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書摘/文章分享 (28)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經年的戶外遊戲

有助於孩子小學後的表現

 

/ Monica Arkin

/ 鄧麗琳

/ 喜兒

 

1.JPG

 

編按:每個人都知道戶外遊戲對孩子有益,在CHILD TRENDS這篇短文,作者更披露了挪威今年5月最新的學術報告(用四年研究28家日托中心、562名幼兒,包括老師和家長的訪查):學齡前幼兒每天長時間的戶外活動,對往後在學校的表現更有幫助;這些幫助同樣適用在所謂的過動兒身上。其實,一般幼兒天性就是好動愛玩,早期的孩子可以隨興的在戶外到處玩耍,從遊戲中建構起未來生活的能力;現在,愈來愈多學齡前孩子,被馴化在室內人為的空間裡長時間學習。但是,總會有部份幼兒無法適應怎麼辨? 這些好動的孩子到了小學就會被歸類患有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臺灣目前看不到真正的森林幼兒園,或全日的幼兒戶外教學,但喜兒多年來對戶外活動的堅持:每天除了有戶外的大肢體活動外,上、下午也有兩大時段讓孩子在室外自由嬉戲(free play)、每周有一天讓老師帶著孩子到戶外探索,此文裡的那些專業報告(藍字部份可連結)我們提供了有力的佐證,雖然不同文化會導致某些差異,但很多觀點仍是值得大家參考的。感謝有如「及時雨」的陳霓媽媽,當我們被日常庶務所困而拖延時,她的幫忙讓大家及早分享到這篇教育新知(我們也期待未來有類似的本土論述讓大家參閱)。

 

2.JPG

 

雖然孩子的戶外活動較盛行於夏季,但推行一整年的戶外自由活動對他們的發展是特別有幫助的。父母和老師實在不該認為那會因此減損做功課的時間,戶外遊戲也不應視為只在夏天才進行,而是貫穿整學年孩子健康發展的必需活動。

 

6.jpg

 

在童年進行的戶外遊戲,除了廣為人知的有益健康,它還可幫助在校學習成果所需要的軟實力,例如執行的能力執行力是指一系列的心智過程,包含了可以讓我們計劃、決定順序、專注、摒除干擾等等。這些技巧對於在學齡前、小學和往後的學習都是很重要的資產。

 

3.jpg

 

近期挪威有一篇研究探討托育期間,花在戶外活動的時間與執行力的相關性。47歲的年齡,托育期間花在戶外愈多時間的孩子,他們在執行力的評估表現愈好,而且比較少有過動的症狀。更有許多研究發現( 1 )12歲以下的孩童參與大自然遊戲可以增進心理健康與情緒管理。(「遊戲性的參與」包含開放、由孩童主導的體驗,例如自由玩耍、探索、孩童自發性學習等,與之相反的是外來指導性的活動,像是學校園藝活動和由成人引導的校外教學) 這些發現無論在過動兒與未經確診的過動兒都有一致性的結果。就如許多家長與老師所知,這些軟實力在孩子的學校成就扮演著重要的角色。

 

5.jpg

 

經由戶外活動所提供的鬆散遊戲與探索,它可以讓孩童發展出自我管控能力,像是決策與規劃的技巧。在2014年的一篇研究,特別探討了鬆散遊戲對6-7歲孩童的益處 --- 指沒有成人制式規則或指標的自發性休閒活動  (無論是室內或室外)。研究發現,花費愈多時間在較不具結構性活動的孩童,他們在沒有成人引導下,計畫與制定策略來達成目標的表現愈好。 這個關連即使控管了年齡、口語能力、家庭所得這幾個變數之後仍然存在( 2 )。研究者認為,這可能因為露營、騎腳踏車、游泳等鬆散遊戲可以讓孩童去探索,並且練習自己去設立和完成任務。 這些執行技巧有助於學生在沒有太多父母和老師指導的課業上,學習做出計劃與先後順序。

 

4.jpg

 

當我們邁向另一個學年的時刻,希望這是有好成績,而且是教室與野外學習並存的一年。

 

7.jpg


( 1 ) 有61篇評估性或經驗論的研究被納入此文獻回顧中,其中所包含的孩童資料是跨越不同的年齡、社經背景、文化背景與國籍。然而,在分析研究結果與性別、種族、或族群的關係時這些資料並沒有因此被區分開來個別分析。

( 2 ) 雖然我們預期這些研究結果是針對所有孩童,但是仍須有進一步的分析去探討是否有種族與族群之間的差異。

 

Monica Arkin  RESEARCH ASSISTANT, BETHESDA, MD

AREAS OF EXPERTISE  Youth Development

Monica is a research assistant in the youth development research area. As an undergraduate at the University of Michigan, she was involved in research that examined children’s and adolescents’ psychological resilience in the face of adverse life experiences such as experiencing the death of a parent and exposure to community violence. After college, she spent a year in Israel where she interned at the Israel Trauma Coalition and volunteered in the psychiatry department of Hadassah Hospital. Monica’s primary research interests include trauma, 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 and fostering resilience in youth.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幼兒園孩子玩得少為何是問題?

/ Christopher Brown

/ 黃廣祥

圖 /    喜兒

 

0 (12).JPG

 

編按:這篇文章是上月19日由世界經濟論壇The Conversation轉載,去信經作者同意,特此刊出給大家分享。為何要翻譯這篇文章呢? 主要感觸有二: 1. 近年來,主要英語系國家(英、美、澳)愈來愈多研究及文章強調玩耍對學齡前孩子的重要性,並呼籲家長予以重視;原來,他們引以為傲的學前教育已從重視玩樂、體驗逐漸演變到強調讀寫算的地步,特別是那些五歲的大班孩子,他們很多是在上「國小先修班」了。 為何致此?  是由於全球化所帶來的競爭壓力,連西方的幼教工作者、家長也焦慮起來開始仿效東方的我們?  2. 目前台灣的幼兒教育大部份仍是強調讀寫算,有些甚至從小班就開始,對幼兒的戕害有識之士莫不深以為憂。然而,我們卻看不到政府單位(如國教署)或學術機構願意對此議題花十年、廿年作長期、大規模的個案追蹤研究或抽樣調查,用結果來說服立法者及家長。因此,就算常有專家學者以國外研究為例提出呼籲,少了長時間又嚴謹的本土論述作實證,只要「國情不同」四字一出,難免就會深陷言者諄諄、聽者藐藐的窘境。可喜的是,已有愈來愈多的年輕父母瞭解到遊戲玩耍在學前教育的重要性,我們也期盼未來在這方面的本土研究會愈來愈多,讓幼教現場工作者不需常以國外的月亮作借鏡。

 

現今幼兒園大班的孩子[註1]跟20年前的很不一樣,其實很像是在小學一年級。

研究人員指出,五歲的孩子把更多時間花在由老師指引的科目學習,多於以玩為主的情境學習,這些情境促進幼兒啟蒙的探索以及同儕間人際互動的養成。

a (18.1).jpg

 

作為曾是幼兒園老師、3位唸完幼兒園女兒的父親、以及目前是學前教育的師培老師兼研究員,幼兒園成為我成人生活的一部份大概已有20年了。

身為家長的我已經看到,以學生自主的學習方案、感官體驗桌 (包括有沙或水) 註2]和戲劇扮演區,被那些以老師主導的教學時段、書寫區以及要幼兒記誦的生字圖表所取代。而作為研究學者,我和同事藍依勤註3]發現,幼教老師們期待孩子到大班時就要具備學科知識社交技巧以及自我管控的能力

那為何是問題呢?

a (21.1).jpg

 

都是課業,幾乎沒得玩

我們先來看看現在的幼兒園是長什麼樣子?

在我正在進行的部份研究,我訪談一連串跟幼兒園有密切關係的人,包含孩子、老師和家長,問他們對幼兒園的想法及定義。訪談中,我分享一段23分鐘的影片,內容是去年春天我拍攝的公幼教室典型的一天。

0 (4).JPG

 

那個教室有22個大班孩子及一位老師。他們幾乎用一整天來進行了15項學科活動,包括解答生字、練習高頻語詞[註4]、自己唸以及向同儕朗讀、用1510的倍數分別數到一百、練習簡單加法、數錢、完成生物科學的活動以及寫出不同情境的日記。一直進行到放學前一小時才休息,而且只有約15分鐘。

0 (6).JPG

 

對五到六歲的孩子來說,這是極大量的課業;對老師而言,備課的壓力也不少。

我問影片中的那位老師,為何短時間內要準備那麼那多課程,她說:

「我跟孩子都有學科表現要更好的壓力。」

 

 

0 (13).JPG

所以,即使老師承認大班孩子的課業多的可怕,她卻無力改變。

不只在自己所教的項目她被要求須不斷地評量學生,還有五花八門的評量,如季報告、全校閱讀評量、地區性讀寫及數學評量,還有州政府指定的讀寫能力評量。

回過頭來,當我問大班的孩子他們學到什麼,他們的回答反映了兩件事:1. 他們學習循規蹈矩;2. 學習是為了升學起見以及最終能找到一份工作。幾乎所有的孩子都對我說,他們想要有更多時間來玩。一名男孩說:「我希望我們有更多的下課時間。」

a (26.1).jpga (20.1).jpg

 

這些發現應驗了達芙娜史考特安娜等研究報告:目前幼兒園聚焦在讀寫算的教學他們也與幼兒園老師的陳述相呼應,孩子們早在大班時就為一些事關要緊的考試作準備。

0 (5).JPG

 

玩耍對孩子的助益

研究已不斷地顯示,教室裡提供以玩耍和孩子為中心的學習活動有助於他們學科交際以及情緒管理的成長。而且,下課休息特別能幫助孩子恢復在課堂學習所需的專注力

聚焦在各種規範會降低孩子的好奇心以及求知時嘗試錯誤的意願,也會阻礙學習者的自信及動機凡此一切,都會對他們的在校表現和往後的人生有負面的影響。

a (7.1).jpg

給孩子玩耍和手作學習活動的機會可以幫助他們內化新的資訊,並且會將他們正在學習的內容與已知的相互比較和對照。這也會提供孩子在自然的環境下,有機會和同儕互動以及靠自己來克服困難。最後,它容許學齡前的孩子能夠覺知到自己在校內、校外所經歷的種種情緒

a (4).JPG

 

所以,孩子要求更多時間玩耍並不是想試圖逃離課業。他們也明白在學校必須上課。他們期求的不過是一個再充電以及做自己的機會罷了。

正如在我研究裡的另一位孩子告訴我:「我們學我們需要學的東西,因為如果我們不學那些東西,我們就什麼都不懂。」

a (10.1).jpg

 

從探索中學習

因此我們能做什麼來幫助幼兒園大班的孩子?

我不是在主張根除大班裡的學科項目。對於這一點,與我談過的所有相關人員,甚至孩子,都能認知到大班孩子需要有學科能力,使他們可以順利銜接上小學。

然而,自由探索這一項卻沒看到。正如影片中一位幼教老師提註:「自由和探索性的學習已經被「坐好」、「專心」、「記住」、「做完後你就可能有時間玩」所取代。

a (2).JPGa (8.1).jpg

 

政策制定者、教學系統和學校必需瞭解到,他們所指定的考試及標準在幼兒園的教室裡已經明顯地亮起紅燈。家庭方面也要及早參與,家長可以支持走向更均衡的教學,這對老師們是有所幫助的。

0 (1).JPG

 

大班的孩子在學校應該得到多元的學習體驗,這些體驗滋養他們的成長以及跟他人學習和互動的渴望。如此一來,孩子會看到學校是一個可以幫助他們以及他們朋友變得更好的地方。

a (1).JPGa (31).jpg

註一:美國的kindergarten相當於臺灣幼兒園的大班(小、中班為Pre-school),由政府提供5歲的幼兒義務教育,附屬小學系統。

註二:Sensory tables是給幼兒感官體驗的一種遊戲桌,承載沙子或水、或相關觸感的質材。

註三:藍依勤: 國內幼教學者,美國德州大學奧斯汀分校「課程與教學研究」博士

註四:sight words是一些不遵循拼讀規則的高頻字彙

 

Author

Christopher brown.jpg

Christopher Brown

Associate Professor of Curriculum and Instruction in Early Childhood Education, University of Texas at Austin

Disclosure statement :  Christopher Brown does not work for, consult, own shares in or receive funding from any company or organisation that would benefit from this article, and has disclosed no relevant affiliations beyond the academic appointment above.

 

<script type="text/javascript" src="https://theconversation.com/javascripts/lib/content_tracker_hook.js" id="theconversation_tracker_hook" data-counter="https://counter.theconversation.edu.au/content/57093/count?distributor=republish-lightbox-advanced" async="async"></script>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家庭作業正在摧殘我們的小孩:

明顯的研究結果足以讓我們廢止小學的回家功課

~ 家庭作業確實對小學生有影響,但卻是不好的一種 ~

 

文   :  Heather Shumaker

譯  鄧麗琳     喜兒家長            

圖: 黃廣祥

 

0 (3).JPG

 

編按:身為現場教育工作者常看到安親班的孩子帶回過多的作業,從下午到傍晚就這樣埋首在字裡行間裡,不禁感嘆七、八歲孩子的學習熱情幾乎都被功課消磨殆盡;其實我們童年的求學階段又何嘗不是如此呢?為何一代接一代,大家都視為理所當然?!最近,在美國的網路雜誌SALON刊出一篇有關家庭作業的文章( 原文在此 ) ,一周內即超過五十萬人次點閱,作者把古柏Cooper教授當年一份研究重提,顯然不分東、西方的孩子目前都受作業所苦。經作者同意後,我們把它分享給大家,希望他山之石可以帶給我們的一些省悟或改變(至少家長不要再為孩子的功課操心了)。另方面,覺得遺憾的是,類似這樣的研究,其實國內的教育學者、專家要做並不難,但願意針對一個題目,花十年、廿年作大規模研究及追蹤的人卻少見,何以致此?期待未來的五年、十年後,我們除了借用國外案例外,同時也有很多本土的研究作比較。最後,感謝陳霓媽媽抽空幫忙翻譯,沒有她的付出,這篇文章不會那麼快跟大家見面。

 

 0 (2).JPG                                                                                                

 

 

              『我們無法證實,家庭作業可以改善小學生的學習成果。

 

                這是由杜克大學家庭作業研究權威哈里斯.古柏 Harris Cooper 發表的言論聽到這句話,無論是支持或反對家庭作業的人都會感到訝異。難道為了家庭作業所犧牲的玩樂時間、所產生的權力爭執與淚水都白費了嗎 ? 那數以百萬計的家庭每晚所進行的例行公事都是沒用的 ? 對於大部分的成年人來說,家庭作業就是大家所認定的一種課後練習,我們不太會去質疑它的價值。

0 (4).JPG

 

                其實這件事是這樣的 : 家庭作業有好處,只是不同的年齡就有不一樣的效果。

                就小學生而言,研究顯示在課堂上的學習是可以達到最好的成效,而額外的回家功課就真的只是「額外」而已,並沒有幫助。即使到了國中階段,家庭作業與學習成效之間,充其量也只有很小的關連性。孩子到了高中,適度的作業對學習有好處,每晚兩個多小時是極限,超過這個時數,效果就會遞減。『這個研究已經很清楚地顯示出,在小學階段家庭作業是沒有好處的。』亞利桑那大學的教育教授艾塔.卡洛路維Etta Kralovec 對此表示贊同。

cea9d2279813ba45640dc4365418352c

 

                 在更深入探討之前,我們先來消除大家對這些研究結果的疑慮 --- 這會是來自於少數設計不良的研究。事實上,剛好相反。古柏 Cooper 收集了 1987 2006 年的相關研究案例 ( 研究報告在此 ) 這些多樣性研究所得到的全面性分析,找不到對小學階段有學習好處的證據,但是,卻讓孩子對上學有負面的衝擊。

 

                這就是我們所擔心的,家庭作業對於較小的學生有影響,但卻不是好的。剛開始上學的小孩應該盡可能讓他們熱愛學習,而家庭作業卻反而讓他們排斥學校、未來的課業與學習。在幼兒園階段的小孩,他們要面對的是未來 12 年的家庭作業,這真是一條漫漫長路 !

d22812d1745850b10fbd1658b14f3121

 

                接著在親子關係上的傷害隨之出現。遍及全國數以千計的家庭每晚都要為功課而戰。太多的家庭發現他們在一天的終了,並不是彼此在感情交流與相互扶持,卻是落入由『你功課做了沒 ? 』所開啟的循環之中 : 父母又嘮叨又哄騙的,累壞的孩子則是邊反抗邊哭。

0 (5).JPG

               

                在家做功課的時機未成熟時,會讓孩子難以獨自招架。他們需要成人幫忙記住作業的內容並且找出完成的方法。孩子漸漸習慣於讓成人來幫忙功課,或者,很多情況是直接幫他們完成。父母常常為家庭作業扮演巡警的角色。嘮嘮叨叨是個讓人討厭、沒人想要的工作,但是這個角色常會持續到高中時期。除了持續不斷的衝突之外,家庭裡有了這樣的巡警,還會破壞據說是家庭作業的其中一個目的: 責任感。

IMG_4951.JPG

 

                支持家庭作業的人說,家庭作業讓孩子有責任感,加強在校所學的課程,而且與父母建立學校與家庭之間的聯結。這讓原本不需要監控孩子作業進度的父母,會看到小孩回家後的書包裡裝了什麼,並且開始分擔起家庭作業。責任感是可以每天從不同方式去教導的,像是照顧寵物與做家事。對一個六歲小孩來說,她的責任就是記得帶她的帽子和便當盒回家。對八歲小孩而言,每天早上穿好衣服、鋪好床而且出門上學是他的責任。至於加強學校所學,雖是重要的一點,但那也只是在學習上的一環。其他不是來自學校的重要事情 ( 良好的睡眠、家庭關係和自主的遊戲時間 ) 對於身心平衡與幸福感更是不可或缺的。這些也是直接影響小孩的記憶、專注、表現與學習潛能。小學的課程每天都會在校加強,放學之後就應是讓孩子休息的寶貴時間。

DSC04193.JPG

 

                小學階段,在家閱讀比傳統的家庭作業還要好。這包括父母唸書給孩子聽或是孩子自己閱讀。關鍵是要確定那是令人愉悅的。如果孩子不想在上了一整天的課還要練習閱讀,那就讓他用聽的。回家後的任何安排應該是有選擇性,而且不應固定的。如果功課不能讓孩子更愛上學,或是對學習更有興趣,那就不應該指派作業給他們。

00

             

                廢止家庭作業是小學生所應得的。這可以由家庭、班級或校方來達成的。家人可以不參與孩子的功課,老師可以建立不出作業 ( 或是很少,偶爾才有 ) 的班級文化,而學校可以花時間去了解研究結果並重新點燃孩子的學習樂趣。

              家庭作業不應出現在較小孩子的生活當中,只要跟成績無關,放學以後的時間都可以有比那更好的運用。

0 (1).jpg

 

ABOUT AUTHOR

heather-shumaker.jpg  

Heather Shumaker is a national speaker on early childhood topics who's been writing professionally since 1996. She started writing for radio and her publications include  New York Post, Organic Gardening, Parenting, Pregnancy, Huffington Post  and others.
She's an advocate for free, unstructured play in homes and schools and the author of two books on renegade parenting:  It's OK Not to Share (Tarcher/ Penguin, 2012) and  It's OK to Go Up the Slide (Tarcher/Penguin, March 2016). She holds a BA in sociology / anthropology from Swarthmore College and an MS in land resources from the University of Wisconsin-Madison.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說「髒」並不髒

~ 在塵土中玩耍對免疫系統的好處~

 

 圖/ 喜兒

                                         文/ Alexandra Du Toit

                                         譯/黃廣祥.方潔玫

 

 1 (12).JPG               

 

編按:對現今大部份的孩子來說,玩泥巴的機會已經愈來愈少了,至於若能在土地上翻滾、打著赤腳到處走,或者爬爬樹、抓抓蟲、嚐嚐花草野果,那就更覺得難能可貴。最近在網路上讀到一篇在塵土中玩耍有益的文章,去信得到作者的同意,我們把它翻譯出來和大家分享( 原文在此連結 ) 在此也謝謝學醫的陳霓爸媽幫忙在中文醫學詞彙的校閱。這篇文章給了不怕孩子玩得髒兮兮的父母一種安慰與激勵;我們也很幸運,得到家長的信賴與支持,喜兒的孩子在日常的生活學習中,都會有機會體驗到以上的項目。

 

        現今,美國文化對細菌、清潔以及衛生已到了過度擔憂的地步。父母不斷地用抗菌肥皂、酒精綿來清潔孩子的手,或者當衣服弄髒時就會不時地更換。

page14.jpg

 

        我不知道妳會怎麼樣,但當我小的時候,我喜歡做泥巴派、赤腳到處遊走以及任何樹都想爬。直覺上,我渴望自己能浸淫在自然的環境裡。

page6.jpg

 

       當我有了自己的孩子後,他們在海灘把沙子塞進嘴巴,或者品嚐小卵石、葉子的味道,這些都會讓我想起小時候。對孩子而言,貼近自然是最自然不過的事了。目前在孩子弄髒與其健全免疫系統的關聯性研究發現,當今這種清潔抗菌的迷思將會導致增加過敏、氣喘和發炎性腸道疾病 (IBD) 的可能   ( 連結1)

 page7.jpg

 

塵土對孩子的吸引力是什麼?

        依據「為何塵土是好的 : 讓細菌成為朋友的五種方法」一書作者瑪麗.盧布希博士的看法,這種吸引力來自於千萬年來人就是一直與塵土為伍。

1 (4)

 

        正如我們身體上的肌肉,免疫系統也需要鍛練,如此才能完整的發展以對抗疾病。就像幼兒那樣嚐食髒的東西,對健全免疫系統就是一種理想的訓練。

       瑪麗.盧布希寫道:「當小孩把東西放進口中,他所做的是讓他的「免疫反應」去探索他的環境,此舉不只讓「免疫反應」得以演練---這是防護身體所必需做的;也扮演著一個重要的角色去教導尚未發展成熟的「免疫反應」哪些東西是無須理會。

  page15

 

        在農場長大,經常接觸各類甲蟲、蚯蚓和自然元素的孩子,比起總是在室內活動的都市兒童,明顯較少有過敏和自體免疫方面的問題。讓孩子不時赤腳在戶外玩耍、在泥巴裡挖東挖西,對時下兒童的健康會有驚異的效果。

page13.jpg

 

我們自然的天性就是熱愛塵土

        新的研究說現今的孩子有可能「太」乾淨了,而依他們自然的天性而行才是明智的。

0 (4)

 

        2012 年的一項研究,研究者測試如果老鼠在缺乏腸胃細菌下飼養會發生甚麼變化,以及這樣對老鼠的免疫系統有何影響。研究發現幼年時接觸腸胃細菌,有助於訓練某些免疫細胞在未來能抵抗疾病。等到成年後才接觸同樣的微生物,則不會有同樣的效果。受到影響的免疫細胞普遍地存在肺臟和結腸裡,這是由於其中T細胞 ( 一種淋巴細胞) 的高度活化所導致。它跟人類氣喘患者身上發現的情況類似   ( 連結2 )

         該研究提出了一項極為重要的想法,即生命的早期具有某些重要的生物性發展,這些發展是無法在後來再彌補的----- 而建立健全的免疫系統就是其中一項( 連結3 )

 page5.jpg

 

塵土中玩耍建構起一個強大的免疫系統

        我並不是要建議你餵一匙匙的塵土給你的孩子,我只是想讓你瞭解,可以停止對髒和細菌的憂心,把精力放在別處。大家都對自己的孩子會不會得到感冒或流感過度擔憂,以致於把焦點都放在小孩是否乾淨、是否無菌方面。其實,這似乎違反了生命裡的自然規律。科學已證明身處在灰塵泥土中對孩子的生命是有利的。孩子們愛玩泥巴,因為他們天生知道,這有益於讓他們帶著強健的免疫系統長大。

 page1.jpg

 

      現在我們可以放輕鬆,相信孩子玩得越髒其實越健康。來個深呼吸,享受著觀看孩子體驗在塵土玩耍的樂趣吧,妳知道這正是孩子在建構他的直覺本能以及一個健全的免疫系統。

 page20  

 

About the author: 

Alexandra-Du-Toit-.jpg

Alex is a true Earthie Mama, helping others tune into their most natural state while bringing harmony and balance into all areas of their lives in order to  thrive.  Alex has a well known blog on health, wellness, conscious parenting, green living and getting off the grid to self sustainability: earthiemama.com . She also has an MA in Psychology, and is a registered Yoga Instructor, environmentalist,  conscious mother , green living expert and birthing expert, and sells all natural products and her ebooks through her website.

Please check out her website at  earthiemama.com  or find Earthie Mama on Facebook page at Facebo ok.com/TrueEarthMama .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德國人的教育原則

 

 

編按:這是一篇在網路流傳的文章http://www.facebook.com/#!/samuel.ling.395/posts/10151448253421738,從遣詞用句來看,作者應是中國人,他藉德國對孩子的教育原則來反思中國/香港現今的幼兒教育,讀來令人感慨。其實,台灣的幼兒教育也大多如此,到底孰令致之?很多幼教業者無奈地說「這是家長要求的」,我們認為把責任推給家長是身為專業幼教工作者的託詞;家長在幼兒教育方面不是專業,我們怎麼可以自我踐踏專業,放棄和家長溝通、不堅持立場?!文末附錄創辦人的讀後感。

 

 

德國人獲得諾貝爾獎人數佔總數的一半。通過國家介入,德國憲法禁止對孩子過早開發智力,避免將孩子大腦變成硬盤,留給孩子大腦更多的想像空間。孩子在小學前“唯一任務”就是快樂成長。教育重點在:

 

1、基本社會常識。

2、動手能力。

3、保護孩子情感胚胎,澆灌情商,不該過度開發孩子智力。

 

原以為在德國祇有幼兒園的孩子不允許學習專業知識,後來才發現上小學的孩子也不能學習額外的課程,即使這個孩子的智商超過同齡人。

 

來自科隆的桑德拉寫到:“今年我兒子7歲,我向學校老師提出,能否額外教他一些東西,因為他5-6歲的時候就自己在家學會了基本的閱讀、書寫和簡單的數學計算。老師表示反對並說,'您應該讓您的孩子與其他孩子保持同步'。一個星期後我再次去見老師,並出示了孩子高智商的證書,希望得到她的理解和支持,但老師用一種奇怪的眼光看著我,似乎我像來自外星的人一樣。”

 

老師進而解釋,孩子智力被過度開發並不是一件好事情,因為必須給孩子的大腦留下想像空間。過多的知識會使孩子的大腦變成了計算機的硬盤,常此下去,孩子的大腦就慢慢地變成了儲存器,不會主動思考了。

儘管如此,我對德國禁止學前教育的做法還是不太理解。為了搞清楚這個問題,我專門請教了德國的教育人士,他們讓我找《基本法》來看看。翻開聯邦德國《基本法》(即憲法),我大吃一驚。其中第七條第六款明確規定,禁止設立先修學校(Vorschule)

 

我還是不明白德國憲法為何這樣規定,只好再請教有關的教育專家。他們告訴我,孩子在小學前的“唯一的任務”就是快樂成長。因為孩子的天性是玩耍,所以要做符合孩子天性的事情,而不應該違背孩子的成長規律。

 

如果說在上學前對孩子非要進行“教育”的話,那“教育”的重點只有三個方面:

一、基本的社會常識,比如不允許暴力、不大聲說話等。

二、孩子的動手能力。在幼兒園期間孩子會根據自己的興趣參與手工製作,讓他們從小就主動做具體的事情。

三、培養孩子的情商,特別是領導力。

 

原以為只有德國才有如此奇怪的規定。後來查了一下歐洲有關國家的情況才發現他們對待小孩子的做法基本上大同小異。例如匈牙利立法規定:嚴格禁止教授幼兒園期間的孩子學習寫作、閱讀、計算等。幼兒園的教育是免費的。Ungarn Es ist strengstens verboten in diesem Jahr den
Kindern Schreiben, Lesen, Rechnen, usw. beizubringen. Die pädagogische Arbeit der Kindergärten ist kostenlos
.

 

學前教育破壞想像力

  

     與歐洲相反,中國/香港的孩子在幼兒園期間已經把小學一年級的知識基本上都學完了。人們有理由擔心,歐洲的孩子在起跑線上已經輸給了中國的孩子。其實,這樣的擔心是多餘的。歐洲人普遍認為,孩子有自身的成長規律,他們在相應的階段要做相應的事情。表面上看中國的學前教育和基礎教育很紮實,但他們的想像力和思考能力已經被破壞掉,由此造成了孩子被動接受知識而疏於主動思考的習慣。

暫且拋開中西教育優劣的爭議和評判,讓我們來關注德國教育的成果:自諾貝爾獎設立以來,德國人(含移民美國、加拿大等國的德裔)獲得的諾貝爾獎人數將近總數的一半。換句話說,8200萬的德國人分享了一半的諾貝爾獎,而全球另外70多億人口只獲得了剩下的一半。

 

難道這是種族的問題?恐怕沒有這麼簡單。讓我們重新審視德國的教育,看看他們的做法是否值得我們藉鑑。同時也希望中國的教育工作者別沾沾自喜,因為今天所做的事情,其實是毀了中國/香港的一代又一代。

 

 

創辦人讀後感﹕

"是我們的文化中對於幸福的的價值往往跟「功成名就」畫上了等號?以致於成人不自覺地把這個期待投射在孩子身上,也擔心自己沒有盡心培養孩子「出人頭地」。因此,這十年以來,在台灣不教才藝、不教美語的私立幼兒園幾乎絕跡;反而標榜雙語教學的美語學校逐漸取代了一般的幼兒園。各式才藝班、珠心算、圍棋、MPM數學、電腦等等課程也進入了幼兒園,滿足家長對孩子學習的焦慮。

台灣的幼兒在幼兒園的生活可以說是「行程滿檔」,一堂接一堂課地上,有些重視「績效」的學校,為了讓孩子銜接國小的注音與數學課業,除了有書寫的作業、加減法,甚至還仿效國小進行月考,弄得幼兒噩夢連連。當然,你也可以想到,為了鼓勵幼兒持續做這麼多違反人性的學習,老師和家長要祭出多少各式各樣的廉價獎勵品與排名的競賽方式。這樣的學前教育潮流真的令人驚愕,也令人擔憂它對幼兒未來的情緒與人格發展、學習的內在動力,會造成多少負面的影響。無怪乎,在台灣,學生主動學習的熱誠可以說與年齡成反比的遞減。

    令人稍感安慰的是,去年(101)台灣已經通過了幼兒教育及照顧法,對於學齡前孩子(2~7歲)的學習已有所規範,「幼兒園教保服務實施準則」明令幼兒教育應著重在幼兒健康、習慣、群性與創意等方面的均衡發展,也強調教學宜由幼兒生活經驗及在地生活環境中選材;同時也禁止幼兒園施行分科式教學、以精熟為目的之讀、寫、算教學,或全日、半日或分科的外語教學。

兒照法在通過之初,我們都可聽到業界的反彈聲浪,在同業中也耳聞有對法令陽奉陰違的「內外帳」兩套式的做法,一套供政府查核,一套是實際操作的;這叫上有政策,下有對策。不過,靠著網路資訊和教育資訊的開放,家長們可以接觸到的教育理念與方式也越來越國際化,學校的藩籬在不久的未來可能就要產生革命性的變化,但是,不會改變的是:適合幼兒健康成長的方式,依舊需要關懷與愛的成人與環境,充分的自主遊戲,和同儕的互動等等這些平凡實在的生活。我們喜歡有創意的孩子,但是創意來自於對人事物的感情,感情源自於孩子每天和環境、人的接觸後,他自己產生的感覺。"

潔玫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Stay Hungry, Stay Foolish







/ 史蒂夫賈伯斯


 Steve Jobs





 


 


編按:最近網路傳閱剛離世、讓舉世哀悼的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 (Steve Jobs 1955-2011),在2005年對史丹佛應屆畢業生所發表的演講內容,那是一場經典演說;他的人生經歷值得世人一再回味深思‧‧‧





 



 





今天,很榮幸來到各位從世界上最好的學校之一畢業的畢業典禮上。我從來沒有大學畢業過,說實話,這是我離大學畢業最接近的一刻。





今天,我只說三個故事,不談大道理,三個故事就好。





第一個故事,是關於人生中的點點滴滴如何串連在一起。





我在里德學院(Reed
College
)待了六個月就辦休學了。 到我退學前,一共休學了十八個月。那麼,我為什麼休學?(聽眾笑)這得從我出生前講起。





我的親生母親當時是個研究生,年輕未婚媽媽,她決定讓別人收養我。她強烈覺得應該讓有大學畢業的人收養我,所以我出生時,她就準備讓我被一對律師夫婦收養。
但是這對夫妻到了最後一刻反悔了,他們想收養女孩。所以在等待收養名單上的一對夫妻,我的養父母,在一天半夜裡接到一通電話,
問他們「有一名意外出生的男孩,你們要認養他嗎?」而他們的回答是「當然要」。





後來,我的生母發現,我現在的媽媽從來沒有大學畢業, 我現在的爸爸則連高中畢業也沒有。 她拒絕在認養文件上做最後簽字。直到幾個月後,我的養父母保證將來一定會讓我上大學,她的態度才軟化。





十七年後,我上大學了。但是當時我無知地選了一所學費幾乎跟史丹佛一樣貴的大學(聽眾笑),我那工人階級的父母將所有積蓄都花在我的學費上。六個月後,我看不出唸這個書的價值何在。那時候,我不知道這輩子要幹什麼,也不知道唸大學能對我有什麼幫助,只知道我為了唸這個書,花光了我父母這輩子的所有積蓄。所以,我決定休學,相信船到橋頭自然直。






 


 


當時這個決定看來相當可怕,可是現在看來,那是我這輩子做過最好的決定之一(聽眾笑)。
當我休學之後,我再也不用上我沒興趣的必修課,把時間拿去聽那些我有興趣的課。這一點也不浪漫。





我沒有宿舍,所以我睡在友人家裡的地板上,靠著回收可樂空罐的退費五分錢買吃的。每個星期天晚上得走七哩的路,繞過大半個鎮
去印度教的 Hare
Krishna
神廟吃頓好料,我喜歡
Hare Krishna
神廟的好料。就這樣追隨我的好奇與直覺,大部分我所投入過的事務,後來看來都成了無比珍貴的經歷





舉個例來說。當時里德學院有著大概是全國最好的字體藝術課程。校園內的每一張海報上,每個抽屜的標籤上,都是美麗的手寫字。因為我休學了,可以不照正常選課程序來,所以我跑去上書寫課。
我學了 serif sanserif 字體,學到在不同字母組合間變更字的間距,學到活字印刷偉大的地方。





字體的優美、歷史感與藝術感是科學所無法掌握的,我覺得這很迷人。





我沒預期學這些東西能在我生活中起些什麼實際作用,不過十年後,當我在設計第一台麥金塔時,我想起了當時所學的東西,所以把這些東西都設計進了麥金塔裡,這是第一台能印刷出漂亮字體的電腦。






 


如果我沒沉溺於那樣一門課裡,麥金塔可能就不會有多樣性和等比例間距的字體了。又因為 Windows抄襲了麥金塔的字體使用方式(聽眾鼓掌大笑)。因此,如果當年我沒有休學,沒有去上那門字體藝術課,大概所有的個人電腦都不會有這些東西,印不出現在我們看到的漂亮字體來了。





當然,當我還在大學時,不可能把這些點點滴滴預先串連在一起,但在十年後的今天回顧,一切就顯得非常清楚。
我再說一次,你無法預先把點點滴滴串連起來;只有在未來回顧時, 你才會明白那些點點滴滴是如何串在一起的





所以你得相信,眼前你經歷的種種,將來多少會連結在一起。你得信任某個東西,直覺也好、命運也好、人生或者緣份。
這種作法我從來沒失望過,我的人生因此變得完全不同。( Jobs停下來喝水)





 


 


我的第二個故事,是有關愛與失去。





我很幸運------年輕時就發現自己愛做什麼事。我二十歲時,跟 Steve Wozniak 在我爸媽的車庫裡開始了蘋果電腦的事業。我們拚命工作,蘋果電腦在十年間從一間車庫裡的兩個小夥子擴展成了一家員工超過四千人、市價二十億美金的公司。在那事件之前一年推出了我們最棒的作品-麥金塔電腦( Macintosh),那時我才剛邁入三十歲;然後,我被開除了。





我怎麼會被自己創辦的公司給開除呢?(聽眾笑)





嗯,當蘋果電腦成長後,我請了一個我以為在經營公司上很有才幹的傢伙來,他在頭幾年也確實幹得不錯。可是我們對未來的願景不同,最後只好分道揚鑣,董事會站在他那邊,就這樣在我 30歲的時候,公開把我給解僱了。






 


我失去了整個生活的重心,我的人生就這樣被摧毀。





有幾個月,我不知道要做些什麼。我覺得我令企業界的前輩們失望------我把他們交給我的接力棒弄丟了。我見了創辦 HP David
Packard
跟創辦Intel Bob Noyce,跟他們說很抱歉,我把事情給搞砸了。我成了公眾眼中失敗的示範,我甚至想要離開矽谷。





但是漸漸的,我發現,我還是喜愛那些我做過的事情,在蘋果電腦中經歷的打擊絲毫沒有改變我愛做的事。
雖然我被否定了,可是我還是愛做那些事情,所以我決定從頭來過。當時我沒發現,但現在看來,被蘋果電腦開除,是我所經歷過最好的事情。成功的沉重被從頭來過的輕鬆所取代,每件事情都不那麼確定,讓我自由進入這輩子最有創意的年代。





接下來五年,我開了一家叫做
NeXT
的公司,又開一家叫做
Pixar
的公司,也跟後來的老婆(Laurene)談起了戀愛。Pixar接著製作了世界上第一部全電腦動畫電影,玩具總動員(Toy Story),現在是世界上最成功的動畫製作公司(聽眾鼓掌大笑)。然後,蘋果電腦買下了 NeXT,我回到了蘋果,我們在 NeXT發展的技術成了蘋果電腦後來復興的核心部份。我也有了個美妙的家庭。






 


我很確定,如果當年蘋果電腦沒開除我,就不會發生這些事情。這帖藥很苦,可是我想蘋果電腦這個病人需要這帖藥。
有時候,人生會用磚頭打你的頭,但不要喪失信心。





我確信多年來支持我繼續走下去的唯一理由就是我熱愛我所做。你得找出你的最愛,工作上是如此,人生伴侶也是如此。






 


你的工作將佔掉你人生的一大部分,唯一真正獲得滿足的方法就是做你相信是很棒的工作,而唯一做很棒工作的方法就是愛你所做的事 如果你還沒找到這些事,繼續找,別停頓。盡你全心全力,你知道你一定會找到。而且,如同任何偉大的事業,事情隨著時間只會愈來愈好。所以,在你找到之前,繼續找,別停頓。(聽眾鼓掌, Jobs喝水)









 


 


我的第三個故事,是關於死亡。





當我十七歲時,我讀到一則格言,好像是「把每一天都當成生命中的最後一天,你就會輕鬆自在」(聽眾笑)。





這對我影響深遠,在過去33年裡,我每天早上都會照鏡子,自問:「如果今天是此生最後一日,我今天要做些什麼?」每當我連續太多天都得到一個「沒事做」的答案時,
我就知道我必須有所改變了。





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在人生中面臨重大決定時,所用過最重要的方法。因為幾乎每件事------所有外界的期望、所有的名聲,所有對困窘或失敗的恐懼------在面對死亡時都消失了,只有最真實重要的東西才會留下。提醒自己快死了,是我所知避免掉入畏懼失去的陷阱裡最好的方法。人生不帶來、死不帶去,沒理由不能順心而為。





一年前,我被診斷出癌症。我在早上七點半作斷層掃瞄,在胰臟裡清楚出現一個腫瘤,當時我連胰臟是什麼都不知道。醫生告訴我,那幾乎可以確定是一種不治之症,預計我大概活不到三到六個月了。






 


醫生建議我回家,好好跟親人們聚一聚,這是醫生對臨終病人的標準建議。那代表你得試著在幾個月內把你將來十年想跟小孩講的話講完。那代表你得把每件事情搞定,家人才會儘量輕鬆。那代表你得跟人說再見了。





我整天想著那個診斷結果,那天晚上做了一次切片,內視鏡從喉嚨伸入,穿過胃進到腸子,將探針伸進胰臟,取了一些腫瘤細胞出來。我打了鎮靜劑,不醒人事,但是我太太在場。她後來跟我說,當醫生們用顯微鏡看過那些細胞後,他們都哭了,因為那是非常少見的一種胰臟癌,可以用手術治好。所以我接受了手術,康復了。(聽眾鼓掌)





這是我最接近死亡的時候,我希望那會繼續是未來幾十年內最接近的一次。






 


經歷此事後,我可以比先前死亡只是純粹想像時,要能更肯定地告訴你們下面這些:沒有人想死。即使那些想上天堂的人,也不想為了上天堂而死(聽眾笑)。但是死亡是我們共同的終點,沒有人逃得過。這是註定的,因為死亡很可能就是生命中最棒的發明,是生命交替的媒介,送走老人們,給新生代開出道路。





現在你們是新生代,但是不久的將來,你們也會逐漸變老,被送出人生的舞台。抱歉講得這麼戲劇化,但是這是真的。





你們的時間有限,所以不要浪費時間活在別人的生命裡。不要被教條所侷限------盲從教條就是活在別人的思考結論裡。不要讓別人的意見淹沒了你內在的心聲。最重要的,擁有追隨自己內心與直覺的勇氣,你的內心與直覺多少已經知道你真正想要成為什麼樣的人,任何其他事物都是次要的。(聽眾鼓掌)






 


在我年輕時,有本奇妙的雜誌叫做 Whole Earth Catalog》, 當年這可是我們的經典讀物。那是位住在離這不遠 Menlo Park城市的Stewart Brand發行的,他把雜誌辦得很詩意。那是 1960年代末期,個人電腦跟桌上出版還沒出現,所有內容都是打字機、剪刀跟拍立得相機做出來的。
雜誌內容有點像紙本版的Google,在Google 出現之前的35年就有了:這本雜誌很有理想主義,充滿新奇的工具與偉大的見解。





Stewart 跟他的團隊出版了好幾期的《Whole Earth Catalog》, 然後很自然的,最後出了停刊號。當時是 1970 年代中期,我正是你們現在這個年齡的時候。在停刊號的封底,有張清晨鄉間小路的照片,那種你四處搭便車冒險旅行時會經過的鄉間小路。在照片下印了行小字: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那是他們親筆寫下的告別訊息,我總是以此自許。 當你們畢業,展開新生活,我也以此祝福你們。





求知若飢,虛心若愚





非常謝謝大家。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華德福畢業生調查報告(上) 

                                                   

/ 黃雪芳、黃廣祥

 

編按: 今年的喜兒畢業班有三分之一的孩子將上華德福小學,喜兒支持任何對孩子好的教育。華德福學校雖起源於德國,目前很多國家都有以華德福教育的學校,從幼稚園、小學到國中、高中;台灣在宜蘭、桃園、新竹、台北、台中以及最近雲林都有設立:有的是幼兒園,有的是小學,宜蘭的華德福已成立高中部。以下調查報告取自北美華德福學校協會一篇報告的Powerpoint版,原報告厚達171頁。報告內容為調查華德福學生高中畢業後個人的進修深造、工作行業、人生態度以及別人對他們的評價;受訪者共有526位來自美國27校的華德福畢業生。

       喜兒感謝雨璇媽媽的幫忙翻譯,沒有她的協助我們不知道何時才把中文內容分享給家長;英文部份是從原文Powerpoint轉成Word檔,在英、中對照下,若家長發現有更好的詞彙讓閱讀起來更通順(在不影響原文精神下),雨璇媽媽和「叔叔」歡迎大家加入翻譯行列。由於部落格篇幅限制,只好分成數篇刊出。

 

相關連結:

3.北美華德福學校協會                                    

4.Wardolf Education華德福教育

5.華德福的迷思                                                

6.桃園仁美華德福宜蘭慈心華德福

 

Survey of Waldorf Graduates Phase II  ~ Research Institute for Waldorf Education ~

華德福畢業生調查 第二階段 ~華德福教育研究學會~         

 

Leading Thought 前瞻思維

"We must recognize in the children who are born today a preview of what must be developed in the coming generations;we must learn to educate prophetically."   - Rudolf Steiner from The Riddle of Our Age

我們必須認清什麼是現今兒童在即將來臨的世代所必須養成的;我們務必學習先見之明的教養方式。 - 華德福創辦人魯道夫史坦納 "我們年代的困惑 

 

Education for the Twenty-First Century  21世紀的教育

 

In his book,  "  A Whole New Mind:  Why the Right-Brainers Will Rule the Future  " , Daniel Pink lists six virtues necessary for education in the 21st century:

未來在等待的人才”(台譯)這本書:為什麼右腦型的人將領導未來 Daniel Pink列了六項21世紀教育必需有的特質

• empathy 富同理心

 • story 能說故事

• play 懂玩樂 

 • synthesis 會統整

• meaning 有意義

 • design (meaning "integration") 擅設計(意謂整合)

 

Reply 回應

 

"Waldorf education already gets this and does this."    - Patrick Bassett, President NAIS, 2006

華德福的教育已經做到也正在做                                - Patrick Bassett, NAIS總裁, 2006

 

Buzzwords in Education  教育熱門話題

The Survey of Waldorf Graduates, Phase II indicates that Waldorf Education is achieving the following in its graduates: 

華德福畢業生的調查 第二階段指出畢業生在華德福的教育中達到以下各項:

• Multiple Intelligences and Cross Disciplinary Learners  多元智能與雙向紀律學習

• Global Consciousness and Sustainability  全球意識與永續性

• Basis for Moral Navigation  道德導向為基礎

• Creative Problem Solving  富有創意的問題解決

• High Levels of Social Intelligence  高層次的社會智能

• Environmental Stewardship  環境愛護

• High Levels of Emotional Intelligence  高層次的情緒智商(EQ)

• Thinkers Who Think Outside the Box  超越框架的思考 

 

Method  調查方法

 

We gathered the following: 我們蒐集以下的:

Data about graduates  畢業生個人資料

Statistical information from Waldorf Graduates 華德福的畢業生統計資料

Anecdotal reports from professors, employers, and alumni/ae  從教授,雇主及校友的傳聞論述

 

Waldorf High Schools Are Growing Rapidly 華德福高中成長快速

In the last decade the number of Waldorf High Schools in North America has more than doubled

北美的華德福高中在過去十年已成長逾兩倍

 

Which Grades Did Respondents Attend? 受訪者參與哪些階段?

Over half of the respondents attended the full 12 years of Waldorf elementary and high school education 超過一半的受訪者參與完整的華德福小學及中學12年教育

 

Questions 問題

• Which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do Waldorf alumni/ae attend and from which have they graduated?

 華德福校友就讀及畢業那些大專院校?

• Which fields of study do they pursue in college or university?   他們在大專院校的學習領域?

• Which degrees do they earn?  他們拿到的學位等級?

• Which occupations do they pursue after graduating from college or university, or after completing high school?  從大專院校或從高中畢業後,他們從事那些工作?

• How are Waldorf graduates perceived by their professors and employers? 

華德福畢業生如何受到教授及雇主注目?

• What do Waldorf graduates hold as values and which personal and social interests do they cultivate?

華德福畢業生持何種價值觀以及他們致力於何種個人及社會利益?

• What are the qualities of their personal relationships and of their personal health? 

他們自身的人際關係以及健康如何?

 

Basic Data 基本數據

• 526 individuals participated in the survey  526位參與調查

• 27 Waldorf high schools participated    27 家華德福高中參與

• Survey included responses from graduates from 1943 – 2005   調查含概1943 - 2005的畢業生回應

 

Profile of a Waldorf Graduate 華德福畢業生剖析

 

• After graduating from Waldorf, attends college (94%)  華德福畢業後進大專院校 (94%)

• Majors in arts/humanities (47%) or sciences/math (42%) as an undergrad   

大學主修藝術/人文科學 (47%) 或科學/數學 (42%)

• Graduates or is about to graduate from college (88%)  畢業生或即將從大專院校畢業的 (88%)

• Practices and values “life-long learning” (91%)   實踐及重視終身學習” (91%)

• Is self-reliant and highly values self-confidence (94%)  自力更生及高度自信 (94%)

• Highly values verbal expression(93%) and critical thinking (92%)   

高度的語言表達能力(93%) 及批判性思考(92%)

• Expresses a high level of consciousness in making relationships work—both at home and at work  高度重視人際關係---在家中及工作場所都是如此

• Is highly satisfied in choice of occupation (89%)  很滿意所選擇的職業(89%)

• Highly values inter-personal friendships (96%)  高度重視人與人之間的友誼 (96%)

• Highly values tolerance of other viewpoints (90%)  對不同觀點的容忍度高 (90%)

• At work cares most about ethical principles (82%) and values helping others (82%) 

在乎工作倫理 (82%)及重視幫助他人(82%)

 

Level of Post-Secondary Study Statistical Data:

高中後進修統計數據的水平

• 94% of Waldorf graduates attended college or university  94%的華德福畢業生進大學

• 88% graduated from college  88%從大專院校畢業

• 42% chose science as a major  42%選擇主修科學

• 47% chose humanities as a major   47%選擇人文學科

• 91% are active in lifelong education     91%活躍於終身教育

• 92% placed a high value on critical thinking    92%重視批判性思考

 

Comparison of Waldorf and US Population 華德福與美國整體人口比較

 

 

Declared Majors

 

主修

 

General US Population

 

一般美國人

 

1991–2002

 

Waldorf Graduates

 

華德福畢業生

 

1991–2002

 

Arts & Humanities 藝術與人

 

14.6%

 

39.8%

 

Social & Behavioral Sciences 社會行為科學

 

10.9

 

29.9

 

Life Sciences  生命科學

 

6.2

 

9.9

 

Physical Sciences & Math  自然科學跟數學

 

2.0

 

2.8

 

Engineering 工程學

 

6.4

 

1.8

 

Computer & Information Sciences 電腦及資訊科學

 

6.1

 

2.5

 

Education 教育

 

7.3

 

2.1

 

Business & Management 商業管理

 

19.3

 

4.6

 

Health 健康衛生

 

11.6

 

5.6

 

Other Technical & Professional 其他技術及職業

 

9.7

 

0.4

 

Vocational , Technical, & Other 其他

 

待續,請點美國華德福畢業生調查報告(中)結。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美國華德福畢業生調查報告(中)

 

/ 黃雪芳、黃廣祥

 

 

編按: 由於受部落格篇幅限制,以下為延續()篇內容。

 

 

Compared to the general U.S. population:跟一般美國人比較

 

• Almost 3 times as many Waldorf graduates study social and behavioral sciences   

華德福畢業生學習社會行為科學是一般美國人的幾乎三倍

• About 50% more Waldorf graduates study science and math   

50%的華德福畢業生學習科學跟數學

• Almost 3 times as many Waldorf graduates major in arts and humanities 

華德福畢業生主修藝術及人文學科是一般美國人的幾乎三倍

 

 

Majority of Graduates Pursue Advanced Degrees  大多數畢業生繼續深造進階文憑

 

Students Currently in College       大專在校生                                  

Intend to study beyond undergraduate level  ( 79.6%   打算進修大學以上程度 ( 79.6%)        

 Students Graduated from College  大專畢業生

Have studied beyond undergraduate level ( 51.1%) 已有大學以上程度 ( 51.1%)

                                                                                         

Ranking of Waldorf Graduates by Professors (score 5) 

教授們對華德福畢業生的評等(滿分5)

 

Problem Solving   問題解決   4.6

Ethical Standards  道德標準  4.4

Judgment  判斷  4.4

Speaking the Truth  說實話   4.8

Communication  溝通  4.7

Leadership Style and Effectiveness   領導風格跟效果   4.7

Social Awareness/Caring for Others   社會意識/關心他人  4.8

 

College professors praise Waldorf graduates for their social awareness, initiative, communication, and truthfulness  大學教授讚揚華德福畢業生的社會意識、主動性、溝通能力與誠實

 

 

Testimonials by Professors 教授的推崇

 

“Very self-directed. She took responsibility for her education  –  she turned things in on time  –  but more importantly, she did not simply do the minimum. She was clearly interested in learning. She had a great sense of humor and had excellent interpersonal and intrapersonal skills. She was a great knitter!She was without question one of the most outstanding students I have had the good  fortune to mentor”    Timothy Crews, Professor, Prescott College

非常自動自發,她為自己的學習負責-她準時交東西但更重要的,她不單單只做基本要求而已.她徹底地對學習有興趣.她有很好的幽默感與傑出的人際技巧.她是很棒的編織達人!她毫無疑問是最傑出的學生之一,是我有幸擁有的良師益友.”   Timothy Crews,教授, Prescott學院

 

 

Occupations Undertaken 從事行業

 

Ranked most to least frequent for all participants                                       1944-1993       1994-2001

受訪者排列從最頻繁起

 

Education  教育   17.2% ( 1944-1993)     9.1% (1994-2001)

Fine and Studio Arts(incl. Architecture) 精緻和室內藝術(包括建築)      9.9( 1944-1993)     9.8% (1994-2001)

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and Development 行政管理    8.2( 1944-1993)     9.8% (1994-2001)

Performing Arts 表演藝術       6.9( 1944-1993)     11.2% (1994-2001)

(Broadcasting廣播, Dance舞蹈, Film電影, Music音樂, Theater戲劇)

Health and Medicine 健康與醫學          8.2( 1944-1993)     7.7% (1994-2001)

Business 商業   7.7( 1944-1993)     5.6% (1994-2001)

Various Professions or Trades 各種專門職業或貿易      6.( 1944-1993)     7.7% (1994-2001)

Publishing, Journalism & Writing  出版業,新聞業與寫作   8.6( 1944-1993)     1.4% (1994-2001)

Sciences and Technology  科學與技術         4.3( 1944-1993)     8.4% (1994-2001)

Environment, Horticulture, and Agriculture   環境、園藝與農業      2.6( 1944-1993)     4.9% (1994-2001)

Government, Politics, Lobbying, Planning    公家機構、政治、遊說、策劃       3.4( 1944-1993)     2.8% (1994-2001)

Not for Profit and Volunteer    非營利與義工      1.7( 1944-1993)     4.9% (1994-2001)

Social and Human Services   社會與人道服務            3.4( 1944-1993)     1.4% (1994-2001)

Advertising and Marketing     廣告與行銷       3.4( 1944-1993)     0.7% (1994-2001) 

Trades: Construction and Mechanical    貿易: 營建和機械                1.7( 1944-1993)     3.5% (1994-2001)

Engineering  工程          2.1( 1944-1993)     1.4% (1994-2001) 

Retail hourly 時薪零售        0( 1944-1993)     4.9% (1994-2001)

Office and Clerical   辦公室職員       1.7( 1944-1993)     1.4% (1994-2001)

Law  法律     1.3( 1944-1993)     1.4% (1994-2001)

Raising Family  理家           1.7( 1944-1993)     0.7% (1994-2001)

Athletics/Sports    體育運動       0( 1944-1993)     1.4% (1994-2001)   

                                                                

Years in Same Occupation 同一工作的年資

1 year or less 低於1年      16.3%

2–5 years 2~5   26.5% 

6–10 years  6~10     18.4%

11–15 years 11~15   12.2%

16–20 years 16~20  14.3%

21 years or more  21年以上   12.2%

 

• Over 55% of the respondents are in the same job for 5+ years 

超過55%的受訪者待在同一工作5年以上

• Over 35% of the respondents are in the same job for 10+ years

超過35%的受訪者待在同一工作10年以上

• Over 25% of the respondents are in the same job for 15+ years

超過25%的受訪者待在同一工作15年以上

Graduates entering directly into the work force  畢業生直接投入就業市場

 

 

What Is Important in Work Environment? (Score 5) 

在工作環境裡重要的是甚麼?(滿分5)

 

Good work atmosphere 好的工作氣氛        4.6

Ethical principles of the profession 專業的倫理原則                                                         4.3

Chance to help others 幫助他人的機會   4.3

Chance to introduce own ideas 有發表己見的機會   4.2

Self-reliance at work 自主工作        4.2

Contact with others 能與他人接觸        4.2

Compatibility with my children's needs 能配合到育兒需求     4.2

Opportunity for further professional self-development未來專業的自我發展機會        4.1

Flexible work schedule 彈性的工作排程           3.8

Adequate free time 適當的自由時間         3.8

Safe workplace安全的工作場所            3.7

Recognition of my achievements 自我成就的認可      3.7

Reputability of my profession 尊重專業          3.6

Foreseeable career path 可預見的事業管道            3.5

Opportunity to lead others  領導他人的機會              3.5

Opportunity for promotion  升遷的機會          3.4

Being self-employed 個人創業           3.1

High income 高收入         3.1

 

 待續,請點美國華德福畢業生調查報告(下)結。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華德福畢業生調查報告(下)

 

/ 黃雪芳、黃廣祥


 

編按: 由於受部落格篇幅限制,以下為延續(中)篇內容。

 

Relationship to Work  職場關係

 

A good job atmosphere, ethical principles, and the chance to help others were most important to Waldorf graduates at work 對於華德福的畢業生,他們認為職場中好的工作氣氛,倫理守則及獲得幫助他人的機會是最重要的

 

 

Life Skills Ranking  生活能力重視程度

 

Communication 溝通 65.6% 

Leadership 領導     17.2%

Truthfulness誠實 55.9%

Sociability 社交  17.2%

Problem Solving 問題解決  43%

Other 其他   16.5%

Ethical Standards 道德標準    41.7%

Reputation 名聲   10.1%

Initiative 進取心  26.9% 

Control 掌控  3.9%

 

Communication 溝通
– vital for good interpersonal relationships – was ranked as the highest life skill by respondents, followed by truthfulness and the ability to problem solve 
---維繫良好人際關係---被受訪者列為是最高的生活技巧,其次是誠實跟解決問題的能力

 

What Do You Recollect from Your Education?  從你所受的教育裡會念及那些東西?

                                                        

Out of 443 Respondents   443位受訪者

 

Self-Development  自我發展                                              96                          22%

Social/Community 社交/公眾                                             86                          19%

Balance/Wholeness 平衡/整體感                                        80                          18%

Feeling of Security and Safety 保障和安全感                    74                          17%

Intellectual Growth 智力成長                                              49                          11%

Diversity 多元化                                                                   19                           4%

Freedom 自由                                                                        16                           4%

Critical Opinions 評論意見                                                   13                           5%

 

Self-development, wakefulness to social and community life, as well as balance or "wholeness" were the graduates’foremost memories of their Waldorf education  自我發展,社會覺醒以及平衡或整體感是畢業生對他們華德福教育最多的記憶

 

What Is Your Greatest Gift? (250 respondents)  甚麼是你得到最好的恩賜? (250位受訪者)

 

Family 家庭                                                             220

Education 教育                                                        123

Friendships/Relations        友誼/人際關係               64

Social Interactions 社交                                            62

Artistic Practice 藝術實踐                                        47

Health 健康                                                                31

Professional Life/Job  專業的生活/工作                  29

Purpose in Life 生命的目的                                      16

Critical/Free Thinking批判性/自由思考                  15

Religious/Spiritual Life 宗教的/精神的生活            15

 

Social relations, education, and artistic practice were the gifts graduates most appreciated, indicating a high level of interest in humanity  畢業生最珍惜的恩賜是社會關係,教育與藝術實踐,這些都顯示出對人文的高度興趣

 

What Is Your Greatest Joy? (250 respondents)   甚麼是你最大的樂趣? (250位受訪者)

 

Family 家庭                                                             193

Friendships/Relationships友誼/人際關係              164

Artistic Practice 藝術實踐                                       135

Helping Others 幫助他人                                          92

Nature 大自然                                                            89

Professional Life/Job  專業的生活/工作                  42

Scholarly Activity學術活動                                      42

Physical Activity 體能活動                                       33

Developing an Inner Life 發展內在生活                  32

Travel  旅行                                                               32

Again, social interactions, education, and artistic practice were listed as the greatest joys in life  再一次, 社會關係、教育跟藝術實踐被列為生活中最大的樂趣

 

What Is Your Greatest Challenge? 甚麼是你最大的挑戰?

 

Responses to this open-ended question were coded into four categories:   對於這個開放性問題的回應被分成四類

• Relationships / Helping Others   人際關係/幫助他人

• Ethical Matters   倫理

• Lifelong Learning   終身學習

• Balance, Self-Confidence, and Self-Worth  平衡,自信及自我價值

Self questioning and inner striving toward perfection were seen as the top challenges, along with family issues and the struggle to achieve balance in life 自我探索跟朝向完美的內在努力被視為最大的挑戰,其次是家庭議題與努力實現生命裡的平衡

 

Statistical Analysis: Cultural & Social Activities 

統計分析: 文化與社交活動

 

How important to Waldorf graduates is watching television?  看電視對華德福畢業生有多重要? 

 

  Schools founded in  同時期創建的華德福學校

                                                      1942-1964           1965-1996          1997-2001

 Watch TV看電視                2.31                                     2.15                                     1.97

Hang Out With Friends          3.98                         4.29                                    4.45

 跟朋友出去玩

Make Music   玩音樂    3.04                       3.39                                 3.68 

 

Be Artistically Active                      3.76                       3.94                              3.28

 藝術活動

 

MEAN IMPORTANCE (1=totally unimportant; 5=extremely important)  重要性指標(1 = 完全不重要;5 = 極端重要)

 Graduates prefer artistic activity to watching television 
畢業生喜歡從事藝術活動甚於看電視

 
Aspects Rejected but Now Seen Differently  昨非今是的觀點

 

Category  類別                                                             Response 回應         Percentage 百分比     

 

Eurythmy 和諧                                                                         30                        23%

Nurturing/Discipline 教養/紀律                                               27                       21%

Wholistic, multi-faceted curriculum  完整,多面向的課程      22                        16%

Media restriction 媒體規範                                                      17                       13%

Spiritual foundation 性靈為本                                                  11                         8%

Tolerance of different beliefs & ideas 包容不同信仰和意見   10                                                  7%

Will developing activities  推廣活動意願                                                             10                                                    7%

Other responses  其他回答                                                                                                         7                                                   5% 

                                                                                                                                                                                                                                 134                             100%

 

 

Waldorf Graduates’ Relationship to Anthroposophy  華德福畢業生跟人智學信仰的關係

 

Positive/affirming  積極/堅定    28.0%

Practicing/engaged 實踐/涉獵    9.5%

Neutral/indifferent  中立/不偏不倚    36.3%

Critical/skeptical    批判/懷疑      9.3%

Negative/rejecting  負面/抵制    1.9%

Other  其他   15.%

 The claim by critics that Waldorf education indoctrinates students with anthroposophy is not supported by the responses of the graduates批評者宣稱華德福教育灌輸人智學信仰給學生,這些並沒有獲得畢業受訪者支持        

待續,請點擊「完結篇」作連結 )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美國華德福畢業生調查報告

(完結篇)

 

/ 黃雪芳、黃廣祥

 

編按: 由於受部落格篇幅限制,以下為延續(下)篇內容。

 

 

Three Key Findings 三個關鍵的發現

 

1.  Waldorf graduates think for themselves and value the opportunity to translate their new ideas into practice. They both value and practice  life-long learning and have a highly developed sense for aesthetics  華德福畢業生思考自我以及重視能將自己新創意落實的機會。他們重視與實踐終身學習以及擁有高度成熟的藝術氣息.

 

2.    Waldorf graduates value lasting human relationships—and they seek out opportunities to be of   help to other people.  華德福畢業生重視持續的人際關係---同時他們尋找幫助他人的機會

 

3.    Waldorf graduates are guided by an inner moral compass that helps them navigate the trials and temptations of professional and private life. They carry high ethical principles into their chosen professions.  華德福畢業生遵行內在道德方針,它幫助與引導他們通過在工作與個人生活方面的試煉跟誘惑.他們把高度的倫理守則帶到他們所選的行業裡.

 

 

Statistical Analysis: Graduates’Own Children  統計分析畢業生自己的小孩

 

                                                                 High School              High School & Pre-High School

  
                              
高中                        高中與高中前

 

Child In Waldorf School 小孩在華德福學校                   26%                             13%

 

Plan To Send Child 打算送到華德福                               51%                              73%

 

Do Not Plan To Send Child 不打算送到華德福              22%                              13%   

MEAN RESPONSE (%) 代表回應(%)

 

Great majority of Waldorf graduates want to send their children to a Waldorf school

絕大多數華德福畢業生都想送他們的小孩到華德福學校

 

 

Testimonial by a Waldorf Alumnus 華德福校友的證言

I was asked to describe how my [Waldorf] education has served me in life – but that’s like asking me how my heart has served me in life!  It has been so essential.    他們要我敘述華德福教育如何適用我的一生---那就像是在問,我的心臟如何維持我的生命,它是這麼不可或缺的

 

“Now I’m not saying that knitting got me into Yale. But [Waldorf education] helped me develop a vitally important capacity which I would call ‘cognitive love’ –  the ability to embrace the world with one’s thinking, to engage one’s mind actively in loving dedication to a brighter future.”  現在我不是說華德福的編織手藝讓我進到耶魯大學,但華德福教育幫助我發展出一個重要的才能,我稱之為認知的愛”---那種用思考擁抱世界的能力,這種認知的愛積極地吸引人的心智、專心致力於一個更光明的未來.

 

“In high school, I gained a foundation in real knowledge that is already evident in college. This is true in math and science, not just in art and history.In chemistry at Rochester Institute of Technology, I can explain to my classmates what happens when a particular acid and a particular base mix because we mixed those chemicals in 10th grade  在高中, 我獲得了在大學才會明白的真正知識的基礎, 不只是在藝術跟歷史, 還有數學跟科學. 在羅徹斯特理工學院的化學上我可以跟同學解釋, 當酸和鹼混合會發生甚麼變化, 因為我們在10年級已經混合過這些化學品了

 

“  Other students learned about acids and bases from textbooks,  or their lab experience wasn't meaningful,  and so they can't picture what happens. Classmates and dorm friends constantly ask me how I know what I know – it's not that I know more facts than they do,but that I have remembered what I learned and I know how to connect facts to relate them to what I'm doing.”    其他學生從教科書學到酸和鹼,或他們的實驗室經驗對他們意義不大,所以他們無法把所發生的圖像化。同學跟室友時常問我,我如何知道自己懂甚麼---並不是我比他們懂得更多事實,而是我記得我所學過的,而且知道如何將這些所學跟我正在做的相關東西連結起來.”

 

Testimonials by Professors 教授的推崇

 

“ The Waldorf student I taught had a breadth of interest, willingness to explore new areas and to make connections to what she already knew, artistic sense, and  ability to apply it to scientific problems. She also brought a strong, highly individualistic (non-sectarian) spiritual sense to her work – her world was larger and more interesting than herself.”               

- Stan Rachootin, Professor of Biological Sciences, Mount Holyoke College 

我所教的華德福學生有很廣泛的興趣, 樂於探索新領域以及連結她所懂的,藝術素養,以及將它用在解決科學問題的能力。她同時將強烈,極緻的個人主義(不分派別)的情操帶到工作中---她的內心世界還比她自己來得更寬大和更有趣.”                

-Stan Rachootin,生物科學教授,Mount Holyoke大學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11歲末回顧


 


 


親愛的家長:


 


    本學期將於131(周一)結束。下學期將於21(周二)開始,隔日即為農曆新年假期(2/22/7)28日為上學日。


 


    去年雖是喜兒搬下山來的第二年,面臨的挑戰卻甚於前一年。首先是各班學生人數的增加,特別是上半年的幼小班,其人數的成長超乎原先預期,使得老師的負荷加重;接著四月班級老師異動,期間更穿插腸病毒的入侵,在無法立即招募到合適的人選下,由原來負責支援各班的潔玫老師接任,此舉使得整體的工作效率及人力配置,頓時陷入捉襟見肘的窘境:所幸當時獲得家長的諒解,老師得以把例行的照片彙整、報告撰寫等擱置,只專注於孩子日常的照顧和學習上。這種境況一直等到九月,宇婷老師的加入才稍為舒緩,目前我們仍在招募人才,期待不久將可找到合適的人選,將潔玫老師回歸輔導與支援的角色。無論如何,我們很感謝家長的信賴,由於您們的支持,讓喜兒的老師得以暫時放下「枝節」,全心全意放在孩子的照料上。


 



幼小兩班的慶生會合照


 


    在教學方面,由於體能時間的彈性增加,愈來愈多孩子在同儕的激勵下,自主的在不同階段學會某些運動技能,譬如:鑽爬蛇籠、自己盪鞦韆、吊單槓、攀盪繩、爬樹屋等等。看著孩子自發性的做完某項體能,臉上洋溢著滿意的笑容,讓我們感受到運動不但能刺激大腦、靈活肢體,更為孩子帶來自信。下學期我們將重新思考空間的配置,看看是否還能增加那些體能設備。


 



自發性的體能活動最能讓孩子樂在其中


 


    前年第一次舉辦的全校戲劇日,去年我們停辦了。原因是我們事後檢討,效果並不理想,第一次傳統背台詞的模式,對較小幼兒表達能力的發展並沒有幫助(由其是幼、小、中班),在無法體會台詞的含義下,不過是「鸚鵡學話」的效應而已。因此,除了大班仍維持喜兒傳統的畢業戲劇公演外,小、中班則交回給帶班老師,視情況來融入教學中的角色扮演。也許未來透過老師在職研習與進修,讓我們找到更好的表演方式來復辦戲劇日。


 



日常的角落時間裡,戲劇中的角色扮演是常有的事。


 


    我們一直認為「植栽」是在幼兒教育中很好的一種學習方式,它不但讓幼兒做中學,植物的成長過程也使幼兒的感官有不同的體驗。因此,去年最讓我們高興的一件事是,透過賴文智老師的協助:鋤草、整土、劃區,喜兒的孩子終於有地方種菜了(賴老師的加入對喜兒幫助很大,具有小學老師資格的他,不但讓安親班孩子的課業有了更專業的輔導;在上午的半天裡,他也替喜兒做了不少「叔叔」無法做或沒時間做的事)。下個學期開始,我們除了讓較大的孩子種植草花外,瓜、果也將列入考慮。


 



植栽讓幼兒得到「做中學、學中做」的紮實體驗


 


    重視飲食的健康與營養是喜兒另一項傳統,去年我們逐漸捨棄加工過的食品(如貢丸、肉羹)和調味料(沙茶醬、醬油膏…),主要是這些都有過多的人工甘味及添加物,它們都會鈍化幼兒味蕾的敏銳度;目前只餘豆干和醬油被保留下來。在下午的甜點中,我們對糖的依賴,已從「甜」降至「適甜」,希望下學期能降至「微甜」。最讓我們欣慰的是去年開始,喜兒每天的糙米飯裡開始添加了五分之一比例,健康又營養的穀/豆類(以眉豆、蕎麥、黃豆和燕麥輪替),原是擔心幼兒需要一段時間適應,沒料到大家竟能吃得一如往常。下學期我們計劃增加菇類和深海魚類,讓幼兒的膳食營養更多元。


 



喜兒的孩子不但吃青椒、洋蔥,也吃蕃茄、苦瓜、甜菜根‧‧‧


 


    誠然,我們還有努力不夠的地方,很多事情仍待改善。例如,上學期起幼兒的學習報告已從每月改成每季,但是仍有部分孩子的季報告截至目前止還未完成。因孩子增多致教學與報告難以兼顧是事實,我們卻極不願意見到它會成為我們重覆發生拖延的理由,因為這只會加強老師在心理上的壓力,從而影響生理。除了期待能儘快增加一位合適的老師,讓每班老師都能挪出較多的時間撰寫報告外,我們最近也竭力思考如何研擬一種可行的報告方式,既讓家長看完後對孩子階段性的學習有概括性的瞭解,也能使老師在不需花掉很多私人的時間下順利完成。


 


    另外,園內的擺設及景觀也是可以改善的一項,從一些來園參觀的新家長眼神或眉頭間,大約可以解讀出喜兒不太像一間所謂的「學校」,反而是一個稍微凌亂的大家庭來得貼切。在某種角度而言,我們對此並不以為意。不過,如何讓校園環境在孩子眼裡更友善、親切,卻是我們努力不懈的目標。


 



我們的院子不但是體能的地方,有時也成了孩子的陽光教室


 


    歲末將盡,年關將至,藉此機會作一回顧與檢討跟大家報告,同時也向喜兒每一位家長拜個早年,預祝大家


                                 兔年如意、事事稱心


                                                                                                   喜兒全體成員  鞠躬 2011/1/28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父母怎樣跟孩子說話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


By Haim G. Ginott 
張劍鳴   
大地出版社


編按:這是四十二年前的一本好書,書裡教導父母如何解讀孩子的話中有話和肢體語言以及如何跟他對話,此書並沒有因年代久遠而使其效益有所減損,反而是歷久彌新、發人深省。該書曾再版多次,換了三個封面,目前已絕版。此書曾被我們選為四年前讀書會家長閱讀的書;如今,曾是幼幼班的孩子已經小學一年級,所以今年的讀書會我們決定重讀此書。玆摘錄此書部份內容。


  

前言

做父母的絕對不會一早起來,就盤算著要使孩子們生活在悲慘世界裡。沒有一個做母親的心裡會說:「今天只要有機會,我就要像孩子吼叫,跟他嘮叨,說的他無地自容。」相反地,大多數母親一早起來就下了決心:「今天一切都會很順利,沒有吼叫,爭吵,也沒有打罵。」可是想盡管想,到頭來,不希望發生的事還是發生。我們又發現自己說的話跟心理的意思恰好相反,說話的口氣也跟原來想用的口氣不對。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不必戰戰兢兢的過日子,能夠生活的很快樂。誰也不想故意使自己的孩子產生害怕的心理,養成羞怯、沒主意,或不得人緣的個性。可是,大多數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養成一些我們不願意他具有的個性,或缺乏安全、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識。我們希望孩子有禮貌,他偏偏很粗野。我們希望他整潔,他偏偏要邋遢。我們希望他有自信心,他偏偏沒有自信心。我們希望他快樂,他偏偏不快樂。 

「父母怎樣跟孩子說話」的目的,就是想幫助做父母的,認清他們對孩子的期望,並且提供一些方法來實現這些期望。如果做父母的遭遇到了一些棘手的問題,沒辦法從陳腔濫調的意見,如像:「給孩子們更多的愛」、「表示出對他們更多的關心」、「把時間多分一點而在他們身上」等等得到解決,而需要另想辦法的話,就可以看看「父母怎樣跟孩子說話」。 

「父母怎樣跟孩子說話」是美國紐約大學海穆˙˙吉諾特(HAIM G. GINOTT)教授所寫的一本書,原文名「Between Parent and Child」。他花了十五年工夫,跟父母和孩子們個別的談話,或成組地討論,向他們提供意見,並且用心理療法幫助他們,然後才根據他的經驗寫成了這本書。因此,這本書可以說是這些經驗的累積,是一本實用的、為人父母的手冊。書中對日常生活中父母所面臨的各種情況,以及心理是的障礙,提供了具體的意見和解決方法。除此以外,更進一步,還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原則,指引做父母的在跟孩子們的生活中,如何能獲得對方的信賴和尊嚴。 原書列為西元一九六五年的暢銷書,歷時有六十八週之久,本文是根據去年的新版本翻譯的。

 
張劍鳴
 
一九七年十一月
 

第一章   如何跟孩子談話孩子們的問題

隱藏的真意
 
跟孩子交談是一種藝術,這種藝術的本身也跟其他的藝術一樣,具有獨特的藝術與方法。孩子們所說話,很少是「傻話」。他們的話往往是像電報一樣用密碼寫成的,得經過一到「譯密」的手續。
 
十歲的安弟問他爸爸:「哈林區裡的棄嬰有多少?」(哈林區是美國紐約市的一個貧民住宅區,區內的居民多數是黑人。)
做爸爸的是一個化學家,懂的事很多。他看到兒子對於社會問題發生了興趣,心裡很高興。就把這個問題詳詳細細的解說了一遍,然後去查數字。
可是安弟仍然不滿意,繼續問:「在紐約有多少棄嬰?在美國全國有多少?全歐洲有多少?全世界有多少?」
未了,做父親才突然醒悟,他兒子所關心的不是社會問題,而是個人問題。他問這個問題不是同情棄嬰,而是怕自己會成為棄嬰。他要知道的數字不是棄嬰的數字,而是想搞清楚他有沒有可能被丟棄。
 
五歲的小普第一次上幼稚園去。他媽媽陪他到了幼稚園,還沒走。小普把牆上的畫看的一遍,大聲問:
「這些畫難看死了!是誰畫的?」 媽媽很窘。她不贊成地望著小普,急忙說:
「這些畫很美麗,你怎麼說不好。」碰巧老師明白小普的話。他微笑著說:
「在這兒你不需要畫很美麗的畫,你可以畫最壞的畫。只要你喜歡,你想怎樣畫都成。」
小普的臉上出現了笑容,因為老師答覆了她話裡隱藏著的問題:「要是一個孩子畫不了那麼好的畫,會不會挨罵?」 隨後,小普拿起一輛壞了的玩具救火車,很有正義感地問:
「誰弄壞了這輛救火車?」媽媽回答說:
「你要知道誰弄壞了這輛救火車幹嘛?你知道是誰,跟不知道是誰有什麼關係?這兒你一個人也不認識。」
小普並不是真的想知道是誰弄壞了這輛救火車。他想知道的事那個孩子在弄壞玩具以後,得到什麼結果。老師了解這個問題的含意,很恰當地回答:
「玩具是拿來玩的。有時候免不了會玩壞。這種情形發生過。」 小普好像滿意了。他的詢問技巧使他得到了必須的資料。這些資料編織在一起,變成了:「這些大人很和氣,即使是一幅畫畫的很難看,一件玩具弄壞了,他們也不會馬上就發脾氣。我用不著怕,呆在這裡很安全。」於是他跟媽媽揮手「再見」,跟著老師去過他在幼稚園裡的第一天生活去了。 

白費唇舌的談話 

做父母的常常會因為跟孩子的談話談不出個結果而生氣。最常見的標準對話是:
「你到哪裡去了?」
「出去了!」
「你出去做什麼?」
「沒做什麼。」
做父母的儘管是很理智,但是不久就會發現,哪怕是你說得舌敝唇焦,一點進展有得不到。

有一個母親說:「我盡量保持理智,跟我孩子說話,一直說到我臉色發青,還是沒有結果。他根本沒聽我在說什麼。只有我在吼叫的時候,他才會聽。」 

孩子們多半不願意跟父母談話。如果硬要跟他們說話,勸誡或批評他們,他們的心裡會產生憤恨,會覺得父母的話太多。

八歲的大衛對他母親說:「我只問了你一個小問題,你為什麼要說那麼一大堆?」
他對他的小伴吐露了他的決心:「我什麼都不跟媽媽說。要是我開了頭兒的話,我就沒時間玩兒了。」 

如果你有興趣觀察父母跟孩子的談話,就會注意到他們對於對方所說的話吸收的很少,少的令人驚訝。他們的談話口氣像是在舞台上獨白,一方面的獨白裡包括了批評和指示,另一方面的獨白裡包括了否認和懇求。這種悲劇性的「交談」之所以產生,不是缺乏愛,而是缺乏「尊重」;不是缺乏智慧,而是缺乏「技巧」。

我們日常所用的語言不適合跟孩子交談,不適合用來向孩子們表達我們的心意。要想接近孩子的內心,減少做父母的負擔,就要採取新的方法來跟孩子聯繫,這個新的方法必須把孩子談話的技巧包括在內。

談話的新「密碼」
 
跟孩子談話的新「密碼」是以相互的尊重和技巧為出發點,所要求的是:
(一)談話的內容必須能同時保留孩子和父母的自尊心;(二)了解的陳述要「先」於勸告或指示的陳述。 
九歲的艾瑞帶著一肚子氣回家。他的班上計劃好要去郊外野餐,偏偏因為下雨取消了。根據過去的經驗,他母親知道,如果採取那些陳腔濫調的方式,說:
「下雨不能去出野餐,哭也去不成啊!」
「今天去不成,以後還有機會去的。」
「你明知道不是我叫老天爺下雨,幹嘛要對我生氣,繃著臉兒?」

這些方法只會把事情弄得更糟。因此,她採取了新的方法來接近孩子。 她心裡先想:「我兒子對於不能去郊外野餐的感覺非常強烈。他很失望。他用憤怒的表現顯示給我,要我分享他的失望。他應該有這種情緒。我要用我了解他的心情,尊重他的情感的方式,來盡量幫助他。」於是,她對艾瑞這麼說:
「你好像是很失望。」
艾瑞:「是。」 
母親:「你什麼都準備好了。該死的老天爺就下雨了。」 
艾瑞:「可不是,真氣人。」 
過一會兒,艾瑞說:「啊!算了!反正以後有的是機會。」
他的氣好像是消了,這一下午他都很聽話。通常艾瑞要是帶著氣回家的話,準會把全家人鬧的坐立不安。不管是誰,早晚都會被他惹的發火,不到他上床睡覺,誰也別想安寧。 

這種孩子接近的方法有什麼特點?是什麼因素發生了作用? 孩子們在強烈的情緒困擾中,他不會聽任何人的話,也不會接近勸告、慰藉或積極性的批評。他要「我們」了解他,要「我們」了解他再那一個時間裡,他內心的奮鬥。更進一步,他還希望不需要完全透露他的體驗,別人就能完全了解他。這是一種遊戲,在這種遊戲裡他只讓我們知道他願意讓我們知道的,剩下的要我們去猜。

 
孩子告訴我們「老師打我」的時候,我們不必追問細節,也不需要說:「你做了什麼,老師要打你?」更不必說:「啊,真可憐。」我們需要表示的是,我們體會得到他的疼,他的窘境,和他心裡所感到的憤怒。

我們怎麼能體會到他的感覺?我們要「看」著他,「聽」他說,同時從我們自己的感情經驗找出來。我們知道一個孩子在眾目注視之下,遭受到羞的感覺,因此,我們就可以把我們要說的話加以適當的編排,使孩子知道,我們了解他當時的經歷。下面所舉的方式一定會有幫助。 
「一定教人窘得不得了。」
「你一定氣的要哭。」 
「那時候你一定恨死你的老師了。」
「你一定很傷心。」 
「你這天真不好過。」

孩子們的強烈情緒不會在聽到「這種方法不對」,或父母急著要說服他,他「沒有理由要這麼想」的時候消失。強烈的情緒不會由於「禁止」而消失,只會在聽的人以同情和了解接受了以後,再以濃烈而逐漸變鈍的方法消失。 

一些談話的原則 
  
從事件發展到關係
在孩子說或問一件事的時候,父母的反應最好是不要著重在這件事的本身,應該經常推及到這件事所隱含的關係。

 
六歲的芙蘿抗議「最近」她收到的禮物,越來越比她哥哥少。媽不否認她的抗議,也沒解釋她哥哥年紀大了,認識的人多,收的禮物自然比她多。她也沒有承認芙羅的抗議是對還是錯。她知道孩子最關心的是父母跟他們的關係,關心程度要比禮物的大小和數量來的深。
因此,她說:「你也要更多的禮物?」
接著,她沒有再多說一句,就把女兒摟在懷裡。她女兒的反應是帶著驚訝和快樂的微笑。這一類談話的結尾如果換了另一種方式,可能就是永無止盡的辯論。

從事件發展到感情 
在孩子問一件事的時候,最好的反應往往不適於就事論事,而應該用心靈去觸摸這件事的外圍。

七歲的葛洛莉帶著煩惱的表情回家了。她告訴母親,她的好朋友陶莉被人家從人行道上,推到了雨後路邊所積成的一灘水裡,做母親的沒有進一步追問這件事的細節,而是從女兒在這一件事的感受上表現出她的反應。她說:
「那一定使你的心裡很煩惱。」
「你對做這種事的男生一定很氣。」
「你現在一定還在氣他們。」
葛洛莉對於這些話的反應是含有同情於陶莉的:「是!」
接著,媽再說「你是不是怕他們也會對你那麼做」的時候,葛洛莉則堅決地回答:「讓他們來試試!」
她想到怎樣把男生拖下水,使他們也沾上一身爛泥,高興的笑了。這種談話的結尾是一種快樂的結尾。如果以提供自衛方法的方式來說,很可能就成了沒有效果的說教。 

從一般性的發展到專門性 
孩子在表白他自己的時候,經常是渴求父母的反應,但是父母的反應不能用贊同或不贊同來表示,而應該不厭其詳地,把對孩子的了解以超出他預料的方式傳達給他。 

孩子在說「我的數學不行」的時候,跟他說:「對,你在數字方面實在不靈。」幫不上多少忙。換個方式辯駁他的想法,或提供一些廉價的意見:「如果你多花工夫研究,你的數學一定會好。」也是沒用。這一類臨渴掘井的幫忙方式,只會損傷他的自尊心,藉機施教也只能減少他的自信。 

幾乎父母都會遭遇到,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她的子女總愛說:「我是個笨人。」
有一個做父親的知道「他」的兒子並不笨,因此就打算說服他兒子,告訴他兒子很聰明。 
兒子:「我是個笨人。」 
父親:「你不笨。」 
兒子:「我就是笨。」
父親:「你不笨,你忘了你在露營的時候你有多能幹?指導員認為你是最聰明的。」
兒子:「你怎麼知道。」 
父親:「是他告訴我的。」 
兒子:「那他怎麼老是說我笨?」
父親:「他是逗你的。」 
兒子:「哼,我知道我笨。只看我在學校裡的成績就知道。」
父親:「你只要努力一點兒。」
兒子:「我已經拼了命,還是沒用。我沒有頭腦。」
父親:「你不笨,我知道。」
兒子:「我笨,我知道。」
父親(大聲):「你不笨。」
兒子:「我笨!」
父親:「你不笨,笨蛋!」

在孩子宣稱他笨、醜或壞的時候,我們沒辦法立刻改變他內心的念頭。這原因是一個人對他自己有了意見以後,這種意見就會在他心裡紮根,自動抗拒任何想立刻改變他的企圖。

有一個孩子就曾經對他父親說:「爸,我知道你是好心,不過我還『沒有那麼』笨,笨得以為你說我聰明我就聰明。」 在孩子對他自己具有否定看法的時候,我們的否認和抗議對他幫不了多少忙,只能進一步使他更加肯定他對自己的看法。我們所能幫助他的最好方式是向他表示,我們不但了解他這種一般性的感覺,而且也了解其言外之意。
兒子:「我很笨。 父親(嚴重地):「你真有這種感覺,唵?「你不覺得你聰明?」
兒子:「是。」 
父親:「那麼你心裡很難受是不是?」 
兒子:「是。」
父親:「你上學去一定是緊張的不得了。 ……….怕得不得了。 ………怕你會不及格。 老師叫你的時候,你就會緊張得什麼都弄不清了。 即使你知道答案,你也想不起來了。你怕你答的不對,叫人家聽了覺得很滑稽。 ……….老師會批評你不對。 ……….同學們會笑你糊塗。 所以,你寧可什麼都不說。我猜你一定忘不了,以前你說了什麼,他們笑你的情形。他們使你覺得自己很笨,同時也傷了你的自尊心,氣得不得了。」(說到這兒,孩子可能會告訴你一些他的體驗。)
父親:「孩子,再我眼裡你是挺不錯的,只是你的觀點和我的有差別。」

這種談話方式可能還是不能就此改變孩子的看法,但是卻可能在他心裡埋下一顆懷疑的種子,開始懷疑他是否真的那麼差勁兒。他心裡可能會想:「如果我爸爸了解我,認為我不錯,可能我不是那麼不行。」由這一種談話方式所引起的親情,會引導著孩子在父親對他的信任之下,為生活而奮鬥。 

「好」「惡」相對立的矛盾感情 

孩子會同時愛我們又恨我們。他們對於有權支配他們的父母、老師,和所有的人都會有這種矛盾情感。雖然相對立的「好」「惡」並存於我們的生活中是一個事實,但是做父母的都不能接受這個事實。他們不願意自己有這種矛盾的感情,也不能容忍孩子們具有。他們認為一個人要是對他人,尤其是對家人具有矛盾的感情的話,一定是在先天的遺傳上有什麼缺點。 
不過,我們可以學習接受這一種存在於我們和我們孩子之間的感情。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孩子必須知道這種情感是普通的,是出於天性的。我們可以用坦誠的方式,向他指明這種矛盾的情感,減輕他的罪惡和煩惱: 
「好像你對你的老師有兩種感情:你喜歡他,也討厭他。」 
「好像你對你哥哥有兩種感情:你很欽佩他,卻又恨他。」 

以平合,不加批評的方式,指出孩子在情感上的矛盾,對他有幫助。原因是這樣一來,他們可以明白即使他們的感情是「混亂」的,但是也沒有超出不可理解的範圍,如果換成下面的方式來說,那就是肯定地毫無幫助: 「孩子,你糊塗了!你剛剛還喜歡他,現在你又恨他。如果你想要朋友,你就得想清楚。」 就令人迷惑的現實觀點來看,我們也無法否認:有愛,就有恨;有讚美,就有忌妒;有敬業,就有仇視;有成功,就有恐懼。一個人需要有偉大的智慧,才能理解「正確」「否定」和「對立」的感情都是合理的。

要使我們心甘情願地接受這種觀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在孩提時代所接受的訓練,和成年所受的教育,都跟這種觀念相反。以往我們我受的訓練和教育告訴我們,被「否定」的感情是「壞」的,不應該有,或應該為了有這種「壞」感情而感到羞恥。新的科技觀念則認為我們只能就真實的行動,來評判「好」「壞」,不評判只存在於幻想中的行動。我們可以對實際的行為加以獎懲,但不能對情感這麼做。

評判情感,壓制幻想,會嚴重的損害到心理和生理的健康。 情感是我們從先天遺傳中所得到的一部份。如像魚會游,鳥會飛是先天的,我們人的情感也是與生俱來的。儘管有時候感到快樂,有時候不快樂,快樂跟不快樂不會同時存在,但是在我們的一生中,有些感情是會同時存在的,例如:氣憤和恐懼,悲哀和欣喜,貪婪和自疚,奢求和侮辱,高興和厭惡。這些情感出現在我們心裡的時候,我們沒有選擇的自由。我們只能自由地選擇用什麼方式,在什麼時候表現,使我們知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就是問題的癥結。

大多數人對於情感的認識,都是得自於所受的教育。他們在恨的時候,教育告訴他們這只是不喜歡。他們在恐懼的時候,教育告訴他們沒有什麼可怕的。他們覺得疼的時候,教育告訴他們要勇敢、微笑,甚至於還有一首流行歌曲告訴我們:「在你不快樂的時候,要裝出快樂的樣子。」

個人的鏡子 用什麼來替代這種教孩子「假裝」的方法?是真理,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以幫助孩子了解他們的感情。使孩子了解他們有什麼樣的感情,要比使他們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的感情重要得多。他一但知道他有什麼感情以後,心裡就越不容易產生「混亂」的感情了。 

我們如何能幫助孩子認識他的感情?我們可以把自己當作他的『感情鏡子』。孩子知道他的相貌是看見了鏡子中的他;同樣情形,他也可以從我們的反映上,知道他的感情是什麼樣子。 鏡子的功用是把一件事物不加任何諂諛或刪改的方式,原本原樣的反映出來。我們不需要一面鏡子對我們說:「你的樣子很可怕。你的眼睛充滿了血絲。你的臉是氣鼓鼓的。你的樣子是一團糟。」像這種鏡子,我們照不了幾次,以後就會像躲傳染病似地躲著它不去照了。我們所需要的鏡子只是要它能反映出一片影像,而不是要它訓示。我們可能會不喜歡鏡中的影像,但是我們卻會決定下一個步驟,用什麼方法來美化它。 「情感鏡子」的功用是毫不失真地,反映出實實在在的「感情相貌」來。 
「看起來,你好像是氣的不得了。」 
「聽起來,你好像恨死他了。」 
「好像你對於這件事的全部安排都很厭惡。」
 
對具有對立感情的孩子來說,用這種方法來指明他的感情,非常有幫助。因為這樣一來,明晰地畫分出了他們的感情是什麼。明晰的影像,不管是從透鏡裡看到的,還是從「感情鏡子」裡看到的,都會給孩子們提供自覺、自發、自動去修改的機會。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如何培養會生活懂生命的孩子


 


主講:游乾桂  心理醫師、作家


地點: 國語日報社



 

作者簡介:出生於宜蘭員山,在過了一段城市人繁忙的生活之後,終於發現,錢只是生活的媒介,不必物慾橫流地追求;1996年辭卸工作,成了自由人,回歸成最快樂的生活家,以演講為人醫心、分享經驗,使人豁然開朗。著作豐富的他,相信書才是最好的醫生,它可以引導讀者覺悟,找回智慧,於是花了更多時間,書寫貼近人們心靈、癒合心理傷口的處方,目前已出版九十多本作品,並曾榮獲新聞局金鼎獎等多項出版殊榮。
從事臨床工作十多年的他,深諳心靈安頓之道;目前是鞋子兒童劇團發展顧問、中國健康家庭協會秘書長,閒盪在家的自由人,以及換個方式醫心的助人者。


 


 



學習看到孩子的優點




    一張白紙上有個黑點,我們通常都是看到那個黑點,這些年透過自己不斷學習,我漸漸看到的是白色的部份。孩子若有85%的優點,15%缺點,大部分的家長都忘記看見他的優點好處.所以,有位心理學家曾說過:「孩子需要一個懂得疼惜他的父母」


    有個「比馬龍」定律就是:你用什麼眼光看你的孩子,他就會成為那樣的人。


   發明電燈的愛迪生,當學校的老師都放棄他,認為他一無可取,把他帶回家交給他媽媽時說:「笨蛋還給你」,愛迪生的媽媽卻對他說:「別人看不起你,媽媽覺得你不錯」。因此看孩子的角度不同,結果就會不一樣,最重要的是讓孩子有自信。


    我曾經在精神病院輔導過一位台大醫科畢業的病人,透過對談了解他的成長歷程,發現他從小學到高中從未得過第2名,從中讓我體認到承受高壓力(高處不勝寒)的人容易失敗且敗得很慘!


   其實失敗可以帶給人經驗和閱歷,兩者加起來則形成智慧;我們究竟是要培養孩子成為會讀書的人還是有智慧的人?


 


 


 


培養孩子成為具有智慧的人


    會讀書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作出對的答案(擁有的是記憶力);有智慧的人,是從對的答案裡找出錯的地方,或是從錯的答案裡找到對的地方(擁有的是思考、想像和創造力)


   會思考、會動腦的人可能在學校的表現差強人意,然而記憶無法長久,因為我們的腦總是重複在作記憶和遺忘的工作,許多的答案也隨著時空變化而有不同。現有科學知識在8年內許多都被新的結果推翻,例如玉山的高度隨著地殼變動而改變,每年實際高度都不同;1904年萊特兄弟發明飛行器才開始有「飛」的名詞產生;過去速度是低音速,目前是高音速,將來可能是光速.因此,記那麼多東西幹嘛?腦袋如果背太多東西,就不可能想很多;若只會背,不會想(思考),腦子就好像被水泥糊起來一樣。


     曾經有記者問過我,我對孩子的期望是什麼,我不假思索地回答:健康、快樂和記得愛我。


   許多人是用錢養孩子,不是用心;最近自己一直在想:有天我老了,會希望孩子怎麼對我?他們以後會有什麼記憶?會想到爸爸給過他什麼?你想到孩子的又是什麼?我會希望我的孩子能夠想到好多好多,例如:我和兒子是一起騎腳踏車、泡湯、爬山、溯溪的好朋友。然而,有人每天的生活模式是:早上刷牙、洗臉、罵小孩,晚上是吃飯、沐浴、更衣、罵小孩,希望大家和孩子之間不是這樣的朋友。


 


 


 



教育的目的是教他成為一個人




 教育的目的歸要一句話是教他成為一個人。


 我們反省一下自己的生活是這樣嗎:


     1.每天忙得像豬,每天作牛作馬(動物)


     2.每天活得像機器(會動的人.會走路的殭屍,還是年輕的老頭?)


   你的偉大的貢獻只是工作嗎?我們讀了那麼多書是為了工作?還是為了生活?很多人生活就是拚命讀書、努力工作、拚命賺錢,最後是養病。


     讀書和工作並沒有最直接的關係,並不是很會讀書就會當總經理,它所靠的是能力;生活就是一種能力(耐),讀書和錢只是一個媒介,最終的目的是懂得生活,也可說是為了編織一個夢想,一個活生生的夢,快樂有趣的夢。


   生命是一種慈悲喜捨,這比讀書更重要,會成為一輩子受用的資產,也是現今社會所欠缺的東西。一流的人不慈悲就沒有用,醫生不慈悲,對病患不能視病猶親,就對社會無用;一流的化學家不慈悲,製造毒物來害人就是恐怖分子,也對社會無用。


   我有個朋友是醫師,他說他每天開藥時都很掙扎,為了平衡自己,他在開藥的同時,也提供養生資料給病人,希望他們身體健康,下次別再來。


     其中有個養生方法是:天天要運動.好好睡個覺.慢慢吃頓飯。


   有人一早起來就喝咖啡和茶,難道一早起來還這麼累嗎?不健康的人,脾氣會不好,就不會以身作則。


   最近的詐騙事件頻傳,他們都是很聰明的人,像我就想不出來這種騙術,如果把他們的聰明才智用在正途該有多好。因此,一流未必有用,有用必定一流,希望社會不要充斥著一流而無用的人。


有用的孩子或許他們很質樸,但他們會像金庸筆下的周伯通般「大智若愚」。


 


 


 



培養孩子的內在智慧




     人有外在智慧與內在智慧,外在智慧指的是成績和分數,內在智慧則指動機(即主動學習的能力)這是孩子將來智慧的源泉,包含慈悲、尊重和理性。


     隋文帝至清乾隆總共出了868個狀元,每個幾乎都沒有什麼出息;曹雪芹(紅樓夢作者)、李時珍(本草綱目作者)等人都是落第的書生:因為曹雪芹的文思澎湃(思考創意取向)因此無法符合八股的科舉制度(記憶取向)


   另外,興趣也很重要(如果沒有興趣作一份工作,很難做一輩子),職業只是努力讀書謀求生活的工作(會想退休);志業則是很喜歡做很開心的工作(永不退休),而慈悲就是一種志業,希望我們能夠培養孩子能以志業的心情去做工作。


 


 


 


教孩子閱讀自己和大自然二本書


     有位哲學家說:教孩子要讀二本書:一本是自己,一本叫做自然。希望孩子能夠用心來閱讀這兩本書,不單用眼睛。


   第一本書讀自己,就是指興趣、性向、能耐,能夠演活自己、演好自己的人生(擁有自身獨特性)。


        有些人是大器晚成者,例如非洲之父史懷哲,他考不上大學,後來是因為拉了一手好手風琴,一位校長破例讓他在該校讀書,他主修歷史,自修文學,30歲的時候才唸醫科,38歲畢業。老頑童劉其偉,他有許多頭銜,工程師、人類學家、冒險家、畫家,他在38歲才開始畫畫,66歲成名,他的一生活得豐富而精采!因此,有的人是 大器晚成,有的人生是柳暗花明又一村,有時路轉個彎會更好,成功需要時間,當累積到很豐富時,成功就會來到,就會水到渠成。


     很多人,小時了了大未必佳,因為他提早將自己的日月精華用光了;如果2歲就會吊單槓,對他的身體發展會有害處。記得有個長跑選手蒲仲強很早受矚目卻不能長久,有人提早上大學資優生,但他們幾乎沒有童年的生活.例如:有個人12歲上哈佛大學、16歲畢業考上普林斯頓研究所,記者問他:你在哈佛最大的經驗是什麼?他回答:除了寂寞,還是寂寞。因此,我們不要用大人的角度來要求孩子,時候到了就會水到渠成,該你的就是你的!


     第二本書是大自然,不要只是教孩子看書,要多帶孩子看山看水,看古道幽徑星星月亮,從自然中可以學習到很多書本學不到的東西。例如:颱風來襲時,行道樹東倒西歪,躺下數萬棵,但森林中的樹往往佇立不搖,其中的道理隱在自然的平衡哲學裡,森林的樹枝幹對稱而生,找著最平衡的肌理,於是耐得住風吹雨打,行道樹修修剪剪,則弱不禁風。


     要給孩子一是活路(演活自己人生的路),二是退路,不會讀書硬要他讀書就會成為死路。人活著常常會忘記兩件事呼吸和快樂,因此只要他還存在(有呼吸)就有希望。就如同「失之東瑜,收之桑榆」的意思.


 


 


 



不忘讚美孩子




   讚美可以用最少的力發揮更大的效果,看到孩子的好處,就要去讚美他,他才會演好他自己,孩子會用父母所看到他的好處,演給父母看。例如:我女兒很喜歡烹飪,我讚美她:今天一定有一個仙女來過,不然怎麼會變出這麼好的東西出來?女兒就會越作越起勁。


   每天孩子一回來,我問的不是你在學校學了什麼?而是:有笑話嗎?現在兒子回到家就會對我說:今天有笑話,聽不聽?


   「量力」而行,現在做不到,來日方長,日後有可能做得到,因此不要讓孩子永續的能力失去了,給孩子自信,他就會告訴自己:我行、我能,我再加加油!自己會為自己加油,未來就會有獨領風騷的機會!


   將來的時代是創意取勝的時代,創意就是把兩個不相干的東西結合在一起,例如:WALKMAN就是結合WalkMan的兩個概念而創造出來的;水管是因為澆花的人要澆好幾處不方便而發明的;透明電梯是因為除了上樓梯外,還想看風景的想法而產生的。


   家長必須要常常聆聽孩子的心聲,當孩子有時候突發奇想時,千萬不要罵他胡思亂想,而是叫他好好再想一想。家長是孩子的推手引領者,如何把孩子珍貴的東西引發出來,並將孩子從幻想世界慢慢導入現實是家長的責任。


 


 


 



把孩子的體力健康找回來




     如果孩子不健康他所跑的人生是短路不是長路,擁有健康身體能夠讓學習產生1.75倍的效率。


   建議每個家庭建構一個運動時間,我們家是騎腳踏車,兒子稱它為「發現台北的秘密花園」,因為和他們一起騎腳踏車,我發現台北的美,甚至發現住家(木柵)附近特別漂亮的地方和小湖泊。


   你對自己住的地方了解嗎?是否能夠讓孩子有美好的回憶?和他們一起去織夢?


 


 


 



和孩子一起編織夢想




    讀者文摘上有個故事:老師告訴小朋友每個人只要捐出5元就能幫助非洲的人鑿一口井。有個小朋友回家跟媽媽要5元,媽媽說我們一起做資源回收賺這5元。 後來 老師說上次我說錯了,鑿一口井應該是5000元,於是那個小朋友號召全班同學一起做資源回收賺錢,加上企業的贊助,最後完成了這個夢想!因此,絕對不要小看孩子,他們有無限的可能性。希望每個父母能幫助孩子圓夢,在日常生活中只要給孩子機會,他們一定可以做得到!


   我和孩子一起去溯溪時,原本很擔心他的安全,有次他跑太快,不小心跌倒了,他反而告訴我這裡有窟窿,你要小心喔!如果不給孩子機會,他的這種特質(關心他人)會出不來!


   我會帶孩子和我去球場,自然而然他很喜歡球類運動,也精通許多球技!也會自己看NBA(主動去學習),有次和一位年長者比賽他故意比輸,他告訴我他讓他的(會為別人想)


   這世界原本就是風風雨雨,重要的是如何跨越面對風雨,孩子有一天終究會離開學校,還會一個人去面對嚴酷現實的生活;所以要有生命力,有夥伴、朋友的助力,加上擁有前述的那些特質,就會有機會!


   讓孩子開心一點,歲月轉瞬即過,這些事不趕快去做,以後就做不了。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慢的教育(Under Pressure)

 

作者  卡爾‧歐諾黑Carl Honore              薛絢譯          大塊文化出版社

 

編按:目前,我們處在一個焦慮的世界,這種焦慮來自於過度強化與別人(而不是自己)競爭的結果:很多人只擔憂落人於後,卻忽略自己或孩子的能與不能,他們設法讓孩子早學未來的知識,卻漠視孩子現階段應該擁有的一切。譯成三十種語文版本暢銷書「慢活」的作者卡爾,在去年新作Under Pressure(譯名慢的教育)指出,對孩子教育的焦慮不只在東方社會,也蔓延到西方,經過作者走訪美、亞、歐地區,瞭解各國育兒現象,彙整相關資料後,試圖提出解答、協助大家重新思考做一個小孩子意義何在,以及做個大人的意義何在。我們特別摘錄其中一章與家長分享。

 

                                                                         ~

 

第三章           學齡以前:孩子的正業就是遊戲

 

教育最重要的部分就是幼兒期調教恰當        柏拉圖‧公元前四世紀

 

    不久以前,幼兒時代似乎是美好愜意的。小孩子在家、在托兒所都能順其自然。我的幼兒年代是在聽故事、穿大人的衣服將扮角色、做亂七八糟的工藝品、唱歌之中度過的。我擺弄玩具、在沙坑裡築城堡;我和朋友吵完架又玩在一起。多數時候我可以照自己的意圖探索周遭世界。我的目標(如果可以算是目標)並不遠大,只要能高高興興開始上學,和同儕融洽相處。

 

    這一切看在如今這一代的眼裡都成了怪事。現在的學齡前時期已經變成你死我活的學科競爭。要認字、學數字都來不及了,誰還有時間玩手指作畫或看木偶戲?要去淺水游泳池玩耍嗎?等到背熟幼兒園面試對答之後吧。美國的玩具連鎖「健寶園」(Gymboree)開設了為期十二週的課程,擔保兩歲大的幼兒接觸了來自世界各種文化的美術、舞蹈、音樂之後,就變成「全球公民」。天津市的「花籃國際鄉村幼兒園」是一所高檔的寄宿式學齡前機構,現在已經在收三歲大的學生了。

 

    提早學會讀、寫、算的壓力已經強到家教公司要增設幼兒部了。東京的補習學校已經招收兩歲的孩子了。世界各地的功文幼兒部都為三歲大的幼兒安排了識字、加法、讀音閱讀的課程,幼童們要學寫數字、學會從一數到兩百。托兒所,尤其是私人經營的托兒所,已經把美術、音樂、演劇的時數減少,用這些時間來上識字和學數字的課程。一旦孩子達到學齡,上學的第一週就開始有做不完的作業。美國的許多幼兒園把早上和下午的課間休息都取消了,為的是補習認字算術。甚至午休時間也變成以吃午餐為主,遊戲只是可有可無的部分。

 

    為什麼幼兒這麼早就要開始辛苦?大家在趕什麼?原因之一是,我們生活在不耐煩的、過度競爭的文化之中。世界各地的學前教師都被迫要給孩子打分數排名次。家長會問:我家小朋友是不是頂尖的五%?如果不是,原因何在?我們該怎麼做才能夠提高他的成績?如果孩子四歲的時候就能讀經典名著。三十五歲的時候就更不得了。我們當然會想到,從幼兒期就讓孩子學這學那恐怕是錯誤的方法:三歲大的孩子本來就該乖乖坐在書桌前學習嗎?然而,競爭之風橫掃而來的時候,我們應有的判斷力也跟著搖擺不定了。

 

    政治人物同樣也把提早學習列入優先政策。各國政府自一九六O年代起,推行扶助弱勢兒童學業的方法,美國的「啟蒙計畫」(Head Start)就是一個例子。如今,企業界在搶訓練有素的工作者,父母親在積極拉高子女教育水準,所以政府官員們重新設定了幼兒期,把它變成灌輸基礎識字能力與數字概念的時候。

 

    「及早教育」和「世界和平」一樣,來就是理所當然的---誰能反對讓孩子在起跑的時候領先別人一大段?可是,這樣暖房催熟式的成果逃不出報酬遞減法則的制約。不錯,有些這樣培養出來的孩子一踏進幼兒園的時候就已經能讀有章節的書、會寫自己的名字、對功課表應付裕如---的確令老師讚歎家長得意。但是他們能就此一帆風順嗎?提早學習能有長遠的收益嗎?其實不然。新近的研就顯示,提早完成學習的進度並不擔保日後名列前茅。美國費城的一項研究就發現,幼兒園時期在積極學習讀、寫、算之中度過的孩子,以及在悠閒遊戲中度過的孩子,到七、八歲的時候並沒有明顯可見的學業差距。唯一的差距是,暖房催熟班提早學習的孩子往往較易產生焦慮,也比較欠缺創意。

 

    雖然有許多人相信,先把字母、數字、形狀、顏色學好是上小學的最佳準備,小一老師們的看法卻不是這樣。他們認為,社會適應良好、懂得與人分享、有同理心、能聽從教導的孩子,比較能把讀寫算都學好。事實是,人類從一出生就在為學習搭硬體路線,到情緒上、心理上準備好的時候,學習最能水到渠成。有些人的發展會比較慢,但是多數人最終都能完成里程。孩子只要「開了竅」,可以一夕之間從糊塗蟲變成好學生。這是不能急的事,而我們這種趕個不停的文化最難得的就是耐心。我想起我兒子五歲的時候,第一次帶回閱讀作業的苦況,他不會念字母拼成的單字,字母越多他越念不出來,當時我還以為他可能有閱讀障礙症。可是,沒過多久,他就好像腦袋裡的電路突然通了似的,隨便拿起一本就能流暢地念,而且變成很愛看書,連上床也可不得放下。

 

    專家都一致認為,正式教學從六歲時開始成效最好。六歲大的孩子已經比較能夠理解抽象概念,前兩、三年快慢不一的發展也大致拉平了。六歲以前過早學習讀寫算,可能使孩子對學習產生反感,進而影響到以後的學習意願。二OO三年做的一項研就發現,丹麥與芬蘭的學童(兩國的小學教育從六、七歲開始)的專注力優於英國學童(小學教育始於五歲)

 

    學齡以前的孩子最需要的,似乎是在安全自在的環境中自由探索周遭世界,有故事可聽,能吟謠唱歌,能談天遊戲。他們需要努力、費心、全力以赴,但不是照許多大人想像的那種模式。

 

    學前教育也有一些特立獨行的模式,瑞吉歐(Reggio)艾米利亞市(Emilia)就是極具啟發性的一個例子。這些位於義大利北部的小城市,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後,開始在學前教育的地圖中劃下自己的一席之地。戰後的瑞吉歐成了一片廢墟,當時年紀尚輕的老師洛里斯‧馬拉古奇(Loris alaguzzi)認為重建家園的上策就是從頭開始─從改造幼兒園著手。馬拉古奇不是古板的老師,而是個有領導才幹的社會改革者。他帶著一群理念和他相近的老師,創立了「改變童年培育」的幼兒園。所謂改變童年培育,就是誘發幼兒天生好奇心、依幼兒自由自在地表達。發源地的瑞吉歐式幼兒園老師兼發言人克羅帝亞(Claudia Giudici)說:「如今的主流觀點是,幼兒需要成人輔導灌輸,才能夠順利達到成人自己訂下的標準。我們認為成人的干預應該降到最低,以便幼兒自己去獲取知識,建立關係。」

 

    瑞吉歐幼兒園不上讀寫算的課程,也沒有固定的課表。幼童們探索的題目是憑他們的興趣自發的。如果他們觀察鳥兒成群掠過秋日天際,可能就做起鳥的題目,接連兩、三個月的時間都在辨識不同的鳥種、用自己在戶外找來的材料做鳥巢、了解候鳥遷徙的現象。美勞是一種自然的媒介─幼童可以藉美勞課來探索並理解外在世界,不是讀寫算正課以外的選項,也不是培養名畫家的跳板。

 

    瑞吉歐幼兒園裡的老師不會給孩子打分數評等級,孩子的學習都是團體活動。如果有某個孩子缺席了,其他人會說,如果他在他會對這一天的活動如何反應,或是說他明天來了會怎麼問。幼兒不必比賽誰畫的圖最好、誰做出來的東西最漂亮。他們也不必趕著把某個題目做完---學習進度是他們邊做邊訂的。

 

    瑞吉歐不印製教師手冊與教師須知,因為老師帶幼童的方法時時在變,每個孩子、每一群孩子都是獨一無二的。有一個信條:老師不能成為學習行為中的主導者。老師可以把想法和新的材料加進去,但是必須由孩子們自己來探索發現。孩子們可以犯錯,開始做一個題目的時候也並不確定下一步會怎樣。完成時,老師和學童都要回想並且記錄這一次的學習過程。記錄的方式可能是自然而然的─說話、繪圖、雕塑、拼貼、音樂、動作均可。老師可以藉記錄更清楚地了解自己照顧下的幼童,也更了解學習的過程。孩子們藉著溫習自己的發現、說明給別人聽,也能加深所學經驗的印象。

 

    瑞吉歐幼兒園的宗旨是,造就能思考、能做夢、能分析、能遊戲、能推斷、能與人互動的孩子。瑞吉歐艾米利亞的六歲以下的幼童,現在有二分之一是進瑞吉歐式的幼兒園,這些幼兒園全數是市政府出資興辦的。許多瑞吉歐學童的父輩組輩也是瑞吉歐出身。《新聞週刊》曾在一九九O年代宣示,瑞吉歐幼兒園是全世界的表率。這個義大利小城市頓時成為全世界的教師、學者、政治人物的朝聖目標。自一九九四年起,到這裡來一探究竟的外地觀察者多達兩萬人。

 

    我為了要實地了解瑞吉歐的教學法,在二OO七年初春也走訪了一回。就義大利的標準而言,這個城市是不足以引人注目的,人口才十四萬,中心區偶一些中世紀古建築,周圍都是戰後建的一排排公寓房子。我來參觀的期間,另外還有差不多四百位來自美國和北歐國家的人士也來參觀。大家就像朝拜耶穌受難受苦路十四個十字架一般,走過市內的各所學校,只不過手裡拿的不是《聖經》,而是印著「瑞吉歐兒童」標誌的筆記本或卷宗。這個組織是為了接待川流不息的國際訪客而成立的。

 

    我想避開人潮,便開車到距離瑞吉歐八公里遠的村子普拉托泉(Pratofontana)。這裡的瑞吉歐幼兒園叫作普藍波里尼,完全符合瑞吉歐信條所說的:美可以鼓舞精神、激發想像力。校園環境有如感官的響宴,茂盛的玫瑰叢開滿了白色和紅色的花朵。蝴蝶在種植了迷迭香、鼠尾草、薄荷、百里香、羅勒的春草園圃上飛舞。木造的觀鳥亭面向一望無際的農田。這裡是義大利盛產牛奶和乳酪的地方,另外也出產蘭布羅斯科紅酒(Lambrusco),所以四周的田地中點綴著一座座的葡萄園和悠閒吃草的牛群。幼兒園面向村鎮的這一邊有一間修在樹上的漂亮小屋,屋內有桌椅,還擺設了杯盤。風聲靜下來的時候,可以聽見花園下方小石泉的潺潺流聲。

 

    校舍市宜人的磚造房子,屋頂鋪紅瓦,裝著擋風雨的百葉窗,室內牆壁雪白、天花板很高敞。走在教室裡,處處是啟發創意的用心,有一區擺滿各式裝扮遊戲用的服裝,另一角排列著畫架。文具架上全是原子筆、鉛筆、水彩筆、尺、羽毛、紙捲、黏土、塑教夾子、廢金屬片。餐廳像個精緻小館,小小的藍色餐桌上裝飾著盆栽、泥塑,還放著盛了胡桃的陶碗。午餐時間有自家炒麵的香味從廚房飄出。

 

    這裡的學童年齡在三到六歲之間,顯然人人都喜歡這個環境。有一群孩子在院子裡的花棚架下用黏土捏動物和人,一面嘰嘰喳喳說黏土是哪裡來的,怎樣會變軟或變硬,一旁有另一群三歲大的幼兒在拿細銅片和舊電線裝點一隻用廢金屬做成的老鷹。

 

    茱麗亞和馬可兩個人對著玫瑰叢寫生。有一位老師不時過來看一下,但是不會指點他們該怎麼做。他們兩人站在畫架面前,手持畫筆,顯然在創作中已經忘我。茱麗亞摘下一朵玫瑰,聞著香氣,又換著不同的角度看花形。然後她把花放在畫架上,拿照相機給它拍了一張照片。她說:「以後我可以記得它的樣子,可以和我畫出來的比一比。」她和馬可不時停筆談話,說花朵的顏色陽光有沒有照到花上、風把葉片吹到另一邊去了。這就是詩人布雷克說從一粒沙看見全世界的意思。旁觀的人很難相信他們倆都只是五歲的孩子。

 

    有一個小女孩跑過來給他們倆看她手指上的一隻瓢蟲。三個人傳來傳去地看。馬可說瓢蟲翅膀的紅色和玫瑰花一樣,茱麗亞說瓢蟲可以帶來好運。之後兩人又繼續畫畫。大約過了四十五分鐘,兩人告訴老師說他畫好了。兩個人都畫得不錯,茱麗亞畫得更好。馬可很滿意自己的成品,得意地說:「我心裡想的就是這個樣子。」

 

    普藍波里尼的其他作業也一樣不凡。二樓上有一群四歲和五歲的孩子在做一個以水為題目的作業,這是其中一名幼童看過附近一處導水管之後,產生許多疑問而引起的題目。六個月來,他們已經去看過本村的溪流、運河、灌溉渠,探索過水的顏色、深度、流動的變化,還討論了水對於我們的生活有什麼影響。他們為了要把自己的發現講給別人聽,還拍了幾十張照片。我到場的時候,兩個小男孩正在整理電腦裡存的圖片。另一個男孩和一個女孩正在用積木搭出他們記憶中船行過閘門的模樣,那是他們在三十公里外的河邊看到的。老師問他們:「把閘門打開關上的機器在什麼地方?」兩人想了一會兒,男孩說:「在牆裡面,是水泥牆。」他們隨即談起水會怎麼沖船的引擎,引擎冒出來的煙會不會把水弄髒。

 

    隔壁房間裡,正在展示另一個題目的作業成果。作業的緣起是一些小朋友覺得應該把普拉托泉市的一處交通圓環修改得好看一點。於是每個人都畫出自己的改造計畫,然後大家集思廣益,一起造出一致贊同的模型。有一個模型是用真的小石子、青草、花瓣做成的,四周還放置了許多紙人和紙車。

 

    最新展開的一項作業是在頂樓的小房間裡。這又是一群小朋友的主意,因為庭院裡的噴泉在寒冬裡是寂靜無聲的,他們想要製造一點悅耳的聲響。四歲大的幼兒們圍著一張矮桌,桌上放著各式各樣的材料:瓦片、石頭、木塊、鈕扣、貝殼、不同種類的紙張。老師亞力山多說:「作業還在孕育期,所以我們都不知道要記錄學習的是什麼。我們不會指定小朋友這樣做那樣做;我們贊成留下實驗的空間,先看看他們會用什麼方式切入這個題目。」

 

    孩子們在找可以複製噴泉流水聲的材料。羅倫佐揉了一張衛生紙說:「這好像下雨的聲音。」站在他身旁的克勞蒂亞點頭,然後用一條鐵絲劃過一隻乾燥了的玉米棒,「這個聲音也不像」她說。

 

    一頭棕色鬈髮的達里奧笑嘻嘻地抓起麥克風「噗」地吹人了一下說:「有風的時候是這個聲音。」接著用舌頭在口腔裡來回搧動,發出了很像滴水的聲音,小朋友們都拍手又叫又笑起來。

 

    亞力山多老師隨他們自由發揮,只偶爾溫和地引導一下。他指著一只裝了沙的塑膠瓶問:「這個會有什麼聲音?」克勞蒂亞拿起瓶子搖了搖說:「像風的聲音,我家後面田裡的風就是這樣。」達里奧拿過瓶子來用力搖:「哇,有颱風。」

 

    亞力山多很高興地對我說:「我希望他們能認識音樂和聲音的世界,這樣就可以接著講到感官。不過我們要看看他們的想像會往哪方向帶。讓孩子們跟著直覺走,常常會有意想不到的事發生。」

 

    多數人參觀瑞吉歐幼兒園時最先注意到的一點,就是兒童受到尊重。這倒不是說,小孩子到了這裡就可以像電影《小鬼當家》(Home Alone)裡那樣為所欲為,可以把學校攪得天翻地覆,和老師吵架。所謂尊重,是說老師不會把學生當作什麼事都聽不懂,用哄逗的語調對他們說話,也不在教室裡擺上一大堆迪士尼的絨毛動物玩具。老師不填鴨的方式教學生讀寫算,而是鼓勵他們用自己的方式探索回應周遭的世界。

 

    我參觀普藍波里尼幼兒園之後最難忘的,卻是童稚的興奮能夠和嚴肅的作業同步進行。孩子們認真探索時的那份專注,令人既感動又振奮,然而,他們的專注中仍然笑語不斷,和平日所見的六歲以下幼兒嬉戲時的情形沒有兩樣。瑞吉歐教育理念重視遊戲,早在腦部掃描證實遊戲有益之前。幼兒們在這裡的一切作業,都是在遊戲的精神中完成。創始人馬拉古奇的一大原則即是:「不能高高興興做的事就不要做。」普藍波里尼有這些目的嚴肅的作業之外,也給幼童充裕的時間隨性嬉戲。我去參觀的時候,就看見四歲大的孩子們在樹上小屋玩角色扮演,還有一群孩子裝扮成中世紀武士追來追去。

 

    參觀結束之後,我和瑞吉歐的其他外來訪客談了一下。他們都稱讚孩子們作業之有深度,以及孩子們專注的能力。老師們能夠從旁引導而不喧賓奪主的技巧,尤其令他們佩服。

 

    在美國加州聖塔蒙尼卡(Santa Morica)主持瑞吉歐式幼兒園的瑪麗‧哈澤爾(Mary Hartzell),每隔幾年就要回來充電。她的幼兒園畢業的孩子在各種學校裡表現都好。她說:「他們畢業的時候都是有創意想法、學習能力非常強的孩子。他們有待人、溝通、解決問題的能力,能配合團體的活動,但是仍舊保有個人的自主意識。」

 

    當然,並不是人人都對瑞吉歐教學法讚不絕口。有人批評這套方法只對富裕家庭的小朋友有效用,工人家庭的幼兒往往需要多一點---不是少一點---大人的教導。有人說這種方式偏重與大範圍的社區連結,太以義大利經驗為本,搬到別的國家未必適用。支持瑞吉歐的人士則予以反駁,說這是適合所有社會階層的幼兒教學法。普藍波里尼收的學生就有低收入戶的孩子和外國移民的子女,甚至也收了吉普賽人的小孩。

 

    瑞吉歐理念也的確適用於義大利以外的國家。我參觀過紐約曼哈頓一所瑞吉歐模式的幼兒園,雖沒有普藍波里尼的大片田園,確運作得一樣好。非瑞吉歐模式的幼兒園,也紛紛採取瑞吉歐式的作業啟發、記錄過程等方法。

 

    此外,主張讓幼兒過幼兒生活的其它教育理念,也在世界各地的學前教育中越來越受重式。蒙特梭利(Montessori)、史代納華德福(Steiner Waldort)就是兩個顯著的例子。這兩種模式和瑞吉歐一樣,都避免採用考試、評分、正規課業的方針,以便讓幼兒發揮天生的好奇心和喜好遊戲的精神。瑪麗亞‧蒙特梭利(Maria Montessori)的名言即是:「遊戲就是兒童的正業。」

 

    這種觀點的教育模式顯然也是成功的。以相似家庭背景的兒童做成的研就證實,蒙特梭利幼兒園畢業的孩子上小學以後,學習讀寫算比較快,也比較能解答複雜的問題。蒙特梭利畢業的孩子尤其能夠融入同儕的團體遊戲和合作行動。

 

    參訪普藍波里尼之後,我轉往世界的另一端去參觀華德福學校的運作。香港的海格學校(Highgatre House)坐落在山上,視野美麗,遠景是一望無際的海,近景是木茂密的山坡和精緻的一座座別墅。大廈林立的都市香港都在視線之外。

 

    學業提早的想法在香港幾乎成為迷信,海格學校是僅有的一所華德福幼兒園。我踏入大門後所見的景像,實在與香港的其他幼兒園有天壤之別。幾乎每個孩子都在遊戲之中。我看不到趴在書桌上學生學寫中文的幼兒,只看見一些孩子圍成一圈坐著,看著圓圈中心的老師點起一根蠟燭,又聽著老師在木琴上奏出幾個音符,這都是講故事的前奏。其他的孩子在遊戲場上自己玩自己的,這裡有攀爬架、一大籃松果、積木塊、汽車輪胎、遊沙坑,還有一個兔舍,裡面養著三隻兔子。

 

    林茱麗是教務組長,她告訴我,從別的幼兒園轉到這裡來的孩子,往往都是被讀書寫字的功課壓得受不了或生病的。其中有些孩子剛來的時候只是呆站在教室中央,因為他們不知道該怎麼玩,也不會主動和人交朋友。錯就錯在香港人期待連鞋帶還不會繫的幼童能讀能寫能算。林老師說:「大家心裡都明白怎樣教幼兒是對的或不對的,可是,如果別人都在朝一個方向走,你不跟著走是需要很大勇氣的。」

 

    張先生可以證實此話不假。他是一家投資公司老闆,是當然的香港專業精英。但是他的想法和多數同樣有事業雄心的人不同,他決並與潮流的壓力對抗,不讓兩歲大的女兒碧翠受學業提前起步之苦。同齡的其他幼兒每天要坐在教室裡面對黑板幾小時,碧翠每星期只有三天要到海格學校,在這裡遊戲兩、三個小時。

 

    張先生來接碧翠的時候和我見了面。我和他閒談的時候,碧翠和一個朋友在遊戲沙坑裡鏟沙子玩。兩人為了搶一個鏟子爭執起來,因為沒有大人介入來調停,他們只能自己想出解決問題的辦法,一起挖洞再填滿玩了好幾遍。

 

    張先生說:「這個學校令我欣賞的是作風隨和,不會催著小孩子做這個做那個,也不會操之過急地要小孩子學什麼東西,不會要求他們符和小孩子該是什麼樣的單一模子。我看過不少有關兒童發展的書,知道碧翠的這個階段最重要的就是玩得開心、對她自己在做的事感興趣、和別的小孩子互動。正規的學業是以後的事。」

 

    決定不要暖房催熟式的學前教育,實行起來並不容易。親朋好友都警告張先生,碧翠可能發展停滯。連他自己也存有疑慮。「起初我擔心她到這裡來雖然玩得開心,卻會趕不上別人,所以打算先試兩個月再說。」他說:「她確實喜歡這裡,而且邊玩邊學到了很多東西,例如動物的名稱啦,飛機和直升機有什麼不同啦。現在她說話比上學科幼兒園的同齡孩子都清楚,知道的東西好像也多得多。她也比較容易和人相處。等到要進小學的年齡,該具備的條件她一個也不會少。」

 

    香港的小學校長也有同感。有些校長抱怨,提前教育的幼兒園出來的孩子欠缺學習熱情,待人的技能也不行。海格的孩子正相反,進小一的時候都是活力充沛而渴求新知,和世界各地的華德福、瑞吉歐、蒙特梭利幼兒園畢業的孩子一樣。目前正有一群香港家長發起創辦華德福式小學的運動,希望能與海格學校的教育銜接。

 

    不過,積習不易改。為了幫孩子順利進入偏重學科的香港小學之門,海格學校現在為四歲以上幼兒開了選修的識字與算術課程。這些課仍然包括大量的美勞和運動在內---孩子們要在地板上踏著字形走步,林老師卻認為這對如此年幼的孩子而言是必要之惡,她歎了一口氣說:「可見這種偏執已經深到什麼地步了。」

 

    倒是海格學校的家長仍有許多人固守著原始的宗旨。張先生就不打算讓女兒在學齡以前學習讀寫。眼見碧翠學得輕鬆又快樂,他和家人都成為華德福的忠實信徒,曾經表示不以為然的朋友們也開始考慮把自家的孩子送來。

 

    我收拾好東西正要離去,碧翠跑過來挨著她爸爸,興奮得上氣不接下去,說沙坑裡有東西。「蜘蛛,」她的臉上綻出笑容,「有好多腳!」

 

    張先生笑著摟住她。「這種時刻教是你一輩子也不會忘的。」他說,「我兒子亞伯特下個學期也要進來了。」

 

    因為有幫助幼兒擺脫正規學要桎梏的呼聲,也帶動一種更徹底革新的學前教育模式呼應。這種幼兒園沒有書、沒有著色本、沒有蠟筆、沒有立體方格鐵架和鞦韆、沒有一箱箱的塑膠或木製玩具、沒有監視錄影設備和電腦、沒有橡膠化遊戲場,甚至沒有屋頂和四壁。這是因為幼兒們是在室外的大自然中活動學習,和盧梭在十八世紀時提出的主張差不多。「戶外幼兒園」是斯堪的納維亞國家自從一九五○年代起就有的,現在已經傳遍歐洲和以外的地區。

 

    只要旁觀過孩子在樹林中消磨一下午的情景,就知道大自然是終極的遊戲場,也是原始的教室。早在黑板白板問世以前,小孩子就在戶外學會觀察自己周遭的世界,學習操作運用其中的東西,並且從中得到樂趣。

 

    瑞士蘇黎世的私立湖濱學校(Lakeside School)在二○○三年決定增設一所戶外幼兒園。起因是學生表現退步了。老師們已經注意到,來到幼兒園的孩子肌動技能很差,不會主動做什麼,只戥著大人的指示才照著做。他們也難專注在一件事上,不容易注意到細節,不懂得樂在幫下,因為他們老是按捺不住要挪往下一個建構好了的活動。湖濱學校拿出來的對策就是回歸大自然。

 

    每週有兩天,風雨無阻,三、四歲的幼兒們要徒步走入蘇黎世郊外的樹林。校方一開始也排好了預定作業,這是為了安撫家長,但開學沒多久就取消了這種造成反效果的方針。因為沒有固定的課表,幼兒們每天早上自己選擇要探索的題目。前一陣子,初春的某個星期,他們有一天在觀察樹木和灌叢冒出來的新芽。結果突然下雪了,學童們就幫忙動手造起愛斯基摩冰雪屋來。這星期的週末一場暴風雨過後,孩子門又以一天上學時間幫忙公園管理員清理伏倒的樹木,用的工具是袖珍鋸子。他們在潛移默化中,學到了其他幼兒要坐在教室裡聽講灌輸才記住的基礎知識。他們從比較石頭而學會分辨形狀,在撿樹枝和落花的時候學習了數字。他們從觀察鳥的羽毛和樹葉隨季節改變中學會區分顏色。他們從聆聽鳥叫蟲鳴學習了聲音的不同。到了上小學的年齡,他們已經被培養成有自信、能專注、求知欲強的孩子。

 

    戶外幼兒園的老師也和瑞吉歐、華德福、蒙特梭利教室裡的老師一樣,力求在教導方式上放鬆。給孩子們空間和時間進行自主的學習才是他們的優先考量。湖濱幼兒園主任麗絲‧布魯姆(Liz Blum)認為,在大自然的環境裡比較容易做到這一點。「看見孩子們在樹林裡面探索、遊戲、擔起責任、犯錯之後從錯中學習、照他們自己的意思做一件事。你就知道小孩子本來就應該是這樣。」

 

    我們從這些實例可以歸納的結論是:正規的學業教育無須提早,隨意遊戲是童年早期的根本元素,學習的方法很多,不是只有一種,所以親職也不是只有一種模式。

 

    張先生看見女兒在海格學校過得好,自然有助於抒解他自己的親職壓力。他說:「我們要接受給孩子時間和空間的理念,把這個理念應用在幼兒園以外的地方。我希望碧翠的生活是為她自己而過,不是為了我而過。」

 

目次

   管理童年

一、都是大人在攪和

二、童年之初:欲速則不達

三、學齡之前:孩子正業就是遊戲

四、玩具:只按一下鍵的遊戲

五、科技:精密亮麗背後的事實

六、學校:考試的地方

七、  家庭作業:戴莫克里之劍

八、  課外活動:各就各位,預備,放鬆!

九、  運動項目:玩張的

十、  紀律:不行就是不行

十一、消費主義:孩子纏功與會走路的提款機

十二、安全:玩火

結語  放孩子一馬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玩出探索力




文 / 林美姿





             轉載自 四月「遠見雜誌」












編按﹕ 本文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表示,研究顯示,孩子學習的記憶量,透過聽講只有5%∼10%,瀏覽是20%;示範給孩子看,可提高到50%,讓他們親手做,更可達到70%∼80%,做完後他們還可以教別人,記憶量就達到九成了。從創所以來,喜兒的教學特色就是「玩中做,做中學」。我們讓幼兒從體驗中學習,因此戶外活動是每天作息不可或缺的一項(尤其喜兒現在有了逾百坪的大庭院),每周一次校外自然探索更是讓幼兒獲得不少體驗與樂趣。本文談到孩子因玩樂所得的效益,對喜兒來說原是預料之事;事實上,我們也確從喜兒的孩子身上(最大已是大學生)得到驗證。






你的孩子長時間待室內?

美國教改推動「兒童戶外人權法案」,主張每個兒童有探索大自然的權利。

雖然現在宅經濟很流行,但年紀小小的宅男宅女長時間待在室內,就教育發展來說,絕非好事。

在美國,由於擔憂現在的青少年和兒童大都待在室內看電視、上網及玩電動遊戲,造成身心發展出現問題,2008年由230個公私立組織所組成的芝加哥荒野聯 盟(The Chicago Wilderness)推出「兒童戶外人權法案」,主張每個兒童都應該有機會爬上一棵樹、接觸青蛙和昆蟲、發現荒野、觀賞星空、探索生態社區等的權利,鼓 吹「讓兒童走向戶外」(Leave No Child Inside)。這項新興的教育改革活動,獲得各界廣泛的迴響。

比起歐美,台灣的孩子待在教室裡上課的時數更長,而且下課後,許多孩子還得被迫走進另一個教室——補習班,一天下來,坐在室內的時間可能高達十小時。芝加哥荒野聯盟在聽證會上提出一項研究指出,「孩子不應該在教室內待超過四小時,否則心智會鈍化。」

住在新店碧潭的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就服膺這樣的論點。她規定小孩「天黑前不准回家」。放學回家後,小孩就到戶外去玩,天黑後回家再做功課。週末假日一定 帶小孩出門。「我們家裡沒電視,小孩上網要限時限量,才藝課不喜歡可以不上,我希望他們有更多時間在課堂外探索學習,達到均衡的發展,」自己很喜歡運動, 一身活力的周祝瑛說。

透過體驗形成自己的學習

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金牌獎得主黃楷智,從小三就常跑科博館

為了讓兒童走向戶外,美國教育界再度重視「體驗教育」的方法。20世紀初,美國知名教育家杜威提倡「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體驗式教學理論。他認為讓孩子們親身去看、去聽、去聞,透過持續的體驗,形成自己的學習體系,這比課堂內的學習更重要。

台中一中三年級的黃楷智,去年奪得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金牌獎。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他就常跟著在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當志工的爸爸勤跑科博館。館內的科 學中心有模型、儀器可以動手操作,自然學友之家有顯微鏡、近千件動植物標本可以觀察。在這裡他學會上網查資料,有問題也可以馬上翻書找答案。他認為是科博 館開啟他對科學的興趣和研究能力。

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表示,研究顯示,孩子學習的記憶量,透過聽講只有5%∼10%,瀏覽是20%;示範給孩子看,可提高到50%,讓他們親手做,更可達 到70%∼80%,做完後他們還可以教別人,記憶量就達到九成了。「中小學的學生尤其應該透過體驗學習,從『做中學』。可惜我們的教育離這種目標相當 遠,」她說。

當台灣的教育體系無法提供充分的體驗教育時,「父母可以替代老師,透過親子旅遊,多帶孩子到教室外體驗學習,把學習的空間和時間拉大、拉長,」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蔡居澤表示。

對親職專家游乾桂來說,「玩」是家中奉行的座右銘,「玩第一、讀書第二、工作第三,再窮也要玩。」每年他們全家都有一次大旅行,外加三次小旅行以及平時無 數次的玩樂。「童年是用來探索,不是用來苦讀的。因為成年之後,孩子將發現,世界需要的是思考力、想像力與創造力,而非記憶力,」游乾桂以他成長的經驗表 示。

旅遊也是才藝的一部分

有機會「玩」出孩子更多的能力,以及全家更緊密的關係

在旅行中,透過父母適當的引導,小孩可以探索自我的興趣、能力,探索自己和自然生態、鄉土文化的關係,也可以透過人際互動,探索親子和團體之間的關係,培養更多生活實踐的能力。

東華大學運動與休閒學系副教授尚憶薇指出,在戶外的環境裡,兒童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等五覺以及運動覺等感覺神經會變得比較敏銳,反應比較敏捷,身體協調度會增加,思考速度也會提升。

曾當過幼稚園老師的黃千玲全家常去賞鳥,她發現兒子范益瑋的眼力、聽力以及觀察力都比大人強。「在山上散步,一隻鳥唰地飛過去,我都還沒反應過來,國小五 年級的兒子就看清楚樣子,回家馬上查圖鑑了,」她說。有次到屏東的農場露營,在帳蓬裡兒子一聽到鳥叫,就知道是黃鸝鳥,馬上叫醒睡眼惺忪的家人趕快賞鳥。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多旅行」不僅讓孩子的視野和心胸更開闊,也有助於課業的學習效果。

田尾公路花園發展協會前總幹事許再生,從小孩滿月後,就帶著孩子去旅行。他喜歡安排知性之旅,也會顧及孩子的喜好,連吃飯的餐廳都會當成景點仔細挑選。「旅遊也是才藝的一部分,常到各地旅遊,孩子的作文內容會比同學更豐富,邏輯也更好,」他說。

在共遊中發現孩子的潛能

父母若願意放手,會發現小孩的獨立性和抗壓性,超過他們想像

像「品家家居」創辦人蔣友常從小就常到故宮看展覽,從觀賞歷代的古文物中培養出他對美學的喜好和素養,日後創業就朝著設計的方向出發。

周祝瑛從小常帶孩子爬山、划船、溯溪、看螢火蟲,她發現兒子很喜歡昆蟲,也很愛護動物。兒子國小時就說以後要當地球昆蟲的代言人。到國中時,就決定以後要當生物學家,保護他喜愛的生物。

在教室裡捧著課本學環境保護、歷史文化,都不如親眼到現場體會來得深刻。

「對自己的鄉土環境,小朋友要認識它、親近它,受到感動後,才會愛護它、保護它,」經常帶學生戶外教學的台南市億載國小教務主任林勇成說。

由屏東縣家長自發性組成的向日葵教育關懷協會,每年都會舉辦親子共遊,最近的系列活動是認識台灣族群。他們先到三地門,經由部落導覽瞭解原住民文化。之後 安排客家文化之旅,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和高雄縣美濃鎮參觀,看紙傘、客家服飾、美濃窯的製作,品嚐福菜和板條。協會執行祕書蘇憲英表示,讓家長和小孩有機 會共同學習不同族群的文化,認識鄉土,才能培養孩子愛家鄉的情懷。

一身結實、一臉古銅色,看起來很陽光的台灣體育大學戶外領導研究中心主任謝智謀,有「冒險教授」的稱號。他曾帶親子團上玉山、南橫嘉明湖。國小四、五年級的小朋友自己用揹的帶上18公斤的物品。

為了不讓父母過度保護小孩,父母和小孩是分兩隊走。「父母願意放手的話,他們會很驚訝發現小孩的獨立性和抗壓性,超過他們想像,」謝智謀說。

戶外活動的沿途,他會安排生態解說,也教小朋友在行動中落實環保。例如不可以躺在草地上,以免壓死草;盡量不用衛生紙,用了就一定要帶下山;途中看到垃圾 要撿起來等。「只教小孩生態知識,他回學校後,可能自信更多,也可能變得更驕傲。如果能用引導式的解說,他們會有生態維護的概念,更懂得愛護大自然。」

學習面對困難與人際關係

在旅行中要和許多人互動,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會進步,且親子間話題多,感情也更好
帶孩子走出學校圍牆之外,接觸更多不同的環境,可以培養孩子生活實踐的能力。

美國許多研究顯示,兒童如果經常參與戶外活動,他們在合作、問題解決、決策、創意能力及自信心明顯較高,學業成就、生涯發展及個人責任感也高於很少從事大自然活動的兒童。

擁有爽朗笑容和好口才的台北縣明志國小老師江享玲,笑說家裡的旅遊經費從「五星級飯店」降到「滿天星飯店」,全家還是到處露營,到處玩。除了加入荒野保護協會的炫蜂團,參與親子生態活動外,江享玲和國小同事還自組露營隊,帶著孩子們上山下海。

江享玲從小女兒只有五歲時,就開始帶著全家露營。他們泡過漂著雞毛的野溪溫泉,曾在大清早上南澳的漁船上搶魚,晚上住過河床邊,也住過臨海的平台。

其中最難忘的一次,是到阿里山鄒族的里佳部落露營,事前沒料到那裡偏僻到無法補充物資。他們第一天就在山上吃光了食物,江享玲現場指揮大家就地採野菜、水果,再向原住民買雞,依原定計畫在部落裡撐過三天再打道回府。

每個團員都會被分配工作,年紀大的孩子要負責照顧小的,江享玲的大兒子彭裕荃為了安撫一群小朋友,發明了很多遊戲。因為常在野外生活,彭裕荃很獨立。

前年跨年夜,他騎腳踏車從泰山鄉到淡水,和網友一起跨年,回家途中發現腳踏車坐墊壞了,他在無法坐的情況下,還是勉強騎到捷運站,設法回家。「面對困難 時,他自己會想辦法克服,」江享玲認為這是野外生活給孩子最好的訓練。此外在旅行中要和許多人互動,江享玲認為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進步很多,而且增進 親子間的話題。

旅行體驗親子情

當家庭成員互相支持的力量被凸顯時,小孩子會懂得父母的愛

在日常生活中,親子之間較難體會互信或互相支持的力量。但在旅行的艱難時刻,往往能患難中見真情。

游乾桂有次帶國小二年級的兒子去溯溪,玩得超過時間,決定抄山路返家,沒想到山路經過颱風侵襲,柔腸寸斷,必須手腳並用才能前進。在游乾桂摔了一跤後,平時常爬山的兒子安慰他說,「沒有關係,慢慢來。我先走,安全了,你再過來!」

父子有幾回幾乎失足,彼此互相拉拔,總算安全回到家。回家後兒子驚魂甫定地告訴媽媽:「今天太危險了,我還以為回不來了。」 游乾桂這才明白原來兒子是佯裝勇敢,他以為爸爸會怕,所以故意裝成不怕,讓他覺得很感動。

在台灣外展教育發展基金會舉辦的親子營中,執行長廖炳煌也常在冒險活動中,見到這類親子關係的轉變。

例如,一起在高空做繩索訓練的母子,兒子會鼓勵媽媽不要害怕;平常很少談話的父子一起划獨木舟,為了讓船前進,只好開始溝通。「當家庭成員互相支持的力量被凸顯時,小孩子比較會懂得對父母感恩,也能促進親子間親密的關係,」廖炳煌表示。

用玩樂啟發孩子的未來

有豐富童年經驗的人,更懂得應用知識,比較靈活,自然能在社會中生存得更好

當小孩都沒有時間玩樂時,教育會發生怎樣的後果。美國兒童專家Richard Louv2005年出版《最後一個小孩在樹林》(Last Child in the Woods)一書,獲得教育界高度的重視。作者指出,小孩遠離大自然的後果就是變得人際疏離、注意力不集中、畏縮、對生命無感覺。「因為看電腦、打電玩都 是被動的學習,但到大自然裡,是主動學習,大腦才會活化,」常在學校圍牆外教學的謝智謀說。

回頭想想台灣的小孩,「一天到晚坐在教室0.5坪的空間裡,一坐12年,這種孩子會有創造力嗎?」謝智謀很不以為然地說。

曾著書鼓吹用玩樂啟發孩子智慧的游乾桂指出,過許多成功者的成長背景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擁有一個豐富的童年,包括美國兩位總統柯林頓和歐巴馬都是如此。「有豐富童年經驗的人,更懂得應用知識,也比較靈活,自然能在社會中生存得更好,」游乾桂表示。

帶著孩子去旅遊吧,讓他們擁有一個豐富的童年,得以探索出精采的未來!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從宏觀角度談幼兒要學甚麼、幼兒園要教甚麼?

 

文 / 林佩蓉  副教授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

 

 

編按﹕喜兒15年來一直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也知道這樣做才是正常的幼兒教育,然而當眾人皆曰「是」﹕主流的幼教「市場」用外語掛帥、以「國小先修班」自居,喜兒的正常教學反而成了非正常。以下轉載文章是林教授寫於6年前,然而這幾年敢於回歸正常的幼兒教育者仍是鳳毛麟角。是我們被感染了集體焦慮---總怕落人於後?還是大家都渴望快速成功---先走先嬴?

 



        全世界的國家都在彩繪未來,教育是一切競賽的起點,而幼兒教育則是各國教育辦的好不好的關鍵指標之一。如果台灣想要有美麗未來,把教育辦好,而且是回歸基本面,把幼兒教育辦好,讓人人打好適才、適性發展的基礎,才可能有競爭力,跨入先進國家的行列。美國前總統柯林頓(1996)就曾呼籲:「我們教養兒童方式不僅會影響兒童的未來、也會影響我們自己的未來、甚至影響我們大家的生活品質」(The way we raise our children influences their future as well as our future and the quality of our lives.)幼兒教育的好壞,不僅攸關幼兒本身及家庭的發展、國家的競爭力,也可能影響著我們大家未來的生活品質。

 

但什麼是好的幼兒教育呢?好的幼兒教育並不是國小先修教育、不是才藝教育、不是美語教育、也不是電腦科技教育,這類扭曲的幼教理念會蔚為風氣,一方面是許多商業利益至上的幼教機構利用文宣攻勢下大肆渲染的結果,另一方面則是焦慮、急切、近利的父母,缺乏正確專業的資訊判斷推波助瀾所致。從專業的觀點,好的幼兒教育應該是重視身體健康的教育、是培養人際智能的教育、是開啟思考力的教育、也是基礎社區公民的教育。

 

 

 

幼兒教育不是國小先修教育

 

        很多父母認為幼兒園如果沒課本、沒作業,老師只是陪著孩子唱唱歌、玩遊戲、讓孩子自由探索玩具教具,是在浪費時間、浪費孩子的潛力和昂貴的學費而已,期望幼兒園不只要「照顧」孩子、更要及早「教育」孩子--多讓孩子拼讀ㄅㄆㄇ及練習寫數字、國字,才符合「上學應學很多東西」的目的,而孩子上小學之後的學業適應、學業成就也會比較好。

 

        為了「不負父母所託」,為了「生存競爭」,為了「與公幼市場區隔」,很多私立幼稚園托兒所便自動把幼兒教育、兒童發展的專業觀點擺一邊,變本加厲競相推出各種課本、作業本、讀寫算活動,促使幼兒教育普遍成為國小先修教育。迫於「民意」與「招生壓力」,目前甚至連一些公幼,也淪為國小先修班。

 

        也許父母會以為孩子的「遊戲」只是玩玩,無所事事、消磨時間或精力而已,但從人類學、心理學、教育學專家的角度來看,遊戲是幼兒與生俱來、探索週遭世界的重要手段,能促進孩子的認知、語言、社會、情緒發展。以孩子喜歡玩扮家家酒的遊戲而言,此舉不僅反映出他對週遭環境及人物的觀察,孩子經由扮演遊戲,可紓解情緒、學習如何與人互動、學習如何以適切的語言溝通、理解社會情境中的各種角色、發揮想像能力。真正專業的幼教工作者,秉持的信念會是「讓孩子從遊戲中學習」、「讓孩子從主動探究中學習」、「順水推舟、順其自然」--讓幼兒在自由遊戲、主動探究的學習氣氛下,促進認知、語言、社會、情緒各方面的全人發展。

 

        每個教育階段有其不同的目標,幼兒教育絕不是國小先修教育,幼兒教育當然需要與小學作銜接,但銜接的方式並非在幼稚園就開始教小學課程。何況從學術研究及實務經驗發現,幼兒先學注音並無法保證上小學之後國語的學業成就較佳,反倒是許多由「正常」幼教班出來的孩子,有自信、樂於學習、願意接受挑戰,上小學之後,不僅生活適應良好,國語的學業成就也從初期的「落後」到中期的「並駕齊驅」,到後期的「迎頭趕上」,大人不要太低估孩子的適應能力。

 

 

幼兒教育不是才藝教育不是美語教育也不是電腦科技教育

 

        才藝教育、美語教育、電腦科技教育在未來的時代不是不重要,或許將來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需要接觸美語,都必須成為電腦科技的「使用者」,但並不需要每個人都成為精通才藝、美語或電腦科技的專門人員。更何況「愈早學一定愈好」在學術研究上並無定論,反倒有些研究發現,外來語或電腦技能等大一點再學,反而會因為孩子的認知、語言、心智較成熟,學習經驗較豐富、學習策略較多元,學習的效率會較好,且較大的孩子比較能夠掌握自己的興趣方向,學習動力較強,也較能發展適合自己性向的才藝。

 

        在學習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我們讓幼兒花很多時間學習美語,他學習使用母語溝通的時間相對減少,掌握母語的能力必然受到影響,而在缺乏美語自然語言環境的情況下,美語要講得像美國人一樣流暢也很困難。如果生在台灣,黃皮膚、黑眼睛的我們,美語無法講得像老外一樣流暢,是很自然可被接受的情況,但是從小就沒把自己的母語學好,不僅會影響個人的學習及人際關係,長大後自己人看不起你,連外國人也未必看得起你。母語是文化的根,雖然未來會走向全球化,但全球化也會卻促使各國人士更加致力於自己本土母語與文化的維護,因為那才是每個種族社會不可取代的獨特性。

 

 

幼兒教育是重視身體健康的教育

 

        在美國住過一段時間者,一定可以觀察到美國人從很小就開始培養運動細胞,家家戶戶無論貧富,孩子很小就會游泳、溜冰、騎腳踏車、滑板車,熱愛各項運動,而這些卻是我們孩子不太拿手的項目。近年也有研究指出,我國孩子的體適能遠不如同年齡的日本孩子,且孩子的近視、蛀牙、肥胖問題嚴重。孩子健康會亮起紅燈,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們不夠重視體育及健康教育,剝奪了孩子活動筋骨的空間和時間--家裡空間狹小、社區又無充裕、適合幼兒遊戲的戶外空間,再加上送托的幼教機構也是擁擠不堪,又讓孩子吃太多甜食零食,卻極少運動,從事的多半是看電視、玩電動遊戲或小肌肉之類的靜態活動。

 

        不僅如此,環境心理學的相關研究早已證實,長時間在狹小空間活動,孩子會有肢體伸展不開、情緒煩躁、衝突事件頻傳的現象發生。依據我國現行幼教機構的設置標準,幼稚園空間大小規定雖然已較托兒所、托育中心、補習班寬敞得多,但根本無法與歐美先進國家相比,甚至連鄰國日本標準的二分之一都不及,幼教機構的擁擠程度可想而知。遺憾的是,當我們期待政府提供幼兒更寬敞的學習環境時,為了業者易於立案及降低成本的考量,政策卻是朝向更加降低空間標準,且可以無戶外空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能期待孩子有比較好的體適能、有比較健康的身體?

 

        經常要求孩子乖乖坐著,根本是違反孩子天性,因為孩子就是從移動、探索、操作物體等活動中學習與發展。健康的身體先於所有的學習,幼兒正值身體大力發展的階段,幼兒教育應優先重視健康教育,室內外不僅應提供設置有平衡木、階梯、爬竿及輪胎的遊戲場,每天早上下午還要安排至少半小時,最好是一小時的戶外活動或體能活動時間,才能幫助幼兒充分發展大小肌肉動作的協調性,奠定身心健康的良好基礎。

 

 

幼兒教育是培養人際智能的教育

 

 

        過去家庭子女數眾多,且社區中街頭巷尾的孩子經常一起玩,人際互動經驗頻繁,人際互動對象穩定,人際之間較能因為長期密切的互動而相互深入了解,對於日後人際互動的敏感度與團隊合作的意識也較強。現代的孩子多在小家庭中長大,又可能是家中唯一寶貝,社區人際間比過去疏離,多半有的是與大人相處的經驗,而非同儕相處經驗,所以人際知能較為缺乏。

 

        對孩子而言,學齡前的教室猶如學習人際關係的實驗室,在這個實驗室裡,他們有機會和別人一起玩耍合作、作決定、並為決定負起責任、知道如何在遊戲中加入群體、用語言協商衝突、以及學習如何做一個具備社會能力良好的人。幼兒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幫助孩子發展人際智能,父母及老師應提供更多的時間,讓孩子有機會跟一群玩伴長期穩定的交往,深入了解彼此並相互學習尊重。

 

 

幼兒教育是開發思考力的教育

 

        現代孩子的知識確實比過去孩子豐富的多,但父母不要誤以為知識愈多、愈早習得,就表示孩子愈聰明,其實知識豐富並不等於智商高或高層次思考力能力強。現代孩子所習得的知識很多是透過電視與電腦網路而來,而不是因為在生活中經常有機會接觸它、使用它,透過親身真實的感官體驗習得,所以知識的記憶屋往往是短暫的,終究會自動拋到腦後,就算仍然記得,在生活上真正碰到需要運用已知解決問題時,也未必能聯想到。而且這種情形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因為未來的世界會更加科技化。

 

        聰明與否的關鍵是在於創意思考、問題解決與應用、分析、綜合、評鑑等高階思考能力的高下。研究學前幼兒認知發展的學者有一項重要的結論:幼兒的認知能力發展的確與年齡有關,但孩子的學習潛力很驚人,不能低估他們的思考、推理、記憶及問題解決的能力,而且應及早開發孩子思考力。

 

        開發孩子思考力是要多讓孩子有一邊做、一邊想、一邊解決問題的機會,而不是要孩子背誦許多他們不了解、又與他們生活抽離的東西,也不是光從書本上、電腦上去「學」某種知識。正確的方式是多帶孩子去戶外實地參觀,多讓孩子有親身體驗的機會,鼓勵孩子觀察、發問、預測、假設、實驗...等,反覆探究值得注意的事務和現象,並使用口語、圖像等各種媒介把自己的感覺、想法、觀察發現紀錄下來,帶回教室與師生共同討論、分享所得,讓孩子因而獲得深入、新的領悟。

 

 

幼兒教育是基礎社區公民的教育

 

        幼教機構是一個社區的縮影,老師應經常提供孩子有團隊合作的機會,鼓勵每位幼兒在團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依據個人專長貢獻出不同的特殊貢獻,就像社會中各行各業的「專家」,很自然地相互依賴,彼此獲益。例如:一位小男生,很喜歡說故事,說故事時口語、表情皆十分生動,班上許多孩子都很喜歡聽他說故事。另一位小女生,因為扮演恐龍唯妙唯肖,被全班視為「恐龍女王」,當小朋友決定要演出「侏儸紀公園」的故事時,小男孩的專長便是扮演說書人,而小女孩的專長便是扮演恐龍。

 

        每個孩子都是社區及文化族群的一分子,應該有機會互相學習,培養歸屬感,認同自己屬於社區及文化族群中的一分子,願意積極和社區中的別人合作、共同處理不同意見,這是民主社會運作良好的必要條件,也是社區公民教育的本質。既然學校本身也是社區的一部分,就不該成為孩子學習的一個孤島,除學校班級內、班級間的互動之外,應積極與學校所在的社區生活相連結,協助幼兒擁有全面地、深入地探索、理解社區周遭環境和文化活動的經驗,讓幼兒對社區有歸屬感及積極參與感。

 

        不過長久以來,由於我們多半認為幼兒是脆弱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所以經常把幼兒教育定位在家庭教育或幼兒本身全人發展教育的層次,而與大眾生活完全隔離。即使幼教課程中可能會安排「社區中幫助我們的人」這類主題,例如:郵差、警察和消防隊員,但卻很少帶領幼兒走入社區,更深入的探索他們如何成為社區的一分子,如何為社區貢獻。

 

        其實幼兒不只可以去參觀博物館、動物園或其他休閒遊樂場所,也可以因為對馬路底下的下水道產生好奇,拜訪市政府的工程人員,也可以因為一年一度社區農產品豐收季節,拜訪農夫,認識他們的工作。當孩子對某項議題的探究告一個段落時,也很可以邀請社區民眾一起參與,分享所學所獲。幼教機構應該是一個社區大人和孩子可以彼此分享生活與生命經驗的地方,也應該是一個讓幼兒的生活圈從家庭擴展至學校、擴展至整個社區的場所。

 

 

幼兒應該是主動生產者而不是被動的消費者

 

        由我們自身的學習經驗可以體認到「教了」未必等於「學了」,「學了」也未必等於「學到了」,而從當今世界各國許多知名的高品質幼教方案,也可以很確定地讓我們看到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很愉快的學習、主動的學習,而且確實有能力學到自己想學的東西。既然孩子有能力學到自己想學的,大人又何必什麼都要教?而且什麼都要自己教?又何必一切都要買現成的商業產品給孩子玩?應該是多讓孩子自己去學那些有能力自己學、又值得學習的東西,大人教的未必比孩子自己學的更有效果、現成的玩具也未必比孩子自己設計的更好玩、更有意義。

 

 

        如果大人把孩子視為被動的消費者,孩子便會完全依賴大人,許多原創性的問題、點子、資訊、想法就失去了,也失去了自主學習的空間。如果願意把孩子視為主動的生產者,鼓勵幼兒由熟悉的生活題材切入探究,幼兒才有興趣、才有點子,才能更深入挖掘問題,對孩子更具意義、也更富於教育性。

 

 

大人必須調整觀念,以身作則

 

        父母及師資培育機構的老師都是「過去」的學生,教育我們「現在」的孩子,去適應、挑戰他們「未來」將面對的時代。如果父母及老師都堅持用過去的方式教養孩子,把過時的資訊教給孩子,如何協助孩子去面對他們未來的時代呢?

 

        人生是馬拉松比賽,我們要從前瞻性的角度看幼兒教育,未來是網路科技、知識經濟的時代,一個人能否在各行各業的專業領域發光,靠的不是知識的多寡、技巧的熟練而已,而是誰能把知識最快創造出最大的附加價值,誰才是贏家。而要成為未來知識經濟時代的贏家,需要的是培養對人生的熱情與好奇,具備溝通表達、創意思考及終身學習的能力,並願意團隊合作、尊重不同意見、能積極參與社區事務的新世代公民,這些條件都不像資訊可上網搜尋而來。大人想要幫助孩子具備挑戰未來21世紀所需要的條件,就必須調整觀念,以身示範,並從此時此刻就做起。

 

【本文刊載在民國92年,回饋,第69, 34-38。】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天才消失、人才不見 誰之過?


 


 


/ 李佳芬


        私校副董事長(雲縣斗六)


 


 


編按:對孩子的教育「不要輸在起跑點」,這句話有如魔咒般深埋在多數家長的腦袋裹。孩子從小就被過早填塞大量的學習,連學齡前的幼兒教育也難以倖免:小學裡才要學的注音、寫字不但提前,還外加英語、MPM數學、電腦‧‧‧弄得孩子視學習為畏途。其實,有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假如六歲以前的幼兒能提早學習小學的東西,教育部的專家學者們幹嘛不把課程提前?就是因為幼兒的心智還未到達那個階段,做了反而是揠苗助長。以下的內容為一位私校的教育工作者所寫,文章讀來讓人感慨萬千。


 


 


 


教育的功能是什麼?一個孩子從牙牙學語開始對周邊環境充滿探索慾望,家長看待學齡前孩子的一舉一動,處處充滿驚奇與喜悅,彷彿這個心肝寶貝是天才投胎轉世;但是進入義務教育階段,隨著考試分數的出現,有多少孩子明亮閃爍的眼神逐步失去光采,家長也由驚奇喜悅轉為失望憤怒,家中的天才消失了,天啊!這到底是誰的錯。


 


學校教育是為了培養孩子還是折騰孩子?到處充斥資優生的教學氛圍,家長也將孩子能超前學習當成榮耀,你以為在少子化的當前,有些私校報考人數動輒幾千人,怎麼來的?一堆超前學習的學生報考的。


 


教寫字學注音、數學計算,九九乘法,趕在幼教階段完成,這是即刻顯現的教學績效;小學五六年級開始補理化學代數,「家長說有補有保佑」;國中高中更有考不完的大考小考,多少孩子在趕課、補習和考試中耗掉學習慾望。有多少學生在高中前不斷的考試讀書,上了大學開始不讀書,更別提離開學校後的終身學習。還有個奇怪現象,學校裡一堆數理資優生、語文資優生,企業界卻常感嘆找不到人才,「人才」到底在哪裡?


 


政府每年花大把經費投注在大學教育,卻聽到大學教授感嘆學生程度低落;教育官員和學界喊著提高高中生程度,卻不知問題根源在中小學,甚至幼稚園。


 


我個人認為教育無他,就是示範,但是我們教育環境給孩子的示範是什們?推動友善校園,卻不時聽到體罰學生?這種教育氛圍能培養出多少人格健全的孩子?整天埋首在紙筆測驗的孩子,哪兒來的思考與創造力?


 


【轉載自聯合報/民意論壇2009/01/13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文 / 洪蘭


        學歷:美國加州大學河濱分校實驗心理學博士

        現任:國立陽明大学神經科學研究所教授、


                    中央大學認知神經心理學實驗室負責人


        研究專長:認知心理學、語言心理學、神經心理學與神經語言學


 


 


編按:喜兒的體驗式教學一直是從「玩中做、做中學」,洪蘭博士的這篇文章從理論上得到佐證。本文引用自「愛你一輩子守護團」www.parentslove.org.tw


 


 


現在很多父母都已看到閱讀的好處,只要有空都願意拿書念給孩子聽,這是很可喜的現象。不過,遊戲還是孩子的天職,遊戲的重要性不亞於閱讀,父母除了念書給孩子聽,還須帶他去跟別人玩。


 


有個孩子,一歲半就被媽媽抱在懷裡親子共讀,兩歲半自己會拿著書看,是一個愛看書的乖孩子。五歲進了幼稚園,老師卻說他過動,愛打人推人。母親自己去幼稚園觀察,才發現其實孩子不是過動,而是不知道如何跟別人玩。


 


原來這孩子是獨生子,從小在公寓長大,不懂得如何與家人以外的人溝通。在幼稚園中,跟其他孩子玩時,他便去拉人家,或把玩在一塊兒的另一個孩子推開,自己去取代那個孩子的位置。這時母親才驚覺:當時一直把他關在公寓裡是錯的,孩子需要從小學習跟別人相處。


 


這個母親之前的想法,其實也是很多現代母親的想法。因為現在社會太亂,外面的世界不安全,車子多、壞人多、空氣髒,如果帶到公園玩,一個不留神,被壞人抱走就糟了;加上公園的玩具是共用的,她認為不衛生,不如讓孩子在家玩樂高。所以,她的孩子長到五歲,才第一次經驗團體生活。想不到,在公寓中單獨與母親互動的那一套,在團體不適用,於是孩子只好使用最原始的互動方式,以肢體接觸去溝通,才會被老師認為是過動。


 


德國人類學家艾伯斯費爾德描述過一個部落孩子的童年,他說:「三歲大的孩子就可以加入遊戲團體了,孩子其實是在團體中長大。年紀大一點的孩子,會解釋遊戲規則,也會告誡那些不守規則的人,例如,搶別人的東西,或愛打人會被驅逐出團體。所以孩子的『社會化』,主要在遊戲團體中發生;一開始時,年長的孩子會容忍年幼孩子的行為,但是容忍有上限,再犯就不跟他玩了。從團體遊戲中,孩子學會什麼行為會激怒別人,什麼是規則,一定要遵守。」現在很多學者都認為孩子的社會化是在同儕團體中完成的。


 


遊戲除了學習團體生活之外,還教孩子類化已學到的規範。美國有位心理學家在嬰兒的腳踝上綁一根絲帶,絲帶另一端綁在搖籃上面的走馬燈上,當嬰兒醒來踢腳時,走馬燈就轉動,嬰兒很快的就發現了這個關係,會一直踢,並咯咯的笑。但是一旦換了不同顏色或花樣的走馬燈,或把嬰兒床從臥室移到客廳,他們就不知道套用原來的經驗,踢腳讓走馬燈轉動轉以取樂。


 


實驗者更發現,只要在嬰兒學習過程中,讓他們看不同種類的走馬燈,或在幾個不同環境練習踢動,嬰兒就會知道套用類似經驗,踢腳讓走馬燈轉動,獲得樂趣。所以,在孩子小的時候,提供多樣性的刺激,對他學習的彈性(類化)是非常有幫助。因為他們知道:如果情境相似,那麼在這個情境中行得通的,在另外一個情境下,也應該可以。缺乏了這樣的彈性,孩子就不知道為什麼在家中可以跟媽媽互動的方式,在外面跟小朋友就不可以。


 


如果孩子需要在同儕團體中完成他的社會化,我們就要給他機會跟別人玩。書本帶給他知識,遊戲教他拿捏人際關係的分寸。「讀書」和「遊戲」是人格和智力成長的兩大推手,缺一不可。所以在念書給孩子聽之餘,也要常讓他跟別人一起玩。


 


在發展的理論上,「遊戲」甚至比「讀書」還重要,因為人品也比知識重要。現代社會,最後決勝負的是領袖魅力,而領袖力則必須在團體中才能培養出來。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解開孩子成長的密碼(四)

 5~6歲

 

解開孩子成長的密碼.jpg

 

編按:教育部最近請幼教學者為父母編撰了一本非常好的育兒書籍「解開孩子成長的密碼 —0~6歲嬰幼兒發展手冊」我們很高興此書內容與喜兒多年所堅持的幼教理念及做法不謀而合。特此摘錄2~6歲部份,並按歲數分成四篇文章轉載,以供喜兒家長參閱。

 

(四) 5-6歲的孩子


■生理動作發展
‧ 孩子可以兩腳交互地跳繩。五歲半後,手腳可同時用力,進行全身性的活動,如:爬竿。
‧ 孩子會仿寫一些字、畫出三角形;能不在大人的協助下,分辨衣物的前後,自行穿好衣服褲子、綁好鞋帶,也可以流暢地使用剪刀。
‧ 甚至已能臨摹或憑想像畫出生活中常見的人事物,並把細節描繪出來,如:汽車。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多帶孩子到室外活動,如果孩子一直關在家裏,長時間從事室內靜態的運動,他大肌肉動作的協調性、運動技能將無法得到充分發展。
‧ 在安全的考量下,可以讓孩子去玩單槓、學習游泳,使孩子的動作反應更為統合、靈活。
‧ 讓孩子自行搭配衣服、褲子、鞋子,讓他參與更多的家庭事務,孩子會學到更多的生活技巧。

在家裡,也能學習
為孩子在家裡布置一個學習的環境,簡單的材料與工具,對孩子來說,都能創造出無限新鮮的樂趣與學習。你需要準備的東西如下:
你可以放一張小桌子,書櫃子上收藏合適孩子閱讀的書籍,抽屜裏放一些可以發揮創意的材料與工具,如:圖畫紙、色紙、黏土、彩色筆、蠟筆、剪刀、白膠、空瓶子等,大的抽屜可以放一些組合積木,或是益智遊戲。

■認知能力發展
‧ 孩子的思考逐漸由具體而抽象,慢慢建立了基本的時間與數字概念。
‧ 有些孩子能理解10以內的具體數字概念,知道早上、中午、晚上的時間順序。
‧ 能觀察與分辨自然生態的現象,對各種生物感到好奇。可在腦海中形成圖像,進行思考。


■父母可以做的事…
‧ 不要求孩子死記、書寫注音符號或數字,孩子應該從生活經驗中,慢慢地建立概念。
‧ 拓展孩子真實的生活經驗,帶孩子去爬山認識花草植物,進行觀察、分辨,學習新知識。
‧ 適時問孩子問題、教孩子如何使用新工具、鼓勵孩子用語言、圖畫或其他的媒介表達自己的想法等,這些都是增進孩子認知發展的好方法。

教孩子不無聊
孩子老是抱怨無聊,只好送孩子去上才藝課程,孩子不見得有興趣,學一下就不想學了,浪費錢也浪費時間,並不是最好的安排。
建議父母可以這麼做:
(1) 布置豐富的學習環境,如:書籍、各種簡單的材料、工具。
(2) 鼓勵孩子發明遊戲,研究玩具可以有怎樣不同的玩法、怎樣玩才好玩。
(3) 鼓勵孩子先有構想,再動手做做看,把構想做出來。

■語言溝通發展
‧ 可以安靜地對照畫冊,聽故事CD,聆聽更長的故事,熟練地組織吸收新的語言資訊。
‧ 聽完故事,能說出重要的情節,在團體討論時,可以發表自己的意見。
‧ 孩子的語言發展逐漸成熟,能完整敘述自己經歷過的生活事件。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孩子下課回家後,與他討論學習的活動與經驗,幫助他組織吸收新的知識。
‧ 跟孩子一起朗讀童謠或故事,享受文章的韻律與故事內容,不要求他背誦。
‧ 鼓勵他發表自己的想法與意見,跟他溝通生活中的細節,分享彼此的感受。

親子溝通的小秘訣
(1) 公共場合及親友面前,不要無故責罵。
(2) 每次責罵或處罰前,先聽孩子怎麼說。
(3) 專心傾聽孩子說話,不要打斷或分心。
(4) 不要出現任何取笑孩子的言語或行為。
(5) 回應孩子說的話,接納他提出的想法。

■社會情緒發展
‧ 孩子可以遵循團體的遊戲規則,玩一些簡單的規則遊戲,如:撲克牌、彈珠比賽遊戲。
‧ 孩子群體間,常有小團體,出現「我和你同一國」的情況,喜歡和同伴分享秘密。
‧ 孩子的情緒平和,知道自己和別人不同,而且和父母是不一樣的個體,邁向心智的獨立。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如果孩子表現優良,你可以立即具體地鼓勵他:「你會自動幫忙收拾家裡,我很感動。」
‧ 傾聽孩子在人際上遇到的難題,不要批評取笑他的處境,給他一些鼓勵與建議。
‧ 父母要作好心理預備,孩子即將上小學,不再會常常黏著你並事事倚賴你。

幫助孩子學會分享
有些孩子不太喜歡與人分享,可能是天生的氣質使然,或是家裡的獨生子女,所以沒有分享的經驗,爸媽如何教會他們分享?
(1) 不要用強迫、命令及責罵的方式。
(2) 給他心理準備的時間,不要直接命令他把玩具或點心拿出來,分給其他孩子。
(3) 尊重地詢問他:「願不願意把東西跟別人一起分享?」不願意則不勉強。
(4) 跟他解釋跟別人交換、分享,可以交到好朋友一起玩,會更有樂趣。

■ 爸媽的Q & A

1. 我的孩子愛買東西,吵不停怎麼辦?

「小芸愛看廣告,甚麼都吵著要買,這實在不是一個好習慣,怎麼辦呢?」

‧ 教孩子如何「解讀」廣告
孩子不瞭解廣告的目的是為了鼓勵人們去購買他們的產品,也誤以為廣告的內容都是真的。有時,甚至分不清楚廣告和真正節目的差別,建議父母與孩子一起看電視時,可以多跟孩子討論,跟孩子說明哪些是廣告,解釋廣告的目的。
如:父母可以試著舉例,跟孩子說明許多飲料或玩具的廣告,都有可愛的代言人物,就是希望小朋友多多去購買。也可以讓孩子自己比較看看,花大錢買了廣告促銷的飲料,不見得比其他的飲料好喝。

‧ 以身作則,示範良好的消費態度
如果孩子從小就學會要買名牌,認為東西包裝一定有卡通明星,那孩子長大後,恐怕樣樣都要使用名牌,消費習慣一旦養成,未來想改變很難。所以,父母要在日常生活中,力行簡約的原則,不花多餘的錢購買不需要的東西,也不一定要用名牌商品。如此,才能以身作則,讓孩子在潛移默化中,從小就建立良好的消費態度。

‧ 幫助孩子建立對信用卡的正確概念
父母應告訴孩子,就算使用信用卡購買東西,事後還是要給錢,使用信用卡,容易讓人買了原本不需要的東西,應該盡量節制。這樣孩子才不會誤以為,使用信用卡就可以買東西、不必付錢。

 

2. 我的孩子輸不起,凡事想搶先,該怎麼教他?

「炫元動不動就生氣,排隊總是想搶第一,玩溜滑梯沒有搶到第一就哭了,跟同學玩遊戲輸了,就生氣,該怎麼幫助他呢?」
許多孩子因為是家中的獨生子女,大人處處都遷就他,結果孩子到了幼稚園上學,發現同年齡的同學不會讓他,他不能再事事搶第一,玩遊戲時,也不見得可以獲勝,因此大受挫折,以哭鬧發情緒。如此,該怎麼教他呢?

‧ 在家中也強調「團體生活」的基本禮儀及規範
許多父母認為孩子是上學之後,才進入團體生活。其實家庭生活也是團體生活的一種,如果孩子從小在家庭生活中,就學到團體中需要相互尊重、禮讓、輪流、分享的基本禮儀及規範,到了學校,自然就會禮讓別人,因此,建議父母不要過於寵愛孩子,養成凡事只想到自己,事事都要別人退讓他、護著他的個性。

‧ 多與孩子玩一些益智遊戲
玩益智類的遊戲,必須遵守輪流、公平競賽的規則,如果父母多與孩子玩五子棋、象棋、跳棋等棋類遊戲,或撲克牌的蓋棉被、抓烏龜、接龍遊戲以及大富翁等紙盒遊戲,會有助於孩子從中學到輪流的規則,且玩遊戲本來就有輸有嬴,孩子玩多了、看多了,自然會體認到「勝敗乃兵家常事」的道理,較能以平常心看待輸贏與成敗。

‧ 鼓勵孩子「再試一次」
在遊戲與生活中,當孩子面對自己的挫敗時,千萬不要嘲笑他的不行,這樣可能會更加打擊孩子的自信心。建議父母可以表現出:「沒關係!大不了再試一次!」的態度,鼓勵孩子以平常心面對自己的挫敗,失敗沒關係,更重要的是事後能仔細檢討挫敗的原因,針對原因作改善,努力再試一次!
爸媽也可跟孩子分享自己小時候曾經從失敗中站起來的一些經驗,讓他知道世界上所有獲勝的人,都曾有無法計數的失敗經驗,成功是從無數失敗經驗中長出的智慧果實。

3. 我家也有「小學新鮮人」,如何幫助他?
「國奕就快要上小學一年級了。在進入小學之前,我需要幫助他在哪些方面作好準備呢?」
孩子一旦上小學,需要適應長時間坐在椅子上聽講,並遵守班級的秩序。許多生活的規範都與幼稚園有很大的差異,如:沒有提供點心,要上一節接著一節的課程,上課不可以說話、吃東西、上廁所,有時還會考試,回家還要寫作業…孩子剛開始的確會覺得不適應。許多父母甚至比孩子還要緊張,以下幾項建議供父母參考:

‧ 以平常心看待
其實,父母可以平常心面對,唯有父母放心,孩子才能安心。只要父母願意與孩子一起抱持「兵來將檔、水來土掩」的態度,相信孩子一定可以順利走過這段幼小銜接的適應期。事實上,許多研究顯示,大部分小一的孩子,都能適應得很好,父母只需要在孩子上小學前,幫助孩子在生活上與心態上作一些調整就可以了。

‧ 調整孩子的生活作息
進入小學,生活作息得作全面調整,原本可能八點起床的孩子,現在七點就得起床,而且,還得精神飽滿地去上學,才能專心學習,所以孩子每天晚上九點一定要上床睡覺,才能有充足的睡眠。
父母可以與孩子一起討論,訂出生活作息時間表,在前一天準備好上學用品,及出門要穿的衣服,這樣隔天早上就有充裕的時間吃早餐,可以減少孩子的緊張忙亂,不會在混亂與匆忙中上學。

‧ 跟孩子討論小學與幼稚園的異同
父母可先跟孩子聊聊小學的生活,說一些小學才會發生的活動及趣事,以及小學與幼稚園生活的不同點;告訴孩子:「你要上小學了,這表示你長大了,變厲害了,才可以上小學,接受更難的挑戰!」。同時,也可利用一些繪本與影片,跟孩子討論小學生活可能有的新經驗與學習,讓孩子一方面有預備,一方面也有期待。

‧ 一起拜訪小學校園
可在孩子上小學前,帶他參觀一下校園,包括:孩子最愛的操場、遊戲場以及未來一年級的教室,引發孩子對小學生活的嚮往與期待。

‧ 需要事先上正音班嗎?
有許多父母擔心孩子上小學,無法趕上一年級的進度,而考慮讓孩子先去上正音班。其實沒有太大必要!
在幼稚園的課程中,老師和孩子常常一起唸兒歌、說故事、閱讀不同形式的讀本,鼓勵孩子探索環境中的文字符號,孩子已經認識許多書面文字符號,如:數字、自己及好朋友的名字等等,只是未必直接教導注音符號的讀寫而已。
只要孩子在日常生活中,發音標準、會正確地說出事物的名稱、並且清楚表達自己的意思,到小學再學注音符號或國字,其實並不困難。
需要注意的是,如果孩子有發音與表達上的問題,可先請教幼稚園老師的意見,並到醫院尋求專業的語言治療管道,才能有效地幫助孩子。


其他可參考的有用資訊

教育部國教司:http://www.edu.tw/EDU_WEB/Web/EJE/index.php

全國幼教資訊網:http://www.ece.moe.edu.tw/

內政部兒童局社區保母支持系統網:http://nursery.cbi.gov.tw/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http://www.bsmi.gov.tw/indexset/main1.jsp?no=7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嬰幼兒服務:http://www.bosa.tcg.gov.tw/i/i0100.asp?l1_code=01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mental.doctor.com.tw/index.asp

臺北市立圖書館網址:http://www.tpml.edu.tw/TaipeiPublicLibrary/index.php

文建會兒童文化館:http://children.cca.gov.tw/home.php

臺北市早期療育綜合服務網:http://www.tpscfddc.gov.tw/

臺灣母乳協會:http://www.breastfeeding.org.tw/

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嬰幼兒基金會:http://fcdd.org.tw/html/news/

解開孩子成長的密碼 —0-6歲嬰幼兒發展手冊

發 行 人:杜正勝
編輯委員:呂木琳、吳財順、陳明印、潘文忠、鄭來長、黃月麗、許麗娟、王慧秋
總 編 輯:林佩蓉
諮詢顧問:保心怡、歐姿秀、蔡延治、陳娟娟、陳淑琦、郭李宗文
審查委員:蔡春美、許玉齡、蘇雪玉、汪慧玲、謝國清
撰 文:林佩蓉、黃于庭、許惠茹
執行編輯:王珊斐
視覺規劃:魔莉星球創意圖案工作室http://www.sherri-design.com
發行單位:教育部
地 址:100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5號

出版年月:96年05月
教育部網址:http://www.edu.tw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解開孩子成長的密碼 (三)

4~5歲

 

解開孩子成長的密碼.jpg

編按:教育部最近請幼教學者為父母編撰了一本非常好的育兒書籍「解開孩子成長的密碼 —0~6歲嬰幼兒發展手冊」我們很高興此書內容與喜兒多年所堅持的幼教理念及做法不謀而合。特此摘錄2~6歲部份,並按歲數分成四篇文章轉載,以供喜兒家長參閱。

 

(三) 4-5歲的孩子


■生理動作發展
‧ 可以在有障礙物的空間行動自如,左、右腳皆能單腳跳,可以雙腳交替上下樓梯。
‧ 能練習拍球,能伸手接球,會對準目標丟球、踢球。
‧ 能仿畫十字形和方形,連續剪出一條線,學會自己穿套頭衣服、扣扣子、拉上拉鍊,並練習刷牙、漱口 、拿筷子,但有時仍需要成人協助。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孩子活力十足,騎單車、跳繩、玩球、跑步,都是很好的運動。
‧ 運動應適度,不要讓孩子太早接受密集且壓力大的訓練,如:參加競爭性的游泳比賽。
‧ 讓孩子幫忙做早餐、擦桌子、擺餐具,學習自己折疊衣服、被子,這些都可以為孩子帶來成就感。

幫忙做家事,是遊戲,也是運動
讓孩子幫忙做簡單的家事,不僅養成他的責任感與好習慣,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種遊戲和運動,有助於他的發展與學習。
孩子可以做的家事很多,包括:收拾東西,把東西歸類排整齊,清洗個人的餐具杯子,清理桌面等。

■認知能力發展
‧ 對生活中的事物有基本的概念,如:有四個輪子,人可以坐在裡面的,會猜到是車子。
‧ 孩子喜歡發問,樂於自己實驗、操作新的想法,如:把肥皂當作小船。
‧ 孩子能指出物件的異同,注意到生活中人事物的改變,可以運用圖畫或其他方式做紀錄。

■父母可以做的事…
‧ 不要求孩子記憶、背誦知識,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學習觀察,鼓勵他提出問題。
‧ 讓孩子主動探索,如:觀察昆蟲、自己動手做昆蟲手偶,他自然會學到昆蟲的相關知識。
‧ 鼓勵孩子思考故事中發生的問題,讓孩子預測或改編故事的結局,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關掉電視,學習才開始
孩子一直盯著電視,沒有時間去發現、
觀察周遭的環境,也沒有機會主動去學習。
但是把電視關掉後要做些甚麼呢?

 

(1) 全家人一起坐下來讀一本書。
(2) 走出家門,到公園散步談天。
(3) 一起動手製作一道健康點心。
(4) 欣賞音樂,拿出望遠鏡觀星。

■語言溝通發展

‧ 能依大人的指示完成事情,可以安靜地聆聽,並且複述別人說的話。
‧ 喜歡聽故事,能簡短重複自己聽過的故事。會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 孩子會依照對話情境的不同,調整自己說話的內容和口氣,如:對老師說話時,比較有禮貌。

■父母可以做的事…
‧ 聆聽孩子描述學校發生的事件或經驗,雖然他說得未必完整,卻是重要的情感分享與練習口語表達的機會。
‧ 鼓勵孩子說故事,和他一起用圖畫或文字紀錄下來,將有助語文能力的發展。
‧ 教孩子成為有禮貌的人,如:跟公車司機說謝謝、與人問好,這些都是重要的社會語言。

你一句、我一句 玩故事接龍遊戲
有一種遊戲十分簡單,每個人都可以跟孩子玩,孩子一定會很喜歡跟你一起編故事。你一句、我一句,故事接龍真有趣。
「從前,有一隻小狗迷路了,在尋找主人。」
「小狗的主人不見了,他很傷心。」
「他到處問別人,有沒有看到他的主人。」
……

■社會情緒發展
‧ 孩子喜歡和朋友一起遊戲、合作,能和人分享共用物品,會幫忙友伴。
‧ 孩子能負責團體分配的簡單工作,會排隊和輪流,願意遵守團體遊戲的規則。
‧ 孩子能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察覺他人的情緒,給予安慰與關心。知道性別不會隨外表改變而變化。

■父母可以做的事…
‧ 若孩子天生害羞,父母可邀請他的同學到家中來玩,在安全熟悉的環境下,學習與朋友相處。
‧ 在家庭生活中,分派給孩子一份簡單的任務,如:每天幫忙擺碗筷,養成孩子的責任感。
‧ 和孩子玩扮演遊戲,有助他練習社交技巧,學習解決衝突,表達情感,認識人我的異同。

孩子的性好奇
孩子約在3到4歲前,已經知道自己的性別,而當孩子對男、女生的性別及生殖器官的差異產生好奇時,會提出很多問題,或喜歡偷看別人上廁所,玩弄自己的性器官等,你可以
(1) 以平常心,健康且坦白地回應孩子的性好奇。
(2) 幫孩子洗澡時,教他認識自己的性器官,學習如何清潔、保護自己的身體。
(3) 如發現孩子自慰,不要驚慌,可以跟他說:「你的手上有看不見的細菌,摸生殖器會生病,身體的器官要好好愛護,不能拿來當玩具。」

 

■ 爸媽的Q & A

1. 該如何跟情緒暴躁易怒的孩子溝通?
「小偉只要不如自己的意,就會大哭大鬧,在地上打滾,該怎麼跟這樣的孩子溝通?」
暴躁易怒的孩子,有時因為容易受挫折,面對不合自己心意的人事物,常有激烈的情緒反應。這樣的孩子,可能天生情緒反應就比較激烈,但還是可以透過合宜的教養方式,提升孩子對挫折的忍耐度,幫助孩子學習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情緒,用正向的方式處理情緒問題,與人溝通。

‧ 更好的溝通:同理心的語言
使用責罵或處罰,對孩子是沒有用的,孩子可能哭得更激烈,覺得自己很委屈。即使一時停止吵鬧,心中可能累積更多負面情緒,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更缺乏善意與信心。
如果父母學習對孩子使用同理心的語言,讓孩子感受到爸媽瞭解他的感受與難處,孩子可能變得更容易溝通。這樣,孩子可能學會如何適當地表達自己的需要與感受。當別人無法滿足他的需求時,他比較不會感到憤怒與生氣。

‧ 甚麼是同理心的語言?
孩子的情緒正處於激烈、無法控制時,建議父母可以蹲下來,平緩自己的情緒,試著用同理心的語言與孩子說話,如:「你現在很生氣。」
使用同理心的語言時,父母可以試著描述孩子的狀況,如:「你現在看起來很不舒服」、「你的表情好像很不高興」、「你覺得很難過」。
當成人有不同的反應,不是大聲叫罵,孩子可能會停下他無理取鬧的動作,想要與你說話。這時,你可以跟孩子有更多溝通的機會,記得先傾聽孩子的感受,不要急著解決問題,也不要責罵他。

2. 孩子有交友問題,該如何是好?
「孩子常抱怨同學不理他、不跟他玩或不跟他作好朋友。該如何處理呢?」

‧ 耐心傾聽孩子的困擾
父母最重要的就是先學習耐心地傾聽孩子遭遇到的困難,雖然孩子抱怨的事情可能大同小異,但他的情緒需要抒解及安慰,父母應該傾聽他的苦惱,給他一些鼓勵與建議,幫忙他想一些積極的方法挽回友誼,也可以藉機讓孩子學到一些社交相處的技巧。

‧ 積極的作法及建議
父母可以邀請幾個熟悉的孩子到家裡玩,示範如何與他人交往互動,帶孩子們一起玩簡單的遊戲,與其他家庭一起出遊活動,讓孩子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下,長時間與別的小朋友相處熟識,慢慢地就會玩在一起。
鼓勵孩子與別人分享玩具及點心,讓孩子帶玩具或點心到學校與同學分享。挑選跟友誼有關的繪本與孩子共讀,與天生害羞的孩子分享交朋友的經驗與方法,這些都是幫助孩子解決交友疑難的方法。

‧ 幫助不會交朋友的孩子
有些孩子不被其他孩子接納的原因,可能包括:服裝儀容不乾淨,喜歡說粗魯的話,搶同學的玩具,常推擠同學,破壞別人正進行的活動。這些孩子往往以為這樣做可以吸引大家的注意,不知道這樣是不適當的。

建議父母瞭解孩子的交友狀況後,從旁觀察孩子與別人的相處的情況,從其中找到問題的關鍵,幫助孩子學習尊重別人,瞭解正確的社交方式,在團體活動進行中,學習與他人互動、合作、分享,注意他人的需要,學會用正確有禮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要。
幫助孩子轉變的過程是漫長的,父母也可以透過繪本童書跟孩子討論分享,在家庭關係的實踐中,以身作則,多瞭解孩子的想法與動機,孩子如有情緒上的問題,可以多使用同理心的方式,傾聽孩子的情緒及心聲,才能真正地幫助孩子。


其他可參考的有用資訊

教育部國教司:http://www.edu.tw/EDU_WEB/Web/EJE/index.php

全國幼教資訊網:http://www.ece.moe.edu.tw/

內政部兒童局社區保母支持系統網:http://nursery.cbi.gov.tw/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http://www.bsmi.gov.tw/indexset/main1.jsp?no=7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嬰幼兒服務:http://www.bosa.tcg.gov.tw/i/i0100.asp?l1_code=01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mental.doctor.com.tw/index.asp

臺北市立圖書館網址:http://www.tpml.edu.tw/TaipeiPublicLibrary/index.php

文建會兒童文化館:http://children.cca.gov.tw/home.php

臺北市早期療育綜合服務網:http://www.tpscfddc.gov.tw/

臺灣母乳協會:http://www.breastfeeding.org.tw/

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嬰幼兒基金會:http://fcdd.org.tw/html/news/

解開孩子成長的密碼 —0-6歲嬰幼兒發展手冊

發 行 人:杜正勝
編輯委員:呂木琳、吳財順、陳明印、潘文忠、鄭來長、黃月麗、許麗娟、王慧秋
總 編 輯:林佩蓉
諮詢顧問:保心怡、歐姿秀、蔡延治、陳娟娟、陳淑琦、郭李宗文
審查委員:蔡春美、許玉齡、蘇雪玉、汪慧玲、謝國清
撰 文:林佩蓉、黃于庭、許惠茹
執行編輯:王珊斐
視覺規劃:魔莉星球創意圖案工作室http://www.sherri-design.com
發行單位:教育部
地 址:100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5號

出版年月:96年05月
教育部網址:http://www.edu.tw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1 2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