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分類:叔叔隨筆 (17)

瀏覽方式: 標題列表 簡短摘要
盪繩到畫盪繩
 
文 / 黃廣祥
圖 / 黃梓銘
 
1.jpg
 
剛升上中班的一位孩子跟園長說,上學很無聊,他都不會盪繩。園長回他: 「你想學盪繩就去找中班老師,她最會盪繩了。」
 
老師得知後跟他說,上學不只是來玩遊戲,也是來學會照顧自己;學會自己吃飯、整理東西,雙手有力氣做事,才會有力氣盪繩。到了體能時間,老師親自示範盪繩的步驟及注意事項後,開始讓每個人輪流盪。兩三個從小班就學會的孩子可以把繩子拉到圍籬邊,再站上輪胎,從那裡一躍而下,盪得又高又遠;不會的則由老師抓住繩子,讓他們學習用雙手抓緊、同時雙腿夾住繩結之後,前後緩緩地盪。
 
第二天,在體能活動前,老師讓孩子對盪繩有進一步的連結,把一捲紙拉長,請幼兒畫出一條長線來作為繩索、接著畫繩結,然後輪流把自己畫上。孩子們覺得好玩,趣味盎然地把自己畫在繩結旁邊,有的人還把自己畫到頂端。接著,老師再給他們到院子去玩盪繩。 幾天下來,不會的孩子已掌握到竅門,能自行輕盪了;甚至有人還會仿傚一躍而下的方式。
 
這個周末,剛好是替那位曾說不會盪繩的孩子慶生,依慣例他會收到同學們繪製給他的生日賀卡,卡片上所畫的是老師建議的主題:「盪繩的孩子」,為這一周學習有了令大家回味的逗點,每位孩子對盪繩的感受也就更深了。相信接下來,這些幼兒如其他學會的孩子從盪到攀抓著繩子一節一節往上提升,尋找自我的挑戰與突破。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櫻花果與山芹菜
 
文 / 圖 黃廣祥
 
1.jpg
 
春天回暖,櫻花樹上的果子由綠轉紅、由紅變紫,吸引來吃的小鳥,也是向喜兒孩子招手來嚐鮮的時刻。看過櫻花盛開、飄落,撿拾落花回去做美勞;接著觀察結果、在樹下嬉戲;等待果子成熟、品嚐。不同情景和變化用時光串起,讓幼兒在各個階段有所連結和體驗,最後以味覺作收尾。櫻花果(不是櫻桃呵)是種有特殊風味的野果子,現今在基因改良下,不少水果只剩下甜味,櫻花果的味道卻是變化多樣:入口先是酸甜,再來苦澀,最後回甘。味道層次的堆疊讓人欲拒還迎,很多孩子就這樣一顆接一顆地吃著,對幼兒而言,更是味蕾的探索與拓展。
品嚐完櫻花果,走到另一邊的山坡,山芹菜已經生機盎然地在土裡冒出來。先教孩子分辨葉子的形狀,接著顏色的深、淺是老葉與嫩葉之別(一般芹菜吃梗,山芹菜卻是吃葉);再來是味道:嫩葉較淡、老葉較濃。問孩子有誰願意試吃,結果大部份人都舉起手來。把芹葉撕成小片、小片地分給孩子,讓大家品嚐它的香味後,孩子們就結伴四散地採集去。因為,它會是春天賜給孩子很好的一道食材,回到教室裡做「山芹菜炒蛋」。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13.jpg

14.jpg

15.jpg

16.jpg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和幼兒共讀

談協會在公園裡的「週日悅讀」~

文 / 黃廣祥

  圖 / 喜兒親子協會

 

0.9.jpg

大家都知道故事繪本主要是給學齡前的幼兒看,它的特色就是以圖為主、文字為副,甚至有些繪本連文字都沒有。但是,很多時候成人給孩子唸讀繪本時,拿起來就是一頁、一頁唸給孩子聼,幼兒就被動地接收繪本裡的內容,錯失了可以先有自主探索的機會,往後就算翻閱,他也會一再要求成人講給他聼,因為,幼兒被「先入為主」的故事框住了。

0.jpg

有別於其它閱讀活動,喜兒親子文教協會在楊梅四維公園推動的「週日悅讀」,說書人先從封面到封底一頁一頁地翻給幼兒看,每一頁都會問:「你有看到什麼?」「他在做什麼呢?」「還有其他的嗎?引導孩子看著書中的圖畫作回應,過程中若有說法不對或不一樣的地方,說書人不會去矯正他,讓他自信地在眾人面前繼續說出自己的想法,別的孩子見狀,受到激勵也就接連舉手發言。待孩子整本書都看完、發言完畢,這才輪到說書人依照作者的文字唸,讓孩子在分享過圖畫後知道作者的想法。於是,這本書在幼兒的心目中就有兩個版本:一個作者的、一個他的(或者融合別的孩子)

0.5.jpg

這樣的方式有什麼用意呢?

  1. 讓孩子對這本書先擁有詮釋權。成人一開始若不去強調繪本的文字含意,而是鼓勵孩子專注於圖畫所呈現,並把看到或想法說出來,幼兒就會發現他可以用自己的角度去「看」這本書,閱讀動機和樂趣就能自發起來,往後不再非要成人來講述不可。

0.2.JPG

  1. 學習聆聽並包容不同意見。現場裡,不同孩子對書中繪圖會有不同的發現與想法,在每個人都能發表自己的看法時,其他人就有機會聽到別人的意見,同時也觸動了他的思考;繪本有了孩子不同的詮釋,故事內容因此豐富而多元,這就是創作可貴之處(一本書、一幅畫,看的人因為有不同的角度,就會有不同的解讀,然後產生不同的感受和啟發)

00.jpg

  1. 提供幼兒在公眾面前表達的機會。有些幼兒會害羞,尤其在陌生人面前,雖然剛開始不敢啟齒,但來了一次、兩次或三次後,受到現場發言氣氛的影響,他漸漸就會無所畏怯,暢所欲言。

page6.jpg

另方面對成人而言,也是很好的歷練和觀察:

  1. 說書人提出什麼樣的問題會導出什麼樣的回應。它可以讓孩子面面相覷、全場鴉雀無聲,也可以彼起此落、熱鬧發言。說書人會發現主觀性的對話無法瞭解孩子原有的想法,只有客觀的提問才能導引出幼兒源源不絕的回應。

0.3.JPG

  1. 有的幼兒天馬行空的聯想、有的卻能觀察入微。這提供了成人一個觀察及瞭解孩子很好的機會。十個孩子十個樣,加上不同的年齡、性別、特質都會有不同的反應,有些發言內容甚至超出成人所想像,令人驚艷。

0.10.JPG

當故事講完,說書人在現場還會有後續的活動:請孩子對這本書喜歡的、感受最深的把它說出來、畫下來,或者跟故事有關的帶動唱、摺紙等,這些都是希望孩子對這故事繪本有更深的連結與聯想。

0.11.jpg

0.4.jpg

後記:協會的週日閱讀持續進行了六週,無奈天氣愈來愈冷,公園裡的風愈來愈大,活動因而12月27日起暫停。待春暖花開的三月再復辦,但有興趣的家長可用以上方式在家裡和孩子一起探索繪本,或者邀三、五好友的孩子來共讀共享。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幼兒管教與處罰

 

/  黃廣祥

                                             喜兒的"叔叔"  

 

 

DSC_0481.JPG

 

 

來喜兒參訪的家長,其中有些人跟我們討論到幼兒的管教,最後自然觸及到以下的問題:你們會處罰孩子嗎? 答案是肯定的。如何處罰? 剝奪其遊戲的權利或靜坐。有人聽了懷疑其效力,有些家長卻能會心一笑,同意從孩子的角度而言算是很嚴重了。

 

如何看待管、教、罰?

 

幼兒的成長發展是以自我為中心開始,他的行為與習慣形成先從自身需求出發。當他對外探索,其行為影響到安全、衛生、健康或干擾到別人時,幼兒就會被告誡,甚至被要求調整所作所為,若屢說不聽,成人將加以處罰來制止他不當的行為。

 

在管、教、罰的過程,有的孩子接受教誨,有的卻是屢說屢犯,這是由於每個孩子的理解力、自控力發展有所差異;另方面,學齡前幼兒的行為發展正處在西方人所謂的「嘗試但會錯誤」(try and error) 階段,大多數孩子需要重複犯錯才能調整過來,新的習慣或行為更要一段時間來醞釀而成。 成人須以平常心看待,切莫加重其罰,讓雙方不知不覺陷入一個惡性循環裡。喜兒的多年經驗是:成人要耐心、平和地用同樣方式讓孩子重覆體會,若不斷變換處罰方式,除了增加幼兒調適的障礙進而產生焦慮,更會造成反效果。

 

11e06c2b9a1cbb418b0db72b0618cb6a

在管教幼兒過程,成人的肢體語言會影響到對孩子教誨的效果

 

喜兒的處罰方式

 

           喜兒在給新進同仁的「師生互動守則」裡,有關處罰有五條:

  1. 限制當下使用玩具權利(例:不收拾玩具)
  2. 限制當下和同伴遊戲權利,只能從事個人活動(例:語言或肢體騷擾同伴,勸告無效)
  3. 限制當下從事特定遊戲的權利(例:不遵守該項遊戲的規則)
  4. 限制從事任何活動的權利,靜坐數分鐘;遇到尖叫哭鬧、發脾氣摔物品則需隔離他處靜坐,由行政老師陪伴及處理。結束後,須再次讓他瞭解受罰原因(例:屢說不聽、情緒失控、攻擊同伴等)
  5. 練習正確適當的動作(例:搬椅子動作不當、收拾玩具動作粗暴、衝、跑上、下樓梯

 

a7df351220f8a94ff0190e2fc5bbd3a4

管教有時也可借助同儕相互影響的力量

 

上述最重的就是「靜坐」了---幼兒所有的自由在特定時間裡被限制。「靜坐」對孩子來說雖然是處罰,但其實是給雙方的一個暫停、緩衝,它讓孩子有冷靜的機會,特別是他情緒失控時,也讓正在忙的成人得以把手上事情告一段落,並思考後續如何和孩子對話。

 

靜坐有兩個關鍵:時間和善後。幼兒的天性不耐久坐,加上還未建立明確的時間觀念,坐得愈久,静坐的效果就不斷遞減,有人用一歲一分鐘作為依據,換言之,一位學齡前的孩子得宜的時間大約是六分鐘內,但仍可視孩子的狀況略作縮短或增長;靜坐的重點在「緩衝」而不在「懲罰」。再來是善後,時間到了成人須要跟幼兒對話,讓他瞭解靜坐原因,但不適合長篇大論,愈小的孩子愈需要簡短明瞭的話語。

 

IMG_4529.JPG

在秩序與安全的管教上,規則要明確公平,並須思考到孩子在嘗試過程會發生失誤

 

                以上是對一般幼兒而言,若遇到特殊孩子或個案,靜坐、隔離都無效怎麼辦?成人就應回顧、檢討孩子所處環境、規範制定、事件處理過程,看當中是否有哪個環節還有調整的空間;並且再從家長晤談中,得到相關推測幼兒行為背後真正原因的機會,尋求學校行政、特殊教育、體能或藝術治療等管道,以協助幼兒調節其注意力或情緒。

 

負面表列、謹言慎行

 

        雖然有了上述那些方式與配套,一些可能有不良副作用或後遺症的言行在喜兒也表列出來,園裡的成人必須小心運用或者避免加諸在孩子身上。

 

  1. 慎用大聲叱喝或叫駡。當孩子的行為危及自己或他人安全時,在情急的情況下,確可收到震懾的效果。若只是糾正一般錯失,成人應以平和但嚴肅的語氣來對待,因為幼兒聽到成人吼叫,會處在慌亂狀態而無法好好思考;久而久之,他將疲乏掉或被模式化,成人也就陷入「要愈來愈大聲」的窘境裡,否則孩子會不當一回事。

 

e24fce27c623f63c2a93ada1b641dae8

「循循善誘、允許犯錯」才是管教有效的關鍵

 

  1. 幼兒若安置到別的地方靜坐必須視線所及,否則要有成人陪同;不可把幼兒隔離到别的班級去,這會造成有些幼兒心靈上的衝擊及驚恐,那是因為其認同感與歸屬感被剝奪所致;身處在不熟悉的環境,接收别的孩子異樣眼光和質問,將使他產生複雜而負面的情緒,如屈辱(覺得很沒面子)、憤怒(怪别的孩子多事)…嚴重的還會產生對自己失去信心。

 

  1. 不可跟孩子說些現實做不到的事情作為嚇唬或處罰(如:不准回家、上廁所、午睡、用餐)。由於在喜兒不會也不允許兌現,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漠視成人的言行。

 

20ea72170da0a94bd2a737923d609f96

愈小的幼兒愈需要「先做朋友、再說教」

 

  1. 不在公衆或人來人往的地方,長時間教訓孩子或罰站。因為當他人經過的注目或好奇走來旁觀,都會影響幼兒的自尊心,脆弱者其稚小心靈因而受創、強悍者則先把心情武裝起來、擺出不在乎的樣子,這又可能激起成人的情緒,並導致更强烈的作法。公然處罰還有别的副作用,它會產生「殺雞儆猴」、「寒蟬效應」,讓其他原來天真的幼兒開始學會「察言觀色」、「見機行事」,有些精靈的小孩為了怕被波及甚而做出討好成人的行為,這些都是我們不樂意看到幼兒在這階段所應建立的能力。

 

  1. 不因處罰孩子導致自身的不便、委屈作為事後對某些孩子或全體訴苦。天真的幼兒看到成人難過,受罰者會自責或憤恨,別的孩子則會替成人產生不平與同情,轉而埋怨受罰者;其它如「連坐法」、「抓耙仔」也在禁止之列,因為這些都有離間幼兒彼此情感的效應。

   

假如幼兒有一百種語言,成人管教孩子相信也有上百種方法,如何在眾多方法中挑選一些既能教化孩子,又能避免產生不良的副作用或後遺症,也許就是我們智慧所在,以及作為一個成人的價值罷?! 

239a747fb125452ec4ffae5de9ccbf90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栽種與飼養

 ~ 喜兒孩子的必修課 ~

 

      圖  /  喜兒老師

                               文 /  黃廣祥 喜兒的叔叔

 

page2.jpg

 

 

每年春暖花開的季節,喜兒校園旁邊的種植區就開始熱鬧起來。成人和幼兒一起翻土、栽種; 老師會和孩子到那兒定期觀察、記錄、澆水--- 這是喜兒孩子進入中班後會有的種植活動。

IMG_1875.JPG

 

在同一時候,有另一群手拿著網子的孩子和老師到戶外去尋找蝌蚪,他們撈蝌蚪回來飼養,為蝌蚪尋找食物、作記錄,同時也涉獵有關青蛙的繪本、歌謠,甚至自編蛙舞等.---這是孩子在大班時的必有課程。

IMG_1657.JPG

 

栽種與飼養為何成了中班與大班的必修課? 喜兒這些行之多年的課程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有關栽種,早期只是老師的興趣,為了美化環境而買些花草種在教室外,過程中幼兒跑來或圍觀、或幫忙,尤其那些中班以上的孩子會主動拿起鏟子鬆土、挑開碎石雜質,更不時邊看邊發問。接下來第二年老師開始在中班課程裡加入種植活動,不同接任的老師也就嘗試栽種不同的花草蔬果植物,譬如有一年種豆子,老師就帶著孩子到市場去認識各種豆子、購買種子回來育苗,接著就是每天的澆水、除草、抓蟲、觀察、用圖畫作記錄等等。

80500f343cf0a29abd95d154acd459170bd5f6409f607ae7493dfe189f9d1e8d

 

在漫長的種植過程中,最讓幼兒驚喜的莫過於他們某一天突然發現所種的東西開花或結果了,當下孩子會喜形於色地奔相走告;當然,也有挫折的時候: 種子被小鳥吃掉,嫩葉被蟲啃光,攀爬的瓜藤不知何故夭折,這些都有賴老師與幼兒耐心的重來。當植物長出來以後,孩子學習度量、比較長短、描繪形狀……最後讓孩子烹煮和品嚐成果作收尾,幼兒的五種感官眼、耳、口、鼻、手全都用上了。

page7.jpg


        今年中班的栽種活動經老師與孩子討論後,有的選擇種九層塔、有的種茄子,或者苦瓜、玉米。玉米埋進土裡後有些好久都沒發芽,原來有人埋得不夠深被小鳥吃了; 苦瓜苗則因為一場大雨有些被打斷而夭折,孩子又得耐心地再種。

page1.jpg

 

               目前苦瓜已開花了,另外有一兩棵玉米露出包穀來,茄子仍在茁壯、成果期待中,不過九層塔至今倒是收成了兩次,大夥兒歡天喜地的採集後拿去上烹飪課:九層塔炒蛋、九層塔蛤蠣湯。自己種的自己做來吃,孩子都覺得九層塔太美味了。

page1.jpg

page18.jpg 

                                                                     

至於飼養的繁複程度又更高了,因此是讓大班年齡的孩子來體驗。

 

page12.jpg

 

當初是因為老師和孩子戶外散步,發現路上的毛毛蟲而興起帶回教室讓孩子觀察作開端,其後歷屆大班的飼養課程有養過蝴蝶(從毛蟲、結蛹到羽化)熱帶魚(從成魚到繁殖小魚)、青蛙(從小蝌蚪變到幼蛙) 這幾年的大班就定調為飼養蝌蚪,因為跟別的相比,孩子學到的內容更多元、過程的變化也較大。 期間孩子要學習:到戶外跨水溝、如何撈蝌蚪,辨別和採集可供蝌蚪吃的野菜---龍葵;在教室裡定期為蝌蚪換水、餵食,觀察並作日記畫;老師還會安排團體討論、讓孩子查閱青蛙書籍、聽唱相關歌曲……

page.jpg

 

page13.jpg

 

        在觀察與討論方面,今年大班有孩子發現蝌蚪身體兩邊會冒出黑點來,以為是身體掛著大便,查閱書籍後才知道那兩黑點就是後來茁壯的腳。另外,有孩子提問:青蛙睡覺會閉眼睛嗎?大家翻遍了書籍都沒有青蛙閉眼睛的圖片,最後答案是:青蛙因為眼皮太短,所以只會呈現閉一半的狀態。

IMG_4904.JPG

 

正如中班的栽種,今年大班的孩子在過程中也有順與不順。前者有些蝌蚪成功地變成幼蛙,大夥兒就高興地到校園的生態池處把幼蛙放生,或者透過一次的戶外踏青讓牠們回到原生地;後者則讓孩子在某個上學回到教室的早上,發現有些缸裡的蝌蚪已死了、別的缸裡卻仍活著;大家在議論紛紛之餘,老師會順勢讓孩子做探究,是水出了問題? 還是餵食過多? 還是……? 最後,老師讓孩子找地方將蝌蚪埋葬,祈禱並說出祝福的話語。在懂得如何探究問題、找出原因後,也要他們學習如何面對生命的凋零。

9.jpg

 

        不管栽種或飼養,我們希望喜兒孩子在學齡前教育的後兩年,透過這類課程試著從小培養觀察自然生態的能力,它是多元智慧理論(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簡稱MI,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者迦納Howard Gardner博士所提出)裡的第八種--- 自然觀察的智慧(naturalistic intelligence) 能觀察自然界中的各種型態,辨認並分類物體,且能洞悉自然系統的智慧。

page6.jpg

 

這些課程也是喜兒自然教育裡重要一環,它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在每周自然探索的活動中,孩子會接觸到各類的自然生態,栽種和飼養的經驗帶給他們認知上某種程度的呼應與回饋,從而產生良性循環的思考脈絡。

0 (28).jpg

 

由於栽種與飼養不是一種立即性的學習,它無法在很短時間裡看到成果,孩子需要在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的緩慢過程親自動手參與,並耐心地觀察生命成長的軌跡與變化,過程中老師也不是扮演一個「全能」的角色,甚至很多時候是跟著孩子邊學邊做,更無法控制最終局面。

0 (4).JPG

 

                這種直觀多變的體驗反而造就人和生物、環境在情感上的連結,幼兒因此有了學習如何對待不同物種的機會,進而延伸出同理心及尊重生命的態度;其他諸如團隊合作、相互分享等精神,喜兒的孩子在參與期間也會被老師要求具備。這些學習的效益都是老師和孩子透過開放性的討論和探索,對課程實踐與體驗而來的。

0 (4).jpg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先看、再問、後讀

~談成人如何和幼兒閱讀童書~

 

文 / 黃廣祥

        圖 / 蘇美香、方潔玫

 

 

IMG_0871.JPG     

 

前陣子有位家長來園參觀,進幼班時,她看到圖書角擺放不少童書,便說:「不錯呵,那麼早就讓孩子認字了。」我笑著回答喜兒的孩子都是只看不讀,這話讓她有點困惑。更早以前,也有一位來參訪幼班的家長,談到他的孩子每周可以閱讀十本童書,而且還會一頁接一頁,很有興趣地讀著認得的字。這種情況,假如發生在大班( 5~6歲)的孩子身上也許不足為奇,然而他的小孩才三歲,看書的樂趣不在圖畫的探索而在字裡行間的追逐,就蠻特別的,做父母也許就要調整一下他閱讀的重點了。

 

page 1.jpg

 

為何這樣說?依我們的觀察,學齡前孩子的思考能力尚處在萌芽階段,對於抽象的符號如文字、數字通常都是「只知其形,不解其意」;尤其五歲以前的幼兒,在他們絕大多數的眼裡,文字、數字不過是另一種「圖形」而已。換言之,就算幼兒認得那些字(接觸多了),還是不會活用,因為這時的他仍無法理解文字與語言之間的關連性。所以,學齡前的童書在呈現與編排上,多是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有些甚至沒有文字(很多時候,文字是給大人看的);幼兒透過看圖來觸發更多的想像,而想像卻是孩子創作力的根源。

 

IMG_0024 (2).JPG

 

成人和幼兒一起閱讀童書,一般會依照書上的詞句誦讀出來,有的人也會注意到某些艱澀的字彙,而把它更口語化,或者讓聲調抑揚頓挫來配合書中的情節。這種單向的誦讀方式容易造成幼兒被動接收的習慣,很多孩子往後會一再要求成人讀給他聽,甚或不喜歡你後來講的跟第一次有任何出入。

 

還有另一種方式是雙向的。

 

 IMG_0049.JPG

  

由於童書是以圖畫為主,我們可以嘗試先讓幼兒自己來掌握圖畫的含意,接著回答成人的提問,然後才是傾聽成人對文字的解讀,這種作法會讓幼兒和書、幼兒和成人產生很好的互動與交流:首先,成人把繪本從頭到尾翻一遍給孩子看,問孩子每頁有看到什麼、傾聽他對圖畫的感受,聽完後再問他有沒有發現別的,只要幼兒願意講,就讓他繼續發表。這樣做除了讓幼兒練習把眼睛所看、腦袋所想、嘴巴所說整合起來,另外馳騁中的思緒由於沒有被中斷,他的想像因而得以盡情的發揮與連結。待幼兒把整本書都看說完畢,接下來才是由成人誦讀文字部分。這種方式使幼兒在瞭解書中故事之前,讓他先擁有對該書的詮釋與感受,從而產生一連串的主動參與過程,成人也可藉此瞭解孩子的思考脈絡。

 

page 4.jpg

 

對喜兒的老師而言,這樣的方式上繪本課雖然是件很耗時的事,但對幼兒的想像力及表達能力卻極有幫助,尤其在「你一言我一語」的同儕激盪下,幼兒對圖畫的觀察與發現常常讓老師驚艷。最後,聽完老師所講的,孩子對這本書的觀點就更多元了:有自己的、同儕的、繪圖作者以及文字作者的。無形中,給孩子發展出「讀」書的一種平常心,書不是只給認得字的人來讀的,大人、孩子都可以親近它。當然,經過「分享」的書,特別受到孩子青睞,往後,他們會一再地主動拿起它們來翻閱:幼、小班的孩子會邊翻閱、邊喃喃自語地進入個人的想像世界;中、大班的孩子會看圖自編故事,或者重溫老師所說的書中內容。

 

page 7.jpg

 

到了周末,孩子可以從學校借一本書回家和父母共享,我們也發現,有些孩子特別喜歡借同一本書回家。有時,成人會對幼兒重覆看同一本書感到不解,其實,閱讀可以讓人進入作者呈現的情節與情境中,孩子可能被某個情境打動,也可能只是單純喜愛和家人讀那一本書的感覺。重複做著喜愛的事也是幼兒的特性,每次翻閱,孩子都可重溫舊夢,同時也享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現有的感受加上重複的感受,層層疊疊的累積,讓孩子對書中世界的人、事、物建構起多層次的認識與情感。這遠非逐字唸童書所達成的效果可比擬的。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14 元宵節

 

    圖 / 各班老師

文 / 黃廣祥

       喜兒的叔叔

 

  

 

 

2014渡元宵  

 

 

今年是喜兒創園19年來首次因為風雨、寒流而取消了元宵夜提燈。雖然如此,孩子對元宵節的體驗並沒有稍減,大家在園裡都能感受到節慶的氣氛。打從過年前幼兒開始從家裡帶來了奶粉罐、著手構思鐵罐上的圖案、敲釘孔洞、觀看燭火、提燈巡走各班,到以傳統方式滾元宵,孩子和老師以近兩周的時間來營造和體驗元宵的氛圍。

 

page7 (2)

 

 

    自製燈籠來提燈

有別於市面上炫麗花俏的電子燈籠,多年來喜兒的孩子,從幼班到大班,都是用手一釘一鎚的敲出自己的鐵罐燈籠,此舉除了讓幼兒有手眼協調的訓練外,由於是自己做(有時還會敲到手),孩子與燈籠之間就有了感情的連結。 幼、小班的孩子釘之前,老師會先在罐上敲上小洞,讓他們方便敲打,但是小班有些幼兒手勁強,就已不假手外人自行處理。到了中、大班,孩子更是一手包辦畫圖、貼罐、鋸樹枝做提捧等大班的孩子今年透過老師的協助,甚至自行佈置教室,上元宵節的課程時就更有氣氛了。

 

2014渡元宵page14

2014渡元宵  page13 (2)

 

    大家一起滾元宵

滾元宵是活動也是課程,更是下午的點心。 為了讓孩子瞭解元宵的製作過程,老師會先讓孩子透過觸摸麵粉,聞、嚐豆泥,再來才是搓餡球、滾元宵。滾元宵時,透過大小幼兒搭配:中班配幼班、大班配小班,有經驗的孩子帶動沒做過的孩子。隨著幼兒手、腰、屁股協調地擺動,餡球在盛有糯米粉的竹篾上規律地前後左右的翻滾,經過幾次的沾水、回滾,孩子們通常都能做出預期好吃的元宵。

 

page2  page4

page13page11

 

 

元宵節當天

毛毛雨不停的飄著,白天氣溫在10℃上下, 雖然無法讓孩子到活動現場演練走一趟,大家卻提著燈在園裡遊走、到各班相互拜訪,鬧哄哄的把寒意趕走。下午去勘察晚上提燈的地方---陽光山林社區,發現場地因為連日下雨而泥濘濕滑,而山上的溫度又會低一兩度,最後顧慮到孩子的安全與健康決定取消當晚活動。

 

page8 (1)page15

 CIMG21312014元宵節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喜兒為何不過萬聖節、聖誕節?

 

 

/ 黃廣祥

 

 

上兩周楊梅的書店張掛不少萬聖節裝扮面具。一位年輕的爸爸帶著三、四歲大的幼兒來選購面具,孩子看著一排排的面具,它們大多面目猙獰、非鬼即怪,他開始畏懼起來不敢趨前,做爸爸沒察覺就隨手選了一個鬼面具給他帶上,孩子立即嚎啕大哭,怎樣都不肯戴起來。最後,爸爸一臉不解的帶著孩子邊走邊說:「你不是吵著要爸爸買一個面具給你帶回幼稚園嗎?怎麼害怕起來了?」

 

    上周我參加一場幼教研習會,席間,和一位幼教老師閒聊,她問到喜兒在萬聖節準備辦什麼活動,我告訴她喜兒不過萬聖節,她聽後一臉驚訝、認為錯失一個很好的宣傳機會---帶著裝扮的幼兒、口中喊著 “ 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大街小巷走著有如活廣告。我跟她解釋因為它跟我們的文化沒有什麼連結,她聳聳肩說:「何必那麼認真,只是一場裝扮遊戲而已! 反正小孩也很喜歡玩。」我笑了笑,沒再說下去。

 

農曆新年雖改稱為春節,一般人還是要過「年」,這就是傳統節日所代表的文化。


 

    是的,假如只是平常的一場遊戲,是不必那麼認真。但是,當這場遊戲須在一個特定的期間舉行,而遊戲的背後又是跟某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有關時,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就不得不思考,在特定日子作特定的節日遊戲或活動,假如沒有文化上的連結,除了增加一些商業行為、額外消費外,到底對孩子還會有什麼意義

 

傳統節日也會有吃喝玩樂,但人們藉此獲得歸屬感

 


    傳統節日的形成,通常是由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族群,經過約定俗成的一種儀式或活動。在節日到來的時刻,族群裡的人願意為它進行一些慶祝或紀念的行為,讓大家產生認同及歸屬感。

 

    喜兒不過萬聖節、也不過聖誕節,因為它們並不是我們傳統的節日。這兩個節日的到來,我們的社會在環境或生活裡,並沒有真正產生一種集體的文化氛圍,有的只是一些表面的消費性活動或吃喝玩樂,由於它不是「全民」參與,孩子在活動之餘,並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文化連結。

 

帶幼兒到龍潭看划龍舟不止跟端午節有關,它還使幼兒體驗到在地文化

 

 

拿萬聖節來說,我們的文化是「敬鬼神而遠之」,我們不會讓孩子在中元節那天扮鬼作怪,這是有所忌諱的;那麼,為何萬聖節則可以?難道東西方的鬼怪有別?這令人頗堪玩味。又如聖誕節,雖然始於紀念耶穌的誕生,對西方人而言,卻是年度家族團聚的重要長假(有如華人的農曆新年),而我們不少人卻聚焦在聖誕晚會、大餐、禮物上,這不但沒有讓孩子瞭解過節的意義,反而扭曲了別人節日應有的意涵。喜兒雖然不過這兩個節日,卻沒有排斥它們,透過繪本的閱讀及故事的講述,我們讓孩子以欣賞異國文化的角度,認識它們的由來及其隱含的意義。

 

繪本故事可以讓幼兒對外來節日有初步認識

 

但是,喜兒重視孩子過自己傳統的節日,如農曆新年、元宵、端午、中秋、冬至等,老師設計的教案都著重在讓孩子各種感官體驗節日的氣氛。當別人正忙於籌備聖誕活動時,喜兒的孩子已開始體驗「冬至」的到來:對「冷」的不同感受、在家問長輩有關冬至的由來、到傳統市場體驗人們因過節而忙碌、和班上同學一起搓湯圓……這些活動都可讓孩子體驗傳統節日的氣氛不是只在喜兒園內,當孩子走在路上、回到家裡,都會感受到節日的氛圍,孩子也因此跟自己的文化有了連結。這是外來節日無法比擬的。

 

孩子對節日的認識透過耳朵聽、眼睛看、身體扮演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為何學齡前的幼兒不宜上才藝班?

 

 

/ 黃廣祥

               喜兒的「叔叔」

 

 

 

 

上學年,中、大班某些孩子在課後的時間跑去上才藝班:有的是舞蹈、有的是畫畫、揑陶‧‧‧

 

有一位幼兒在園裡上韻律課時不想跳、抱怨太累,她說因為昨天在外面的舞蹈班已經跳過了;她原是位在課堂上一聽到音樂就手舞足蹈的孩子,如今她有了選擇、也有了價值判斷。另一位幼兒在外頭學了一些芭蕾舞步,結果每次韻律課她跳來跳去都是芭蕾的姿式,不像別的孩子肢體變化豐富多樣。

 

捨棄制式的舞步,依音樂節奏的起伏、緩急來擺動或伸展肢體更能讓幼兒樂在其中

 

另外,有些課後在外上畫畫班的幼兒,回到課堂,便開始糾正其他同學所畫的東西,因為她們認為別人畫得都「不像」,但是他們自己所畫的卻也不再像以前那麼揮灑自如。

 

我們一直不贊成學齡前的幼兒去上才藝班(小、中學以後效果會更好),舉凡繪畫、樂器、舞蹈、陶藝‧‧‧顧慮的原因有:

 

1.      學齡前的幼兒他們的大、小肌肉仍未發展得很好,不容易達到才藝學習所要求的準確度與嫻熟度,如繪畫的筆劃運轉、樂器的拿揑、舞蹈的姿態;一旦真的有些孩子能達到成人的期待,他們必然花了很多時間持續練習(不管是自願或非自願),如此反而阻礙了幼兒這個年齡期應該擁有的均衡發展。

 

2.      才藝班的老師大多沒有受過幼兒教育的專業訓練,在教學上,對學生的要求多偏重在技巧能力的建立,尤其是屬於短期學習的才藝課,老師都希望孩子能有階段性的成果來向家長呈現;幼兒一再地被要求反覆練習或操作後,原來好玩的事情忽然成了一件苦差事,他們學習的興趣頓時蕩然無存,從此視為畏途。

 

 

捏陶對幼兒而言是一種遊戲更甚於創作

 

3.      坊間的才藝班大多混齡學習,年齡愈大的孩子學習能力愈好;幼兒注意到自己怎樣努力都不如稍大的孩子時,有些幼兒會產生自卑、畏怯或挫折感,對其人格發展有負面的影響。

 

4.      有些才藝過早學習反而成了幼兒的限制「框架」,這才是我們最擔心的一點,幼兒原有豐富的想像力再也不復見;拿學畫畫而言,學齡前幼兒一旦接觸到「具像」的描繪,就會很在乎自己畫得像不像、好不好看,愈是這樣,他的原創性就愈少,抄襲或模仿性就愈高。

 

喜兒的孩子從小就被教導只有能靠自己感覺畫出來的才是最好

 

在學齡前(3~6)這個階段的幼兒,他們接觸到的畫作、樂器、舞蹈應以其本身的原創性為主,換言之,成人應著重在讓幼兒透過以上媒介來抒發出其內心的想像或感受。若是如此,在家即可達成,並非去上才藝班不可。於是,一首歌的播放,可以讓幼兒盡情地手舞足蹈;一個鼓、兩個鈸,亦能讓幼兒體會隨著敲打力道的強弱、快慢,產生不同音效和節奏的變化;而一張紙、數枝蠟筆,自然也會使幼兒專注地塗畫,然後不管畫得像不像、好不好(以一般成人的標準),家長只需耐心的聽完孩子述說他畫的是什麼,就能鼓勵孩子往後一張接一張的畫下去‧‧‧

 

樂器的接觸應讓幼兒先從體驗不同樂器的聲音,敲打輕重快慢的音效開始

 

在喜兒,老師讓幼兒接觸到的「才藝」:畫作、律動、木工、捏陶土、樂器敲打等都是以幼兒的角度為考量(好不好玩),老師重視幼兒在過程中的體驗以及事後把感受透過語言表達出來,而不去強調技巧上的優劣、作品的好壞,當然老師也不會親自畫給幼兒看,以免他們有「先入為主」的干擾。每位幼兒都被鼓勵照著自己感覺來呈現;在這種氛圍下,幼兒的表現是充滿自信而想像豐富。尤其畫作方面,喜兒的孩子從幼班起就被鼓勵把感受畫出來,所以拿起筆來就能塗塗畫畫,毫不畏怯。有一次,老師請大班的孩子畫母親的畫像,一位孩子所畫的母親,老師怎樣看都像一個豬的臉孔,便問他為何母親像那樣,他回答因為母親常說他是「豬頭」,老師聽後並沒有請他重畫,只是莞爾一笑,因為她知道這是孩子的一種「移情」作用。

 

 幼兒的畫作應從生活中取材。畫前先給幼兒討論主題,並說出自己的想法或感受,讓他們在畫時有更多的聯想和連結

 

拿學畫例子而言,假如以有去學畫和沒去學的幼兒作比較,依潔玫老師在喜兒的長期觀察,她發現到他們其間的差異如下:

 


有學畫的幼兒


沒學畫的幼兒


畫法流於刻板、容易模式化


依現有能力所及,自己建構出畫法


對於會畫的題材快速完成,沒興趣跟相關經驗做聯結


邊畫邊聯想到一些跟主題相關的趣事,繼續發揮


較容易依物體的真實顏色來著色


依照自己喜歡或偏好的顏色去著色


有時出現猶豫、遲遲無法下筆狀況,對作品較易形成明確的畫得好或不好的價值觀


不假思索就可以隨自己的想法去畫,畫的時候不會想到自己畫得好或不好的問題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淅瀝嘩啦大雨了!

 / 黃廣祥  

             圖 / 黃廣祥、鍾宇婷

 

 

 

編按:718(周一)日接近中午時刻,突然來了約十分鐘的驟雨,擾亂了夏令營兩組孩子戶外活動的內容,卻給孩子們帶來更大的驚喜與心靈釋放。

 

「水真好玩」這一組的宇婷老師原本就在院子裡進行活動,下雨後就趁勢請小朋友拿傘到雨中漫步;而讓雨打斷野外找毛毛蟲的「童話王國」那一組孩子,由「叔叔」帶回園所,當他看到院子裡的一些小朋友拿著傘熱心地前來遮雨時,他就興起,讓回來的孩子加入體驗雨的行列。不久,雨勢變大,綿密的雨點傾盆而下,「賞」雨起了變化:有的孩子警覺地走進遮雨棚、有的繼續漫步但卻是大動作的走跑、有的被雨濺到而膽子變大,開始讓更多的雨接觸到身體;於是在歡笑聲中,大家開始了一場「玩」雨的遊戲‧‧‧

 

一陣驟雨讓孩子對雨有了新的體驗

 

孩子對雨的感受寫在臉上

 

把傘拋開以後‧‧‧

 

蟲子可以放在盒裡,雨應該也可以裝起來

 

嚐雨、玩雨

 

有一位小精靈開始在雨中舞動、玩唱

 

 

可是,仍會有些孩子不為所動、靜觀其變

 

後記:雨的濕黏常予人一種麻煩、惱人的感覺,尤其對現在的孩子而言,他們對雨很疑懼,因為常被灌輸的知識和觀念有:現在的雨是酸雨會掉人頭髮、淋雨會感冒‧‧‧我們卻很少去思考:淋雨弄濕身體會感冒,為什游泳就不會?頭髮沾到酸雨,是不是洗頭就沒事了?抑或我們成人所煩惱其實是接踵而至的孩子清潔瑣事?

 

不可否認,孩子的一場雨中玩樂帶來給老師的是額外的工作負擔---事後的一陣忙碌,尤其是接近午餐時刻:替孩子更換衣褲、擦/吹乾頭髮、把濕衣服打包‧‧‧但是,在為孩子吹乾頭髮的同時,看到孩子回味著對雨的感受、臉上洋溢出來的歡愉,應該還是值得!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為孩子健康飲食再進言

 

從塑化劑事件談起 ~

 

 

親愛的家長:

 

最近塑化劑事件似乎塵埃落定,但是民眾對飲食安全與健康的警覺才正要開始。曾經涉足餐飲業兩年的我,深知只要是加工再製的食品,都會摻入化學添加物,加上政府法令不足、管理不夠周延,食品安全亮紅燈是意料中之事。

 

報載台師大化學系教授吳家誠透露,人們所吃的食物,其色澤、香味、口感都可以在實驗室以化學物質調配出來;愈濃的色、香、味食物,就愈要承受人工調味、塑化劑的風險。例如烘焙的麵包若是天然,香味容易在短時間內就揮發掉,塑化劑卻能使色澤均勻、香味安定持久。我們只要走一趟西點原料供應店,就知道教授所言屬實,各色各樣的色素、人工甘/香味琳琅滿目,價格也很低廉。

 

在現實生活裡,我們每天都會吃、喝到含有人工色素、化學添加物的飲食,對外食家庭而言更是如此:打從早餐的包子西點麵包/瓶裝飲料,中、晚餐外食的豆類製品、丸子、調味料(如味素、辣醬、醬油膏)等等,雖然看起來每樣的添加物含量都不多,但日積月累的結果,無法排出體外的化學物質就開始影響我們的身體,一旦免疫系統不能負荷時,某些慢性病症就出現了。

 

這個學期起,謝謝家長的配合,喜兒孩子所帶來的早餐有明顯的改善,種類已呈多樣性,不過含色素、人工甘味、多種添加物的食物仍很常見,如著色饅頭、包子(紫的、黃的),人工甘味麵包、調味乳(草莓、蘋果、水蜜桃、巧克力…),有時還看到點心類的關東煮、銅鑼燒、西式餅乾等充當早餐。

 

成人有權以任何理由決定自己的飲食,但是當幼兒還沒自主權時,為他們飲食健康考量的責任,就落在我們成人身上。我們也許無法使孩子的飲食完全沒有添加物,但這是多與少的問題,我們讓孩子接觸含有添加物的食品次數愈少,幼兒身體器官的機能就愈能健全發展。藉此塑化劑事件,我們瞭解到食品添加物肆虐的嚴重性,同時也是調整幼兒飲食選擇及習慣的最好契機。

 

表面上,飲食營養與健康似乎是一門專業,但是我認為只要像我們祖母那一代的飲食習慣,把握以下的原則,雖不中,亦不遠矣。

 

1.      吃得天然清淡

目前,我們購買食品已會注意到上面的標示:安全日期、成份、營養組合,但是當內容的名詞繁複難懂或籠統含糊時,我們很自然傾向信賴品牌與口碑;然而,這次事件卻連很多知名品牌都「淪陷」了。天然沒有加工的食物雖然沒有標示,但它容易腐敗的特質卻是顯而易見,我們更可以透過觸覺、味覺就能感受到它的鮮度。在幼兒發育還未健全時,給他吃得天然清淡,除了維護幼兒味蕾的敏銳度外,天然食物的營養也是原生、最好的。

 

2.      吃得均衡多樣

             我小時候的食用油雖然是豬油,但是清瘦的人居多、有心血管疾病的也很少,因為每餐所吃到的蔬果瓜豆,其加總比例仍比肉類多。曾幾何時,我們的飲食西化(嚴格而言是美國化),主流食用油已是不含膽固醇的植物油,但是再製果汁、糖水飲料逐漸取代了白開水,大魚大肉成了主菜,加上加工零食的盛行,幼兒的食物種類逐漸窄化,肥胖兒童的比例升高。上周衛生署公布:國人去年十大死因中的病症,就有五種與肥胖有關(惡性腫瘤、心臟病、腦血管疾病、糖尿病、高血壓)。據研究,兒童時期肥胖,不但會有上述疾病風險的因子,同時也使成年時肥胖的危險明顯增加。至於引起幼童肥胖的主因,是偏食所致,其次才是缺乏運動。因此,讓幼兒飲食多元與均衡,應是學校與家庭共同的責任。

 

    最後,我想借用美國紐約時報暢銷書排行首名「食物無罪」一書作者,麥可‧波倫Michael Pollan的話和大家為孩子的飲食一起把關:

 

1.      食物中有看不懂的成分不要吃

2.      不會壞的東面千萬不要吃

3.      含有五種以上添加物的食品也不要吃

 

                                                                                    黃廣祥2011/06/20 

        附記:

喜兒這個學期以來,由於爸媽的體貼與慷慨,孩子慶生會的蛋糕花式艷麗、愈來愈大,孩子們從淺嚐轉為飽食。一個班級輪完再加上別班的分享,每年會吃上十數次的色素+添加物的奶油蛋糕。由於慶生會的目的貴在讓幼兒學會分享,蛋糕只是其中之一的媒介,未來大家可以水果、健康零食、喜蛋等作替代;我們最近會透過老師的教導,讓幼兒瞭解生日不必然與蛋糕劃上等號。假如,真的拗不過孩子,生日當天晚上買塊「純」蛋糕,點上一根蠟燭與孩子在家共渡,更添增家的溫馨氣氛。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談幼兒禮貌與感謝

~給老師的一封公開信~

 

   / 喜兒的「叔叔」

 

 

老師們,大家好!

 

上周的會議上談及有關喜兒孩子的禮貌與感謝,雖然有跟大家說明,但這個話題著實讓我在家思索了好一陣子。以下是我個人進一步的看法,透過文字的重新整理,在此提出來跟大家分享。

 

基本上,在幼兒的世界裡,幼兒與幼兒之間禮貌是不存在的。

 

禮貌是一種態度,它透過文化上約定俗成的一些規矩而形成,因此,在這個國家的一些言行舉止被視為禮貌,在別的國家有可能就成了侵犯;禮貌也會隨著時勢推移而昨是今非。在成人的世界裡,我們透過禮貌,使上下有別、尊卑有序;它讓人際間彼此的關係達到某種程度的和諧,尤其是成人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時,禮貌就更需要表現在他事前或事後的言行上。

 

回頭看看2~6歲幼兒的生活世界,他們每天的大部份時間是處在被成人照顧當中(不管是言語上的提醒或者是行為上的協助),年齡愈小的幼兒,他被動地接受到的照顧就愈多,幼兒自會把成人的照顧視為理所當然,禮貌的「必需性」就更無法體會,所以,老師花時間教導幼、小班孩子禮貌是過早了。為了配合成人的「必須性」,幼兒被要求在他的話句中加上「請」、「謝謝」等字,就算幼兒從此養成習慣,開口閉口都是「請」「謝謝」,他也不過像「鸚鵡學話」,無法理解「請」「謝謝」的字意,此舉只是造就成人的「自我感覺良好」罷。換言之,要幼兒有禮貌,某種程度其實是為了愉悅成人。

 

禮貌的「必需性」也親疏有別,愈親近的人彼此間產生禮貌的頻率或次數就愈少,愈疏遠的人就愈多。但是,疏遠的人對幼兒來說,因為陌生而產生畏懼、羞怯,這些情緒都很難讓幼兒產生禮貌性的行為;成人也只好不斷在旁焦急、催促。

 

我個人認為,禮貌對成人而言是一種修養,對孩子則是一種教養。教養只能漸進,無法速成。尤其需要有一個重視禮貌的家庭,在父母身體力行的影響下,孩子才有可能教養而成。不然,就算老師怎樣管教、要求也是枉然。

 

我這樣說並不是指在喜兒不需要禮貌,相反的,喜兒孕育出一個有禮的環境:大家都知道,喜兒並沒有規定見面時老師須要跟幼兒打招呼,但是在喜兒,每一位成人都很自然地,主動跟孩子打招呼、道早安,就算孩子沒有回應也不會在意;也許,大家已經知道「身教重於言教」,隨著日積月累的薰陶,時候到來孩子就會突然開竅了。據我和潔玫老師的觀察,一般孩子開始理解到「禮貌」這回事,並自發性產生禮貌的行為(在沒有成人旁邊引導下),大概要到小學二、三年級以後才會出現,而且通常還是對他所熟悉的人而言。

 

為了「幼小銜接」,我們對大班的孩子,尤其是下學期,會常提醒他們要有禮貌或感謝地回應別人對他的協助(不論在事前或事後);但是孩子自發性的禮貌行為仍不多見,主要原因是老師重在引導而非強制。我們不希望老師積極的去強調禮貌,一旦在課堂裡事事要求禮貌,幼兒很容易就察覺到自己成了「有禮貌」或「沒禮貌」的其中一類,這不但會引發很多不良的後遺症,過早給孩子貼標籤更是幼兒教育上的大忌。

 

所以,喜兒不會很注重形式化的禮貌與感謝。每年的大班畢業典禮中,我們會安排畢業生向家長致謝詞並送上一朵玫瑰。有一年,有一位新來的老師(後來離職)為了要有一個更感人的儀式,她建議孩子可以在父母跟前跪下,並奉上一杯茶。她還舉出她以前工作的幼稚園這樣做,讓家長們都熱淚盈眶。聽完後大家面面相覷,當然,我們並沒有接受她的建議,還是維持原來的儀式,幼兒的致詞也很平實:沒有什麼「養育之恩」的內容,他們自己說出來的話每年都離不開謝謝「媽媽煮飯給我吃」、「幫我洗衣服」、「爸爸買玩具給我」、「帶我出去玩」等,他們只能說出這些,因為都是他現實生活中具體感受到的。

 

有一次,我陪家長到一家幼稚園參觀,園長帶我們經過中班,教室裡的幼兒立刻停止所有的動作,大家站起來貌似恭敬地喊著:「園長好!」園長滿意地點下頭。當她帶我們進小班後,一位幼兒跑到我面前細聲地說:「叔叔,歡迎您來參觀小班。」於是,其他幼兒就開始跟著高興的大人一起鼓掌。看到兩班幼兒的這些行為,不管是預先的刻意安排、抑或是已演練成習慣,我心裡都覺得毛毛的。

 

回到喜兒,已過了午飯時間,走出教室外的一位幼兒,遠遠看到我就拉開了嗓門大叫「叔叔」,她走到我跟前帶著質問的口氣說:「你到底跑到那裡去了?」雖然這不是「止乎禮」的行為,卻是一種「發乎情」的自然流露,我內心還是感覺到暖暖的。

 

最後,謝謝這次有人對孩子禮貌的提出,它讓大家有機會把在喜兒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言行反覆論證、省思,如此我們才會篤信喜兒堅持的是什麼。 

 

        教安 

                                                                                                        黃廣祥寫畢於2011/3/14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給幼兒一份簡實、健康的早餐

 

黃廣祥

      喜兒的「叔叔」

 

 

        每天早上,很多時候是我負責開園,因此有機會注意到來園幼兒他們所帶的早餐,結果發現幾乎都是外購的,很少是在家料理而成。

 

 

天氣好的早晨,老師都會讓孩子在院子裡吃早餐

 

我能理解由於現代生活型態的改變,職業父母起來做早餐幾乎成了「不可能的任務」,但是讓我較為憂心的,是有些孩子的早餐內容非常單一性,近一個學期下來的統計,多是精製的西點麵包(嚴格來說,台灣的西點麵包已日式化,口感鬆軟是因為放了食品添加物所致)尤其是蛋糕類最為普遍;飲料方面則常有調味的合成乳或優酪乳。這些食品、飲料都含有糖、脂肪(這兩者份量最高)、人工甘味、色素及食品添加物(澎鬆劑、乳化劑),偶而當作點心來吃似乎沒有大礙,但若是作為早餐,日積月累下來,這些加工的食物、飲料不但有害健康,也把孩子的味蕾模式化:非鹹即甜、鍾愛人工甘味(草莓、香草、水蜜桃),對天然食物的原味反而不愛品嚐

 

其實有些食物不但營養豐富、膳食纖維多,料理起來也簡單省時。我試舉以下數種供家長參考選配:

 

A.  類:目前盛產的有玉米、地瓜、芋頭、馬鈴薯(甚至一顆雞蛋對幼兒都已足夠)。翌日起床時把它(連皮/殼,玉米則手剝剩一層外衣)放進大同電鍋蒸,待大家盥洗完畢、穿好衣服即成(讓孩子到園學習剝皮、鍛練小肌肉)

 

B.  類:無糖麥片,調煮三分鐘即成;可加綜合堅果或葡萄乾,放入保溫杯/碗給孩子。

 

C.預做類:1.壽司---前一晚用冷飯(五穀米更營養)加上芝麻或綜合堅果,以海苔片作成捲狀切(冬天的溫度不需冷藏)

 

2.豆漿---適合在假日把一周的量做好。黃/黑豆浸泡隔夜後,以1:2(一杯黃豆兩杯水)放入果汁機打爛。將豆汁和棉布袋(雜貨店有賣)中的豆渣一起放入鍋內,邊攪拌邊用中火煮至沸滾即成。給孩子的豆漿,以微甜或無糖最能喝到豆漿風味。(目前市面有賣豆漿機,只要放入比例的水和黃豆、設好要喝時間;大家隔早就可喝到濃郁的豆漿)

 

豆渣餅---把煮過的豆渣以1:1的比例跟麵粉一起攪和,再揑成10公分大的圓形,放入烤箱或加蓋的不沾鍋小火烘焙(勿加油,3~5分鐘翻面,約10分鐘即成),餘下的豆渣餅可冷凍起來下次用。

 

3.自製麵包---量販店「好市多」或電器行有賣麵包機,只要依內附的食譜,睡前按比例放入水、全麥麵粉、酵母粉、堅果等材料於機器中,預約時間,翌日即可吃到熱氣騰騰、健康營養的麵包。

 

 

        愈來愈多的醫學研究顯示植物性蛋白優於動物性蛋白及酪蛋白,很多慢性疾病(心臟病、癌症、糖尿病、肥胖症)都是因為後者食用過多、長期累積所引起。我們應趁著孩子目前的飲食習慣及味蕾仍處在形塑期,讓他們品嚐豐富多樣的天然食物,儘量避免過鹹或過甜的加工食品及飲料。在喜兒的日常飲食裡,我們致力於「少鹽、低糖、零味素,無炸、不煎、全炒煮」;多吃穀、豆及當令蔬果,少吃醃製和加工食品。期待在新的學期裡,喜兒孩子的早餐愈吃愈多元、愈吃愈健康。                                                                                                        

 

推薦閱讀書籍:「救命飲食」、「你吃對營養了嗎?」、「食物與廚藝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在焦慮之餘‧‧‧

  

/ 黃廣祥

            喜兒的「叔叔」

 


 

最近,大班的一位幼兒被她升五年級的姊姊說她注音不熟,擔心她進小學後的月考會吊車尾,連帶媽媽也憂慮她會適應不了。事實上,這位姊姊也是喜兒畢業的,她似乎忘了當初一年級的她也沒什麼學習大礙。 

另外一位幼兒把在喜兒模擬抄寫連絡簿內容的本子帶回家,爸爸發現孩子對所寫的注音竟然不會拼讀,結果當晚是爸爸生氣、擔心,孩子則緊張不已,到了很晚他內心仍忐忑不安。 

還有一位幼兒因為爺爺的要求,七月開始就被帶去補習班先上正音班。 

 

以上的例子呈現出孩子某些親人焦慮的一面。我知道喜兒的家長對幼兒須「提早學讀寫算」大多已經有了「免疫力」,然而隨著小學開學的腳步愈來愈近,當他們不時面臨周邊親友或環境所帶來的壓力,尤其是看到別人的孩子對注音已朗朗上口時,內心難免會有點焦慮。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焦慮之餘,也許我們可以試著探討幼兒為何要提早學習他未來才學的東西,而被迫犧牲了他這個階段所應擁有的遊戲體驗、玩樂探索。

  

幼兒之間的遊戲不但讓彼此發揮聯想力,對其社會化能力影響更大

 

原因無它,不少家長會被以下的迷思所困惑:

 

不要輸在起跑點 

大部份家長都不反對學齡前的幼兒預先學習小學的東西,主要是受了「不要輸在起跑點」的迷思所影響。很多人喜歡把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相互比較、評判優劣,而忽略每位幼兒都有不同的特質,起跑點的狀況並不等於終點的結果;畢竟學習是一場終生的馬拉松。但是,在不願意自己的孩子一開始就當「輸家」的心態下,大多數人都認為先學先贏。就算不是為了輸贏,先學了,到時候總不會吃虧,這種「理應如此」的集體意識助長了目前盛行的「偷跑」風氣---幼兒園普遍成了小學先修班,原是小學才教的讀、寫、算全都挪到學前教育來。

 

從教育的專業角度而言,若小學的老師不能到幼稚園去教學,我們又如何能讓幼教老師去教小學的東西呢?幼教老師並沒有受過小學方面的專業訓練。另外,這也是對小學老師的一種不尊重!結果也就造就很多小孩進入小學的初期,在課堂上都不專心,因為沒有新鮮感,他們認為舉凡注音、數字、國字都學過了。曾經有位小學老師跟我們說:「一個不會注音的小孩我可以用十周把他教會,但若因為早學而有了錯誤的握筆姿態或發音,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心力來矯正他。」

 

      在書寫啟蒙之初,大小合宜的三角鉛筆及正確的握筆姿式對孩子至為重要

 

晚適應不如早適應 

        另外一種迷思是「晚適應不如早適應」。前者的若屬某類積極的舉動,後者則是一種消極的妥協:不少人認為既然現實環境裡,大多數的幼兒都先學「讀寫算」,就不要讓自己孩子與眾不同,否則到時更難適應。其實,這牽涉到「時機」是否成熟的問題,我常跟家長談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假如小學的東西真的可以挪到學齡前來教,教育部為何不修正,而非要等到小學一年級才開始?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幼兒的能力還沒有完全具備所致。換言之,與其讓幼兒在還沒充分準備前就遭受到填塞,影響他的自信心,倒不如等到他心智成熟時去學,才不至於揠苗助長。

 

      

       幫助同儕、照顧幼小的行為只有透過身體力行才能學習起來

  

        喜兒從創園已來從不去強調讀寫算,一般而言,我們的孩子在小學裡都會適應得很好。雖然因為「讀寫算」方面較少接觸,他們在小學剛開始時的學習會有點慢(跟已學過的孩子比較),但是過了期中考後,喜兒的孩子都會追趕上來。因此在學齡前的幼兒教育,我們反而重視孩子是否具備了對事物充滿了熱情與好奇、豐富的聯想力、持續的耐挫力、生活自理的能力等等,這些都比「讀寫算」更應在小學以前就培養起來。

 

      

 

       「與幼兒共讀」首先應著重在讀圖而非讀字

 

        也有一些家長會擔心,小一的老師會不會看到大部份的孩子都懂了,就跳過不教或隨便教?這似乎已經牽涉到老師本身職業道德與良知的問題。依教育部規定,開學後的十周必須用來教注音,從我們過去的經驗而言,只要跟老師溝通,就算孩子不會注音,一般老師都會盡責把孩子教會,尤其當多數的孩子都會了,老師就更能專注在那些不會的孩子身上。

  

回歸學前教育本質 

福祿貝爾(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öbel 1782~1852)在1837年的德國,創立全世界第一所幼稚園(Kindergarten)他認為幼兒園如同花園,幼兒如同花草,教師猶如園丁。他希望3~7歲的幼兒能從「玩中做、做中學」裡成長;福祿貝爾認為,遊戲是兒童的內在本能,遊戲和手工作業應是幼兒時期最主要的活動,幼兒園上課只需要用口語,不需要學習文字。而教師最主要的責任,是妥善地加以指導、設計各種遊戲活動。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是近代最重要的教育理論之一,其中的前操作期(pre-operational period 一歲半~七歲)他認為:幼兒知識的學習與建構是需要透過操作才能達到,特別是七歲以前的幼兒必須透過遊戲、生活體驗才會落實。

 

 

如今,我們的幼兒園卻被摻入大量的背誦與抄寫。上帝是很公平的,當幼兒把大部份時間耗在教室裡安靜的排排坐,聽、讀、寫、算一大堆的抽象符號(注音、數字、文字),他就會失去更多他原本可以在環境、遊戲中,透過動手體驗的學習機會;更嚴重的是,幼兒在學齡前的知識若不是由感官體驗來建構,只是停留在死背強記的話,日後他對周遭的環境或事物,很容易產生漠視或疏離感,因為他無法把所學到的知識與他的生活經驗作連結。如此看來,提早學習抽象符號,反而是讓幼兒輸在終點。 

 

 

植栽與烹飪是最能讓幼兒從「玩中做、做中學」的感官學習 

 

政大教育系周祝瑛教授就表示,研究顯示:幼兒學習的記憶能量,透過聽講只有5%∼10%,自己瀏覽是20%;示範給孩子看,可提高到50%,若讓他們親手做,則可達到70%∼80%,做完後他們還可以教別人,記憶量就達到九成了。

 

正如「慢的教育」一書作者Carl Honore說:「成人應該重新思考做一個小孩子的意義何在?」我們到底希望孩子每天都快樂地生活,還是為了未來才學的東西而焦慮?在某些幼兒園裡,二、三歲的幼兒就須認字、學注音,四、五歲就像小學生一樣要帶功課回家抄寫,有期中、期末考,這是什麼樣的一個童年?作者更提出美國費城的一項研究發現:幼兒園時期在積極學習「讀寫算」之中度過的孩子,以及在悠閒遊戲中度過的孩子,到七、八歲的時候並沒有明顯可見的學業差距。唯一的差距是,提早學習的孩子往往較易產生焦慮,也比較欠缺創意。這就是他所謂「暖房催熟式的成果逃不出報酬遞減法則的制約」。

 

 

從撈蝌蚪到放幼蛙,孩子從中觀察到生命的演變,也記錄了成長的軌跡

 

除了提前「讀寫算」,還有提早學美語的現象,這又是另外一個學前教育裡的嚴重問題:在幼兒還未能嫻熟應用自己的母語時,就被迫學習自己不熟悉、在現實環境裡又無法應用的美語,孩子內心的傍偟與煎熬可想而知。 

有一位家長跟我說,每次去她大伯家壓力都很大,因為他的孩子才讀中班,竟然可以讀懂一本英文書,而自己的孩子卻仍整天嘻哈過日子。我說:「那又怎麼樣呢?」在真實的生活裡,我們並不需要一個滿嘴美語的幼兒,反而一位快樂純真的孩子會讓人著迷。我也不相信她大伯孩子的童年因而更快樂,或許結果剛好相反,因為外語學習若沒有生活所處的環境配合應用,就須不斷地練習與背誦!一個四、五歲的幼兒需要犧牲多少玩樂時間才能練就出那種能力?  

  

健康、快樂、自信 

曾經有一位家長說:「喜兒是個幸福的大家庭,它是由許多幸福的小家庭所組成。」誠然,喜兒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能有一個快樂童年;由於他們的信賴與支持,讓我們可以專注於使幼兒愉悅的環境營造與生活化的課程設計;孩子因而透過動手體驗而樂在其中。

 

 

我們無法保證快樂能使孩子在日後的小學拿到很高的分數,但是我們知道,不快樂的童年定會對孩子日後性格有負面的影響。喜兒沒有震天價響的口號,「健康、快樂、自信」卻是我們希望孩子在學齡前所應擁有的特質。因為我們深信:有健康的身心,才會有快樂的情緒,有快樂的情緒才容易產生自信,有了自信則勇於嘗試,不再畏懼學習時所遇到的困難。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叔叔」這個人

 

 

/黃廣祥

      台大中文系

        雜誌攝影主編

             電腦公司業務主管 

 

 

 

 

編按﹕在歐美的幼兒園,男性的老師或保育員是很普遍的一個編制﹔既然現實的多數家庭是男女兩性擔起養兒育女的任務,以孩子為中心的幼兒園自是不能忽略男性在孩子心目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在國內男性的幼教老師不多見,喜兒目前雖然沒有男性幼教老師,但是受孩子歡迎的「叔叔」卻適時填補了這個空缺,產生效益﹕不分男女,孩子都很喜歡找叔叔玩或聊天,忘形時他們會叫叔叔為「爸爸」,這是一種擬父化的效應。此文原是兩年前刊載在安親班部落格上,今複載至托兒所這裡,讓新來的家長對「叔叔」這個人有些瞭解。  
 

        叔叔來喜兒已經滿一年。這一年叔叔身兼好幾個角色,他是水電工、玩具修補匠、伙食採買員、孩子接送司機﹔他也是安親班的備用老師---他輔導孩子課業、教孩子烹飪;更重要的他是孩子們的「大玩偶」:給孩子講故事、帶孩子去抓蟲、釣魚,跟孩子遊戲和運動。有好的東西時,孩子希望跟叔叔分享,受到委屈時也要找叔叔傾訴,叔叔完完全全被孩子接受了。偶而有人難免會用探究的眼神看著叔叔:這位已年過半百的男子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以下是叔叔的獨白。

  

野孩子的童年 

 

        我的童年充滿了玩樂的記憶。由於爸媽忙於討生活,奶奶在家照顧著我們兄弟姐妹五人。我是老大,在記憶裡自己很少受到什麼約束,那年代沒有什麼幼稚園或托兒所,家家戶戶的孩子彼此整天都在玩耍:大家玩家家酒、跳房子,打彈珠、撲克牌,小的聽大的、大的帶小的,偶而產生磨擦衝突,爭勇鬥狠、打架鬧事是免不了。 

 

        小學以後,玩在我的心目中還是比學習重要(傳統的老師大多拿著書照本宣科,根本引不起我的興趣),上課的時候總是期待10分鐘的下課快點到來。放學後,回家第一件事還是玩﹕跟鄰居的孩子街頭巷尾的玩,做功課是天黑以後的事(不能玩了,爸媽也回家了)。 

 

        暑假到來就更樂了。每天早上起來,一睜眼就想:今天要玩什麼?跟誰玩?到那裡玩(通常是大街小巷亂竄)? 盛夏的日子,玩的內容也多樣化,除了平常的遊戲不厭其煩的被重複,玩水、抓蟲是不可或缺的。 

 

        夏天是驟雨的季節,每周總會有個幾天午後陣雨,驟雨來時我便和附近的小孩溜到街上淋雨玩水,或彼此追逐、或互打水戰(把路上的積水踢向對方),玩累了,大家就乾脆躺在人行道上讓如小石般的雨點狂打著。事後全身濕答答的回到家裡,有時被奶奶發現,自己免不了挨一頓罵或打。當然,也有玩什麼都提不起勁的時候,我就自個兒在下午跑去電影院賣票區站著,看看今天的運氣是否能看到免費電影---讓好心的大人帶自己進場(那年頭小孩不佔位免票,看電影不管對大人或小孩都是奢侈的玩意)。

 

        到了晚上,另外一場團體獵捕遊戲隆重上演。三五成群的小孩開始在街頭巷尾的土堆縫隙、家家戶戶的陰暗角落裏捕抓昆蟲﹕金龜子、天牛、蟋蟀等等來者不拒。大家比眼力(那時手電筒是珍貴品)、比技巧(看得到不一定抓得到),一個晚上下來,我若能抓到幾隻,那夜就會興奮得久久難眠。第二天我會帶著抓來的蟲子跟其他孩子比鬥:蟋蟀鬥輸贏、叩頭虫比彈跳高低、金龜子比飛行持久力…,贏的一方則可把對方的蟲子拿走。

 

        我不但抓蟲、鬥雞,也養熱帶魚。對我而言,寵物就是另一種玩伴,最早父親在客廳養了一缸魚是為了擺飾,我卻把它發揚光大:給牠們交配繁殖,小魚長大再生小魚,太多了就賣給水族攤販(中學階段的零用錢大多這樣賺來的),或者交換別的熱帶魚來養然後再繁殖;蟋蟀和雞也不例外,一旦在外和別人博鬥贏得冠軍,就設法繁殖出下一代好的品種。至於,如何讓母蟋蟀生小蟋蟀、母鬥雞孵出小雞,小蟋蟀、小鬥雞又如何才能存活…,自己就只好耐心的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去摸索出來。

 

        養寵物對小孩而言是一種很另類的玩樂,它不但需要跟別的玩伴互動:比外形、鬥輸贏,當在家裡獨處時,也可以讓一個好動的孩子安靜很久---沉浸在觀察寵物的情境裡。小時候,我常可以一、兩個小時蹲在天台的小魚池旁不動,我那時的身體雖然是靜止,思緒卻是流動的:有一條魚肚子脹脹的,是懷孕了嗎?若生下小魚,要給牠吃什麼?那條魚的游姿跟平常不一樣,是受傷還是生病?要怎樣治療…

 

 

平凡卻不平淡的求學過程

 

    從小學到大學,我的學業成績都是中等平平。一個班五、六十人,我的名次通常在第30名左右,若班上只有三、四十人,我就會落在20名上下,而各科分數常在六十幾~七十幾分之間,偶而有個八、九十分就可以讓自己高興了好久。父母方面,只要在學期成績單上沒有看到紅字,就算六十幾分,他們的嘴吧嘀咕一陣子也就算了(不及格則要挨打) 

 

        在這種平常沒有學業及分數壓力的情況下,我不但可以從「玩中做、做中學」(現在叫做體驗式學習),也可以有多餘的時間涉獵雜書,從而養成愛閱讀的習慣。小學到中學那個階段,我什麼書都看:港台的漫畫,倪匡的科幻、金庸及古龍的武俠、瓊瑤的言情以及古典小說(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對青少年的我而言,在枯燥無味的教科書以外,雜書讓我愉悅地走進閱讀世界。 

 

        從僑居地越南到台灣唸書是我求學過程中的最大轉折。未滿十七歲的我,隻身來台九個月後被分發到建國中學,但是,我唸了兩個月便受不了當時學校的種種束縛而辦了休學。翌年一月自己跑去「建國」補習班補了四個月、自我複習三個月,就以同等學歷報考大學聯考。成績公佈出來,我得三百四十七分,那時大概可以進淡江外文系,但因為僑生可以加分,就中了第二志願台大中文系。中文系也是自己鬥氣的結果,填志願時,第一志願是台大外文系,第二志願照理應填師大外文系,但是那時我想起,建中的國文老師說我「國文程度不好也敢去考大學」那句話,心一橫就把台大中文系填上。

 

        充滿學術自由的台大並沒有使我專心浸淫在古文裡,到了大二我在學生的攝影社團找到寄託,接下來的三年我全心全意地去鑽研攝影,上課反而成了陪襯,各科成績也就在六、七十分之間徘徊。建中和台大都是台灣學子嚮往的學校,然而當我無法從中得到樂趣,自己就會設法另找出路。不過,我倒是很慶幸能進台大,她自由的校風讓我不想上課時,可以躲在攝影社裡跟同儕談時論政、可以躺在大王椰樹下發呆,思考似懂非懂的人生問題。

 

多彩多姿的工作生涯 
 

        對一個社會新鮮人而言,我到現在還是認為新聞記者是很好的第一份工作,它讓一個世事矇懂的年輕人看到社會的多樣性,事件的多面性。

 

        大四的下學期已快盡尾聲,我仍孜孜不倦地埋首編輯全校的畢業紀念冊,無暇思考未來該做什麼工作。攝影社的指導老師見狀,便問我有沒有興趣去做攝影記者,我抱著姑且試之的心態,自己便被推薦到中國時報。由於當時報社人事傾軋,我又被轉介到旗下的時報周刊,從攝影助理做起。隨後表現獲肯定,翌年我正式成為攝影記者,再一年獲升為攝影組長。

 

        時報周刊題材廣泛,從政治新聞到社會事件、明星娛樂到休閒旅遊,採訪地點遍及全台大城小鎮,上天落地---坐直昇機看汙染的河川,往地下二、三百公尺深的煤礦坑裡拍攝礦工採煤;採訪對象含概達官要人、商賈小民。這份工作讓初生之犢的我見識了不少社會現象和人生百態,這種歷練卻是其它工作很難賦予的。工作了六年,我發現自己拍出來的作品逐漸公式化(美其言是有了自己的風格),在創作上無法突破瓶頸。那時,剛好有個機會可以到美國看看,我便決心請辭,並在當時的美國新聞處舉辦了一個攝影回顧展,為這份工作劃下句點。

 

        到了美國原想繼續進修攝影,卻因緣被妹妹帶進資訊業,從此開始了十幾年銷售資訊產品的業務生涯。首先我要面對的,就是須用英語在電話和客戶交談的問題,中文系是唯一到了大二就不需再接觸英文的大學科系,而語言這種技能愈少用就愈生疏,加上自己原有的英文底子不好,這對我可真是一大考驗。白天自己在公司都先設想出一些客戶打電話來可能會問的問題,然後把答覆內容寫在紙上,一旦客戶問到就結結巴巴的照本宣科;晚上則跑去社區學校上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課程、回到住處就猛看電視。就這樣半年下來,基本的會話能力終於建立。在那期間自己頓悟了一點:成人學習外語重在溝通---表達清楚,而不應為自己的腔調或不標準發音而產生心理障礙。因為外國人說不出流利、標準的當地語言本來就是眾人意料的事。這個觀念從此讓我能自然而又自信地與不同國家的人交往,尤其往後走遍美、歐、亞、澳、非各地。其實,不同國家的人說英語都會有不同的腔調,英語不過是一種與人溝通的國際語言罷了。 

 

        六年的攝影採訪讓我在國內上山下海,跑遍城鄉去體驗台灣的風土人情,埋下了一份對台灣的深厚感情。接下來十六年的外銷業務卻使我迎向世界、拓展視野,行蹤遍訪四十幾個國家及地區,接觸不同的語言人種、文化習慣。然而,閱歷愈多就愈激發對台灣的熱愛、珍惜這個國家的一切。

 

 

人生的轉折、生命的轉捩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是獨一無二的。有的人筆直無奇,有的人卻曲曲折折。不管如何,命運都是操控在自己手裡,自己每一個決定都影響到命運的下一步發展,也端視要用什麼態度去面對。記得十七歲那年的一個晚上,父親認為該是我隻身到外面世界闖蕩的時候,給了我兩個地方選擇:香港和台灣。前者講自己的語言廣東話、有親戚可以協助;後者則只有父親友人的兒子---在台唸書。國語不會講的我,亳不猶豫就選擇了台灣,開啟了往後豐富的生命歷程,也間接影響家人的命運---在當地共產黨執政後他們倖而能以依親名義申請來台定居。當建國中學轉為建國補習班、台大中文系偏向台大攝影社、做記者的又變成當業務,處處顯示自己的決定都帶出不一樣的未來。因為自己抉擇,所以每個階段我都能專注而投入,並且從中得到極大的樂趣。 

 

    當我努力工作了十幾年,把電腦公司的業務推向十個數字的業績,終於獲得財團青睞而被購併後,我所扮演外銷業務的這個角色也適時引退,離開了瞬息萬變的資訊業。攝影記者和外銷業務這兩份工作都是因緣際會,它們前後花了我廿年的時間,我原打算再以另外的廿年去發展自己有高度興趣的餐飲業,不過世事總難逆料,去年夏天,老妻的托兒所無法達到經濟規模而面臨存廢的抉擇,我不忍看到她經營十多年、熱愛不曾稍減的事業就此消失,自己便答應幫她忙,替托兒所找地自建,待營運穩定後再作打算。

  

天天小時候

 

        世上雖然沒有返老還童的藥,我卻認為有返老還童的行業,那就是幼教業。我原以為自己在商場打滾多年,早已「面目可憎」,但當發現自己還能被孩子接受時,才知道我仍有藥可救;和孩子交心互動時,他們的言行更讓自己不時回到童年的光景。其實,我慢慢覺得,中年以後的人去從事幼兒教育行業似乎是最適合不過(假如他仍童心未泯),因為多年的社會歷練讓他更有耐心去傾聽孩子的言語、更能寬容孩子的過錯。現在,我每天面對的是幼兒純真的容顏、無邪的笑聲,自己臉上出現的笑容多了,頭髮轉白也少了。對我而言,不也是一種很好的養生之道?!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搭火車記 

文 / 黃廣祥

 

 

前運思期階段(幼兒期)的兒童需要透過處理、接觸及操作材料才能獲得學習,此知識是經由與環境直接互動而產生的。〞                                                                                    皮亞傑(Jean Piaget)       

 

 

                這個月小中班的單元主題是「車子」。除了校內的繪本閱讀、歌唱、手工藝和角落遊戲跟車子有關外,為了讓孩子體驗搭車,10月8日的戶外教學由巧齡老師和「叔叔」帶領孩子們進行一趟短程的火車之旅------埔心<--->富岡。

 

       

 

首先,由「叔叔」載大家到麥當勞前的站牌搭公車前往埔心火車站。在叔叔的廂型車上,巧齡老師再次強調搭車時所需要注意的安全與禮貌,如「要排隊」、「上車坐好」、「與司機先生道別」等;孩子們似乎行前即已熟記相關內容,予芊和舶顥回應老師的問題最大聲,其他幼兒則小聲跟著附和。在等公車時,大夥兒靜坐在候車椅上,看著縱貫線路上熙來攘往的各類車種,男生們指著飛快而過的車子說出名字,尤其義恩,他興奮地對著不時出現的大型車叫喊,大家的眼光也就隨著路上奔馳的車子來回移動。遇到遠處出現遊覽車時,彼此就會猜測是否就是要搭的那班公車(這段時間,巧齡老師雖然有指著背後的站牌說明班次及路線,不過由於是文字,孩子們很快就興趣缺缺)

 

 

公車停在埔心車站對面。大家在等待綠燈過馬路時,舶顥指著車站上頭的鐵路局標誌說:「火車站到了!」瀚澤隨即搶道:「我有跟媽媽坐過火車喲。」新生圻瑋的奶奶和媽媽有來送行,原來擔心他會黏著媽媽或要她們一起去,但隨著每位幼兒都嘗試自己投幣、按票鈕、走過入口的自動閘門等(原來預期孩子可以拿著車票讓剪票員打洞,但透過機器買的票就只能走閘門),這些行動所帶給圻瑋的吸引力看來更大,他很快就跟著其他同學下樓到月台去了。


   

 

由於去、回都有安排十多分鐘的等車時間,孩子可以從容自在地體會月台上的事、物、人:巧齡老師指著地上黃線,說明超越它所帶來的一些危險,如「會不小心掉落鐵軌上」、「會被經過的火車撞到」,並要求大家必須遵守;隨後孩子們也確實受到飛馳而過的自強號「震憾教育」------大家雖然端坐在椅子上,但火車速度所帶來的強大氣流撲面而來,讓全部幼兒為之一驚。後來「叔叔」為了拍照,有時踩到黃線,孩子們都會大叫去糾正他,「叔叔」也只好趕緊回到線內,並謝謝他們的提醒。

 

 

自強號也為大家帶來話題:舶顥和瀚澤彼此爭論著坐火車的體驗(舶顥經驗似乎比較豐富,話題都是由他主導),予芊則輸人不輸陣,她會不時插進「我也有」、「這個我知道」等話,體驗較少或沒坐過火車的義恩、圻瑋、書含和心俞則在旁安靜地聽著。

 

 

月台上電子看板顯示的文字及時間數字、漆印在柱子和牆上的站名,這些都成了孩子自發性學習的符號。安靜的心俞聽完老師所說的字,更會小聲的唸著:「埔心」、「區間車」‧‧‧孩子們也對停放在軌道上維修用的「工程火車」感到好奇,大家紛紛發表看法。書含說:「這個車子壞掉了。」心俞說:「它為甚麼是橘色的?」圻瑋回應:「它很小耶。」義恩認為:「它是裝甲車!」瀚澤立刻反駁:「不是啦,是火車!」舶顥則乾脆跑去問叔叔是什麼火車。 

 

                孩子們也對月台上的等車乘客感到好奇,眼光不時留駐在不同人的身上,彷彿在探究他們的衣著打扮、差異的長相與高矮、攜帶的皮包、公事包、書包等。當孩子似懂非懂地在分辨所謂北上南下時,一位乘客伯伯受到孩子互動的氣氛感染,主動跑過來跟孩子打招呼,並熱心的透過手勢教孩子如何分辨東西南北,他更很正經的要求孩子隨著他唸。孩子們覺得很有趣,就此起彼落的唸將起來。不過,大家辨識方向的效果並沒有達到他所預期。


       


                在去程的車上,由於乘客不多,孩子們可以自由地打量車廂各處,偶而有人會走動或互換位置,但更多時間大家是轉身看著窗外慢慢遠去的景象;這個時候,只要其中一位看到某處的東西而叫起來,在他兩旁的孩子就會順著方向望去,然後接二連三的,大家也講出自己所發現的景物。在這樣的互動過程中,孩子學習迅速表達眼睛看到的事物、回味自己發現的喜悅,最後大家更擁有一份能分享所見的滿足。

 

            

 

到了富岡站,大家下車後即轉搭下一班北上的區間車。雖然孩子們仍分不清北上南下,不過中班的孩子已經知道回楊梅是要到對面的月臺等車的。回程中,坐車的乘客變多了,也可能是大家有點累了,孩子們拘謹地坐著,彼此默然不語。但是當孩子返抵埔心車站,出來時大家手上拿著一罐巧齡老師買的養樂多,並魚貫坐進「叔叔」的廂型車後,喧鬧的氣氛瞬間擴散。大家一邊聊天,一邊喝著飲料,每個孩子的臉上更是流露出心滿意足的表情。

 

 

後記:

1.  當天下午,老師跟孩子們在教室討論早上搭車的見聞及感受。 瀚澤:「等公車時看到大卡車」、「投錢買票我才投一次,好少啊!」 圻瑋﹕「等火車的時候看到有石頭(鐵軌上)。」 舶顥:「等公車時有看到小貨車」、「坐火車有經過楊梅。」 予芊:「買票要投錢,門打開(收票的電動閘門)嚇我一跳!」、「火車站的一個叔叔吹嗶嗶,火車就要來了。」 義恩:「火車門打開了又關起來」、「坐火車看到砂石車。」 心俞:「坐火車看到挖土機。」 書含:「火車門打開了才能進去坐火車」、「坐火車看到計程車。」

2 .   翌日,老師再跟孩子討論他們印象中最深刻的火車樣子,孩子們的記憶依然鮮明。義恩:「粉紅色的火車有橘色的窗戶」、「進去火車裡不行大聲叫、有粉紅色的椅子。」書含:「火車長長的,是綠色 」、「窗戶紅紅的。」圻瑋﹕「看到長長的火車,還有一輛橘色火車更長(自強號),開得很快」、 「有藍色椅子。」予芊:「火車長長的,有橘色圖畫」、「椅子有綠色、桃紅色,車上有人睡覺。」瀚澤:「火車是長的,上面有花的圖畫」、「裡面有綠色、粉紅色和藍色的椅子。」心俞:「我們坐的火車短短的,椅子是綠色。」舶顥﹕「等火車時,看到一輛長長、很快的火車,上面有花的圖畫(太魯閣號)」。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體驗式學習

 

/

 

 

編按:5月間巧齡老師懷孕而導致身體不適,在請假的兩週期間,除了有助理老師代課外也請「叔叔」一起幫忙。本文是「叔叔」的事後記述與觀察報告。

 

序幕

這兩周部份時間的課程參與,讓我有機會和中班的孩子有近距離接觸,也使我發現孩子在學習過程中的多面性。尤其在開放式的教育下,喜兒老師設計的彈性課程,讓孩子能依據自己的喜好,來學習吸收。

 

 

拿這次魚的單元課程來說,孩子們能接觸到許多不同的實地觀察與操作活動,從水族館觀賞魚、買魚回來養、到稻田邊的水溝撈魚、定時餵魚、母魚生下小魚。有了親身的體驗與觀察之後,孩子們再接觸各式閱讀活動,包括魚的繪本欣賞、圖鑑瀏覽、午睡前聽魚的故事。

 

 

此外也有藝術課程,有關魚的美術和音樂活動-其中畫和捏塑「魚」,可以讓孩子和老師都能看到他們腦海中建構出來魚的圖像。活潑的「魚」兒歌唱遊,則讓孩子們以肢體和歌聲抒發他們對魚建立的愉悅情感。其間還有穿插了統整性的活動:烹飪魚和釣紙魚。

 

 

烹飪課包含了參觀埔心傳統市場的魚攤,了解食用魚、買魚、和番茄魚湯的料理。釣紙魚則是自製磁鐵魚的操作遊戲,每個孩子都要剪貼繪製自己的紙魚,並發揮手眼協調的能力把磁鐵魚釣起。

 

 

各個活動中又有一些意外狀況:飼養的魚有些死了、去田裡想撈魚卻抓到蝦、摸到蜆…,讓孩子在這個主題裡一環接一環,學習到更多元的知識。而且這些學習都有親身體驗的基礎,孩子也可以隨著個人的偏好去發展。最後,孩子獲得的認知比傳統單向的學習(以書本、老師講解為主)來得深刻,而且能產生主動學習的動力。

 

我覺得喜兒就像一個舞台,教學主題猶如一齣一齣的戲。戲幕升起,孩子就依著自己的特質扮演不同的角色,他們專注而又盡情的一齣一齣演著……

 

安靜的梓嫻    

在「魚」系列的各項學習過程,梓嫻給人的感覺是安靜而專注的。她善解人意,在老師講解的時候,會靜靜的聽;輪到大家開始動手做的時候,梓嫻通常都能依照老師的提示做出來。雖然她的個性順從温和,但仍很有主見,她揑麵土魚時,有她自己對魚的詮釋,她把魚下端的鰭揑成像人腳﹔她畫的內容細節很多,不像其它幼兒只畫魚本身,更畫出魚周遭的景像,如波浪、水草、石頭等,內心世界細膩而豐富。

 

 

買來的小魚、田裏抓到的蝦蟹都養在中班教室裡,孩子們每天會跑去餵飼料和觀看。梓嫻常會注意到魚缸裡的一些細微的變化,諸如:小孔雀魚肚子底下有條細細的糞便、魚翅上有一顆小小的白點、鰲蝦有一根鬚比較短……在在都顯示出她觀察入微的能力。

 

開心的奕祥

              大家在上美勞課:揑麵土魚和畫魚,奕祥揑出來及畫好的魚都是與衆不同的。從大人刻板的眼光來看,也許會說他畫得不像(沒有具象化),然而從創作的角度去審視,這才是他可貴的地方,因為那是他心目中的魚、是他個人對魚的感受及詮釋。他喜歡畫正面及帶著笑容的魚,這似乎是他開朗個性的反映。

 

 

他也具有強烈的好奇心,在魚的單元活動裡,不管是室內或戶外教學,最常聽到的就是他的聲音------向老師提問題或跟其他孩子討論。他會問:為什麼叫孔雀魚福壽螺的蛋為什麼是紅色的?要給鰲蝦吃什麼食物……等等。在這種情況下,最好的導引是先請他想一想或再觀察,然後讓他試著回答自己的問題,讓他的好奇心得到進一步的深化。換言之,思考的過程對成長的孩子而言,反而比正確的答案來得重要。立刻給他答案會使他產生依賴老師的權威,而不再進一步思考。

 

理性的乙因

乙因是個循規蹈矩的孩子,她更是一個規範的捍衛者。在魚的單元活動中,每逢户外學習,老師行前總會叮嚀孩子們注意一些安全的規則,乙因會牢牢記住,在過程中都不會逾越,甚至還會提醒或糾正其他小孩,若他們不聽,她會向老師報告。

 

 

她的中規中矩同樣反應到她的畫作裡,她畫的魚很具像,數量多的時候,她會在構圖上把牠們排列的很整齊。乙因語言表達能力好,理路又清晰,閱讀魚的繪本故事,輪到她回答老師所問的書中情節時,她能很完整的陳述出來。飼養在教室裡的小魚、蝦、蟹,在她觀察過程中,她還會注意到整體性及合理性,譬如:水變濁了,魚會受影嚮;鰲蝦比小螃蟹大,不能放在一起等等。

 

俏皮的梓均

梓均個性活潑俏皮,腦筋、手腳也很靈活。也許因為家裏也有養魚,在這次魚的單元,不管是觀察水族館或教室裡養的熱帶魚,她都能以自身的經驗,提出相関的問題,譬如:魚生病怎麽辦牠吃什麼?這是公的母的?水髒了就要換?不過到了市場的魚攤子,在近距離的觀看下,各式各樣的魚令她目不暇接,她反而沒有什麼問題提出,好像在她過去的生活經驗裡不曾有過。梓均對唱歌很有興趣,在教唱遊時,她表現最活潑,除了聲音響亮以外,還不時地手舞足蹈。

 

 

不過讓我吃驚的是她的觀察與反應能力。在上戶外學習課------到稻田邊的水溝撈魚,因為大家都找不到小魚,而我幸運抓到一隻鰲蝦,就告訴大家蝦子的習性、喜歡躲藏的地方及網撈的方式。大家聽完就散開去找,很多孩子沒多久就嚷著沒找到,只有梓均還是低著頭專心地看著水溝裡的石縫,慢慢的向前走。過一會兒,她出現在我背後,拿著網子輕聲說﹕「叔叔,我抓到了。」

 

溫吞的逸榛

逸榛剛開始對魚是陌生而不感興趣的,隨著專題的發展,她對餵魚的興趣一天一天地增加。除了中班上這次新買的魚,她對學校原來就飼養的魚(大門進來的那一缸),她也會付出關愛。每天下午放學回家時,她都會跑來問我,可否讓她餵魚。

 

 

到市塲去看各色各樣的魚時,別人七嘴八舌的說著,她卻是靜靜的傾聽、專注的看。平常有點害羞、說話小聲的她,唱起魚的兒歌來,卻不膽怯,聲音也很宏亮。在稻田時大家撈不到小魚,不少孩子有點失望,她卻能想辦法和奕祥玩耍。倒是在玩釣魚遊戲上,小肌肉的發展沒有梓嫻好,不容易把魚釣起來,相對的,她的專注及興趣也就下降不少。

 

敏捷的哲維    

關於「魚」的專題,大部份哲維是喜歡的,這使他學習起來興趣盎然:到「叔叔」家看魚,他訝異的發現死了的魚,還可以拓印下來。

 

 

到魚市場參觀各色各樣的魚,他注意到魚類繽紛的色彩。買完魚後,他目瞪口呆的觀看殺魚及去鱗的過程。到了律動課,大家模擬魚的姿態,跳起魚的舞蹈,哲維帶勁地擺動著他小巧的身體,靈活的匍匐前進。但是他不喜歡唱歌,不管是教唱「魚兒水中游」或者「大魚不來小魚來」,他都是象徵性地微動嘴唇。到了美勞課,他畫的魚線條簡單,顏色單純,很快就畫完。但是他喜歡玩釣魚遊戲,他的手腳靈活、操作敏捷,把十幾條魚一下子就釣起來。他對數字也有很好的概念,請他數一數釣到了幾隻魚,他不會弄混,很快就數出正確的數目來。

 

自我的芳儒

芳儒做事有她自己的規律和步調,她不太受外在的影嚮,從而去配合別人的速度。在上「魚」的系列課程裡,她對魚的瞭解是非常具體而清晰的。揑麵土時,她揑出來魚的形狀具體而神似,她堅持細節,要把尾巴、細小的鰭黏好,相對花的時間比別人多。

 

 

當用餐時間到了,別人已收拾好等著,她還是不疾不徐地,要完成才肯罷休。她對唱歌的態度是喜歡而積極,在教唱「大魚不來小魚來」時,她的歌聲響亮悅耳,更主動上台對着大家唱,她神態自若,彷彿是常做的事,一反平時的害羞與木訥。

 

沉默的松翰

「魚」的單元對松翰是有影嚮的。他跟着大家一起上課,雖然看不到他主動向同學或老師反應,但是隨著靜態及動態的課程發展,他受到的視覺刺激逐漸累積起來,從而促使他嘗試透過接觸來感受。最明顯的例子是:經歷了到水族館和「叔叔」的家去看魚後,翰翰每天在教室裡,都會跑去魚缸邊看邊觸摸玻璃,彷彿要跟魚接觸。

 

 

這種行為語言是內心的一種表達,熟悉他的人可以細心去解讀。其它如烹飪課提供他對魚的味覺、魚的兒歌是聽覺、塗鴉是讓他嘗試將內心感受轉化為線條或圖形。我深信松翰會像其它孩子一樣,把這些點點滴滴的體驗漸次的沉澱到腦海深處,等到有那麼一天------成熟的時機到來,就會豁然而通。

 

倔強的苹瑄

苹瑄的個性有點倔强,主見也較強。在鱼的單元學習過程,她依循自己的感受來運作。在閱讀繪本的時候,她有自己專屬喜愛的書「和事佬彩虹魚」,她對內容知之甚詳。當我跟大家讀說這個故事的時候,她已經能跟我一起把情節說出來,原來她已私下翻閱多次。

 

 

在作畫時,她就畫彩虹魚,而別的孩子大多是畫單或雙色魚,只有她畫的魚身上塗上彩虹的顏色。每天的例行餵魚,別人要餵小魚,她會轉向餵大魚,當別人跟著她餵大魚,她卻跑去餵鰲蝦、螃蟹,她就是要與眾不同。

 

 不過她很遵從規矩,當遊戲規則設定後,她就依循而不會逾越。像玩釣魚遊戲時,有些孩子釣不到鱼時,會悄悄抓緊鱼線,把磁片端湊近鱼,好讓魚被吸上,但苹瑄就不願意這樣做,因為遊戲規則是不允許的,雖然她釣得不多,她還是很專心的堅持釣下去。

 

著迷的我

看到每個孩子在「魚」的單元中都有不同的學習喜好及表現,做老師的就會努力延伸主題以符合孩子所需,這是一種良性循環的效應。

 

 

高興之餘,我不禁對「因材施教」有著另一番感受:當營造出一個有著彈性課程的多元環境,孩子愈可以在裡頭各取所需,「因材施教」的效益就愈容易達成,尤其學齡前的幼兒教育更是如此。

 

後記

               中班「魚」的專題五月底就結束了,但是到了六月底畢業典禮的活動中,「魚」主題又得到進一步的延伸:中班送給大班畢業生的禮物是「魚相框」,表演的節目是他們喜愛的唸謠和兒歌「大魚不來小魚來」配合了打擊樂器。他們為此表演,自己繪製了一頂有大魚又有小魚的帽子。他們表演起來,水到渠成,神采格外自然又有自信。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