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第十四屆(7/2)畢業典禮



 


 



 


編按:雖然典禮的前一晚來了一場大雨,把老師在院子裡佈置七彩繽紛的裝飾換了一個面貌,但是當天熱鬧的氣氛並沒有稍減,大家興高釆烈地期待典禮的開始。在創辦人潔玫老師致詞後,一連串的節目就陸續展開﹕首先是畢業大班的音樂遊戲「酷企企」--- 由孩子用動作來表現音樂中的旋律及節奏的一種舞蹈;隨後是中小班的唸謠表演、幼幼班的兒歌「大蜻蜓」‧‧‧壓軸的節目是大班戲劇表演「一顆遺失的扣子」。孩子浸淫在自然、熟悉的環境裡,每個表演都充滿了愉悅和歡笑,過程中雖然有一些「凸槌」的地方,大家卻會心地視為增加爆笑效果的元素;最後在大班合唱「說謝謝來分開」的畢業歌聲中結束了表演。接下來,創辦人頒發畢業證書、畢業生向爸媽致謝,團體合照留念以及最後的畢業餐聚(更多照片在部落格相簿裡)。


 



八時半左右家長和孩子就陸續到園


 



會場內其中一面牆裝飾著孩子從來園至今的照片,搭配他們的剪貼畫「青蛙的成長」


 



創辦人致詞祝畢業的孩子在小學交到很多朋友、快樂學習


 



大班「酷企企」所表演的舞蹈完全由孩子跟著節奏自創出來


 



中小班的幼兒在「動物歌謠」裡不但要唸謠,肢體也會隨著內容做出不同動作


 



幼幼班雖小,在「大蜻蜓」的表演裡多數孩子都能聞歌起舞


 


 


戲劇「一顆遺失的扣子」描述的青蛙和蛤蟆的友情以及別的動物熱心協助


 



合唱畢業歌「說謝謝來分開」


 



送給畢業生的禮物都是孩子透過老師協助自製的﹔小班是手鍊、中小班是身高表


 



每位孩子都會從創辦人手中拿到自己的畢業證書


 



每位到場的家長都能聆聽到自己孩子要對他們說的謝詞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畢業典禮 Q&A

 

/ 方潔玫、黃廣祥

 

 

編按:又是畢業的季節到臨,今年喜兒的第十四屆畢業典禮訂在7/3()舉行。一如往年,喜兒有其傳統與原則的堅持。以下內容原是去年家長一篇文章「期待喜兒的畢業表演活動」裡的編按,特此抽離獨立成文。

 

喜兒舉辦的全校活動都是依孩子的需要來設計,不論是娛樂性質的園遊會或是儀式化的畢業典禮,全是如此。在這種情況下,喜兒的某些政策或決定難免會讓家長不解,尤其在畢業相關事項上。藉此機會以問答方式回應家長常有的問題。

 

 


1.  為什麼喜兒的畢業典禮都在週五白天舉行,而不是在假日或晚上讓家長更方便參與?

 

 

答:喜兒的畢業典禮簡單而隆重,它是儀式,也是課程。小、中班的幼兒在其中學習送自己做的禮物給畢業生,也嘗試在大家面前表演。畢業生也準備了一齣戲演給各班幼兒和家長看。我們不希望有幼兒在這場難得的儀式上缺席,因此挑選在他們會正常來上課的時段舉行典禮;而且上午也是幼兒一天中精力最佳的時段。與其要幼兒來配合大人,大人應更有能力來配合幼兒,我們能理解家長缺席通常都是有不得已的苦衷,畢竟幼兒學齡前的結業典禮在其成長過程也只有這一次而已。

 

 

2.  為何不租用寬敞的禮堂而選在幼兒園裏?

 

 

答:過去不曾有,未來也不會有。幼兒在熟悉的環境裡,遠比在陌生的環境更不容易怯場,我們希望他們都盡量能像平時一般自在地表演。還有,在自己的學校裏,我們以畢業生的照片和作品作佈置,幼兒都能感受到學校煥然一新的畢業氣氛。孩子們不但可以參與佈置的工作,而且畢業典禮過後,這樣的情境也還能持續保留一段時間讓孩子回味。

 

 

3.  為什麼喜兒沒有戴方帽的畢業照和畢業紀念冊?

 

 

答:喜兒給孩子拍攝的畢業照是讓孩子穿著自己喜愛的衣服,由孩子熟悉的老師給他拍照,留下當時孩子自然的容顏與個性。將戴著方帽和學士禮服的裝扮引進幼兒園,容易流於商業化的操作,也把幼兒塑造成千篇一律的模樣。另外,由於喜兒的孩子都擁有自己專屬的成長手冊(三年6),裏頭有著老師用心記錄孩子在成長期間的點點滴滴及拍攝的照片,增加一本市面上模式化的畢業紀念冊不但畫蛇添足,也平添了家長的額外費用。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復旦學生實習心得

 

文 / 洪御睛、楊婌玲

    

 

編按:由於家長的推薦,今年喜兒的在園實習名額開放給復旦中學幼保科的洪御晴及楊婌玲。兩位學員的實習期只有短短的十天(間中婌玲還被學校借調回校幫忙三天),在深度無法顧及的情況下,只好往廣度方面做:大中小班都讓她們接觸到。以下是她們兩位的實習心得與感受。

 

 

 

習園所:喜兒托兒所

實習時間:5/21~6/5(10天)

實習班級:幼/中小/大班

實習學生:洪御晴

 

                來喜兒的這10天每天都過的好充實、好快樂,尤其這裡是開放式教學,不似傳統教學的讀寫算等小學先修課程,喜兒給予幼兒絕對的自由空間,不逼迫幼兒做不想做的事,但這又和放縱是不一樣的!

 

 

                親近大自然也是喜兒的特色之ㄧ,想當初第一次來的時候,忍不住對那十幾個觀察箱讚嘆一番,有魚、龜、蝦、蟹等各種不同的生物,最近還多了毛毛蟲及獨角仙,我也學到了些小常識:蝦和蟹不能養在一起〈會打架〉,而且蟹吃東西的時候真的是用鰲把食物送到嘴裡,瞧我多不懂!

 

                這裡的老師也很樂意分享一切,無論是教保技巧還是幼兒個性、亦或觀察資料、照相技術什麼都教,人家說學習是永無止境的!喜兒也真是如此,收穫不淺!感謝喜兒如此重視我們實習生,我學到了不光只是照顧幼兒而已,謝謝!

 

 

習園所:喜兒托兒所

實習時間:5/21~6/5(10天)

實習班級:幼/中小/大班

實習學生:楊婌鈴

 

  俗話說:「麻雀雖小,五臟俱全。」第一次來到喜兒托兒所規模不大,卻能感受園所老師為孩子付出的心思及情感,最令我印象深刻是大門旁的樹屋,是園所叔叔蓋的,很特別哦!就像是每個孩子們心中的「秘密基地。」我很喜歡師生之間的感覺,待人親切和藹又有愛心,從她們身上學到很多實際的寶貴經驗。

 

 

  創辦人潔玫老師看了我們的實習天數,把天數分成三等份,分別是中小班、大班、幼幼班。在中小班實習時我和他們一起學習,發現他們好喜歡戶外的體能活動,我也第一次嘗試爬樹屋,看似簡單卻是有小技巧的。而這週春好老師帶的單元是種花兒的活動,和幼兒一起翻土、施肥、澆花,我還學了很多花兒的新名詞呢!還有延伸活動,讓孩子觀察花兒的顏色、形狀、氣味、花瓣數等,並畫在圖畫紙上。幼兒在從事角落時,老師會在一旁觀察紀錄,我也發現喜兒的小朋友很有禮貌,想和對方一同參與時,會問:「我可以和你一起玩嗎?」如果說不行小朋友就會在旁靜靜的看,直到他說:「好」為止。

 

  再進大班實習前我碰到了大班的兩天一夜的畢業旅行,也很特別哦!老師帶孩子到河邊游泳、抓魚,還體驗染布的過程,到了晚上還會住在園所一天,我僅參與晚上的部分,和小朋友一起玩抓迷藏的遊戲,把園所的燈都關掉讓孩子在黑漆漆當中來找我們,那晚我們玩得很愉快,相信那一晚是他們最難忘的一天!進大班實習後,潔玫老師給我第一個的挑戰是觀察幼兒並記錄,對我來說是一個新體驗,而從中我也發現觀察要觀察什麼?什麼又是該紀錄的?老師也針對我的問題,很快的給予反應和我說明,並找相關的資料給我,第二次觀察就比較抓的到方向了。其中我們還有參與「端午節」的活動,唱端午節的兒歌、包粽子、吃粽子、到龍潭看龍舟等,我覺得每一個活動都很棒且有連貫性。

 

  最後是進幼幼班 和美香 老師學習,我學到了很多像是拍幼兒的角度要蹲下與幼兒齊高、對年齡較小的幼兒發生爭執時的處理方式、活動中孩子較無法集中注意時的臨場反應、校外教學時的提問、觀察互動的方式;在模擬試教前,和美香老師彼此討論,她給予我很多教導等。

 

  我很幸運,在短短的十天能 從個別 老師身上學到各年齡層的保育方式,謝謝你們這幾天對我的照顧,我真的學到很多很多寶貴的經驗,相信這次的實習已經讓我成長了許多,我也更確定自己未來的路,我會繼續走幼教成為像你們這樣經驗老到的老師,謝謝喜兒的老師們。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過端午節

 

 

 

編按:喜兒的小孩對端午節(6/4)的體驗是多面性的。端午節的前一周,老師會安排跟端午有關的課程:帶孩子去摘月桃葉及野薑葉(另類粽葉)、唱端午節的歌、玩划龍舟遊戲、到競賽會場看龍舟、品嚐粽子等等。由於孩子的感受是一系列的,因此他們對傳統節日的瞭解,不再是單一地停留在書本抽象的描述,而是透過感官(眼耳口鼻手)的接觸來內化為經驗,而這種建構知識的方式,對七歲以前的幼兒來說是最適合不過了。更多照片在部落格相簿裡。

 

 

到戶外摘月桃及野薑葉,孩子把葉子當旗子揮舞

 

大中小幼各班一起到龍潭大池看龍舟

 

從橋上往下看龍舟體驗居高鳥瞰的感覺

 

看罷龍舟幼幼班透過塗鴉把感覺表達出來

 

玩划龍舟遊戲

 

大班用樂高建構出自己心目中的龍舟

 

安親班的哥哥姐姐們則學習如何包粽子

 

老師介紹粽子的製成

 

大家聞一聞粽葉的香氣

 


大家品嚐的粽子有原味、甜的及鹹的三種口味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2009大班畢業旅行


 



 


編按:喜兒很重視每年的畢業旅行,它是大班孩子離園前的重要活動之一;不管人數多寡,我們都確信這樣的活動會深深烙印在孩子童年的美好回憶裡。今年(5/21)我們白天帶著孩子到三峽的大豹溪邊玩水及到鎮上三角湧工坊做藍染,到了晚上一如往年的傳統:在幼兒園用餐及住宿過夜,還有少不了的摸黑捉迷藏遊戲‧‧‧以下是該活動的重點照片,更多照片在部落格相簿裡。


 



孩子們在平靜如鏡的這一邊玩水




下水後大家還是讓冰涼的溪水弄得叫聲連連




男生很快就熟悉水性,開始大動作的學划水


 



膽子較小的還需要老師陪著、觀察一陣子再說




孩子適應以後,在水淺的地方就敢把游泳圈拿開




玩水的同時孩子也會觀察水中的生物


 



撈魚苗是孩子們臨場發起的活動


 



不泡水的孩子並沒有閒著,拿著杓子盛水不停的灌到沙裡去




玩沙讓孩子在玩水過程中平添不少樂趣




藍染前大家專心聽老師講解


 



孩子們對染料發酵的味道都受不了


 



每染一次都須拿出來翻弄氧化讓顏色轉藍


 



三次浸染後就可以拆開看染出來的圖案


 



攤開掛晾


 



大功告成,團體合照留念


 



當天的晚餐是紅燒魚+炸醬麵


 



跟同班同學在園所內共進晚餐可是三年只有一次


 



拿著手電筒摸黑捉迷藏,孩子們覺得很刺激


 



「叔叔」被找到了!


 



睡前故事不能少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

(轉載自格物致知學習網)

 

 

 

編按:喜兒一直服膺瑞士心理學家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幼兒知識的學習與建構是需要透過操作才能達到,特別是七歲以前的幼兒必須透過遊戲、生活體驗才會落實,而不是依傳統的教學把抽象的文字、符號要孩子死背強記(這不過是要孩子像鸚鵡學話罷了)。然而皮亞傑是誰?他的理論又是什麼?一般人並不太知曉,喜兒在此轉載有關他的文章供家長參閱。

 

 

 

皮亞傑(Piaget,1896-1980)是瑞士的教育心理學家,他的認知發展理論(cognitive development) 是近代認知心理學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皮亞傑根據他長期對於兒童的觀察與研究,認為兒童的認知發展係依照感官動作期(sensory-motor period)、前操作期(preoperational period)、具體操作期(concrete operation period) 和形式操作期(formal operation period) 循序發展而來的(Piaget,1974; Inhelder & Piaget,1958)。任何人的成長都需經歷此四個階段,其成長的快慢可能因為個人或文化的背景不同而有差異,但因每一階段的發展都是後一階段發展的基礎,所以四個時期的發展順序是不會改變的(Flavell,1963Piaget,1970,1969) 

 

 

·各階段的年齡層

    • 感官動作期(sensory-motor period):出生到一歲半
    • 前操作期(preoperational period):約一歲半到七歲
    • 具體操作期(concrete operation period):約七歲到十一歲
    • 形式操作期(formal operation period):約十二歲到十五歲

 

這些階段是依照順序發展的,長得快的,一定就會長得好? 

 

·     操作(operation) 

 

       皮亞傑認為知識的本質是操作(operation),思想及推理是內化的操作能力,它們係由感官動作期的外在操作能力或動作智慧發展而來(Piaget, 1971,p14-19) 

 

·     可逆性(reversibility) INRC

 

 

皮亞傑又認為兒童真正客觀的推理能力係開始於具體操作期,這個時期最大的特性是其思考操作具有可逆性 (reversibility)。這個可逆操作又可區分為否定(negation)與對應(reciprocity)兩類 (Piaget & Inhelder ,1969,p136-138),如泥團的拉長與縮短是互為否定操作,而泥團的長短與粗細的互補則是對應的操作。思想操作具有可逆性的 最明顯表現是這時期的孩童具有各種守恆觀念,如長度守恆、液體量守恆、固體質量守恆、固體重量守恆、數量守恆等。然而,否定與對應這兩種可逆操作在具體操作期是互為孤立的,這時期的孩童無法交換結合運用這兩種操作,只有進入形式操作期後才具有這種推理能力。

 

 

這種交換運用兩種可逆操作的能力,其認知結構符合所謂的INRC群。I=Identity, N=Negation, R=Reciprocal C=NR=Correlation,它們滿足NR=C, CR=N, CN=R, NRC=I等相乘關係形成數學上所稱的4-GroupKlein group(黃湘武等,1985)

 

皮亞傑認為,孩童對於體積概念的發展是一個相當複雜的過程,並且也是形式操作期的推理能力。在體積發展的過程中,分為內體積(interior volume)和外體積(exterior volume)二個不同的發展層次(Piaget,1930,p164-179Piaget & Garcia, 1974,p85 -94)。內體積是指一物體所包含的內部空間,而外體積則是指一物體所佔的外在空間或在液體中所排開的空間。皮亞傑發現孩童通常是先有內體積守恆,才發展到外體積守恆。(黃湘武等,民74 

 

在外體積的發展過程中,皮亞傑觀察到孩童有三個階段的變化(Piaget,1930,p164-179)

 

  • 在第一階段(7~8歲以下)的兒童會認為水面的升高是由於物體的重力所造成,認為浸在水中的物體的重量在水中會產生一個連續的壓力而使水面升高,因此他會認為一個小而重的物體在水中會使水面升高多於一個大而輕的物體。 

 

        在第二階段(9~10歲)的兒童開始根據體積的大小來預測水面的高   低,但是他還是用重力的理由來做解釋,因此說明上充滿矛盾,但孩童本身並不自覺。

 

  • 到了第三階段(10~11歲以後),也就是進入形式操作期後,開始能夠區分與組合重量與體積的觀念,以及具有比例能力時(Piaget & Garcia, 1974,p85 -94),似乎以上的困難都迎刃而解,知道水面的升高只和物體的體積有關。(黃湘武等,民74

 

  • 影響認知成長快慢的因素

皮亞傑認為影響認知成長快慢的因素有四:生理成熟(maturation)、物理經驗(physical experience)、社會交流(social transmission)和平衡化(equilibration,也可稱為自我協調(self-regulation)(Piaget,1964)。他認為認知成長是決定學習能力的必要條件,而合理的學習雖然能協助培養兒童的認知成長,但獨立的學習並不能即時改變兒童原有的認知結構。皮亞傑認為成長是一種多方面影響的整體結果,因此兒童生活的社會條件與文化背景是重要的決定因素。(黃湘武等,民74 

 

·     成長和學習的不同 

 

皮亞傑強調成長和學習是二件完全不同的事情:成長可以決定學習的成效,但學習卻不能隨意改變成長的結構。皮亞傑認為兒童的學習能力有一定的成長順序,因此,教材與教法在不同的時期應有不同的安排與特性。因此,皮亞傑學派的教育理論認為需要受教者的生理成熟等待、強調物理經驗與人際關係的交互作用、需要提供學習者的自我省悟與自主學習機會。(黃湘武等,民74  

 

·     自我協調理論(self- regulation):同化(assimilation)與調適(accomodation)

 

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中一個很重要的觀點是自我協調理論(self- regulation)(Piaget,1964,1971)。自我協調代表人在遭遇不能理解的事物時,一種主動找尋新的推動模式的認知本能。自我協調是促進孩童認知成長的原動力,也是人在學習及瞭解新事物時的認知模式(黃湘武等,民80)。

 

他認為二個自我協調的作用就是同化(assimilation)與調適(accomodation)。皮亞傑認為孩童在成長的過程中不斷的有外界環境的刺激,例如人際的交流、物理經驗的獲得等。這些外來的刺激會使學童本身的認知基模產生不協調的現象,人腦便會根據已有的知識去解釋這些外來的資訊,並整合到原有的基模或認知結構中,這便是同化的過程。但是若原來的知識體系解釋這類資訊有矛盾時,人腦便會修正自己原先的認知結構以重新解釋外來的資訊,這便是調適的過程。同化與調適之間是並存而且是雙向的,當外來的資訊不斷藉由自我協調的作用加以整合時,學童的認知結構便不斷的改變而成長。

 

影響學生自我協調的發生有三項因素:認知成長、人際意見交流、物理經驗。從教學的觀點來看,人際意見交流包括師生間的交流和同學間的交流,而物理經驗則為各種科學的實驗活動。人際意見交流和物理經驗的作用不是直接提供正確答案,而是希望經由這些交互作用能夠提供認知衝突的機會及達到重組知識的效果。(黃湘武等,民80 

 

根據自我協調,我們對人的學習活動有如下的瞭解:

    • 學習是一種主動的活動,自我協調及主動找尋是它的特色。
    • 學習者的出發點永遠是學習者舊有的知識體系,學習者根據已有的知識去解釋所遭遇的事物,如果發現不合理時則嘗試做適當的修正,如果沒有矛盾則增強對舊有知識的信心。
    • 除了學校的教學外,學習者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建立某些知識體系去作為瞭解生活中經常遭遇之事物的工具。這些自發性的知識體系會與學院的知識體系相矛盾或相一致,而造成對在學校教學時的某種影響。
    • 產生自我協調的首要關鍵在於學習者有否發生認知衝突的心理狀態,亦即學習者有否意識到原有知識體系的矛盾,而產生修正舊有想法的意願。認知衝突的發生意謂著對同一事物兩種知識體系的相互矛盾而產生的心理不平衡狀態,而自我協調則是重新協調組合舊有體系恢復平衡的心智活動。 (黃湘武等,民80

綜合皮亞傑的觀點,科學教育的教材教法應符合下列的原則:(黃湘武 , 1993

    • 教學的設計應以學生舊有的認知為依據,鼓勵並誘導學生用自己的想法處理並解決問題。當學生想法有錯誤時,應設法使學生體會原有知識體系的矛盾,然後在引導其修正或重新建構舊有的體系。
    • 在教學的過程中,應提供學生彼此之間或學生與老師間互相討論及交換意見的時間,使學生有機會體驗到自己想法的矛盾及參考別人不同的想法。
    • 實驗教學不應只是要求學生按指定的裝置,記錄儀器顯示的數據,然後驗證書本上的公式。實驗教學的設計應保留相當的自由度,讓學生能自由操作各種變因及觀察各種變化。實驗教學也應該著重於能夠使學生體會原有知識矛盾體系的設計。
    • 應盡量使學生學習的知識與實際現象的意義相結合,如此學生所學的才有意義,才能謂之為理解。

 

我們要問,我們所採用的教材教法是否有配合學生的認知能力?在教學的過程中是否有提供適當的物理經驗和社會交互作用?在教室中學生有多少主動學習的機會?教師是否有能力診斷學生的學習困難或判斷教材的難易?(黃湘武等,民74 

 

       從以上的瞭解,我們認為,教材及教學活動的設計必須符合學生的認知結構,因為任何的學習活動都是一種同化與調適的過程。合適的教材及活動能幫助兒童認知能力的發展,經過同化與調適的過程所獲得的知識才能持久與活用。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認識皮亞傑

(轉載自格物致知學習網)

 

編按:喜兒一直服膺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的兒童認知發展理論:幼兒知識的學習與建構是需要透過操作才能達到,特別是七歲以前的幼兒必須透過遊戲、生活體驗才會落實,而不是依傳統的教學把抽象的文字、符號要孩子死背強記(這不過是要孩子像鸚鵡學話罷了)。然而皮亞傑是誰?他的理論又是什麼?一般人並不太知曉,喜兒在此轉載有關他的文章供家長參閱。

 

皮亞傑(Piaget,1896-1980

皮亞傑(Piaget,1896-1980)是瑞士的教育心理學家,他的認知發展理論(cognitive development) 是近代認知心理學中最重要的理論之一。

 

他一生共出了五百多篇論文及五十幾本書。
他以兒童為師。
他最關心的問題是:知識是怎麼形成的?

 

 

皮亞傑的生平簡介 

 

1896年,皮亞傑出生於瑞士紐夏迪爾城。從小就對自然科學(生物)感興趣,他在十一歲就發表了一篇有關白化麻雀的論文,他寫這篇文章的目的只是為了讓圖書館員別再因為他是小孩而敷衍他。到中學畢業前,已經發表了二十幾篇文章,其中十五歲( 1911)發表的那一篇還因此收到日內瓦博物館的聘書。 1918(22)獲紐夏迪爾大學博士學位(生物學)。 

 

他在生物學方面有卓越的成就,但是他對哲學、心理也有相當大的興趣。拿到博士後,前往蘇黎世、巴黎,在精神科醫院工作,研究變態心理學。

他為什麼不繼續研究生物,他到精神科診所做什麼? 

 

1918年,皮亞傑在蘇黎世的精神病院工作,探索精神病患的內在世界,同時一方面在大學聽課,一方面研究佛洛伊德 (Sigmund Freud, 1856~1939)等人的學說。 

 

1920年,皮亞傑在巴黎比奈實驗室工作(比奈,Alfred Binet,1857~1910, 智力測驗之父)。他注意到在智力測驗時,發現許多兒童對同樣的問題都有相類似的錯誤回答。他想瞭解,兒童是憑藉怎樣的思考模式,而得到這些錯誤的答案。他同時也在一家醫院研究異常的兒童。 因為這些兒童的語言能力相當缺乏,所以他對這些兒童施測時必須加上一個重要程序,就是兒童不只要回答問題,而且要操作物品。

 

 

精神病患及遲緩兒童的『異常』和正常兒童的『錯誤』開啟了皮亞傑對兒童的研究。

  • 『錯誤』及『異常』有什麼價值?
  • 皮亞傑研究兒童的方法稱為『臨床晤談診斷法』
  • 皮亞傑發現能將生物學和認知論融合在一起的,就是認知心理學的研究。
  • 他由『描述兒童思考方式』著手,以臨床晤談的實驗方式研究兒童的智慧,並運用在認識論上。他發表了許多有關兒童心理方面的著作。

 

1921年瑞士日內瓦盧梭教育科學研究學院主任請他擔任研究組組長,當時皮亞傑才25歲。這是一所新興的師範學院,研究兒童發展、訓練教師。

1922~1932的十年間,一方面教學一方面觀察紀錄孩童的言行舉動,並與孩童對話以了解他們的想法。發表了一系列文章及五本書。

  • 《兒童的語言與思想》 《兒童的判斷與推理能力》 《兒童的外在概念》《兒童的自然因果關係概念》《兒童的道德判斷》

 

這十年間,他結婚,生了三個小孩。皮亞傑和妻子觀察他們的小孩,在19301937分別出了二本書。     

 

           《兒童智慧的起源》《兒童的本體結構》

  • 皮亞傑對嬰兒的研究使他深信,兒童的思想(智慧)是來自於行為(動作、操作),而非語言。

1930~1970年間,皮亞傑和同事茵海爾德(Inhelder, B.) 和斯敏士克(Szeminska,A.)合作,進行『兒童基本科學概念之研究』,從此,兒童科學概念發展的研究成為皮亞傑的興趣,有關的著作層出不窮。他的這些研究,引發了其他學者對中小學生甚至成人做了許多相類似的研究。

 

  • 為什麼他會開始研究兒童基本科學概念?

    • 1928年,愛因斯坦到瑞士講學,他皮亞傑的研究相當欽佩,他建議皮亞傑研究兒童的速度及時間的概念。(愛因斯坦與皮亞傑的見面
    • 1929年,皮亞傑應聘到日內瓦大學的科學思想史教授,使他深入物理、數學、生物、歷史,因而更體認『兒童科學概念研究』的重要性。
    • 皮亞傑接受愛因斯坦的建議進行這方面的研究,在1946年完成《兒童時間概念的發展》《兒童運動與速度概念》兩本書,1948年與茵海爾德等合作出版《兒童的空間概念》《兒童的幾何概念》二本書。

 

1936年,獲頒哈佛大學榮譽博士學位。終其一生共榮獲了三十多個全球各地的大學及學術團體所頒發的榮譽博士學位,更負責主持多項重要國際聯合的會議、組織與團體,他一生中所得到的大大小小獎項不計其數。 

 

1980年,九月十六日於日內瓦與世長辭,享年84



 

 


法文版


內容


書 名


英譯本


1927


物理現象因果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Physical Causality.


1960


1941


物質的量、重量、體積


The Child's Construction of Quantities.


1974


1941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Number.


1952


1946


時間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Time.


1969


1946


運動與速度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Movement and Speed.


1970


1948


幾何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Geometry.


1960


1948


空間


The Child's Conception of Space.


1956


1955


邏輯思考


The Growth of Logical Thinking From Childhood to Adolescence.


1958


1959


邏輯思考


The Early Growth of Logic in the Child.


1964

 

文章標籤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叔叔」這個人

 

 

/黃廣祥

      台大中文系

        雜誌攝影主編

             電腦公司業務主管 

 

 

 

 

編按﹕在歐美的幼兒園,男性的老師或保育員是很普遍的一個編制﹔既然現實的多數家庭是男女兩性擔起養兒育女的任務,以孩子為中心的幼兒園自是不能忽略男性在孩子心目中所扮演的角色與功能。在國內男性的幼教老師不多見,喜兒目前雖然沒有男性幼教老師,但是受孩子歡迎的「叔叔」卻適時填補了這個空缺,產生效益﹕不分男女,孩子都很喜歡找叔叔玩或聊天,忘形時他們會叫叔叔為「爸爸」,這是一種擬父化的效應。此文原是兩年前刊載在安親班部落格上,今複載至托兒所這裡,讓新來的家長對「叔叔」這個人有些瞭解。  
 

        叔叔來喜兒已經滿一年。這一年叔叔身兼好幾個角色,他是水電工、玩具修補匠、伙食採買員、孩子接送司機﹔他也是安親班的備用老師---他輔導孩子課業、教孩子烹飪;更重要的他是孩子們的「大玩偶」:給孩子講故事、帶孩子去抓蟲、釣魚,跟孩子遊戲和運動。有好的東西時,孩子希望跟叔叔分享,受到委屈時也要找叔叔傾訴,叔叔完完全全被孩子接受了。偶而有人難免會用探究的眼神看著叔叔:這位已年過半百的男子到底是什麼樣的一個人?以下是叔叔的獨白。

  

野孩子的童年 

 

        我的童年充滿了玩樂的記憶。由於爸媽忙於討生活,奶奶在家照顧著我們兄弟姐妹五人。我是老大,在記憶裡自己很少受到什麼約束,那年代沒有什麼幼稚園或托兒所,家家戶戶的孩子彼此整天都在玩耍:大家玩家家酒、跳房子,打彈珠、撲克牌,小的聽大的、大的帶小的,偶而產生磨擦衝突,爭勇鬥狠、打架鬧事是免不了。 

 

        小學以後,玩在我的心目中還是比學習重要(傳統的老師大多拿著書照本宣科,根本引不起我的興趣),上課的時候總是期待10分鐘的下課快點到來。放學後,回家第一件事還是玩﹕跟鄰居的孩子街頭巷尾的玩,做功課是天黑以後的事(不能玩了,爸媽也回家了)。 

 

        暑假到來就更樂了。每天早上起來,一睜眼就想:今天要玩什麼?跟誰玩?到那裡玩(通常是大街小巷亂竄)? 盛夏的日子,玩的內容也多樣化,除了平常的遊戲不厭其煩的被重複,玩水、抓蟲是不可或缺的。 

 

        夏天是驟雨的季節,每周總會有個幾天午後陣雨,驟雨來時我便和附近的小孩溜到街上淋雨玩水,或彼此追逐、或互打水戰(把路上的積水踢向對方),玩累了,大家就乾脆躺在人行道上讓如小石般的雨點狂打著。事後全身濕答答的回到家裡,有時被奶奶發現,自己免不了挨一頓罵或打。當然,也有玩什麼都提不起勁的時候,我就自個兒在下午跑去電影院賣票區站著,看看今天的運氣是否能看到免費電影---讓好心的大人帶自己進場(那年頭小孩不佔位免票,看電影不管對大人或小孩都是奢侈的玩意)。

 

        到了晚上,另外一場團體獵捕遊戲隆重上演。三五成群的小孩開始在街頭巷尾的土堆縫隙、家家戶戶的陰暗角落裏捕抓昆蟲﹕金龜子、天牛、蟋蟀等等來者不拒。大家比眼力(那時手電筒是珍貴品)、比技巧(看得到不一定抓得到),一個晚上下來,我若能抓到幾隻,那夜就會興奮得久久難眠。第二天我會帶著抓來的蟲子跟其他孩子比鬥:蟋蟀鬥輸贏、叩頭虫比彈跳高低、金龜子比飛行持久力…,贏的一方則可把對方的蟲子拿走。

 

        我不但抓蟲、鬥雞,也養熱帶魚。對我而言,寵物就是另一種玩伴,最早父親在客廳養了一缸魚是為了擺飾,我卻把它發揚光大:給牠們交配繁殖,小魚長大再生小魚,太多了就賣給水族攤販(中學階段的零用錢大多這樣賺來的),或者交換別的熱帶魚來養然後再繁殖;蟋蟀和雞也不例外,一旦在外和別人博鬥贏得冠軍,就設法繁殖出下一代好的品種。至於,如何讓母蟋蟀生小蟋蟀、母鬥雞孵出小雞,小蟋蟀、小鬥雞又如何才能存活…,自己就只好耐心的透過一次又一次的失敗去摸索出來。

 

        養寵物對小孩而言是一種很另類的玩樂,它不但需要跟別的玩伴互動:比外形、鬥輸贏,當在家裡獨處時,也可以讓一個好動的孩子安靜很久---沉浸在觀察寵物的情境裡。小時候,我常可以一、兩個小時蹲在天台的小魚池旁不動,我那時的身體雖然是靜止,思緒卻是流動的:有一條魚肚子脹脹的,是懷孕了嗎?若生下小魚,要給牠吃什麼?那條魚的游姿跟平常不一樣,是受傷還是生病?要怎樣治療…

 

 

平凡卻不平淡的求學過程

 

    從小學到大學,我的學業成績都是中等平平。一個班五、六十人,我的名次通常在第30名左右,若班上只有三、四十人,我就會落在20名上下,而各科分數常在六十幾~七十幾分之間,偶而有個八、九十分就可以讓自己高興了好久。父母方面,只要在學期成績單上沒有看到紅字,就算六十幾分,他們的嘴吧嘀咕一陣子也就算了(不及格則要挨打) 

 

        在這種平常沒有學業及分數壓力的情況下,我不但可以從「玩中做、做中學」(現在叫做體驗式學習),也可以有多餘的時間涉獵雜書,從而養成愛閱讀的習慣。小學到中學那個階段,我什麼書都看:港台的漫畫,倪匡的科幻、金庸及古龍的武俠、瓊瑤的言情以及古典小說(西遊記、水滸傳、三國演義、紅樓夢…)對青少年的我而言,在枯燥無味的教科書以外,雜書讓我愉悅地走進閱讀世界。 

 

        從僑居地越南到台灣唸書是我求學過程中的最大轉折。未滿十七歲的我,隻身來台九個月後被分發到建國中學,但是,我唸了兩個月便受不了當時學校的種種束縛而辦了休學。翌年一月自己跑去「建國」補習班補了四個月、自我複習三個月,就以同等學歷報考大學聯考。成績公佈出來,我得三百四十七分,那時大概可以進淡江外文系,但因為僑生可以加分,就中了第二志願台大中文系。中文系也是自己鬥氣的結果,填志願時,第一志願是台大外文系,第二志願照理應填師大外文系,但是那時我想起,建中的國文老師說我「國文程度不好也敢去考大學」那句話,心一橫就把台大中文系填上。

 

        充滿學術自由的台大並沒有使我專心浸淫在古文裡,到了大二我在學生的攝影社團找到寄託,接下來的三年我全心全意地去鑽研攝影,上課反而成了陪襯,各科成績也就在六、七十分之間徘徊。建中和台大都是台灣學子嚮往的學校,然而當我無法從中得到樂趣,自己就會設法另找出路。不過,我倒是很慶幸能進台大,她自由的校風讓我不想上課時,可以躲在攝影社裡跟同儕談時論政、可以躺在大王椰樹下發呆,思考似懂非懂的人生問題。

 

多彩多姿的工作生涯 
 

        對一個社會新鮮人而言,我到現在還是認為新聞記者是很好的第一份工作,它讓一個世事矇懂的年輕人看到社會的多樣性,事件的多面性。

 

        大四的下學期已快盡尾聲,我仍孜孜不倦地埋首編輯全校的畢業紀念冊,無暇思考未來該做什麼工作。攝影社的指導老師見狀,便問我有沒有興趣去做攝影記者,我抱著姑且試之的心態,自己便被推薦到中國時報。由於當時報社人事傾軋,我又被轉介到旗下的時報周刊,從攝影助理做起。隨後表現獲肯定,翌年我正式成為攝影記者,再一年獲升為攝影組長。

 

        時報周刊題材廣泛,從政治新聞到社會事件、明星娛樂到休閒旅遊,採訪地點遍及全台大城小鎮,上天落地---坐直昇機看汙染的河川,往地下二、三百公尺深的煤礦坑裡拍攝礦工採煤;採訪對象含概達官要人、商賈小民。這份工作讓初生之犢的我見識了不少社會現象和人生百態,這種歷練卻是其它工作很難賦予的。工作了六年,我發現自己拍出來的作品逐漸公式化(美其言是有了自己的風格),在創作上無法突破瓶頸。那時,剛好有個機會可以到美國看看,我便決心請辭,並在當時的美國新聞處舉辦了一個攝影回顧展,為這份工作劃下句點。

 

        到了美國原想繼續進修攝影,卻因緣被妹妹帶進資訊業,從此開始了十幾年銷售資訊產品的業務生涯。首先我要面對的,就是須用英語在電話和客戶交談的問題,中文系是唯一到了大二就不需再接觸英文的大學科系,而語言這種技能愈少用就愈生疏,加上自己原有的英文底子不好,這對我可真是一大考驗。白天自己在公司都先設想出一些客戶打電話來可能會問的問題,然後把答覆內容寫在紙上,一旦客戶問到就結結巴巴的照本宣科;晚上則跑去社區學校上ESL(English as Second Language)課程、回到住處就猛看電視。就這樣半年下來,基本的會話能力終於建立。在那期間自己頓悟了一點:成人學習外語重在溝通---表達清楚,而不應為自己的腔調或不標準發音而產生心理障礙。因為外國人說不出流利、標準的當地語言本來就是眾人意料的事。這個觀念從此讓我能自然而又自信地與不同國家的人交往,尤其往後走遍美、歐、亞、澳、非各地。其實,不同國家的人說英語都會有不同的腔調,英語不過是一種與人溝通的國際語言罷了。 

 

        六年的攝影採訪讓我在國內上山下海,跑遍城鄉去體驗台灣的風土人情,埋下了一份對台灣的深厚感情。接下來十六年的外銷業務卻使我迎向世界、拓展視野,行蹤遍訪四十幾個國家及地區,接觸不同的語言人種、文化習慣。然而,閱歷愈多就愈激發對台灣的熱愛、珍惜這個國家的一切。

 

 

人生的轉折、生命的轉捩

 

        每個人的生命歷程都是獨一無二的。有的人筆直無奇,有的人卻曲曲折折。不管如何,命運都是操控在自己手裡,自己每一個決定都影響到命運的下一步發展,也端視要用什麼態度去面對。記得十七歲那年的一個晚上,父親認為該是我隻身到外面世界闖蕩的時候,給了我兩個地方選擇:香港和台灣。前者講自己的語言廣東話、有親戚可以協助;後者則只有父親友人的兒子---在台唸書。國語不會講的我,亳不猶豫就選擇了台灣,開啟了往後豐富的生命歷程,也間接影響家人的命運---在當地共產黨執政後他們倖而能以依親名義申請來台定居。當建國中學轉為建國補習班、台大中文系偏向台大攝影社、做記者的又變成當業務,處處顯示自己的決定都帶出不一樣的未來。因為自己抉擇,所以每個階段我都能專注而投入,並且從中得到極大的樂趣。 

 

    當我努力工作了十幾年,把電腦公司的業務推向十個數字的業績,終於獲得財團青睞而被購併後,我所扮演外銷業務的這個角色也適時引退,離開了瞬息萬變的資訊業。攝影記者和外銷業務這兩份工作都是因緣際會,它們前後花了我廿年的時間,我原打算再以另外的廿年去發展自己有高度興趣的餐飲業,不過世事總難逆料,去年夏天,老妻的托兒所無法達到經濟規模而面臨存廢的抉擇,我不忍看到她經營十多年、熱愛不曾稍減的事業就此消失,自己便答應幫她忙,替托兒所找地自建,待營運穩定後再作打算。

  

天天小時候

 

        世上雖然沒有返老還童的藥,我卻認為有返老還童的行業,那就是幼教業。我原以為自己在商場打滾多年,早已「面目可憎」,但當發現自己還能被孩子接受時,才知道我仍有藥可救;和孩子交心互動時,他們的言行更讓自己不時回到童年的光景。其實,我慢慢覺得,中年以後的人去從事幼兒教育行業似乎是最適合不過(假如他仍童心未泯),因為多年的社會歷練讓他更有耐心去傾聽孩子的言語、更能寬容孩子的過錯。現在,我每天面對的是幼兒純真的容顏、無邪的笑聲,自己臉上出現的笑容多了,頭髮轉白也少了。對我而言,不也是一種很好的養生之道?!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2009親職周


 


編按﹕喜兒一年一度的親職周(4/27~5/1)已完滿結束。在那一周裡,我們讓家長選擇其中一天來園和孩子同樂,感受孩子上課的實況,也讓孩子們有機會與同學的爸爸媽媽互動。我們很感謝家長熱情的參與,尤其這次多了幾位爸爸光臨,更使遊戲內容豐富而多元。今年除了讓家長和孩子一起上課外,我們也鼓勵家長把他們小時候的童玩或遊戲帶來園所和孩子一起玩耍。這些「古早」童玩和遊戲有:奕祥爸爸和苡宸爸爸的「竹槍」、舶顥爸爸的「抽抽樂」、大心俞爸爸的「風火輪」、小心俞媽媽的「擲彈珠」、義恩媽媽的「跳房子」、亭云媽媽的「球中球」予芊媽媽的「戳戳樂」以及苹瑄阿嬤的「瓶蓋鐵片」遊戲。家長拿著自製的童玩向孩子賣力的示範或訴說遊戲規則,孩子專注的聆聽觀看,時而讚歎時而歡笑,家長身處孩子群中彷彿也回到昔日的童年;小心俞媽媽和圻瑋媽媽更帶來食材為孩子製作點心:起司肉鬆三明治及焗烤蔬果。那真是充滿了吃、喝、玩、樂的一周!以下是活動中的部份照片,更多照片請點閱部落格相簿「97學年親職周」。



 



大班




教孩子如何做竹槍


 



將瓶蓋打扁成鐵片就可以用它來玩出各種遊戲


 



剪布偶示範




教讀注音




在野外自然探索中抓到蜻蜓給媽媽看


 


中小班




家長帶遊戲前的孩子分組時刻


 



孩子傾聽家長訴說其童年時的遊戲


 



把風火輪塗上色彩


 



孩子很好奇「戳戳樂」格子裡有些什麼東西


 



色彩繽紛的彈珠大大提高了遊戲的吸引力


 



弟弟也來與哥哥同樂


 



「跳房子」遊戲可以訓練孩子的平衡感


 




一定有獎的「抽抽樂」


 


幼幼班



野外自然探索---撿油桐花




孩子有機會在爸爸面前展示她們的戶外體能


 



球中球除了把玩外還可以跟孩子玩團體遊戲


 



這類室內體能遊戲若在家玩更可促進親子關係


 



幼幼班的烹飪課---鮮果牛奶


 



孩子在烹飪課裡學會自製與分享,並有助其自主與自信能力的提高




孩子好奇球內如何還能有球




室內體操----請妳跟我這樣做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玩出探索力




文 / 林美姿





             轉載自 四月「遠見雜誌」












編按﹕ 本文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表示,研究顯示,孩子學習的記憶量,透過聽講只有5%∼10%,瀏覽是20%;示範給孩子看,可提高到50%,讓他們親手做,更可達到70%∼80%,做完後他們還可以教別人,記憶量就達到九成了。從創所以來,喜兒的教學特色就是「玩中做,做中學」。我們讓幼兒從體驗中學習,因此戶外活動是每天作息不可或缺的一項(尤其喜兒現在有了逾百坪的大庭院),每周一次校外自然探索更是讓幼兒獲得不少體驗與樂趣。本文談到孩子因玩樂所得的效益,對喜兒來說原是預料之事;事實上,我們也確從喜兒的孩子身上(最大已是大學生)得到驗證。






你的孩子長時間待室內?

美國教改推動「兒童戶外人權法案」,主張每個兒童有探索大自然的權利。

雖然現在宅經濟很流行,但年紀小小的宅男宅女長時間待在室內,就教育發展來說,絕非好事。

在美國,由於擔憂現在的青少年和兒童大都待在室內看電視、上網及玩電動遊戲,造成身心發展出現問題,2008年由230個公私立組織所組成的芝加哥荒野聯 盟(The Chicago Wilderness)推出「兒童戶外人權法案」,主張每個兒童都應該有機會爬上一棵樹、接觸青蛙和昆蟲、發現荒野、觀賞星空、探索生態社區等的權利,鼓 吹「讓兒童走向戶外」(Leave No Child Inside)。這項新興的教育改革活動,獲得各界廣泛的迴響。

比起歐美,台灣的孩子待在教室裡上課的時數更長,而且下課後,許多孩子還得被迫走進另一個教室——補習班,一天下來,坐在室內的時間可能高達十小時。芝加哥荒野聯盟在聽證會上提出一項研究指出,「孩子不應該在教室內待超過四小時,否則心智會鈍化。」

住在新店碧潭的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就服膺這樣的論點。她規定小孩「天黑前不准回家」。放學回家後,小孩就到戶外去玩,天黑後回家再做功課。週末假日一定 帶小孩出門。「我們家裡沒電視,小孩上網要限時限量,才藝課不喜歡可以不上,我希望他們有更多時間在課堂外探索學習,達到均衡的發展,」自己很喜歡運動, 一身活力的周祝瑛說。

透過體驗形成自己的學習

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金牌獎得主黃楷智,從小三就常跑科博館

為了讓兒童走向戶外,美國教育界再度重視「體驗教育」的方法。20世紀初,美國知名教育家杜威提倡「教育即生活,生活即教育」的體驗式教學理論。他認為讓孩子們親身去看、去聽、去聞,透過持續的體驗,形成自己的學習體系,這比課堂內的學習更重要。

台中一中三年級的黃楷智,去年奪得國際地球科學奧林匹亞競賽金牌獎。從小學三年級開始,他就常跟著在台中自然科學博物館當志工的爸爸勤跑科博館。館內的科 學中心有模型、儀器可以動手操作,自然學友之家有顯微鏡、近千件動植物標本可以觀察。在這裡他學會上網查資料,有問題也可以馬上翻書找答案。他認為是科博 館開啟他對科學的興趣和研究能力。

政大教育系教授周祝瑛表示,研究顯示,孩子學習的記憶量,透過聽講只有5%∼10%,瀏覽是20%;示範給孩子看,可提高到50%,讓他們親手做,更可達 到70%∼80%,做完後他們還可以教別人,記憶量就達到九成了。「中小學的學生尤其應該透過體驗學習,從『做中學』。可惜我們的教育離這種目標相當 遠,」她說。

當台灣的教育體系無法提供充分的體驗教育時,「父母可以替代老師,透過親子旅遊,多帶孩子到教室外體驗學習,把學習的空間和時間拉大、拉長,」台灣師範大學公民教育與活動領導學系副教授蔡居澤表示。

對親職專家游乾桂來說,「玩」是家中奉行的座右銘,「玩第一、讀書第二、工作第三,再窮也要玩。」每年他們全家都有一次大旅行,外加三次小旅行以及平時無 數次的玩樂。「童年是用來探索,不是用來苦讀的。因為成年之後,孩子將發現,世界需要的是思考力、想像力與創造力,而非記憶力,」游乾桂以他成長的經驗表 示。

旅遊也是才藝的一部分

有機會「玩」出孩子更多的能力,以及全家更緊密的關係

在旅行中,透過父母適當的引導,小孩可以探索自我的興趣、能力,探索自己和自然生態、鄉土文化的關係,也可以透過人際互動,探索親子和團體之間的關係,培養更多生活實踐的能力。

東華大學運動與休閒學系副教授尚憶薇指出,在戶外的環境裡,兒童的視覺、嗅覺、聽覺、味覺、觸覺等五覺以及運動覺等感覺神經會變得比較敏銳,反應比較敏捷,身體協調度會增加,思考速度也會提升。

曾當過幼稚園老師的黃千玲全家常去賞鳥,她發現兒子范益瑋的眼力、聽力以及觀察力都比大人強。「在山上散步,一隻鳥唰地飛過去,我都還沒反應過來,國小五 年級的兒子就看清楚樣子,回家馬上查圖鑑了,」她說。有次到屏東的農場露營,在帳蓬裡兒子一聽到鳥叫,就知道是黃鸝鳥,馬上叫醒睡眼惺忪的家人趕快賞鳥。

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多旅行」不僅讓孩子的視野和心胸更開闊,也有助於課業的學習效果。

田尾公路花園發展協會前總幹事許再生,從小孩滿月後,就帶著孩子去旅行。他喜歡安排知性之旅,也會顧及孩子的喜好,連吃飯的餐廳都會當成景點仔細挑選。「旅遊也是才藝的一部分,常到各地旅遊,孩子的作文內容會比同學更豐富,邏輯也更好,」他說。

在共遊中發現孩子的潛能

父母若願意放手,會發現小孩的獨立性和抗壓性,超過他們想像

像「品家家居」創辦人蔣友常從小就常到故宮看展覽,從觀賞歷代的古文物中培養出他對美學的喜好和素養,日後創業就朝著設計的方向出發。

周祝瑛從小常帶孩子爬山、划船、溯溪、看螢火蟲,她發現兒子很喜歡昆蟲,也很愛護動物。兒子國小時就說以後要當地球昆蟲的代言人。到國中時,就決定以後要當生物學家,保護他喜愛的生物。

在教室裡捧著課本學環境保護、歷史文化,都不如親眼到現場體會來得深刻。

「對自己的鄉土環境,小朋友要認識它、親近它,受到感動後,才會愛護它、保護它,」經常帶學生戶外教學的台南市億載國小教務主任林勇成說。

由屏東縣家長自發性組成的向日葵教育關懷協會,每年都會舉辦親子共遊,最近的系列活動是認識台灣族群。他們先到三地門,經由部落導覽瞭解原住民文化。之後 安排客家文化之旅,到六堆客家文化園區和高雄縣美濃鎮參觀,看紙傘、客家服飾、美濃窯的製作,品嚐福菜和板條。協會執行祕書蘇憲英表示,讓家長和小孩有機 會共同學習不同族群的文化,認識鄉土,才能培養孩子愛家鄉的情懷。

一身結實、一臉古銅色,看起來很陽光的台灣體育大學戶外領導研究中心主任謝智謀,有「冒險教授」的稱號。他曾帶親子團上玉山、南橫嘉明湖。國小四、五年級的小朋友自己用揹的帶上18公斤的物品。

為了不讓父母過度保護小孩,父母和小孩是分兩隊走。「父母願意放手的話,他們會很驚訝發現小孩的獨立性和抗壓性,超過他們想像,」謝智謀說。

戶外活動的沿途,他會安排生態解說,也教小朋友在行動中落實環保。例如不可以躺在草地上,以免壓死草;盡量不用衛生紙,用了就一定要帶下山;途中看到垃圾 要撿起來等。「只教小孩生態知識,他回學校後,可能自信更多,也可能變得更驕傲。如果能用引導式的解說,他們會有生態維護的概念,更懂得愛護大自然。」

學習面對困難與人際關係

在旅行中要和許多人互動,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會進步,且親子間話題多,感情也更好
帶孩子走出學校圍牆之外,接觸更多不同的環境,可以培養孩子生活實踐的能力。

美國許多研究顯示,兒童如果經常參與戶外活動,他們在合作、問題解決、決策、創意能力及自信心明顯較高,學業成就、生涯發展及個人責任感也高於很少從事大自然活動的兒童。

擁有爽朗笑容和好口才的台北縣明志國小老師江享玲,笑說家裡的旅遊經費從「五星級飯店」降到「滿天星飯店」,全家還是到處露營,到處玩。除了加入荒野保護協會的炫蜂團,參與親子生態活動外,江享玲和國小同事還自組露營隊,帶著孩子們上山下海。

江享玲從小女兒只有五歲時,就開始帶著全家露營。他們泡過漂著雞毛的野溪溫泉,曾在大清早上南澳的漁船上搶魚,晚上住過河床邊,也住過臨海的平台。

其中最難忘的一次,是到阿里山鄒族的里佳部落露營,事前沒料到那裡偏僻到無法補充物資。他們第一天就在山上吃光了食物,江享玲現場指揮大家就地採野菜、水果,再向原住民買雞,依原定計畫在部落裡撐過三天再打道回府。

每個團員都會被分配工作,年紀大的孩子要負責照顧小的,江享玲的大兒子彭裕荃為了安撫一群小朋友,發明了很多遊戲。因為常在野外生活,彭裕荃很獨立。

前年跨年夜,他騎腳踏車從泰山鄉到淡水,和網友一起跨年,回家途中發現腳踏車坐墊壞了,他在無法坐的情況下,還是勉強騎到捷運站,設法回家。「面對困難 時,他自己會想辦法克服,」江享玲認為這是野外生活給孩子最好的訓練。此外在旅行中要和許多人互動,江享玲認為孩子處理人際關係的能力進步很多,而且增進 親子間的話題。

旅行體驗親子情

當家庭成員互相支持的力量被凸顯時,小孩子會懂得父母的愛

在日常生活中,親子之間較難體會互信或互相支持的力量。但在旅行的艱難時刻,往往能患難中見真情。

游乾桂有次帶國小二年級的兒子去溯溪,玩得超過時間,決定抄山路返家,沒想到山路經過颱風侵襲,柔腸寸斷,必須手腳並用才能前進。在游乾桂摔了一跤後,平時常爬山的兒子安慰他說,「沒有關係,慢慢來。我先走,安全了,你再過來!」

父子有幾回幾乎失足,彼此互相拉拔,總算安全回到家。回家後兒子驚魂甫定地告訴媽媽:「今天太危險了,我還以為回不來了。」 游乾桂這才明白原來兒子是佯裝勇敢,他以為爸爸會怕,所以故意裝成不怕,讓他覺得很感動。

在台灣外展教育發展基金會舉辦的親子營中,執行長廖炳煌也常在冒險活動中,見到這類親子關係的轉變。

例如,一起在高空做繩索訓練的母子,兒子會鼓勵媽媽不要害怕;平常很少談話的父子一起划獨木舟,為了讓船前進,只好開始溝通。「當家庭成員互相支持的力量被凸顯時,小孩子比較會懂得對父母感恩,也能促進親子間親密的關係,」廖炳煌表示。

用玩樂啟發孩子的未來

有豐富童年經驗的人,更懂得應用知識,比較靈活,自然能在社會中生存得更好

當小孩都沒有時間玩樂時,教育會發生怎樣的後果。美國兒童專家Richard Louv2005年出版《最後一個小孩在樹林》(Last Child in the Woods)一書,獲得教育界高度的重視。作者指出,小孩遠離大自然的後果就是變得人際疏離、注意力不集中、畏縮、對生命無感覺。「因為看電腦、打電玩都 是被動的學習,但到大自然裡,是主動學習,大腦才會活化,」常在學校圍牆外教學的謝智謀說。

回頭想想台灣的小孩,「一天到晚坐在教室0.5坪的空間裡,一坐12年,這種孩子會有創造力嗎?」謝智謀很不以為然地說。

曾著書鼓吹用玩樂啟發孩子智慧的游乾桂指出,過許多成功者的成長背景都有一個共同點就是擁有一個豐富的童年,包括美國兩位總統柯林頓和歐巴馬都是如此。「有豐富童年經驗的人,更懂得應用知識,也比較靈活,自然能在社會中生存得更好,」游乾桂表示。

帶著孩子去旅遊吧,讓他們擁有一個豐富的童年,得以探索出精采的未來!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有愛的幼兒園

/ 羅美惠

                                     國小英文老師

 

編按:謝謝瀚澤媽媽的肯定。喜兒雖小,15年來「她」的存在就是因為不斷的有家長加入,他們秉著堅定的信念,對開放教育全力的支持;而喜兒的老也因而得以跟著孩子快樂的成長。

 


 

我的孩子是一位貼心的好孩子,記得約2歲半進入喜兒時,還不太會說話。對於注重孩子語言學習的我,可是相當的擔心。因為我直覺他的發音部位與舌頭的靈敏度都比一般的孩子差,原本想慢慢自己教導,但是美香老師與潔玫老師在他約3歲半時強烈建議我應該帶去看醫生,於是秉持著「早期療育」的信念,我帶他去「復健科兒童發展遲緩專科」去作治療。

 

        每週一次的語言治療,對於雙薪家庭來說真的蠻辛苦的,經常與爸爸兩人接力賽。不過,說實在的,比起其他有先天性缺陷的孩子來說,瀚澤的情況真的不算什麼。記得第一次去語言治療時,治療師就非常讚賞我,因為「早期療育」的概念是很多人所忽略的,三歲的孩子其實說話的習慣尚未定型,是治療的好時機。因此,當治療師遇到已經很大的孩子(國小五六年級)才要來作語言治療,就會以瀚澤為例;並請家長多考慮,因為那得要花好幾年的時間來矯正。,家長必須在平常生活裡,耐心的配合療程來教導。再加上孩子已經成長到一定年紀會有自尊、面子等問題,都不是這麼容易克服。

 

        事實上,我真的很感恩,覺得自己和澤都很幸運能「遇到」喜兒幼稚園,以及關心每個孩子的美香、潔玫老師,這是個以「教育愛」為宗旨的幼稚園,而不是營利為主,要不是喜兒,我可能會因為古諺語的「大隻雞慢啼」而耽誤了治療最佳時機。

 

        現在,瀚澤又很幸運的遇到了春好老師,雖然他經過一年的治療已經能發音清楚了,但是也許是遺傳我急性子的壞毛病,有時說話太快反而又會結巴或不清楚。而春好老師是溫和、說話慢的老師,不但會提醒孩子慢慢說不要急,還有助穩定孩子的情緒呢!


        暑假,瀚澤弟弟也要加入喜兒這個大家庭,就拜託大家多照顧了。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尋找心目中的學校與老師

/ 黃雅琪 

       婉蓁媽媽

 

       

       我是在補習班教英文的全職老師,個性屬於力求完美型的,也是一個獨生女的媽媽,對孩子的成長發展非常要求,從把保母請到家裡來帶,就略知ㄧ二。當我的寶貝才一歲時,我就開始打聽那個托兒所適合,雖然寶貝二歲多才需要上托兒所。當我看到左鄰右舍的小孩坐上娃娃車,我就會纏著鄰居們詢問,你們家小孩托兒所的特色是什麼….?總之問一大堆,這還不夠,放假就一一上門預約參觀,自始自終,我真的是花了一年的時間,東找找,西找找。我想,既然不能從早到晚親自照顧寶貝,總要付出心力,認真的找一間理想中的托兒所吧!畢竟是我的寶貝要長時間待的地方呢!

        經過深思熟慮之後,終於決定了。當我帶著寶貝到喜兒,我看到傳說中的美香老師。美香老師看上去就是一個媽媽,正是小孩子最需要的老師。她總是笑瞇瞇的,也喜歡小孩子,這點很重要。美香老師個性淳樸,說話有條有理,這對小孩的學習也很重要。喜兒每個教室都有好多教具,圖書、角落時間可以看到美香老師跟小朋友玩,在遊戲中學習,讓我更欣賞了。我記得我曾經參觀過一個幼幼班教室,沒有圖書和教具,因為孩子太小了。,看到喜兒的教室,讓我更放心了。

        但是,我還是要強調,我是一個謹慎小心的媽咪,於是我在我女兒上學前二個月是天天去托兒所喔!於是我更加認識美香老師,更認識喜兒,現在一年多過去了,我很少去了,因為安心了。美香老師屬於思考型的人,她會想孩子為什麼有這種反應?如何和孩子相處,更加了解孩子,這對同樣是老師的我,真的是認同,總之美香老師是位好老師。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98學年下「期初家長會」摘要


 


時間︰ 2009321 9:3012:00


記錄: 邱春好老師


 


第一部份: 喜兒餐點介紹 (廚房阿姨---陳怡璇)


 


1、    自我介紹


怡璇阿姨是擁有國家認證丙級廚師執照,也是大班陳奕祥的媽媽。


 


2、    餐點介紹


        早上點心是水果,採買當季新鮮水果週一至週五都不一樣。


下午點心是自製。周一、三、五是甜食,如豆類甜湯、鮮果凍等﹔二、四鹹口味:有粥、麵線、糕粿等


午餐主食是糙米飯,配合一葷一素一湯


蔬菜搭配五色綠、白、紅、黃、黑兼顧,烹調重在少油鹽、零味素,不炸、少煎、多炒煮


 


 


第二部份:關於喜兒 (創辦人---潔玫老師)


 


1、    首先感謝家長,搬家期間的關心與協助,辰煜媽媽捐助二千元我們已經用來購買繪本。家長讓我感動。


 


2、    今天由新同學的觀點再次介紹喜兒,孩子的發展是由單純到複雜,喜兒我們重視孩子的情緒,因為情緒的穩定對學習非常重要。


新生進入新環境、首要面對的是與家人分離上的焦慮,我們堅持家人離開時要親自向孩子說再見,我們會協助孩子面對與適應。再來是午睡的適應,孩子首次離家在陌生環境休憩是很大的一個變化,老師須耐心、漸進的協助他適應團體生活。


 


3、    課程方面


 


()提供適當的體能活動,今年因新環境空間提供體能活動,:騎車、樹屋、攀龍、吊單槓等。尤其吊單槓可促進手力發展,這跟孩子未來運用手腕寫字很有關係。而最近的跳橡皮筋遊戲,則可讓瘦的孩子有體力,胖的靈活起來


       


        ()生活化---從玩中做、做中學這次喜兒搬家時讓孩子參與其中,幫忙分類、打包、看著搬家公司人員搬東西,這些都孩子的第一手經驗,孩子同時也體驗到自己的能力:我可以幫忙。了體,在作上就能表現出來。如孩子畫「搬家每位孩子都能畫出他對搬家的體驗;雖然幼幼班的是塗鴉,看不出他畫什麼,但當你問他時他會說出畫的內容是跟搬家有關  


       


        ()肢體作及創意聯想在週一至週四下午由珮芬老師至各班上課,運用奧福音樂結合肢體創作課程另外還有創意聯想課程,如3個紙條示範說明後由孩子想像、組合構圖,孩子發揮想像的能力。


       


        ()繪本與語文發展喜兒重視閱讀,我們希望孩子


1.看圖認字


2.看書是一種跟同儕社交共享。再來從閱讀中發展出遊戲,再延伸出戲


,如看繪本﹕「甘伯伯去」。


3.孩子讀出圖意,學習發表心得和大家分享


4.大班詩的欣賞:挑選的詩須和孩子經驗過的,他們才會懂得詩意。雖然此時還不會認字,但因為他們有體驗,所以他們的聯想力就可發揮。長大後的閱讀,腦中就很容易呈現連串的圖像,換言之,他們具備了把文字轉化成圖像的能力


5.大班下學期進入注音符號學習,我們從孩子自己的名字開始,讓他們了


解符號和自己的關係與意義。到後期,讓孩子自製故事本,請他們述說


內容,老師再把注音貼在畫中。這種從出發的學習方式,孩子不會


討厭並能從中得到樂趣


   


        ()每週的自然探索讓孩子勇於嘗試,如爬土坡、翻滾草地等看似簡單,對幼兒而言,都是身心上的一種挑戰,從而增進他們的耐挫力。孩子在接近自然過程中,更會從觀察中獲得發現的喜悅


 



 


第三部份:問題討論



 

   


    (義恩媽媽)在學校的學習,家是否要再加強?我們要做些甚麼?


   


    (潔玫老師)


1.在家活動,可以讓孩子參加做家事,如:父母在家做飯,可以讓他協助擺碗筷、湯匙,這就涵蓋對應、分類、集合的概念。若阿嬤來了就要再加一碗筷,這又有了加法。


2.看書睡前說故事,可以看圖與孩子對話,有助於言語表達句子完整性,,孩子可以從


中得到很多。看書時要問問題,可以幫助孩子思考。晚上陪他整理書包,學習先收什麼再來是什麼,有秩序就不會遺漏。


陪孩子生活,讓孩子參與,聽他說話。拿書含(泰雅族)來說,爸爸可以和孩子談自己的文化、成長背景,讓孩子愛自己的文化,知道自己有什麼特別,以自己為榮。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

文 / 黃廣祥


 


 


 


喜兒重視傳統節慶。


 


曾經有家長問及為何喜兒都不過耶誕節、甚至近年來流行的萬聖節?主要原因是我們在乎節慶背後的文化連結。耶誕節的前幾天是我們傳統的冬至,喜兒忙於讓孩子學習搓湯圓、到傳統市場體驗眾人為拜拜採買的那份忙碌、感受季節變換所帶來周遭事物的變化‧‧‧這些都是幼兒可以察覺到的,從而在情感上與節慶作某種程度的連結。但是耶誕節呢?我們沒有西方人那份過節的感受與文化,除了過多的商業行為所堆砌起來的表象﹔更不用談到萬聖節了。


 



 


有別於往年在陽光山林社區提燈,今年的元宵提燈提前一天(2/8周日晚上7:30)在剛搬來的新校主辦。一如往年,我們在一周前即讓幼兒把自己帶來的奶粉罐敲作燈籠,能力未逮的幼兒則由老師手協助敲打;孩子一邊釘燈籠,一邊還可以聞聞罐子裏面剩餘的、好香的奶粉或美祿。「釘燈籠」一方面鍛練幼兒的小肌肉,其次也讓他們以「生產者」自居,體驗動手自製的樂趣;安親班的孩子則彩繪自己的紙燈籠。當天晚上的節目有猜燈謎、提燈散步及吃湯圓。


 


 


 


燈謎部份:我們把謎題放進紅包袋(難易程度依年級設計),再請孩子上台拆封,讓每個人都有機會面對觀眾說出心目中的答案。


 



 


孩子們參與的興緻非常高昂,大家都很有耐心等待輪到自己,也很有興趣聽別人的答案。到了提燈散步,孩子和爸媽先繞園圍圈,讓彼此都能欣賞到別人所製作的燈籠,當音樂響起,大家同唱「提燈籠」歌,幼幼班更毫不膽怯的出來演唱「螢火蟲」。


 



 


 


 


待創辦人潔玫老師致辭後,大家即魚貫步出園外在附近的巷子漫步:孩子提著燈,奶粉罐裡的燭火搖晃出變幻的光影;大人大手牽小手,孩子走在影子裏,背後的路燈把爸媽的身影拉得好大好長。這次來的人很多,安親班的家長也踴躍參與,長長的隊伍引起周遭的居民出來觀看,畢竟孩子在街頭巷尾提燈的景象已不復多見。


 




 


雖然那天晚上的月亮躲在深厚的雲層內,但大家熱情不減,彼此有說有笑、繞了半小時的巷子才回到園裏品嚐廚房阿姨現做紅豆花生湯圓。我們感激家長熱烈的支持,也謝謝孩子們讓大家擁有如此美好的今年第一個滿月的夜晚。


 


附記﹕更多照片在部落格相簿內。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

 

從宏觀角度談幼兒要學甚麼、幼兒園要教甚麼?

 

文 / 林佩蓉  副教授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

 

 

編按﹕喜兒15年來一直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也知道這樣做才是正常的幼兒教育,然而當眾人皆曰「是」﹕主流的幼教「市場」用外語掛帥、以「國小先修班」自居,喜兒的正常教學反而成了非正常。以下轉載文章是林教授寫於6年前,然而這幾年敢於回歸正常的幼兒教育者仍是鳳毛麟角。是我們被感染了集體焦慮---總怕落人於後?還是大家都渴望快速成功---先走先嬴?

 



        全世界的國家都在彩繪未來,教育是一切競賽的起點,而幼兒教育則是各國教育辦的好不好的關鍵指標之一。如果台灣想要有美麗未來,把教育辦好,而且是回歸基本面,把幼兒教育辦好,讓人人打好適才、適性發展的基礎,才可能有競爭力,跨入先進國家的行列。美國前總統柯林頓(1996)就曾呼籲:「我們教養兒童方式不僅會影響兒童的未來、也會影響我們自己的未來、甚至影響我們大家的生活品質」(The way we raise our children influences their future as well as our future and the quality of our lives.)幼兒教育的好壞,不僅攸關幼兒本身及家庭的發展、國家的競爭力,也可能影響著我們大家未來的生活品質。

 

但什麼是好的幼兒教育呢?好的幼兒教育並不是國小先修教育、不是才藝教育、不是美語教育、也不是電腦科技教育,這類扭曲的幼教理念會蔚為風氣,一方面是許多商業利益至上的幼教機構利用文宣攻勢下大肆渲染的結果,另一方面則是焦慮、急切、近利的父母,缺乏正確專業的資訊判斷推波助瀾所致。從專業的觀點,好的幼兒教育應該是重視身體健康的教育、是培養人際智能的教育、是開啟思考力的教育、也是基礎社區公民的教育。

 

 

 

幼兒教育不是國小先修教育

 

        很多父母認為幼兒園如果沒課本、沒作業,老師只是陪著孩子唱唱歌、玩遊戲、讓孩子自由探索玩具教具,是在浪費時間、浪費孩子的潛力和昂貴的學費而已,期望幼兒園不只要「照顧」孩子、更要及早「教育」孩子--多讓孩子拼讀ㄅㄆㄇ及練習寫數字、國字,才符合「上學應學很多東西」的目的,而孩子上小學之後的學業適應、學業成就也會比較好。

 

        為了「不負父母所託」,為了「生存競爭」,為了「與公幼市場區隔」,很多私立幼稚園托兒所便自動把幼兒教育、兒童發展的專業觀點擺一邊,變本加厲競相推出各種課本、作業本、讀寫算活動,促使幼兒教育普遍成為國小先修教育。迫於「民意」與「招生壓力」,目前甚至連一些公幼,也淪為國小先修班。

 

        也許父母會以為孩子的「遊戲」只是玩玩,無所事事、消磨時間或精力而已,但從人類學、心理學、教育學專家的角度來看,遊戲是幼兒與生俱來、探索週遭世界的重要手段,能促進孩子的認知、語言、社會、情緒發展。以孩子喜歡玩扮家家酒的遊戲而言,此舉不僅反映出他對週遭環境及人物的觀察,孩子經由扮演遊戲,可紓解情緒、學習如何與人互動、學習如何以適切的語言溝通、理解社會情境中的各種角色、發揮想像能力。真正專業的幼教工作者,秉持的信念會是「讓孩子從遊戲中學習」、「讓孩子從主動探究中學習」、「順水推舟、順其自然」--讓幼兒在自由遊戲、主動探究的學習氣氛下,促進認知、語言、社會、情緒各方面的全人發展。

 

        每個教育階段有其不同的目標,幼兒教育絕不是國小先修教育,幼兒教育當然需要與小學作銜接,但銜接的方式並非在幼稚園就開始教小學課程。何況從學術研究及實務經驗發現,幼兒先學注音並無法保證上小學之後國語的學業成就較佳,反倒是許多由「正常」幼教班出來的孩子,有自信、樂於學習、願意接受挑戰,上小學之後,不僅生活適應良好,國語的學業成就也從初期的「落後」到中期的「並駕齊驅」,到後期的「迎頭趕上」,大人不要太低估孩子的適應能力。

 

 

幼兒教育不是才藝教育不是美語教育也不是電腦科技教育

 

        才藝教育、美語教育、電腦科技教育在未來的時代不是不重要,或許將來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需要接觸美語,都必須成為電腦科技的「使用者」,但並不需要每個人都成為精通才藝、美語或電腦科技的專門人員。更何況「愈早學一定愈好」在學術研究上並無定論,反倒有些研究發現,外來語或電腦技能等大一點再學,反而會因為孩子的認知、語言、心智較成熟,學習經驗較豐富、學習策略較多元,學習的效率會較好,且較大的孩子比較能夠掌握自己的興趣方向,學習動力較強,也較能發展適合自己性向的才藝。

 

        在學習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我們讓幼兒花很多時間學習美語,他學習使用母語溝通的時間相對減少,掌握母語的能力必然受到影響,而在缺乏美語自然語言環境的情況下,美語要講得像美國人一樣流暢也很困難。如果生在台灣,黃皮膚、黑眼睛的我們,美語無法講得像老外一樣流暢,是很自然可被接受的情況,但是從小就沒把自己的母語學好,不僅會影響個人的學習及人際關係,長大後自己人看不起你,連外國人也未必看得起你。母語是文化的根,雖然未來會走向全球化,但全球化也會卻促使各國人士更加致力於自己本土母語與文化的維護,因為那才是每個種族社會不可取代的獨特性。

 

 

幼兒教育是重視身體健康的教育

 

        在美國住過一段時間者,一定可以觀察到美國人從很小就開始培養運動細胞,家家戶戶無論貧富,孩子很小就會游泳、溜冰、騎腳踏車、滑板車,熱愛各項運動,而這些卻是我們孩子不太拿手的項目。近年也有研究指出,我國孩子的體適能遠不如同年齡的日本孩子,且孩子的近視、蛀牙、肥胖問題嚴重。孩子健康會亮起紅燈,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們不夠重視體育及健康教育,剝奪了孩子活動筋骨的空間和時間--家裡空間狹小、社區又無充裕、適合幼兒遊戲的戶外空間,再加上送托的幼教機構也是擁擠不堪,又讓孩子吃太多甜食零食,卻極少運動,從事的多半是看電視、玩電動遊戲或小肌肉之類的靜態活動。

 

        不僅如此,環境心理學的相關研究早已證實,長時間在狹小空間活動,孩子會有肢體伸展不開、情緒煩躁、衝突事件頻傳的現象發生。依據我國現行幼教機構的設置標準,幼稚園空間大小規定雖然已較托兒所、托育中心、補習班寬敞得多,但根本無法與歐美先進國家相比,甚至連鄰國日本標準的二分之一都不及,幼教機構的擁擠程度可想而知。遺憾的是,當我們期待政府提供幼兒更寬敞的學習環境時,為了業者易於立案及降低成本的考量,政策卻是朝向更加降低空間標準,且可以無戶外空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能期待孩子有比較好的體適能、有比較健康的身體?

 

        經常要求孩子乖乖坐著,根本是違反孩子天性,因為孩子就是從移動、探索、操作物體等活動中學習與發展。健康的身體先於所有的學習,幼兒正值身體大力發展的階段,幼兒教育應優先重視健康教育,室內外不僅應提供設置有平衡木、階梯、爬竿及輪胎的遊戲場,每天早上下午還要安排至少半小時,最好是一小時的戶外活動或體能活動時間,才能幫助幼兒充分發展大小肌肉動作的協調性,奠定身心健康的良好基礎。

 

 

幼兒教育是培養人際智能的教育

 

 

        過去家庭子女數眾多,且社區中街頭巷尾的孩子經常一起玩,人際互動經驗頻繁,人際互動對象穩定,人際之間較能因為長期密切的互動而相互深入了解,對於日後人際互動的敏感度與團隊合作的意識也較強。現代的孩子多在小家庭中長大,又可能是家中唯一寶貝,社區人際間比過去疏離,多半有的是與大人相處的經驗,而非同儕相處經驗,所以人際知能較為缺乏。

 

        對孩子而言,學齡前的教室猶如學習人際關係的實驗室,在這個實驗室裡,他們有機會和別人一起玩耍合作、作決定、並為決定負起責任、知道如何在遊戲中加入群體、用語言協商衝突、以及學習如何做一個具備社會能力良好的人。幼兒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幫助孩子發展人際智能,父母及老師應提供更多的時間,讓孩子有機會跟一群玩伴長期穩定的交往,深入了解彼此並相互學習尊重。

 

 

幼兒教育是開發思考力的教育

 

        現代孩子的知識確實比過去孩子豐富的多,但父母不要誤以為知識愈多、愈早習得,就表示孩子愈聰明,其實知識豐富並不等於智商高或高層次思考力能力強。現代孩子所習得的知識很多是透過電視與電腦網路而來,而不是因為在生活中經常有機會接觸它、使用它,透過親身真實的感官體驗習得,所以知識的記憶屋往往是短暫的,終究會自動拋到腦後,就算仍然記得,在生活上真正碰到需要運用已知解決問題時,也未必能聯想到。而且這種情形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因為未來的世界會更加科技化。

 

        聰明與否的關鍵是在於創意思考、問題解決與應用、分析、綜合、評鑑等高階思考能力的高下。研究學前幼兒認知發展的學者有一項重要的結論:幼兒的認知能力發展的確與年齡有關,但孩子的學習潛力很驚人,不能低估他們的思考、推理、記憶及問題解決的能力,而且應及早開發孩子思考力。

 

        開發孩子思考力是要多讓孩子有一邊做、一邊想、一邊解決問題的機會,而不是要孩子背誦許多他們不了解、又與他們生活抽離的東西,也不是光從書本上、電腦上去「學」某種知識。正確的方式是多帶孩子去戶外實地參觀,多讓孩子有親身體驗的機會,鼓勵孩子觀察、發問、預測、假設、實驗...等,反覆探究值得注意的事務和現象,並使用口語、圖像等各種媒介把自己的感覺、想法、觀察發現紀錄下來,帶回教室與師生共同討論、分享所得,讓孩子因而獲得深入、新的領悟。

 

 

幼兒教育是基礎社區公民的教育

 

        幼教機構是一個社區的縮影,老師應經常提供孩子有團隊合作的機會,鼓勵每位幼兒在團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依據個人專長貢獻出不同的特殊貢獻,就像社會中各行各業的「專家」,很自然地相互依賴,彼此獲益。例如:一位小男生,很喜歡說故事,說故事時口語、表情皆十分生動,班上許多孩子都很喜歡聽他說故事。另一位小女生,因為扮演恐龍唯妙唯肖,被全班視為「恐龍女王」,當小朋友決定要演出「侏儸紀公園」的故事時,小男孩的專長便是扮演說書人,而小女孩的專長便是扮演恐龍。

 

        每個孩子都是社區及文化族群的一分子,應該有機會互相學習,培養歸屬感,認同自己屬於社區及文化族群中的一分子,願意積極和社區中的別人合作、共同處理不同意見,這是民主社會運作良好的必要條件,也是社區公民教育的本質。既然學校本身也是社區的一部分,就不該成為孩子學習的一個孤島,除學校班級內、班級間的互動之外,應積極與學校所在的社區生活相連結,協助幼兒擁有全面地、深入地探索、理解社區周遭環境和文化活動的經驗,讓幼兒對社區有歸屬感及積極參與感。

 

        不過長久以來,由於我們多半認為幼兒是脆弱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所以經常把幼兒教育定位在家庭教育或幼兒本身全人發展教育的層次,而與大眾生活完全隔離。即使幼教課程中可能會安排「社區中幫助我們的人」這類主題,例如:郵差、警察和消防隊員,但卻很少帶領幼兒走入社區,更深入的探索他們如何成為社區的一分子,如何為社區貢獻。

 

        其實幼兒不只可以去參觀博物館、動物園或其他休閒遊樂場所,也可以因為對馬路底下的下水道產生好奇,拜訪市政府的工程人員,也可以因為一年一度社區農產品豐收季節,拜訪農夫,認識他們的工作。當孩子對某項議題的探究告一個段落時,也很可以邀請社區民眾一起參與,分享所學所獲。幼教機構應該是一個社區大人和孩子可以彼此分享生活與生命經驗的地方,也應該是一個讓幼兒的生活圈從家庭擴展至學校、擴展至整個社區的場所。

 

 

幼兒應該是主動生產者而不是被動的消費者

 

        由我們自身的學習經驗可以體認到「教了」未必等於「學了」,「學了」也未必等於「學到了」,而從當今世界各國許多知名的高品質幼教方案,也可以很確定地讓我們看到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很愉快的學習、主動的學習,而且確實有能力學到自己想學的東西。既然孩子有能力學到自己想學的,大人又何必什麼都要教?而且什麼都要自己教?又何必一切都要買現成的商業產品給孩子玩?應該是多讓孩子自己去學那些有能力自己學、又值得學習的東西,大人教的未必比孩子自己學的更有效果、現成的玩具也未必比孩子自己設計的更好玩、更有意義。

 

 

        如果大人把孩子視為被動的消費者,孩子便會完全依賴大人,許多原創性的問題、點子、資訊、想法就失去了,也失去了自主學習的空間。如果願意把孩子視為主動的生產者,鼓勵幼兒由熟悉的生活題材切入探究,幼兒才有興趣、才有點子,才能更深入挖掘問題,對孩子更具意義、也更富於教育性。

 

 

大人必須調整觀念,以身作則

 

        父母及師資培育機構的老師都是「過去」的學生,教育我們「現在」的孩子,去適應、挑戰他們「未來」將面對的時代。如果父母及老師都堅持用過去的方式教養孩子,把過時的資訊教給孩子,如何協助孩子去面對他們未來的時代呢?

 

        人生是馬拉松比賽,我們要從前瞻性的角度看幼兒教育,未來是網路科技、知識經濟的時代,一個人能否在各行各業的專業領域發光,靠的不是知識的多寡、技巧的熟練而已,而是誰能把知識最快創造出最大的附加價值,誰才是贏家。而要成為未來知識經濟時代的贏家,需要的是培養對人生的熱情與好奇,具備溝通表達、創意思考及終身學習的能力,並願意團隊合作、尊重不同意見、能積極參與社區事務的新世代公民,這些條件都不像資訊可上網搜尋而來。大人想要幫助孩子具備挑戰未來21世紀所需要的條件,就必須調整觀念,以身示範,並從此時此刻就做起。

 

【本文刊載在民國92年,回饋,第69, 34-38。】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

Close

您尚未登入,將以訪客身份留言。亦可以上方服務帳號登入留言

請輸入暱稱 ( 最多顯示 6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標題 ( 最多顯示 9 個中文字元 )

請輸入內容 ( 最多 140 個中文字元 )

reload

請輸入左方認證碼:

看不懂,換張圖

請輸入驗證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