,一直得不到答案我問:「需要提示嗎?」他們似懂非懂的說好,我提示:「可以黏東西、剪貼或撕貼會用到的東西?罐子是綠色的,它不用的時候需要蓋蓋子」源秩反應很快說:「漿糊」。接著我又請他們閉上眼睛,我放進午餐時點的蠟燭台,他們猜幾個都錯之後,就有人問:「提示是什麼?」,我說:「午餐的時候會用的?一個桌子會放一個的」,這時發現所有的小朋友眼睛環視教室,源秩又說:「那個!電話旁邊的那個(燭台)」我問:「為什麼會是燭台呢?」小朋友們異口同聲的說:「因為那邊剩下一個」,換小朋友藏東西時,他們很怕會說出答案,只敢說:「錯」或「不對」,同學們要求提示時,卻不吭聲。午餐時間裡,小朋友繼續玩「猜猜看的遊戲」,他們把碗倒放,放進湯匙問同學說:「你猜裡面有什麼?」同學會配合著先猜錯,之後就說:「湯匙」,兩人就很開心的說:「答對了!」猜猜樂遊戲此後在班裡一直很盛行,輪到正式的猜燈謎,小朋友的反應更是快。,才說完題目馬上就能連結並說出答案。 

 

  

 

提燈活動前

 

孩子們非常期待陽光山林的提燈籠活動,每天我都會撥個時間與小朋友們討論:「爸爸或媽媽會陪我們晚上去陽光山林提燈籠,我們該注意哪些事情?」孩子們七嘴八舌的回答:「要注意安全、要牽緊()、跟好老師」我問:「因為是晚上,出門真的需要注意安全,天暗暗的要怎麼注意呢?」小朋友答:「牽緊爸爸或媽媽的手,不然會不見,就找不到人了!」我接著問:「但是去陽光山林要提燈籠,又要走很遠的路,累了的時候讓爸爸媽媽抱一下好嗎?」小朋友馬上答:「不行,要自己走」我說:「哇那你們一定非常的有力氣,可以自己走完那提燈籠手痠,讓爸爸媽媽拿一下好嗎?」小朋友們又說:「不行,自己做的燈籠要自己拿」我說:「我們要自己提燈籠,也要自己走路,我們會很累唷! 等下吃飯要吃多一點,睡覺也要睡久一點,你們才有力氣和精神去陽光山林提燈籠呀!」由於當天孩子們早上先去走了一趟晚上提燈的路線,午睡時真的比平常多了半小時以上,睡到快四點。

 

我們提燈去

 

提燈活動是在周六,早元宵節兩天舉行,當天晚上,小幼班的小朋友每個精神飽滿的走在隊伍最前面,昂首闊步的提著燈籠和牽著爸的手,一路上小嘴巴不停的嘰哩呱啦,世紘和我討論森林年獸的事;源秩不斷要求帶隊的潔玫老師走快一點;思琦和丞竑、育丞玩輪流背「走不動」的我;雨璇整路跟著我,我走快就跟著我走快,我走慢還會等我,不然就走回頭來找我,還向我說:「你看我穿好漂亮,幫我照像給媽媽看」丞竑媽媽說:「丞竑堅持要自己提燈籠,都不給我提耶!」途中遇到岔路潔玫老師問道:「你們要走平路呢?還是爬山呢?」思琦和我同時回答一個說要爬山、一個說要走平路,我堅持「走平路」,思琦也不甘示弱地說:「爬山」我想出一個解決的方法「猜拳-誰猜贏聽誰的」就這樣「剪刀石頭布」,結果老師竟然猜輸了!於是我們長長的路隊馬上左轉往上坡的路走去郁嘉腳程雖然比較慢,但她仍牽著爸爸的手慢慢的跟著隊伍走,一到湖濱公園就沒力氣的靠在爸爸身上,書亞一路精神很好的和爸媽跟著隊伍移動。

 

  

  

 

元宵節滾元宵

 

元宵節當天是個晴朗的好天氣,我們全園一起滾元宵,認識滾元宵所需的材料和用具後,在老師示範滾元宵時,小朋友發現竹篾飄下的糯米粉,直呼「雪、有雪」紛紛靠近摸,我們和中班的哥哥或姊姊一起用竹篾滾元宵,幼小班個個架式十足的「馬步」雙手拿著竹篾搖啊搖的將每顆元宵都滾得非常飽滿大顆,從一開始竹篾裡放2顆元宵,到最後放10顆元宵同時進行。郁嘉滾元宵的動作實在可愛,她不只手臂動,連腿、屁股像跳舞般搖擺著。等待中的孩子坐在椅子上:于傑和沁慈、思琦三人抱玩在一起;書亞和雨璇、皓宇玩起了牙醫看牙齒的遊戲;郁嘉則關心元宵的動態:「什麼時候可以吃?等一下做好嗎?我還要滾元宵,我還要弄」源秩和世紘、育丞三人也玩得不亦樂乎。下午點心時間,廚房阿姨煮好了熱騰騰的黑糖元宵,孩子們滾的元宵好大顆!一個碗只能裝兩顆。他們開心吃著自己搖的紅豆餡和眉豆餡元宵。

 

  

  

 

幸福體驗

 

每年的元宵節對小朋友和我來說,都有不同的體驗,去年我跟孩子首次一起敲鐵罐燈籠今年則第一次體驗滾元宵,沒想到小朋友們竟可以合力將元宵滾得又大又圓;尤其下午大家滿心期待的品嚐自己做的元宵,開心的從兩種口味中說出自己最喜歡哪一種

敲燈籠、猜燈謎、滾元宵和全校師生、家長一起散步在自然資源豐富的陽光山林中,對小朋友和我來說真是一種幸福的享受!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與兒夜行

~ 2012 提 燈 親 子 活 動 ~

 

文 / 黃廣祥

                    攝影 / 蘇美香、陳佩君、鐘宇婷等

 



 

喜兒的年度親子活動之一:元宵提燈,這次挪前兩天,在24日周六晚上八點舉行,今年輪到在喜兒的創園地---陽光山林社區;在路線的規劃上,由於很多地方如公園、烤肉區、滑草場都沒有光害,幼兒手提燈籠裡的燭火雖然不強,但搖曳中的芒火在這些區域裡卻特別明顯,節慶的氣氛也就更濃了。

 

 

750分到8點是集合時間,有些早到的孩子已迫不及待提著自己的燈籠和爸媽在附近漫步;幼兒自製的燈籠雖然是家裡帶來的回收鐵罐,但是每個孩子都興高采烈、寶貝似的提著。有一年,某位孩子放寒假沒有參與製作燈籠,帶著一個花俏的電子燈籠來提燈,她很得意的向班上一位幼兒炫耀,沒想到那位孩子卻不希罕的回應:「可是那又不是妳做的,我的是自己做!」,她臉上的光采頓時暗了下來,只好訕訕地說:「我回家也要自己做一個。」我很高興那孩子的「不為所動」,喜兒的幼兒平常被鼓勵「重視自己所做才是與眾不同」,在此關鍵的時刻顯現出來;這種價值觀和自信是我們所期待的。

 

 

今年人數也比往年多,含寒假安親班的孩子有59位,加上家長已達119人,很多都是爸媽同來,謝謝大家共襄盛舉。810分提燈隊伍開始出發,幼小班的走在前面,接著是安親班、中班,大班則殿後。從湖濱公園停車場沿著三民路往下走,長長的一條人龍延伸了幾十公尺,孩子手中的燈籠不時閃爍出昏黃的光芒,遠遠望去,煞是好看。隊伍沒多久就轉進了四季公園,外頭的路燈並沒有照射進來,公園內一片漆黑,孩子們開始興奮起來,似乎想透過手中燈籠微弱的燭火,在暗墨墨的地方探個究竟。

 

 

從四季公園出來都是下坡路,路燈為父母和孩子拉出大小不同的黑影,忽前忽後、或左或右,被牽著手的幼兒則和爸爸或媽媽共構出一個形影不離的大影子。當晚夜空明朗,雖有些雲朵卻看得到星星、月亮,氣溫在17-18度左右;天上明月星星、地上燈籠燭火,在這種氛圍下,大夥兒輕鬆的走著:有些孩子離開了父母,找同學三三兩兩邊走邊聊,也有大人彼此交換育兒心得;有位爸爸跟孩子訴說他兒時提燈的故事,語氣中帶有傳承的味道,他似乎在孩子身上找到自己的縮影。

 

 

隊伍走到烤肉區,周遭的環境就更黑暗了,孩子覺得刺激,有些已輕聲尖叫起來;原來盤據附近的夜鷺悄悄飛離,不過偶爾會響起貓頭鷹微弱的嘀咕聲。在稍停休息,孩子喝點水後,大家緩步穿越烤肉區、經過滑草場、再到圓形廣場,一路上都是上坡路,有些平常少走路的大人開始發出輕微的喘息聲、孩子的腳步也放慢了,部份中、小班的幼兒覺得燈籠愈提愈重,尤其那些提著2.5公斤裝的大奶粉罐,隊伍愈拖愈長。不過令人驚訝的是,沒有一位孩子哭鬧、賴皮不走(包括三歲的小班),當領頭的潔玫老師問到,要走上面更陡的迎旭二街,還是沿較平緩的三民路回去,兩位跟在後面的小班幼兒隨即回應要走上面,雖然他們班上的宇婷老師希望後者。最後,老師拗不過他們,提議猜拳讓嬴方決定,可惜宇婷老師輸了。

 

 

回到湖濱公園已是920分,孩子在草地上圍成一圈,大家合唱「元宵節」和「螢火虫」兩首兒歌,老師發送廚房阿姨所做的芝麻黑糖糕,以及孩子所期待的煙火---仙女棒。當爸媽和孩子點燃起一根根仙女棒,璀璨的煙火在黑暗中閃耀,相映出一張張大人、幼兒紅紅暖暖的臉,活動也逐漸步入尾聲。

 

 

這次提燈全程花了大家1小時10分鐘,是一次充足的腿部運動。什麼原因促使孩子能持續健走?是同儕的互動、節慶的氛圍?還是爸媽在旁扶持、呵護?對多數平日忙碌於工作的爸爸媽媽而言,能和孩子夜行、共渡新春第一個月圓的夜晚,是不錯的一次體驗。我也相信,不論孩子或父母,這次提燈之行已經烙印在彼此的記憶裡(註)

 

 

 註:以我個人的經驗,人愈老,兒時的記憶就愈鮮明;年輕時為了「掌握現在、憧憬未來」,緬懷過去似乎成了一種奢侈,然而人過中年、邁向老年,小時候和爸爸媽媽一起做過的事情,有時猶如電影倒帶似的一幕幕呈現在腦海裡。我很慶幸有個快樂的童年、有些和爸媽一起的美好回憶,特別是在那物資匱乏的年代。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歲末回顧

 

 

親愛的家長:

 

兔年還剩下兩天了,喜兒裡的成人伴隨著孩子的歡笑聲中忙碌卻愉悅地度過這一年。

 

邁入第18個年頭,喜兒有如一位長大成人的年輕人,她雖然勇於嘗試幼教領域的各種可能,卻篤定的知道自己所要以及所不要。過去一年,我們試著把自己放空,積極參與多場全國性的幼教研習,探索他山之石是否可以攻錯;同時,我們更深信喜兒長年堅持的教學理念「從生活中教育、在體驗裡學習」的正確性,因為它完全吻合了即將推行「幼兒教保活動與課程綱要」的精神,這是今年政府把幼稚園、托兒所整合後,教育部透過幼教專家學者所研擬出來的幼兒教育指導綱領。

 

創園以來,喜兒不曾採用過坊間的教材,老師都要自己設計教案,主要原因是我們認為此舉較能配合班上幼兒的個別發展。這學期在教學內容上,各班老師更採納孩子上課時所提出的看法與問題,作為後續課程的延伸;由於是孩子提出,這些學習項目又進一步激發孩子們更多的熱情和興趣,老師也因而有了更廣的教學探索,這種互動形成了一種「教學相長」的良性循環。

 

不過,文字報告的延誤今年改善仍很有限,這是我們要向家長致歉的。

 

我們試圖減輕老師的負荷,讓老師有更多時間處理平常觀察孩子所記錄下來的資料,於是,曾把每日花絮改成周記,也想中止日常拍攝照片的網路上傳(這兩者佔據老師每日教學以外時間的極大部份),然而卻會影響到家長對孩子在園裡生活瞭解的及時性;最後,周記還是改回每日花絮,孩子照片的上傳不曾中斷。前陣子,透過顧問秀麟老師的協助,把每學期一次的期末報告改成各項教學主題的學習報告,一方面可以縮短家長瞭解孩子學習成效的等待時間,另方面紓解過去老師須費時回憶及消化大量記錄資料的瓶頸;不過,這項改變仍有待觀察後續的效應。我們謝謝家長的信任與默默的支持,只要未來報告的延誤無法改善,它將是老師最大的心頭壓力。

 

在硬體及環境的改善方面,上月我們決定把一年中有長達十個月閒置的泳池,在它的兩邊裝置了遮雨簾,目的在提高它的使用率;年後再搭配相關的設備,未來的揑陶、木工、大型畫作及烹飪都可以在那兒進行。我們也增加了一組三段式單槓,讓孩子可以嘗試肢體懸吊、擺盪、翻滾等,這些動作都是對孩子的體能鍛練、大腦刺激有所幫助。

 

膳食朝往更好的要求在今年獲得不錯的進展。除了我們的菜單增加蚵、鮭魚、菇類等項目外,我們還找到一家供應不含色素、防腐劑的白豆乾。另外,在下半年到任的廚師雪妮阿姨,為喜兒的烹調作了大幅度的調整:口味更清淡了,讓大家有機會品嚐到幾乎是食物的原味;由於口味不重,孩子為了下飯願意吃更多的葷、素菜。我們也謝謝家長的配合:孩子的早餐含有色素、人工添加物、過量的糖與脂肪等項目減少了,吃玉米、地瓜、饅頭等粗食增加了;尤其孩子在園裡慶生時,很多家長願意說服孩子用喜蛋,或水果、或健康食品取代現行制式化的奶油生日蛋糕。

 

最後,謝謝家長常常為我們打氣,您們的肯定是促使我們對自己有更高要求的最大動力。龍年將至,謹此敬祝大家

 

閤家安康    事事如意

 

                                                                                                  黃廣祥‧方潔玫

                                                                                                           喜兒全體老師‧同仁      鞠躬      2012/01/20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冬至園遊會

 

攝影:徐笠、陳佩君、鍾宇婷等

 



 

 

編按:當別人忙著籌備耶誕活動的時候,喜兒的冬至園遊會已在12/17周六當天熱鬧登場。今年闖關遊戲有八項,各關過完即可開始最後一項「大地尋寶」。各關遊戲的設計對老師而言是一項挑戰,內容除了須兼顧親子互動、幼兒能力的發展及各年齡層的孩子(幼、小、中、大、安親)皆可參與外,更要有趣味及五感中(眼、耳、口、鼻、手)的體驗。

 

遊戲結束,各班孩子從老師手上收到自己的新年禮物,隨後回去教室和爸爸媽媽一齊搓湯圓、品嚐廚房阿姨為大家所做的美食。今年我們也找來在喜兒畢業、目前已在唸大學的大哥哥、大姐姐來當關主,在此謝謝他們抽空回來和小學弟、小學妹同樂。

 

 

 

.第一部份

 

闖關

 

一、 帳蓬裡的秘密(體力、記憶力、組織力、表達能力)

帳蓬裡以玩偶呈現不同情境,孩子首先讓爸媽握著雙腳、以雙手爬行至帳蓬裡觀看30秒後,出來鑽越布製蛇籠,至關主處訴說帳蓬內的東西或情境。隨著年齡的差異,孩子憑記憶會說出或事物的名稱、或情境的一句話甚至一段描述。

 

 

 

 

 

二、 點秋香(判斷力、手眼協調)

孩子和爸媽跟關主比:拿香戳洞,最後誰讓銅板掉進罐底誰就輸

 

 

 

 

三、 雙手變、變、變(美感、腕力、想像力)

親子美勞。孩子以爸媽和自己的手描繪在圖畫紙上,透過想像及塗色,畫出自己心目中的圖畫,完成後帶回家作紀念。

 

 

 

 

 

四、 故事火車開了(認知、邏輯訓練、語言)

以玩大富翁的方式先擲骰子,依點數推動小火車往前走,掀開停車格圖卡並說出內容,由爸媽在旁記錄,孩子擲三次,把前後內容連成一個故事。

 

     

 

五、聞歌起舞 (節奏感、肢體動作)

親子自創性舞蹈。隨著播放出來的音樂,爸媽和孩子跟著節拍放鬆心情,恣意的伸展肢體、手舞足蹈。

 

 

六、    排排坐、吃果果 (味覺、小肌肉訓練)

親子吃點心。爸媽和孩子同坐徒手剝食水果和堅果;爸媽剝柳橙、瓜子,孩子剝柑桔、花生。

 

 

  

 

七、 天才小釣手 (手、臂控制、巧力運用)

釣水球。孩子從盆裡的釣起指定顏色的水球,釣線的長短也會隨著孩子的身高有所差異以增加難度,孩子愈高線愈長。

 

 

 

八、 爆破特攻隊 (膽識、小肌肉訓練)

爸媽把懸掛的彩球拿下,讓孩子用芒草梗刺破,球內的紙碎散落地上,孩子須手掌後三指握住銅板、用前兩指撿拾紙碎到指定位置裡。

 

 

九、   大地尋寶 (推理、腦力激盪,體能訓練)

親子同樂。由園方在院子不同角落、縫隙藏了上百張小紙條,讓爸媽和孩子一起尋找,找到紙條後,孩子先到關主處抽籤,看抽到的結果是體能訓練還是獎品,不是獎品者還可以繼續再找。

 

 

B. 第二部份

 

1.發新年禮物

 

 

 

2.搓湯圓

 

  

 

3.聚餐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遇見喜兒17

文     /  秀麟老師

 

17歲就人類的成長發育來說正是精力旺盛,力求自主獨立的青少年時期,他可能叛逆,可能堅持己見,可能執著於夢想,心中沒有權威相關論述經過他認可的才是真理;他不怕改變,更有可能隨時改變只為達到期望的目標。

遇見喜兒

我畢業於輔仁大學家政系幼教組,20餘年長期從事幼教相關工作,曾任幼教老師、主任、所長、幼保科教師、幼教雜誌主編,也曾自創園所、企劃幼教電視節目等等。因為個人對開放式幼兒教育理念的執著,在少子化不景氣的激烈競爭下,我不忍看到荒腔走板的幼兒園所林立,只好暫時轉換跑道到安置機構工作;但心中念念不忘的還是鍾情的幼教工作。

一年前,在一個偶然的機會,看到1111人力銀行上徵人的訊息:誠徵儲備園長。或許就是緣份吧!讓我這個向來對應徵儲備人才略有偏見的人,花了一些時間閱讀叔叔在求職網上留的喜兒簡介,並上網瀏覽喜兒教學文章及環境照片。瞬間,我被喜兒吸引,也喚回我對幼教的熱情:「這就是我一直尋找的理想幼教環境與想法啊!」顧不得它遠在楊梅,心存僥倖地想:或許儲備園長的工作地點未必在楊梅,機會是給懂得掌握的人,沒進一步瞭解,怎知有何可能性,先寄履歷再說!

去年農曆年前,正在機構值班的我接到潔玫老師的電話,她問我年初三是否可以面談?我當場同意並約好時間地點。還記得自己準備筆電跟歷年工作資料,在公館誠品三樓,一間略顯吵雜的簡餐飲料店接受叔叔跟潔玫老師的面談,從晚上730一直談到1030,才因為時間太晚了不得不結束。叔叔又邀我到楊梅參觀,也安排好過完年開始上班時找一天去。因為理念想法契合,參觀那天就談妥工作內容,正式以儲備園長的身份,兼職的方式參與喜兒的工作,先幫忙建立行政檔案、整理歷年教案,以及進班觀察給予老師協助與建議。

認識喜兒

第一天來喜兒就沒有任何陌生感,只是對環境不太熟悉,直覺就像回到小時候的童年時光一樣,鄉間的純樸生活。印象最深刻的就是這裡的孩子,輕鬆自然不做作,可以很自在表現自己。還記得第一個對我產生好奇的就是佩璇,她笑笑地問我:「妳是什麼老師啊?」我答:「妳好,我是秀麟老師,妳叫什麼名字呢?」就這樣簡單親切的問候,逐步與每位孩子建立關係。印象第二深刻的是老師跟孩子互動的情景,早到的老師會帶著早餐跟著孩子在院子用餐、閒話家常;會和孩子一起玩遊戲追跑嘻笑;會即時滿足孩子需要,不管是要一張紙摺飛機還是幫忙整理物品。沒有老師的威嚴,反而比較像鄰家和善的大姊姊或叔叔、阿姨。

工作滿一個月時,我交了一篇心得報告,也和叔叔、潔玫老師討論。我說了自己對喜兒的感覺與喜愛,也依據過往的經驗提出一些想法與建議。可能是理念相投,在互動中建立彼此的信任,我得以持續在喜兒工作至今。目前,工作內容也愈來愈清晰辦理所內教師研習、與教師討論教案、進班協助觀察等教師輔導工作,這正是我最喜愛工作。

17歲的喜兒

這很有主見的17歲少年,其旺盛的生命力深深吸引、感動著我:因堅持給孩子最適當的教育而叛逆、堅持己見,不隨波逐流盲目追求;他們會勇敢跟理念不同的家長說:「喜兒可能不適合你。」因經營者的自信與耐力,而求真求實不斷追逐夢想;只要發現可能有助於喜兒進步的機會,都會邀請老師一同前往參與研習進修,一大清早就開車上台北也行。他們不厭其煩、不怕困難,當改則改,一直努力不懈地朝更好的目標邁進;辦活動總是忙到最後一刻,即使一個月前就開始籌劃,都是為了做到完美,給家長與孩子最適宜的體驗。近一年來,家長應該也有感受到喜兒的一些轉變,諸如:環境佈置以及報告格式的改變,這就是喜兒期待做得更好而保持蛻變的特質,正像成長中的少年。潛移默化中,也帶動老師、家長們一起投入與渴望學習、進步的心。

感謝叔叔、潔玫老師的信任與託付,感謝老師們的用心與配合,這點點滴滴不但造就喜兒的特色,更是讓我克服往返交通奔波、貢獻所學的力量。我相信,在大家的同心齊力下,喜兒一定能展現如17歲少年的旺盛生命力,繼續成長茁壯,服務更多幼兒及家庭!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簡單父母經」讀後感

 

/ 黃雪芳

      小班家長

 

編按:因為工作關係,雨璇媽媽無法參與1113日 的讀書會座談,事後我們請她寫讀後感,謝謝她的應允與支持,讓大家得以分享她的讀書心得。

 

對於教養子女,我一直認為自己很不足。聖經說:「兒女是耶和華所賜的產業。」因此,我有一個很可靠的依據,就是遵行神的話語來教導、陪伴孩子的成長。

看這本「簡單父母經」的過程中,我像海綿一樣快速吸收,不僅因為作者提的論點切實可行,也因為裡面講到我個人作為一個母親的盲點。謝謝廣祥叔叔鼓勵我寫下這篇讀後感,讓我得以重新整理讀到的東西,這是在我還沒動筆之前所沒想到的。 

這是一本在陪伴孩子成長過程中,隨時可以回來尋找靈感的一本書,一開始看這本書,我最先迫不及待做的,就是趁孩子不在時,整理那成堆的玩具,真的,很多玩具已經殘廢了;很多會發出可怕的刺耳聲,我毫不猶豫的整理、回收、丟棄!! 家變乾淨整齊了,孩子也重新發現原本就在那邊好玩的玩具!! 我留下了廚具組,這是她一直玩不膩的東西;裡頭有許多孩子自己在遊戲中加入的想像。再來整理成堆的衣服,很多穿不下的,整理出來給用得到的孩子。

整理後的衣櫃,小孩自己找衣服也變容易多了,衣櫃不再是關不起來的儲衣間,而是帶給我們井然有序的生活空間! 難怪小時候媽媽總愛整理家裡,也要求我們整理自己的空間真的是好處多多!整理後的家,變成了一個溫暖有安全感的小窩,讓我們可以做真正的自己;用燭光香氛澡,在黑暗的冬天夜晚,洗滌身心靈,在睡前讓自己回到那平靜的時刻!

書中提到的建立韻律、簡化口味、簡化晚餐、床邊故事,都是實際可行、好處多多的建議。再來是「濾掉成人的世界」這一篇章給我很大的提醒,作者提到孩子不需要知道我們所知道的一切,或必須在乎我們所擔心的事,在我們護衛這種孩子跟大人間的不同之下,我們給孩子自由,讓他快樂、更深入地去享受他的童年。「講少一些」---你講的越多就聽的越少……這些都是我所要學習的。還有「孩子被父母情緒所餵養」、「過度做父母」,沒有尊敬到或認知到孩子的獨立性……像作者說的在「過度做父母」的這一項,好像警察的犯人相簿上,大部分的父母都會在其中看到像是自己的 一兩 張照片---我就常在作者說的篇章中,看到自己的照片。還好現在覺知還來得及,也慶幸孩子可以在喜兒開心的成長,不僅孩子、身為家長的我,因為喜兒的老師們,也學習到很多陪伴孩子成長應有的正確態度

謝謝老師推薦這本書,真的很值得。希望還沒來得及看的家長,能夠趕快看,相信受益無窮!!! 願上帝祝福每個小寶貝及家庭!

                                                                                                                           雨璇媽媽 2011/12/11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1家長讀書會座談

~「簡單父母經」讀後~

 

 

記錄整理 / 彭信禎

 


 

 

編按:今年選書「簡單父母經」原是仁美華德福家長必讀的指定書。經家長推薦,雖然翻譯不是很通順,我們仍認為很值得一讀,尤其目前有不少孩子是身處在負載過量的環境中:過多的資訊、物品,過多的學習、選擇‧‧‧在這次座談裡,與會的家長都有一個共識:「簡化」可以讓孩子生活更美好。以下為11/13座談的重點內容。

 



潔玫老師    我們先從第三章、第四章的「簡化」環境開始談。作者對於書本也要簡化,這是讓我比較驚訝的。玩具要簡化,我可以認同。

陳霓媽媽:    我想,唯一可以呼應的,在我們家就是環境上的簡化。在我們家客廳是沒有電視、沙發的,我個人覺得有秩序感是很重要,這會讓我的心情平靜。玩具方面,因為我怕吵,所以玩具較多是沒有聲光之類。

潔玫老師    這本書幫你找到了一個理由和方向。

陳霓媽媽:    其實以前我聽過洪蘭的演講有關大腦科學的研究,受到洪蘭老師的影響,我們家本來就沒有電視,後來也不再看電視,我覺得這樣真的很好!就多了很多時間做其它的事情。

 

妍文媽媽:    我們家是有電視的,我覺得看不看電視是夫妻很重要的共識。文文若念華德福就要練習不看電視,不過爸爸想要有自己的生活,這個部分要再和爸爸溝通。玩具太多要收拾就很麻煩;文文平常在家就是玩豆子,其它的一些鍋碗瓢盆是玩煮菜的遊戲;大部分的時間文文都是在畫圖,我覺得比看電視好很多。

 

亭云/文媽:   有關書的部分,我們家的書我會一段時間就換書,不過,書上有提到「重複」:「重複又如何是重要的一部分。故事那種一再聽到、成為生活一部分的、可預期的深入了解的故事,能提供你的孩子很大的安全感與確定感。重複對孩子而言是一種關係的建立,…。(111-113),云云和文文在睡前聽故事的時間,就是要重複地聽相同的故事,我問她們要不要換一本,這本已講過了,她們還是要聽。我終於理解孩子要重複的原因。關於看電視,云云、文文是上學出門前才看喜羊羊。云云會說老師說不要看電視,會變笨,她就會遵守不看電視;可是文文還是會要看。我發現成人省下看電視的時間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而且孩子因為看電視,睡覺的時間變少,情緒也會變不好。

 

源秩媽媽    我們家算是隔代教養、因為我和我先生工作都很忙的關係(周末父母),看親子台的喜羊羊,也是老人家的一種教養方式;巧虎,也是一種替代性的陪伴和知識的提供。阿球有時也會重複看相同的片子,如幾月號的什麼內容,就是一段時間會重複看。玩具方面,我也發現沒有東西會更好,他們就會有新的創意和想像力出來。沒有玩具,阿球和弟弟的互動機會多很多,他們也會發明遊戲。關於書,阿球自己愛看書,但是我因為工作很累,我很少有機會說故事給孩子聽。

 

昱琁/睿媽:   我們家也是早上看一下(電視),兩個人有伴,就可以玩很久。玩具家裡很多,拿一堆出來,叫她們收不然就要把玩具丟掉,她們會收,可是要收很久。我同意玩具不要太多;至於睡前說故事,他們兩個很愛聽故事,但姐妹特質不同,姐姐可以專心聴,妹妹則會分心。

 

思琦爸爸:    我想這本書講的就是「簡化」兩個字。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就了解到小孩子不需要很多的玩具。平時家裡只有爸爸、媽媽、姑姑和思琦吃飯的問題,白天大家都在工作,不在家,只有晚上的晚餐會在家。我們家裡沒有電視,但是有投影機,有時會有卡通(DVD),琦琦也是會重複看,她固定都要看某一部,像是Dora還是Winnie,就有安全感。像書的話,我也會重複讀給她聽。

 

潔玫老師    她要你照第一次的說,還是一直變?換言之,重複聽的書是否會要求唸和第一次同樣的?

思琦爸爸:    會,我漏講了,琦會提醒說,這裡沒有講。我和媽媽的教育是覺得順其自然,以後是不是要念華德福,我是覺得以後還是要重視競爭力;像未來工作要有成就感。另外,我覺得孩子未來的理財觀也很重要。

 

佩君老師:  因為老師身份和媽媽角色的關係,所以家裡和學校的佈置很像,回到家以後的時間很有限,兩個姐妹在玩娃娃家,兩個人就窩在主臥房,用床單和洋娃娃就可以玩起來,也有多一點的想像力。在家裡會聯結到學校的經驗,比如嘉嘉就模仿老師一個一個點名

 

妍文媽媽:    電視的故事內容會有很大影響,以前我們看的電視是小英的故事、咪咪流浪記,這些都算是世界文學名著改編的,可以讓我們期待下一集,我們也會發揮有想像力;現在的電視,故事結束就結束了,孩子也不會再去想。

 

 

 

妍柔媽媽:    我可以舉一個哥哥的例子,哥哥小時候的節奏性很強,每一個步驟都要進行,而且缺一不可。有一次已經很晚了,想說趕快幫孩子洗過澡好讓他們舒服就可以睡覺,怎知哥哥卻一直哭鬧不休,最後,重新再來一遍,把每天應有的進行節奏逐一走完,哥哥終於就肯睡覺了。

潔玫老師    還有一個關於刷牙、使用牙膏的步驟很細膩,在頁132-133

陳霓媽媽:    這個孩子都知道如何做,但如果成人沒有在旁邊,就會減少時間去執行。

妍文媽媽:    我教妍文刷牙也是花了好久的時間。要告訴她先刷哪裡,刷幾下,再刷哪,一個步驟一個步骤的教,也要在旁邊看。

思琦爸爸:  我們把每天要做的七件事排序寫出來,像是洗澡、吃飯、上廁所、講故事把它通通排出來,她就會了解,這些事情是一定要完成的。

陳霓媽媽:    我覺得吃晚餐前有個轉換的工作給孩子會很好,像幫忙準備餐具這類的,然後就可以坐下來吃晚餐了。用餐他們有參與感,就覺得很好玩!晚餐的部分,我也想試著簡化,比如說:星期一就是吃麵、星期二喝蕃茄湯……。因為我覺得準備這些過程很累人,有時不是他們喜歡吃的,我就會很洩氣……

 

潔玫老師     我回應陳霓媽媽,頁144提到「轉換」可以看一下。在第148頁倒數第二段「孩子,特別是小小孩,在有好的評判力之前就有太多的選擇,他們就很容易被弄得脫軌。」孩子未必知道如何選擇,家裡的食物就是都要練習吃;孩子尚未成熟到可以做決定,就讓他去選,不見得是好的。有時候其實家長早已有了選擇和決  定,只是期待從孩子的嘴巴說出來。這是民主或是開放呢?我想,若要孩子選,同類型的可以選,比如清菜你要A菜或B菜?蒸蛋或煎蛋?而不是A菜或B肉;要給就給他們同類的選擇。 

 

陳霓媽媽:     說到食物,我也教他們瞭解食物,像哥哥小時候告訴他食品的標示,裡面有哪些食品添加物,所以他們不會吃洋竽片這類的食物,等哥哥大一點會閱讀,他自己就會去看那些字,他們也不吃有色素的食物。我想這也有幫助簡化食物。 

 

潔玫老師     食品的添加物比如說塑化劑,要如何掌握它的來源呢?

 

妍柔媽媽:     日本有一個報告,食品添加物和色素都是有害身體,我們家所吃的都要把這些排除在外。 

 

潔玫老師     美國有一本暢銷書「食物無罪」(台譯),作者建議食物標示有看不懂添加物的名詞不要吃、超過三種添加物的食品最好也不要吃。以下們章節或片段大家都可以發表看法:

                         154 頁,有關「睡眠」。

                         第五章談的是「時間表」,不要排太多事,要讓生活留白。

                         166頁「我不認為孩子愛做,就代表了孩子不會因為做太多而有壓力。

                       168頁第二段的「輪耕」,倒數第三行,「休息會滋養創造力,創造力會滋養活動。活動又滋養休息,休息令創造力持續。」

          174頁,「動靜的均衡」,這也讓我想到教案的設計,某一個單元設計高潮活動,但相對的,安靜活動是哪一個?高潮活動之後,如何回歸平靜?幼兒在興奮之餘,也要回歸平靜。

                        181頁「平凡的日子」,我們想要的是孩子的投入,孩子願意投入,自己就能調適和快樂。185頁,小學提供社團活動比賽,有自己的朋友,運動也是依年齡的不同,如10-11歲參與正式團隊比賽。 

 

 

思琦爸爸:     第六章(210)直昇機父母」不要太專注孩子,擔心他們的安危,就是不要過度介入。

 

潔玫老師     安全是必要的。例如「走路要走在內側,而非外側。」當孩子習慣了,年長一點的就知道去回的方向不同,要換邊,也了解大的要走外側,而讓年紀小的走內側。

源秩媽媽:     有關「成人的話題」,成人在無形中給孩子的影響很多,包括價值觀和功利的想法等;另外是成人耍「退一步,講少一點。」 

潔玫老師    書中提到的靈魂發燒,如幼兒在家情緒不佳,有時是學校發生了什麼事,父母試著瞭解,就會包容他。 

妍文媽媽:     我覺得幽默感是很重要的,比如要他幫忙洗菜,就說:「你可以幫忙菜菜洗澡嗎?」孩子會更願意做。 

 

廣祥叔叔:     若日常飲食無法避免人工添加物,至少飲食要均衡,讓孩子吃的東西更簡化、儘量讓孩子的味蕾接觸不同的味道,不要窄化就不會偏食。另外,孩子參與家事,讓他學會做事的程序:從開始到結束,過程中有其邏輯性與順序,孩子也會學習不斷的調整。 

 

信禎老師:     每個人的育兒想法受到父母的教養方式、童年經驗、自己的育養經驗或是同事朋友的建議而逐漸形成,但每個幼兒也有不同的特質、個性和學習的式;親子互動是一個動態的歷程,爸爸媽媽因應孩子的特質不同,而隨時調整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會讓孩子有比較好的發展和成長。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