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出這樣的好孩子」
介紹與書摘
本書作者 / 陳姝伶博士
文 / 簡筑慧
小班家長
編按:喜兒部落格的文章有一分類:「家長園地」,這裡頭有些是對喜兒教學、理念的看法和指教,還有很多是家長的育兒經驗或讀書心得的分享。我們感謝欣霓媽媽這次的分享:她用心地看了很多遍,並花時間把書裡重點賸打出來,有些更予以顏色條列,便於大家閱讀記住。這本書也曾是喜兒讀書會用書的其中之一。
在一個機緣下,與美香老師聊及目前孩子的學習狀態,並向美香老師請益有關育兒的話題,美香老師推薦了幼教博士陳姝伶撰寫的書籍「教出這樣的好孩子」,讓我與本書結緣。這是一本很棒的育兒書籍,自己並獲益良多,在此感謝美香老師的推荐,透過閱讀,我做了些讀後心得及文章摘錄與大家在這裡分享。
其實,書上提到的事情,大都是針對家長的觀念。很多的事情,孩子在喜兒的學習過程裡都可以看到,也持續呈現在老師的教學中。例如103年學年下學期的期末家長會上,潔玫老師就有在強調不要把獎勵和學習連結在一起,以免讓孩子養成為獎勵而考試的心態。
我期許自己要當一個民主的家長,要讓孩子在自由自在的環境下成長,但是沒有注意到自己的身教及言教上,原來還有這樣多的努力空間。很開心自己幫孩子選對了一個適合成長的幼兒園,伴隨著孩子的學習過程中,家長也可以一起學習和成長。
謝謝美香老師借我這本很具有教育意義的幼兒教養書,也感謝她請我分享讀後感想,讓我能反反覆覆的重新閱讀這本書,而作者的觀念更內化到我的行為裡。期待我這篇書摘可以促使更多的喜兒家長一起共讀。
這本書的主要內容「以孩子為中心的教養法」,陳博士提到為什麼自己會寫這本書,主要是記載了陳博士與她的一雙兒女之間發生的故事,也是許多媽媽共同經驗的呈現,並提到給予孩子自主性、尊重孩子、允許孩子重複犯錯、鼓勵孩子自動自發、滿足孩子的好奇心等等教養觀念,都是「以孩子為中心」出發,這和父母接受到的教育「以大人為中心」取向的教養觀念很不相同。
1.「別讓孩子失去自主力」
大多的家長都認為三歲決定一生的說法,往往父母擔憂會不會少做了些什麼,耽誤了孩子,怕孩子輸在起跑點上。其實這個階段的孩子,腦細胞數量已經達到成人的百分之八十,但是在認知和社會心理需求發展上,仍在學習的階段,在這個階段,主要幫孩子建立安全感和對人信任,萌發自主性、好奇心和自動自發學習精神,只要引導得當,讓孩子對自己有能力學習並充滿信心,就是孩子一輩子最需要的動力。
1.1當孩子在一歲左右,開始發現自己是獨立的個體,尤其是學會走路,擴大活動範圍,這時是充滿好奇,但是最大的恐懼是害怕媽媽會不見,所以就要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讓孩子知道媽媽不會不見,建立他的安全感及信任是很重要的。讀到這裡,就會聯想到孩子進入喜兒的第一課,面對孩子的分離焦慮,就是在建立孩子的安全感,作者在使用的方式就如同喜兒教育孩子面對分離焦慮的方式相同,先滿足孩子需要的愛(用擁抱或其他方式),當要與孩子分離,要做好約定,時間到了就要出現,讓孩子有安全感,在與父母分離的期間,可以安心和放心好好的學習與玩樂。
1.2當孩子二歲時也會很困擾父母,有人稱之「可怕的兩歲」,其實只是因為父母沒有心理準備,本來那個完全依賴父母的小嬰兒,變成行動自如、好奇心強,又很有主見的幼兒。當孩子首次發現自我,試圖用各種方式證明自己的存在,所惹出來的一堆麻煩。所以在這個時期,作者建議父母需要做的事情是「為孩子示範正確的行為」、「理解孩子不是故意搗蛋」、「讓孩子有自己做抉擇的機會」、「避免開空頭支票」,請父母在孩子這個時期,做好心理準備。
1.3當孩子三歲時,也有人稱之為「恐怖的三歲」,這個階段的孩子,是可怕的兩歲的延續,只是孩子的技巧更純熟,語言表達及理解能力更進步,再加上豐富的想像力,使孩子對自己更加信心十足,覺得自己無所不能,對自己產生很高的期許,作者笑稱為「無敵鐵金鋼時期」。所以當孩子自己事情如果沒有做好(或不合自己的要求)將會產生挫折感,會用各種方式來發洩情緒。這個階段的孩子,會試圖證明自己,有些父母覺得孩子可能做不到,到時候會又哭又鬧,所以會想阻止孩子去嘗試。作者會希望父母,要陪伴孩子去嘗試,並在孩子做的過程中遭遇挫折時,適度的去引導,讓孩子勇於去嘗試,而不是叫是讓他們按照父母說的做就好了。這個時期是孩子養成自動自發的萌芽期,孩子受挫,發脾氣是一種過程,怎麼把這個過程變成正式的影響,是做父母的責任。所謂的正面影響就是孩子可以在挫折中,學會再接再厲的一種態度,把「我可以一試再試」變成是他們的座右銘。
1.4當孩子四歲時,開始有了「自我中心主義」。在自我中心主義下,孩子對事務的了解、注意力往往集中於在有限的一點上,對於事務的其他面貌則完全忽略。要突破孩子自我中心主義,最好的方法是多給孩子一些社交機會,讓他和同年齡或大一兩歲的孩子一起玩。透過與其他孩子的互動,讓他慢慢學習,原來別人和我是不一樣的,別人和我會有不同的想法,會有不同的感受,進而逐漸調整自己,以取得別人的接納。所以在孩子的前五年,請盡量讓孩子去嘗試,提供創造成就感的機會,來培育孩子一輩子需要的自主性。人類的學習要靠大腦的神經元的聯結來形成,而神經元的聯絡,要靠重複累積的刺激,才能建立神經線路。所以當孩子在問問題,尤其是重複的問題時,其實孩子在展現他萌芽的好奇心,而父母的角色就是在這個時候提供他學習的環境,讓他那顆好奇心,可以充分得到滿足。
2.「自信心,從與父母的親密關係開始」
父母無條件的愛,是孩子自信的來源。根據心理學的研究,人對自我的感覺,是決定信心的關鍵,要有良好的自我形象,才可能有自信。所以孩子要能喜歡自己,是建立自信的第一步。經由父母對孩子的稱讚、了解、包容和感謝,讓孩子去感受他是被全心接受的,自己是值得被愛的,父母對他的愛沒有條件,只有在知道自己是值得被愛時,孩子才能真正喜歡自己。
2.1包容是愛孩子的第一課
在孩子犯錯時,做父母的要把握機會教育孩子,而不是趁機把他痛罵一頓。有些父母覺得孩子是故意搗蛋,例如你剛花二小時打掃好的地毯,偏偏他這時把果汁倒在地毯上,所以你特別不能忍受,覺得孩子是故意的,其實這個是你自己的情緒反應,事情沒有這麼嚴重。如果我們很生氣,孩子獲得的訊息是:我很心疼這個地毯,原來地毯比我重要。孩子在成長的過程是需要被包容的,愈是做錯事,愈是需要被包容,而且這個錯誤可能會重複出現。大腦需要重複的經驗,去聯結神經網絡,好的和壞的都會再三出現。愛的感受是主觀的,要多少才夠?每個人的需求都不同。當孩子感受不到父母的愛時,父母要反省;自以為能表現愛的行為,可是,是不是沒有讓孩子感覺到?譬如有些父母買了各式各樣的玩具給孩子,以為這就是愛的表現,卻不知道孩子最想要的是和你手牽手在公園散步。愛是要說出來的,不要覺得愛孩子是天經地義,不用說出來,孩子都知道。事實上親子關係就像任何一種親密關係,是要說出來,要表達出來的。當孩子感受到父母無條件的愛,是孩子自信的來源。要培養一個有自信快樂的孩子,就是讓孩子覺得自己是被愛的。
2.2尊重四部曲「讓孩子練習做決定」、「用問題刺激孩子的思考」、「尊重孩子的所有權」、「接受孩子的感受」
尊重是很抽象的名詞,父母應找機會在日常生活中示範。只要孩子的意見和想法,在我可以接受的範圍,我就依他的意思,而且很明白又刻意地使用「我尊重你的想法」這種字,讓孩子能理解尊重的涵義。
2.2.1「讓孩子練習做決定」尊重孩子,就是要讓他有機會學習做決定,做自己的主人,例如,兩三歲的孩子,可以給他的選擇權有,你想要穿哪件衣服?你想要吃哪一種東西?在問問題時,要有一些小技巧,不要用開放性的問句,否則一旦答案是「炸雞」,而我們的答案又是「不可以」,對孩子來說是雙重的打擊,不僅不被尊重,而且得不到想要的。所以父母要用選擇題:你想要吃水餃或麵條,給他一些選擇,讓他有做主的機會。
2.2.2「用問題刺激孩子的思考」等孩子大一些時,可以提供一些做決定的技巧,可以開始用問句,讓他打從心底去思考。例如穿衣服,小的時候,你告訴他別人可能有的反應,大一點到上小學,你就會用反問句:如果你穿這樣去上學,別人會有什麼反應?如果別人笑你,你會怎麼樣?你可不可以一笑置之?用一些問題去刺激他思考,如果做這樣的決定,如果有這樣的結果,你願意去承擔嗎?
2.2.3「尊重孩子的所有權」談尊重時,隱私權常會被提到。但是很少人會想到孩子的所有權。原因在於孩子的東西是爸媽買的,而忘了東西給孩子後,就是孩子的,要尊重孩子的所有權。常常爸媽讓孩子要分享東西給別人時,他會不願意,原因在於,買的東西錢雖然是爸媽付的,但是東西已經給孩子了,要不要分享是孩子的權利,應該要得到最基本的尊重。或許父母無法了解孩子的感受、不能認同接受孩子的感受,但是最起碼要對孩子展現你的一分尊重。
3.「讓孩子做情緒的主人」
IQ是受限於先天的條件,EQ是可以後天培養的。在面對孩子學習上的錯誤和不當的行為時,父母情緒的表達是冷靜溫,還是憤怒兇惡;處理的方式是講理包容,還是責罵處罰都是一種示範,孩子會從父母的言教和身教中學習如何看待自己的感受,如何合理的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或宣洩出來。
3.1 培養情緒智商的三步驟
3.1.1「教孩子認識各種情緒」描述他的情緒給他聽。例如肚子餓了會哭,生氣時會摔玩具,有些是反射動作,他並不知道這是意味什麼。所以在與孩子的互動中,父母要幫孩子描述自己的感受,讓他熟悉這些描述情緒的語言,以後碰到類似的情境,他就可以用語言他來表達。
3.1.2「接受孩子的情緒」孩子開心哈哈大笑,父母都不會有反應;孩子生氣大哭,摔玩具,父母就會起情緒反應。其實不管情緒為何,情緒本身是沒有對錯的。父母在面對孩子情緒時,最容易犯以下三種錯誤:
3.1.2.1『忽視』-孩子哭時,父母轉身走開。因為很多父母會覺得,不要理他,他自己就會停下來。年紀愈小的孩子,對這種情況會愈害怕,因為他覺得爸媽不要他了。日子久了孩子會學到哭也沒有用,不哭了,但是孩子不再哭,也有可能他以為自己不該有情緒,甚至不可以把情緒表達出來,這種想法對EQ的發展是不健康的。
3.1.2.2『否認以及不尊重情緒』-有些父母習慣把孩子的負面情緒否定,所謂大小化小,小事化無。例如孩子生氣摔玩具,被處罰,孩子開始哭。父母會說「你還敢哭,明明是你做錯事」父母這種反應就是在否認情緒,讓孩子以為這種情緒反應是不可以的。不如說「我知道你被處罰很難過,但是摔玩具是不對的。」還有當孩子跌倒哭了,爸媽說「不痛,不痛,你很勇敢」這會讓孩子困惑,明明很痛,為什麼爸媽說不痛呢?他會搞不清楚自己的感受。不如說「你跌倒了!很痛是不是,媽媽幫你揉一揉」
3.1.2.3『賄賂』-孩子哭鬧,尤其在公共場所,父母會和孩子說「不要哭,不要哭,給你糖吃。」用買糖的方式把情緒拿掉,這些方式也是不健康,因為孩子沒有學習到處理情緒適當的方法。
接受他的情緒,不代表認同他的行為。情緒本身沒有對錯好壞,唯一所謂的好壞,是表達情緒的方式。孩子是活生生的個體,父母可能覺得沒有人好哭或傷心的事,對孩子卻不然。可以告訴孩子「你可以傷心,但是不可以摔玩具」
3.1.3「引導孩子」在告訴孩子情緒不好時,哪些表達方式不被接受的同時,更要提供孩子可以表達的方法及和可以接受的行為。
4.「自動自發學習樂」
在教育孩子的過程中,不要急著教他們東西,應努力保住孩子的主動性。因為只要保有學習的動機,等到時機成熟,孩子想要學的時候,一定可以學的很好。主動性就是孩子天生就擁有的。順應孩子的興趣,讓孩子在學習的過程和結果中,打從心底發出讚嘆,體會到學習的樂趣,是父母重要的責任。孩子也需要清楚的知道,他所做的種種努力和學習都是在為自己儲備面對人生挑戰的能力,不是為了討父母的歡心。爸媽只是一路為他加油,喝采助陣的人。
4.1 「孩子的興趣是最好的指標」很多人問,這個年紀的孩子應該教他什麼?我的答案往往是:孩子的興趣是你最好的指標,依孩子的興趣引導他,學習效果最顯著。就如順水推舟,會有事半功倍的效果。不要小看孩子玩的東西,以為那些玩的東西沒有意義。其實孩子的玩具是否有教育功用,全要看父母怎麼去掌握與應用。
4.2「不是媽媽要我學的」學習才藝,是為了興趣而不是為了比賽。有些孩子喜歡接受挑戰,參加比賽不會影響他對才藝的喜好,得獎了能增加學習的信心和動機;但是也會有孩子在比賽的壓力下,會失去對才藝的興趣。所以孩子要不要參加比賽是孩子的決定,父母可以扮演鼓勵的角色,並細心去體會孩子能承受多少壓力,以及如何舒壓。最棒的是,他在學習這項才藝,能出自內心說,不是媽媽要我學的,而是自己想要學習的。
4.3「陪孩子一起看電視」對大多數家庭而言,電視是孩子成長過程中不能避免的一項科技產物,既然不可避免,父母就要學習善用它。大多的節目對孩子來說,都是弊多於利的。因為在短暫的時間內,塞入太多資訊,對幼兒並不恰當,結果是對孩子的大腦處理一些超越他目前發展階段的事。長期下來對孩子的大腦發育有不好的影響。另外節目裡會有很多閃爍的鏡頭或一些布偶又唱又跳,來吸引孩子的注意力。長此以往,會讓孩子日後在比較安靜的環境裡,產生無法集中注意力的現象。對五歲以下的孩子,應該選擇內容簡單、步調緩慢的節目。陪孩子看電視時,我們會一起笑一起哭,有時會對劇情做一些評論,也趁機把一些價值觀在適當的時機提出來,讓他們有思考的機會。也有父母堅持不讓孩子看電視,在孩子較大時,開始抗議無法和同學溝通,父母與孩子會產生爭執。E世代的孩子,想要和電視完全隔絕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既然不能避免,不如好好善用它。而電視對孩子的影響是好還是壞,用點心,父母是可以掌握的。
5.「正確的價值觀,讓孩子受用一生」
孩子有很大的可塑性。小學階段,孩子開始萌發抽象思考的能力,父母可以開始用各種方法,介紹一些價值觀。父母可以講故事給孩子聽,因為故事是最容易打動人的,會讓人產生認同感。或者利用生活中的事件,和孩子討論,幫他們釐清一些想法,讓他們在未來青春期面對諸多誘惑時,可以有較佳的免疫力。價值觀需要內化的過程,慢慢才能在心底生根發芽。生活中的耳濡目染,故事中的啟發,都是人生的價值在孩子的心中播下的第一批種子。
5.1 「謙虛,聰明孩子的第一課」作者的孩子二歲會自己讀英文書,四歲讀百科全書,沒有上過一天的托兒所。要上幼稚園時,學校幫他做了檢定,說他應該上三年級。結果作者決定不讓他跳級,幫他選擇了一所以孩子全方位學習為教育取向,鼓勵孩子自己學習,除了學業以外,還強調心理與社會性的發展。開學後,老師拿給兒子的書,兒子一看就告訴老師「這太簡單了,我在家都看百科全書」後來作者告訴兒子「你會,別人不會,是因為你比別人早學習,並不表示你比較聰明。老師教你的東西你都會,你可以幫助你的同學」於是作者的兒子開始在教室當小助教,幫助同學,讓自己在學校建立自己的好人緣,從來沒有因為他的天分而高處不勝寒。
資優生最怕變得傲慢,這是可以事先預防的。家長要不斷的給孩子心理建設,讓孩子避免因為自己某樣東西做的比別的好,而覺得驕傲,同時也鼓勵他們去欣賞別人的優點,能夠欣賞別人的優點,進而予以讚美的人,也容易得到別人衷心的欣賞;讓孩子知道人和人的關係不只是競爭性的,而是可以同存共榮,這樣也能培養孩子寬大的心胸,日後也會有良好的人際關係。
5.2 「誠實,就從二把蔥做起」作者一次去超市,為了節省塑膠袋,把二把蔥放在同一個袋子裡,結果結帳時店員只算了一把蔥的錢。走出超市後,作者一看少算了,就牽著一雙兒女回店補差額。兒子那時五歲,只有三歲。事後作者對他們說,雖然錢不多,但是對老闆來說也是種損失,更重要的是誠實,因為貪一塊錢,把自己的誠實賠掉,那才划不來!兒子反問:是店員弄錯了,又不是我們故意騙他們的,不是我們不誠實啊!作者回答:別人弄錯了,我們不幫忙糾正,而讓他們損失,那叫占便宜,也是一種不誠實。類似的狀況很多次,作者總是帶著孩子去補款,利用機會來做機會教育。
對三歲及五歲的孩子而言,誠實是很抽象的觀象,不期望他們能理解,只是想讓他們有初步的概念。
5.3 「貓頭鷹的故事」現代社會強調消費,廣告無孔不入,很多人淪為物質的奴隸。為了防止孩子掉入藉由物質取得快樂的陷阱,作者很留意孩子的金錢觀。作者在一次家庭旅遊,在一家禮品店,女兒看中一隻木刻的貓頭鷹,定價美金五塊九毛五。女兒很喜歡,作者在旁建議:想清楚再買,如果買回去是另一個玩偶,看幾天就放在架子上,雖然只有美金五塊九毛五,但是還是一種浪費。女兒聽了就不敢買,可是心理仍念念不忘。回家後,一天去朋友家玩,女兒在朋友家桌上看到那隻想要的貓頭鷹,居然告訴作者,媽媽你是對的,我今天看著那隻貓頭鷹,已經沒有我想像中可愛了,如果我真的買回來,真的只是把它擺在書櫃裡,又多了一個垃圾。不要孩子亂花錢另一個作法是讓孩子知足,讓他們知道自己擁有的已經很多了。作者又強調,父母在給孩子零用錢時,最大的忌諱就是讓錢變成獎賞、賄賂或處罰的工具。把錢和應該做的事情混為一談的結果,會讓孩子對該參與的家事,該負責的功課,養成只有看在錢的分上才去做的想法。
5.4「愛地球從小開始」作者從小就教育孩子要珍惜資源,愛護地球。感恩和惜福的教育,從不浪費食物開始。兒子三歲多,女兒一歲多起,吃飯時就告訴他們:不要浪費食物,碗裡的東西要吃光。作者在陪孩子成長的歲月中,做的最多,也最想做的,不是教他們功課,而是一直努力在孩子心中播種:感恩的種子、珍惜的種子、包容的種子等。希望他們懂得去愛大自然,去感謝別人的付出,也感懷所有的人,更懂得去珍惜自己有的。然後他們再將那些種子播種在他們兒女的心中,完成傳承的動作。
6.「當孩子犯錯時,別急著罵!」
成長其實就是學習犯錯的過程。孩子會犯錯,就是還有許多未知需要去學習。父母絕不要讓自己成了只會批評別責難的惡人。因為你的處罰,傷的只是孩子的心,破壞的是親子間最寶貴的關係。
6.1「允許孩子犯錯」作者在書上提到曾經有一位頂尖的美國科學家被問到成功的祕訣時,他講了一段三歲時的故事。有一天我開冰箱拿牛奶,手一滑,不小心把瓶子掉到地上,牛奶灑了一地。媽媽看了,只對我說:「好久沒有看到這麼大的牛奶坑了,你一定很想玩,給你十分鐘好好玩一下。」我盡情玩了十分鐘。媽媽說:「犯錯沒有關係,但是要承擔後果。所以這裡有抹布、海綿和拖把,任你挑,我們來把地板拖乾淨。」等地板清理好,媽媽又說:「牛奶瓶沒有拿好,可能是方法不對。我們到後院去練習,也許可以找出問題的癥結,下一次,你就不會再把牛奶灑了一地了。」在院子裡,媽媽把牛奶瓶裝滿了水,我一次又一次的練習,終於領會到拿穩奶瓶的訣竅。整個過程中,我學到犯錯並不可恥,重要的是要能接受事實,知道為什麼會犯錯,更進一步找出可行的方法,避免再犯同樣的錯誤。
這個觀念讓我在做實驗屢次失敗時不會氣餒,反而把失敗當作是下一次成功的希望。這位科學家媽媽的智慧,令人佩服。對父母而言,孩子犯錯,尤其是一再重複的錯誤,會讓父母很挫折,甚至引起情緒反應,這是可以理解的。所以情緒管理是父母最重要的課題之一。孩子犯錯時,可參考如下方式
6.1.1 「客觀的描述問題」孩子犯錯時,請客觀的描述問題,避免用責怪的語氣。把你看到孩子做錯的地方,或弄亂的地方描述出來就好,不需要去批評或責罵。用責怪的語氣去糾正孩子的行為,往往達不到目的。
6.1.2 「避免在氣頭上說教」簡單的指令或姿勢,有時就可以達到目的,不需要長篇大論或嘮叨不停。我們教育孩子,常常是在孩子做錯事時,但事實上,在責備孩子的時候,尤其是兩方都很不高興時,那時候父母的話,孩子往往是聽不進去的,次數多了,孩子就會把你的說教當耳邊風。做父母的往往會很挫折。因為你選擇的是在氣頭上來說教,通常是達不到任何效果的。要另外找時間和孩子好好溝通,只有在你和孩子心情愉快的時候,用講故事或其他有趣的方式,和孩子分享一些你對事務的看法,孩子才能真正的聽進去。
6.1.3「避免翻舊帳」我們自己也不喜歡翻舊帳,何況是孩子。過去犯的錯,對任何人而言,都是很大的包袱。翻舊帳,容易挫折孩子的自我形象。孩子愈大就懂事,他犯錯時,如果你原諒他,他心理會很感激的。
把孩子犯錯變成教育的機會,是很簡單的道理,但是在當下,父母常會氣急敗壞地把孩子罵一頓,而忘記了孩子可以從中學習到的寶貴經驗。如果孩子犯錯,父母不急於去處罰、責怪孩子,而用正面的態度去面對,小孩子學到的,就是不怕犯錯的勇氣,和正面的態度去面對。未來孩子在碰到學習的瓶頸或困境時,他會較能坦然面對。這是他一輩子最寶貴的資產。
6.2「孩子說謊時」一般來說,孩子知道自己做錯事時,為了不要面對父母的生氣,以及隨之而來的可能處罰,於是「否認」成了保護自己的最佳方法。而這種行為,我們往往稱之為「說謊」。很多父母要孩子誠實,但當孩子說實話後,卻大發雷霆,把孩子狠狠的修理一頓。如果承認的結果是懲罰,孩子說謊可說是父母促成的。所以小孩會不會說謊,和父母的處理方式有關。父母要和孩子溝通自己對犯錯的態度:犯錯是學習的機會。氣要讓孩子相信父母的角色,是在了解事情怎麼發生的,在教導自己怎麼解決問題,以及如何避免犯相同的錯誤,而不是要處罰孩子的人。
6.2.1 「孩子說實話時不要處罰」孩子在做錯事情時,心理是很害怕的,尤其是小小孩。要鼓勵孩子說實話,就是當他說實話時,不要處罰,反而要告訴他:「你勇敢承認,媽媽很高興,但是我們現在要善後。」希望孩子正面看待犯錯,而不會去逃避或掩飾。所謂善後是讓孩子承擔錯誤的後果。
6.2.2 「平靜的拆穿謊言」孩子否認或找理由脫罪時,存的是一種投機的心理:如果媽媽因搞不清楚狀況,而接受自己所說的,就可以逃過一劫。所以杜絕孩子企圖掩蓋錯誤行為的另一種方式,就是平靜的拆穿謊言,讓孩子知道媽媽不容易被騙,孩子就比較能誠心認錯。有別於為了掩飾錯誤而不說實話,有些孩子會講一些沒有發生的事情,或編造一堆聽起來像不可能發生的故,這也令很多父母不安。其實七歲以前,孩子的想像力特別豐富,常常幻想,這是很正常的。那些怪獸或外星人的故事,都可以是你進入孩子想像世界的窗口。發揮你的童心,和孩子一起編織你們的故事吧。有些涉及朋友或學校的謊言,反射出來的,可能是孩子心中的渴望、擔心、害怕或焦慮。父母用心聽,適時給予協助。不需要因此而緊張兮兮,或疑神疑鬼。作者只想提醒大家:不要輕易用「說謊」責怪孩子,而錯失一個了解孩子內心世界的機會。
6.2.3 「請先誠實面對孩子」父母也不要隨口說些不實在的話,做錯誤的示範。如果父母為了敷衍或安撫孩子,說了一些自己不會履行的承諾,等於告訴孩子「大人可以說謊,小孩子不可以」。這種邏輯,是無法讓孩子信服的。不要用騙的方式,可以避免和孩子發生不愉快。另外,有些父母用恐嚇的方式阻止孩子的行為,結果提供了不正確的知識,或扭曲孩子的認知。如孩子大哭時,告訴孩子:「你再哭,警察會來抓你!」讓孩子害怕警察,甚至以為警察是壞人。類似這種誤導,如大野狼、虎姑婆會吃人等,也是不恰當的作法,完全達不到教育的功能。所以擔心孩子會說謊的父母,請先誠實的面對你的孩子吧!
6.2.4 「獎賞和讚美」教養孩子,最常用不外乎是處罰或是獎賞。處罰是為了減少負面行為,獎勵是為了強化正面行為。如果處罰不是好辦法,那獎勵孩子是不是就一定有效呢?
6.2.4.1 「獎勵只有短暫的效果」其實答案很簡單,以玩具當獎勵,當玩具不再吸引孩子,孩子自然就失去了動機。在這種方式下,孩子學到的是:「你做什麼,就可以得到什麼。」長久以往,孩子也會發展出一套:「你不給我什麼,我就不做什麼」來回應父母,甚至要脅父母。我們教孩子的目的,應該是在培養孩子自主的能力。如果用獎勵去刺激做事的動機,便有如賄賂,只能有短暫的效果。就如成人一樣,要能持續的做一件該做的事,必需要有來自內心的動力。父母應該讓孩子學習從做事的本身得到成就感和滿足感。其次要讓孩子了解,他所做的努力,完全是為了自己,是讓自己變的更好,具備更多的能力,應付未來的挑戰。所以當孩子有好的表現時,要幫他點出來,他所做的努力,是為了他自己,而不是為了博得父母的歡心。要幫助孩子去看到自己的進步,進而讓他產生自信心。
6.2.4.2 「正確使用獎賞」不可否認,收到禮物的喜悅,的確會帶給孩子鼓舞。有兩種做法作者覺得不會抹殺孩子自動自發的精神。第一種情況,用在孩子對學習完全沒有動機的時候。譬如,孩子完全不喜歡讀書,為了讓孩子願意去把書本拿起來讀,可以用讀完一本貼一張貼紙,集滿十張貼紙就可以換一個玩具的方法,目的是讓孩子有個和書本接觸的開端。但是這並不是長遠之計,最重要的是,父母應該花心思陪孩子一起讀書,協助孩子去領略書本的樂趣。讓孩子打從心裡去感受書本所帶來的喜悅和滿足,這才是孩子一輩子會喜歡書本的動力。一旦孩子開始喜歡書本,那外在誘因就可以拿掉。第二種情況,就是當孩子表現好的時候,可以偶爾給他一個獎勵,讓他們知道父母不但看到他的好行為,而且很高興他們會為自己努力。最重要的原則是,獎勵不是條件式的,不是「你做什麼,就可以得到什麼。」
6.2.4.3 「讚美的藝術」除了物質的獎勵之外,讚美其實是不花錢又最具鼓舞效果的方法。讚美的應用本身是一門大學問。不當的讚美,也可能產生反效果。例如讓聽的人覺得自己很笨,沒有能力。這種情形通常發生在孩子做了一件很簡單或早就已經會的事情,父母卻誇獎了一番。讚美的目的,除了是希望孩子可以把事情做好之外,更重要的應該是希望讓孩子發展良好的價值觀和健康的自尊心。
6.2.4.4 「只稱讚事,不稱讚人」健康的讚美應該是,只稱讚做的事,而不是做的人。譬如說,孩子拿了一個他寫的故事讓你讀,你可以稱讚:「這是一個很有趣的故事,我很喜歡故事的結尾,很令人感動。」而不要說:「你是個好棒的小作家。」稱讚的時候,可以舉例說的愈詳細愈好。譬如說,孩子畫了一張圖畫,不要只說:「你畫得好棒」,而應該指出哪裡畫得很好。讓孩子在你讚美的話語看到了自己做得好、做得對的事情或行為,更進一步相信自己是有能力做好、做對的小孩。讚美孩子還有一點要注意,避免裝出來的讚美,你的讚美不是真心誠意的,孩子是可以分辯的。
6.2.4.5 「讚美之後別加上但書」讚美之後千萬別加上一個「但書」。例如:「你的故事寫的很有趣,但是字實在太潦草了,把字寫漂亮一些會更好。」讚美的時候就真心的純讚美吧!
6.2.5 「打孩子,有用嗎?」孩子因為打怕了而不敢犯錯,和孩子打自內心知道該行為不好而不再犯,是兩種不同的行為。因為一個孩子如果沒有機會打從內心去反省自己的行為,他對外在的力量的依賴就會愈來愈多,而且還可能有下列三種結果:
6.2.5.1 孩子變成投機者。他會開始計算下次被抓的可能性和被抓到後要付出多少代價。甚至只要有機可乘,就會去做一些被禁止的行為。
6.2.5.2 孩子變成乖乖牌。他完全聽話,唯命是從。在心理層次上,認為只要服從命令就沒事,結果變成一個不敢有意見的人。
6.2.5.3 孩子變成叛逆者。事事反抗,青少年期尤其凸顯。有些研究指出,一些小時候是模範生的孩子,到了青春期開始逃學、吸毒、離家出走,做出種種偏差行為。理由是「我以前是為了我父母而活,從今以後,我要為自己而活。」
這三種結果,我想都不是父母樂見的。如何教才能不傷親子和氣呢?
6.2.5.4 「制定家規」在我們管教孩子時,第一要確定行為規範的界限,也就是可以接受行為的界限。換言句說,每個家庭都應有自己的家規。這些家規從小就要慢慢教給孩子,而且這些家規是家裡每一個人,包括爸爸媽媽都要遵守的。譬如說,「不可以打人」,不應該只是要求不可以打弟弟或妹妹,而是爸爸媽媽也不可以用打來管教孩子。所以當孩子不聽話時,別急著處罰,先反省是不是因自己言行的矛盾才造成孩子今日的行為。孩子三歲以後,在每一條家規後面再加上「後果」。讓孩子知道一旦犯了錯,要承擔哪些結果。隨著孩子長大,父母的管教方式也要變得有彈性、更民主一些。可以讓他們參與討論,共同擬定家裡的一些共同規範和後果。青少年的孩子,心理上正尋求獨立自主,規矩和後果是孩子一起參與決定的,孩子通常比較能夠心甘情願地去遵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