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焦慮之餘‧‧‧
文 / 黃廣祥
最近,大班的一位幼兒被她升五年級的姊姊說她注音不熟,擔心她進小學後的月考會吊車尾,連帶媽媽也憂慮她會適應不了。事實上,這位姊姊也是喜兒畢業的,她似乎忘了當初一年級的她也沒什麼學習大礙。
另外一位幼兒把在喜兒模擬抄寫連絡簿內容的本子帶回家,爸爸發現孩子對所寫的注音竟然不會拼讀,結果當晚是爸爸生氣、擔心,孩子則緊張不已,到了很晚他內心仍忐忑不安。
還有一位幼兒因為爺爺的要求,七月開始就被帶去補習班先上正音班。
以上的例子呈現出孩子某些親人焦慮的一面。我知道喜兒的家長對幼兒須「提早學讀寫算」大多已經有了「免疫力」,然而隨著小學開學的腳步愈來愈近,當他們不時面臨周邊親友或環境所帶來的壓力,尤其是看到別人的孩子對注音已朗朗上口時,內心難免會有點焦慮。這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在焦慮之餘,也許我們可以試著探討幼兒為何要提早學習他未來才學的東西,而被迫犧牲了他這個階段所應擁有的遊戲體驗、玩樂探索。
幼兒之間的遊戲不但讓彼此發揮聯想力,對其社會化能力影響更大
原因無它,不少家長會被以下的迷思所困惑:
不要輸在起跑點
大部份家長都不反對學齡前的幼兒預先學習小學的東西,主要是受了「不要輸在起跑點」的迷思所影響。很多人喜歡把自己的孩子跟別人的相互比較、評判優劣,而忽略每位幼兒都有不同的特質,起跑點的狀況並不等於終點的結果;畢竟學習是一場終生的馬拉松。但是,在不願意自己的孩子一開始就當「輸家」的心態下,大多數人都認為先學先贏。就算不是為了輸贏,先學了,到時候總不會吃虧,這種「理應如此」的集體意識助長了目前盛行的「偷跑」風氣---幼兒園普遍成了小學先修班,原是小學才教的讀、寫、算全都挪到學前教育來。
從教育的專業角度而言,若小學的老師不能到幼稚園去教學,我們又如何能讓幼教老師去教小學的東西呢?幼教老師並沒有受過小學方面的專業訓練。另外,這也是對小學老師的一種不尊重!結果也就造就很多小孩進入小學的初期,在課堂上都不專心,因為沒有新鮮感,他們認為舉凡注音、數字、國字都學過了。曾經有位小學老師跟我們說:「一個不會注音的小孩我可以用十周把他教會,但若因為早學而有了錯誤的握筆姿態或發音,我需要花更多的時間與心力來矯正他。」
在書寫啟蒙之初,大小合宜的三角鉛筆及正確的握筆姿式對孩子至為重要
晚適應不如早適應
另外一種迷思是「晚適應不如早適應」。前者的若屬某類積極的舉動,後者則是一種消極的妥協:不少人認為既然現實環境裡,大多數的幼兒都先學「讀寫算」,就不要讓自己孩子與眾不同,否則到時更難適應。其實,這牽涉到「時機」是否成熟的問題,我常跟家長談一個很簡單的邏輯,假如小學的東西真的可以挪到學齡前來教,教育部為何不修正,而非要等到小學一年級才開始?道理很簡單,就是因為幼兒的能力還沒有完全具備所致。換言之,與其讓幼兒在還沒充分準備前就遭受到填塞,影響他的自信心,倒不如等到他心智成熟時去學,才不至於揠苗助長。
幫助同儕、照顧幼小的行為只有透過身體力行才能學習起來
喜兒從創園已來從不去強調讀寫算,一般而言,我們的孩子在小學裡都會適應得很好。雖然因為「讀寫算」方面較少接觸,他們在小學剛開始時的學習會有點慢(跟已學過的孩子比較),但是過了期中考後,喜兒的孩子都會追趕上來。因此在學齡前的幼兒教育,我們反而重視孩子是否具備了對事物充滿了熱情與好奇、豐富的聯想力、持續的耐挫力、生活自理的能力等等,這些都比「讀寫算」更應在小學以前就培養起來。
「與幼兒共讀」首先應著重在讀圖而非讀字
也有一些家長會擔心,小一的老師會不會看到大部份的孩子都懂了,就跳過不教或隨便教?這似乎已經牽涉到老師本身職業道德與良知的問題。依教育部規定,開學後的十周必須用來教注音,從我們過去的經驗而言,只要跟老師溝通,就算孩子不會注音,一般老師都會盡責把孩子教會,尤其當多數的孩子都會了,老師就更能專注在那些不會的孩子身上。
回歸學前教育本質
福祿貝爾(Friedrich Wilhelm August Fröbel 1782~1852)在1837年的德國,創立全世界第一所幼稚園(Kindergarten)他認為幼兒園如同花園,幼兒如同花草,教師猶如園丁。他希望3~7歲的幼兒能從「玩中做、做中學」裡成長;福祿貝爾認為,遊戲是兒童的內在本能,遊戲和手工作業應是幼兒時期最主要的活動,幼兒園上課只需要用口語,不需要學習文字。而教師最主要的責任,是妥善地加以指導、設計各種遊戲活動。
瑞士心理學家皮亞傑的認知發展理論是近代最重要的教育理論之一,其中的前操作期(pre-operational period 一歲半~七歲)他認為:幼兒知識的學習與建構是需要透過操作才能達到,特別是七歲以前的幼兒必須透過遊戲、生活體驗才會落實。
如今,我們的幼兒園卻被摻入大量的背誦與抄寫。上帝是很公平的,當幼兒把大部份時間耗在教室裡安靜的排排坐,聽、讀、寫、算一大堆的抽象符號(注音、數字、文字),他就會失去更多他原本可以在環境、遊戲中,透過動手體驗的學習機會;更嚴重的是,幼兒在學齡前的知識若不是由感官體驗來建構,只是停留在死背強記的話,日後他對周遭的環境或事物,很容易產生漠視或疏離感,因為他無法把所學到的知識與他的生活經驗作連結。如此看來,提早學習抽象符號,反而是讓幼兒輸在終點。
植栽與烹飪是最能讓幼兒從「玩中做、做中學」的感官學習
政大教育系周祝瑛教授就表示,研究顯示:幼兒學習的記憶能量,透過聽講只有5%∼10%,自己瀏覽是20%;示範給孩子看,可提高到50%,若讓他們親手做,則可達到70%∼80%,做完後他們還可以教別人,記憶量就達到九成了。
正如「慢的教育」一書作者Carl Honore說:「成人應該重新思考做一個小孩子的意義何在?」我們到底希望孩子每天都快樂地生活,還是為了未來才學的東西而焦慮?在某些幼兒園裡,二、三歲的幼兒就須認字、學注音,四、五歲就像小學生一樣要帶功課回家抄寫,有期中、期末考,這是什麼樣的一個童年?作者更提出美國費城的一項研究發現:幼兒園時期在積極學習「讀寫算」之中度過的孩子,以及在悠閒遊戲中度過的孩子,到七、八歲的時候並沒有明顯可見的學業差距。唯一的差距是,提早學習的孩子往往較易產生焦慮,也比較欠缺創意。這就是他所謂「暖房催熟式的成果逃不出報酬遞減法則的制約」。
從撈蝌蚪到放幼蛙,孩子從中觀察到生命的演變,也記錄了成長的軌跡
除了提前「讀寫算」,還有提早學美語的現象,這又是另外一個學前教育裡的嚴重問題:在幼兒還未能嫻熟應用自己的母語時,就被迫學習自己不熟悉、在現實環境裡又無法應用的美語,孩子內心的傍偟與煎熬可想而知。
有一位家長跟我說,每次去她大伯家壓力都很大,因為他的孩子才讀中班,竟然可以讀懂一本英文書,而自己的孩子卻仍整天嘻哈過日子。我說:「那又怎麼樣呢?」在真實的生活裡,我們並不需要一個滿嘴美語的幼兒,反而一位快樂純真的孩子會讓人著迷。我也不相信她大伯孩子的童年因而更快樂,或許結果剛好相反,因為外語學習若沒有生活所處的環境配合應用,就須不斷地練習與背誦!一個四、五歲的幼兒需要犧牲多少玩樂時間才能練就出那種能力?
健康、快樂、自信
曾經有一位家長說:「喜兒是個幸福的大家庭,它是由許多幸福的小家庭所組成。」誠然,喜兒的家長都很重視孩子能有一個快樂童年;由於他們的信賴與支持,讓我們可以專注於使幼兒愉悅的環境營造與生活化的課程設計;孩子因而透過動手體驗而樂在其中。
我們無法保證快樂能使孩子在日後的小學拿到很高的分數,但是我們知道,不快樂的童年定會對孩子日後性格有負面的影響。喜兒沒有震天價響的口號,「健康、快樂、自信」卻是我們希望孩子在學齡前所應擁有的特質。因為我們深信:有健康的身心,才會有快樂的情緒,有快樂的情緒才容易產生自信,有了自信則勇於嘗試,不再畏懼學習時所遇到的困難。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