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看、再問、後讀

~談成人如何和幼兒閱讀童書~

 

文 / 黃廣祥

        圖 / 蘇美香、方潔玫

 

 

IMG_0871.JPG     

 

前陣子有位家長來園參觀,進幼班時,她看到圖書角擺放不少童書,便說:「不錯呵,那麼早就讓孩子認字了。」我笑著回答喜兒的孩子都是只看不讀,這話讓她有點困惑。更早以前,也有一位來參訪幼班的家長,談到他的孩子每周可以閱讀十本童書,而且還會一頁接一頁,很有興趣地讀著認得的字。這種情況,假如發生在大班( 5~6歲)的孩子身上也許不足為奇,然而他的小孩才三歲,看書的樂趣不在圖畫的探索而在字裡行間的追逐,就蠻特別的,做父母也許就要調整一下他閱讀的重點了。

 

page 1.jpg

 

為何這樣說?依我們的觀察,學齡前孩子的思考能力尚處在萌芽階段,對於抽象的符號如文字、數字通常都是「只知其形,不解其意」;尤其五歲以前的幼兒,在他們絕大多數的眼裡,文字、數字不過是另一種「圖形」而已。換言之,就算幼兒認得那些字(接觸多了),還是不會活用,因為這時的他仍無法理解文字與語言之間的關連性。所以,學齡前的童書在呈現與編排上,多是以圖畫為主,文字為輔,有些甚至沒有文字(很多時候,文字是給大人看的);幼兒透過看圖來觸發更多的想像,而想像卻是孩子創作力的根源。

 

IMG_0024 (2).JPG

 

成人和幼兒一起閱讀童書,一般會依照書上的詞句誦讀出來,有的人也會注意到某些艱澀的字彙,而把它更口語化,或者讓聲調抑揚頓挫來配合書中的情節。這種單向的誦讀方式容易造成幼兒被動接收的習慣,很多孩子往後會一再要求成人讀給他聽,甚或不喜歡你後來講的跟第一次有任何出入。

 

還有另一種方式是雙向的。

 

 IMG_0049.JPG

  

由於童書是以圖畫為主,我們可以嘗試先讓幼兒自己來掌握圖畫的含意,接著回答成人的提問,然後才是傾聽成人對文字的解讀,這種作法會讓幼兒和書、幼兒和成人產生很好的互動與交流:首先,成人把繪本從頭到尾翻一遍給孩子看,問孩子每頁有看到什麼、傾聽他對圖畫的感受,聽完後再問他有沒有發現別的,只要幼兒願意講,就讓他繼續發表。這樣做除了讓幼兒練習把眼睛所看、腦袋所想、嘴巴所說整合起來,另外馳騁中的思緒由於沒有被中斷,他的想像因而得以盡情的發揮與連結。待幼兒把整本書都看說完畢,接下來才是由成人誦讀文字部分。這種方式使幼兒在瞭解書中故事之前,讓他先擁有對該書的詮釋與感受,從而產生一連串的主動參與過程,成人也可藉此瞭解孩子的思考脈絡。

 

page 4.jpg

 

對喜兒的老師而言,這樣的方式上繪本課雖然是件很耗時的事,但對幼兒的想像力及表達能力卻極有幫助,尤其在「你一言我一語」的同儕激盪下,幼兒對圖畫的觀察與發現常常讓老師驚艷。最後,聽完老師所講的,孩子對這本書的觀點就更多元了:有自己的、同儕的、繪圖作者以及文字作者的。無形中,給孩子發展出「讀」書的一種平常心,書不是只給認得字的人來讀的,大人、孩子都可以親近它。當然,經過「分享」的書,特別受到孩子青睞,往後,他們會一再地主動拿起它們來翻閱:幼、小班的孩子會邊翻閱、邊喃喃自語地進入個人的想像世界;中、大班的孩子會看圖自編故事,或者重溫老師所說的書中內容。

 

page 7.jpg

 

到了周末,孩子可以從學校借一本書回家和父母共享,我們也發現,有些孩子特別喜歡借同一本書回家。有時,成人會對幼兒重覆看同一本書感到不解,其實,閱讀可以讓人進入作者呈現的情節與情境中,孩子可能被某個情境打動,也可能只是單純喜愛和家人讀那一本書的感覺。重複做著喜愛的事也是幼兒的特性,每次翻閱,孩子都可重溫舊夢,同時也享有新的發現、新的感受,現有的感受加上重複的感受,層層疊疊的累積,讓孩子對書中世界的人、事、物建構起多層次的認識與情感。這遠非逐字唸童書所達成的效果可比擬的。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r 的頭像
    cheer

    桃園市私立喜兒幼兒園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