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蝌蚪到青蛙

 ~大班的必修課~ 

 

    文  /   蘇美香

                          圖  /      美香、方潔玫

 

  

編按:在喜兒的孩子多少都有觀察或接觸生物的經驗,可能是院子裡蠕動的蛞蝓、毛蟲,或者野外攀爬的蜘蛛、蜥蜴;但是論及廣度與深度,則要算是大班的「養蝌蚪」課程了。從打撈、飼養到放生,期間讓幼兒近距離地觀察一個生命變態的歷程、以呵護的心情體會物種的特性,這種連結讓幼兒擁有與牠物共存的經驗,在日常生活裡也是一種包容與保育的態度。主題持續了兩個多月,它融合了閱讀、美勞、烹飪、律動、歌謠、體能等項目,在開放式教學的情況下,老師這篇細心的記錄呈現出幼兒自學動機的強烈、觀察的敏銳以及聯想的豐富。 

 


 

 

養蝌蚪是喜兒每年大班必有的課程也是每個孩子最感興趣的活動。這個主題讓大班孩子感受到自己從即將畢業到進入小學,就像蝌蚪長大變成小青蛙的階段一樣。每年,孩子從一開始準備:擦洗容器、打撈蝌蚪、認識蝌蚪吃的食物,到飼養餵食、清理大便、做觀察記錄、幼蛙放生,以及其它跟青蛙相關的活動,孩子們都是充滿喜悅地積極參與;他們在認識蝌蚪成長的同時,也發揮了主動探索、負責、解決問題等能力。 

 

 

影響所及,、中班的孩子看到大班在餵養蝌蚪時,也常跑來好奇和期待地問:「牠們吃什麼?」「我想餵牠!」「牠長腳了嗎?」「我大班時可以養嗎?」 

    我已是第二年陪大班孩子養蝌蚪了,看著他們在飼養過程中從被動轉為主動、在觀察蝌蚪成長變化所產生的喜悅與成就感,我還是禁不住受到感染。不過,雖然孩子都有一樣的興趣與期待,但每年還是有不同的表現。 

 

                今年,從一開始討論青蛙、尋找飼養器具、到彼此分組、撈蝌蚪的方法,孩子就非常積極分享經驗: 

 

         「我在家有看過青蛙」、「我有聽過青蛙叫聲」、「稻田會有青蛙」

        「我們家有飼養缸,我會從家裏帶來。」「我們家沒有怎麼辦?」「沒有關係,我們家有兩個,一個給你。」我說:「在學校也可以找找看。」小朋友便拿之前的昆蟲飼養箱、圓型餅乾盒、小魚缸等來清洗。

        「我知道蝌蚪可用網子撈。」「湯匙也可以撈蝌蚪呵。」「我撈過,我們兩個一組輪流撈」...... 

 

 

 

在撈捕蝌蚪方面,經過幾次後他們便學會用手也可以撈到,甚至彼此討論運用大自然的素材:「我告訴你,用樹枝插竹葉,也可以撈。」沒撈到還會檢討說:「我知道,竹葉太軟了,要多加幾片就不會了」、「還有用這個已掀開一半的竹竿撈,它很像湯匙,就可以撈到。」 

 

 

 

他們也會思索和比較。在同一塊稻田去了兩次後,看到的不同情況,大家就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蝌蚪喜歡乾淨的地方。第一次有很多蝌蚪,稻田水很乾淨」、「第二次都沒有看到蝌蚪,可能是長大跳走了」、「蝌蚪流到大水溝摔死掉了,只有看到死的蝌蚪」、「應該有噴農藥,潔玫老師有撿到農藥袋」、「稻田和水溝都有黃黃的顏色像農藥,還有看到死去的魚骨頭」、「有農藥臭臭的味道」。 

 

 

                  

                剛開始飼養照顧時,不少孩子說:「吸大便的手好酸」、「好累,還要吸嗎?」「可以了嗎?」「我不知道要找誰幫忙」養出興趣後,有人就會搶著要幫忙:「他沒來,我幫他吸大便」、「我知道要怎麼換水,我幫你」、「我要請假你幫我吸大便好嗎?」「死掉了,要趕快換水,我幫你」

 

 

 

  第一次尋找蝌蚪吃的植物---龍葵時,孩子一直問:「這個是嗎?」後來只要到了野外,大家隨時隨地都會主動尋找:「你看這裏也有蘢葵,那裏也有龍葵」、「我先發現的」、「我們家那裏也有,我們有採來吃。」 

 

                 製作觀察成長紀錄圖時,剛開始只說:「我覺得蝌蚪長大,便便很多」、「牠們游來游去,在吃蘢葵」、「蝌蚪倒著吃蘢葵呢」,觀察幾次後,孩子們便越來越有興趣,尤其是發現蝌蚪特徵不同時,他們早上一看到我進校門,便興奮說:「我的有兩隻長出腳了,可能是斑腿樹蛙,腿上有斑點。」

            「有一隻牠的腿小小的,像小雨蛙。」 

 

           「有一隻有很長的腿,有點橘色像長腿赤蛙,咖啡色的像貢德氏赤蛙。」

          「我有一隻是虎皮蛙,書上圖有畫,下巴有黑點,身體是黑色,嘴巴變大。」

          「我有四隻躲在一個角落,牠的黏膜裏有看到禿禿的,腳快長出來了。」

          「我上次2隻長腳,今天有3隻長腳,我全部有5隻長了腳。」 

 

 

              「我現在看到有斑紋,上次看沒有;長腳的會用腳划水,有時會用尾巴。」甚至孩子會模仿蝌蚪或小青蛙的動作和表情說:「老師你看你看,牠是這樣的。」 

        上美勞課,紙青蛙摺完時,孩子竟主動建議:「我們來幫牠剪貼裝飾,畫造型」、「你們看,可以這樣玩:用食指彈、拳頭推進洞」、「用吹、壓跳、高處滑下等看誰的最遠。」 

 

                 

                到了肢體律動課,他們主動配合音樂的情境,自創出青蛙交配、產卵、變出蝌蚪、長成至青蛙等動作,甚至還延伸討論:彼此扮演不同的鳥、蛇、蟬等整體的生態,最後玩到可以依情境來給對方建議:「卵要慢慢的變蝌蚪,動作不要太快」、「蝌蚪要上、下游,嘴巴找東西」 

 

       

               唸歌謠課時,原來大家唸的大自然奏鳴曲〉:「誰來彈,誰來唱?蜻蜓彈,青蛙唱。誰來彈,誰來唱?溪蝦彈,蟋蟀唱。誰來彈,誰來唱?微風彈,蜜蜂唱。小河唱,大合唱,唱到樹葉都鼓掌。」有人就建議自製另一首類似的歌謠,大家庭共同創造了「飛魚彈,老鼠唱;蝴蝶彈,小鳥唱;兔子彈,鴨子唱;沙灘唱,大合唱,唱到個個都歡暢...」在這主題進行的過程,孩子每次周末後回來上學,彼此都會立即分享:

           「我星期日看到貢德氏赤蛙交配!」

          「我去玩有看到白頷氏赤蛙。」

          「我有看到頭很大的蝌蚪。」

          「我也有看到青蛙,但不知道是什麼青蛙,我可以叫給你聽 

 

                  最後,在這個單元結束前,我安排大家來一次討論與感受,每個孩子意猶未盡的說:

            「我以前沒有養過蝌蚪,也沒有看過、撈過蝌蚪,看到蝌蚪變小青蛙很有趣。」

           「我從來沒有看過長四隻腳、還有尾巴的蝌蚪;蝌蚪會倒著吃龍葵,很可愛。」

          「我學會換水、吸蝌蚪大便,我會畫蝌蚪成長圖、我認識龍葵了。」

 

       「照顧蝌蚪很辛苦,像媽媽照顧我一樣,很辛苦。」

             「我學到很多,蝌蚪可以吃龍葵、也可以吃魚飼料。」

           「我喜歡跳森林狂想曲,跳青蛙的動作很多,有動嘴巴、身體、還有很多我喜歡的其它動作。」

          「我的頭腦可以一直動、一直動,聽音樂還可以訓練我的聽力。」 

 

    

            「養蝌蚪」課程所帶來的各項活動,除了培養孩子們對大自然生態的認識和興趣外,最重要的,我看到孩子學習過程中因探索而有了發現的驚喜,提升了自信,進一步又激發起下一個探索;另外,今年我引導孩子有更多的自主學習,它讓我深刻的感受到:孩子透過自主性的親身體驗、同儕的討論後,他們得到的學習成果,遠勝於老師拿著既定的教材在課堂上單向地給孩子教學。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