栽種與飼養
~ 喜兒孩子的必修課 ~
圖 / 喜兒老師
文 / 黃廣祥 喜兒的叔叔
每年春暖花開的季節,喜兒校園旁邊的種植區就開始熱鬧起來。成人和幼兒一起翻土、栽種; 老師會和孩子到那兒定期觀察、記錄、澆水--- 這是喜兒孩子進入中班後會有的種植活動。
在同一時候,有另一群手拿著網子的孩子和老師到戶外去尋找蝌蚪,他們撈蝌蚪回來飼養,為蝌蚪尋找食物、作記錄,同時也涉獵有關青蛙的繪本、歌謠,甚至自編蛙舞等.---這是孩子在大班時的必有課程。
栽種與飼養為何成了中班與大班的必修課? 喜兒這些行之多年的課程對孩子有什麼好處?
有關栽種,早期只是老師的興趣,為了美化環境而買些花草種在教室外,過程中幼兒跑來或圍觀、或幫忙,尤其那些中班以上的孩子會主動拿起鏟子鬆土、挑開碎石雜質,更不時邊看邊發問。接下來第二年老師開始在中班課程裡加入種植活動,不同接任的老師也就嘗試栽種不同的花草蔬果植物,譬如有一年種豆子,老師就帶著孩子到市場去認識各種豆子、購買種子回來育苗,接著就是每天的澆水、除草、抓蟲、觀察、用圖畫作記錄等等。
在漫長的種植過程中,最讓幼兒驚喜的莫過於他們某一天突然發現所種的東西開花或結果了,當下孩子會喜形於色地奔相走告;當然,也有挫折的時候: 種子被小鳥吃掉,嫩葉被蟲啃光,攀爬的瓜藤不知何故夭折,這些都有賴老師與幼兒耐心的重來。當植物長出來以後,孩子學習度量、比較長短、描繪形狀……最後讓孩子烹煮和品嚐成果作收尾,幼兒的五種感官眼、耳、口、鼻、手全都用上了。
今年中班的栽種活動經老師與孩子討論後,有的選擇種九層塔、有的種茄子,或者苦瓜、玉米。玉米埋進土裡後有些好久都沒發芽,原來有人埋得不夠深被小鳥吃了; 苦瓜苗則因為一場大雨有些被打斷而夭折,孩子又得耐心地再種。
目前苦瓜已開花了,另外有一兩棵玉米露出包穀來,茄子仍在茁壯、成果期待中,不過九層塔至今倒是收成了兩次,大夥兒歡天喜地的採集後拿去上烹飪課:九層塔炒蛋、九層塔蛤蠣湯。自己種的自己做來吃,孩子都覺得九層塔太美味了。
至於飼養的繁複程度又更高了,因此是讓大班年齡的孩子來體驗。
當初是因為老師和孩子戶外散步,發現路上的毛毛蟲而興起帶回教室讓孩子觀察作開端,其後歷屆大班的飼養課程有養過蝴蝶(從毛蟲、結蛹到羽化)、熱帶魚(從成魚到繁殖小魚)、青蛙(從小蝌蚪變到幼蛙)。 這幾年的大班就定調為飼養蝌蚪,因為跟別的相比,孩子學到的內容更多元、過程的變化也較大。 期間孩子要學習:到戶外跨水溝、如何撈蝌蚪,辨別和採集可供蝌蚪吃的野菜---龍葵;在教室裡定期為蝌蚪換水、餵食,觀察並作日記畫;老師還會安排團體討論、讓孩子查閱青蛙書籍、聽唱相關歌曲……。
在觀察與討論方面,今年大班有孩子發現蝌蚪身體兩邊會冒出黑點來,以為是身體掛著大便,查閱書籍後才知道那兩黑點就是後來茁壯的腳。另外,有孩子提問:青蛙睡覺會閉眼睛嗎?大家翻遍了書籍都沒有青蛙閉眼睛的圖片,最後答案是:青蛙因為眼皮太短,所以只會呈現閉一半的狀態。
正如中班的栽種,今年大班的孩子在過程中也有順與不順。前者有些蝌蚪成功地變成幼蛙,大夥兒就高興地到校園的生態池處把幼蛙放生,或者透過一次的戶外踏青讓牠們回到原生地;後者則讓孩子在某個上學回到教室的早上,發現有些缸裡的蝌蚪已死了、別的缸裡卻仍活著;大家在議論紛紛之餘,老師會順勢讓孩子做探究,是水出了問題? 還是餵食過多? 還是……? 最後,老師讓孩子找地方將蝌蚪埋葬,祈禱並說出祝福的話語。在懂得如何探究問題、找出原因後,也要他們學習如何面對生命的凋零。
不管栽種或飼養,我們希望喜兒孩子在學齡前教育的後兩年,透過這類課程試著從小培養觀察自然生態的能力,它是多元智慧理論(Theory of Multiple Intelligences,簡稱MI,由美國哈佛大學教育學者迦納Howard Gardner博士所提出)裡的第八種--- 自然觀察的智慧(naturalistic intelligence): 能觀察自然界中的各種型態,辨認並分類物體,且能洞悉自然系統的智慧。
這些課程也是喜兒自然教育裡重要的一環,它具有相輔相成的作用。在每周自然探索的活動中,孩子會接觸到各類的自然生態,栽種和飼養的經驗帶給他們認知上某種程度的呼應與回饋,從而產生良性循環的思考脈絡。
由於栽種與飼養不是一種立即性的學習,它無法在很短時間裡看到成果,孩子需要在日復一日、月復一月的緩慢過程親自動手參與,並耐心地觀察生命成長的軌跡與變化,過程中老師也不是扮演一個「全能」的角色,甚至很多時候是跟著孩子邊學邊做,更無法控制最終局面。
這種直觀多變的體驗反而造就人和生物、環境在情感上的連結,幼兒因此有了學習如何對待不同物種的機會,進而延伸出同理心及尊重生命的態度;其他諸如團隊合作、相互分享等精神,喜兒的孩子在參與期間也會被老師要求具備。這些學習的效益都是老師和孩子透過開放性的討論和探索,對課程實踐與體驗而來的。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