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宏觀角度談幼兒要學甚麼、幼兒園要教甚麼?
文 / 林佩蓉 副教授
台北市立教育大學幼兒教育系
編按﹕喜兒15年來一直堅持自己的教育理念,也知道這樣做才是正常的幼兒教育,然而當眾人皆曰「是」﹕主流的幼教「市場」用外語掛帥、以「國小先修班」自居,喜兒的正常教學反而成了非正常。以下轉載文章是林教授寫於6年前,然而這幾年敢於回歸正常的幼兒教育者仍是鳳毛麟角。是我們被感染了集體焦慮---總怕落人於後?還是大家都渴望快速成功---先走先嬴?
全世界的國家都在彩繪未來,教育是一切競賽的起點,而幼兒教育則是各國教育辦的好不好的關鍵指標之一。如果台灣想要有美麗未來,把教育辦好,而且是回歸基本面,把幼兒教育辦好,讓人人打好適才、適性發展的基礎,才可能有競爭力,跨入先進國家的行列。美國前總統柯林頓(1996)就曾呼籲:「我們教養兒童方式不僅會影響兒童的未來、也會影響我們自己的未來、甚至影響我們大家的生活品質」(The way we raise our children influences their future as well as our future and the quality of our lives.)幼兒教育的好壞,不僅攸關幼兒本身及家庭的發展、國家的競爭力,也可能影響著我們大家未來的生活品質。
但什麼是好的幼兒教育呢?好的幼兒教育並不是國小先修教育、不是才藝教育、不是美語教育、也不是電腦科技教育,這類扭曲的幼教理念會蔚為風氣,一方面是許多商業利益至上的幼教機構利用文宣攻勢下大肆渲染的結果,另一方面則是焦慮、急切、近利的父母,缺乏正確專業的資訊判斷推波助瀾所致。從專業的觀點,好的幼兒教育應該是重視身體健康的教育、是培養人際智能的教育、是開啟思考力的教育、也是基礎社區公民的教育。
很多父母認為幼兒園如果沒課本、沒作業,老師只是陪著孩子唱唱歌、玩遊戲、讓孩子自由探索玩具教具,是在浪費時間、浪費孩子的潛力和昂貴的學費而已,期望幼兒園不只要「照顧」孩子、更要及早「教育」孩子--多讓孩子拼讀ㄅㄆㄇ及練習寫數字、國字,才符合「上學應學很多東西」的目的,而孩子上小學之後的學業適應、學業成就也會比較好。
為了「不負父母所託」,為了「生存競爭」,為了「與公幼市場區隔」,很多私立幼稚園托兒所便自動把幼兒教育、兒童發展的專業觀點擺一邊,變本加厲競相推出各種課本、作業本、讀寫算活動,促使幼兒教育普遍成為國小先修教育。迫於「民意」與「招生壓力」,目前甚至連一些公幼,也淪為國小先修班。
也許父母會以為孩子的「遊戲」只是玩玩,無所事事、消磨時間或精力而已,但從人類學、心理學、教育學專家的角度來看,遊戲是幼兒與生俱來、探索週遭世界的重要手段,能促進孩子的認知、語言、社會、情緒發展。以孩子喜歡玩扮家家酒的遊戲而言,此舉不僅反映出他對週遭環境及人物的觀察,孩子經由扮演遊戲,可紓解情緒、學習如何與人互動、學習如何以適切的語言溝通、理解社會情境中的各種角色、發揮想像能力。真正專業的幼教工作者,秉持的信念會是「讓孩子從遊戲中學習」、「讓孩子從主動探究中學習」、「順水推舟、順其自然」--讓幼兒在自由遊戲、主動探究的學習氣氛下,促進認知、語言、社會、情緒各方面的全人發展。
每個教育階段有其不同的目標,幼兒教育絕不是國小先修教育,幼兒教育當然需要與小學作銜接,但銜接的方式並非在幼稚園就開始教小學課程。何況從學術研究及實務經驗發現,幼兒先學注音並無法保證上小學之後國語的學業成就較佳,反倒是許多由「正常」幼教班出來的孩子,有自信、樂於學習、願意接受挑戰,上小學之後,不僅生活適應良好,國語的學業成就也從初期的「落後」到中期的「並駕齊驅」,到後期的「迎頭趕上」,大人不要太低估孩子的適應能力。
幼兒教育不是才藝教育、不是美語教育、也不是電腦科技教育
才藝教育、美語教育、電腦科技教育在未來的時代不是不重要,或許將來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可能需要接觸美語,都必須成為電腦科技的「使用者」,但並不需要每個人都成為精通才藝、美語或電腦科技的專門人員。更何況「愈早學一定愈好」在學術研究上並無定論,反倒有些研究發現,外來語或電腦技能等大一點再學,反而會因為孩子的認知、語言、心智較成熟,學習經驗較豐富、學習策略較多元,學習的效率會較好,且較大的孩子比較能夠掌握自己的興趣方向,學習動力較強,也較能發展適合自己性向的才藝。
在學習時間有限的情況下,如果我們讓幼兒花很多時間學習美語,他學習使用母語溝通的時間相對減少,掌握母語的能力必然受到影響,而在缺乏美語自然語言環境的情況下,美語要講得像美國人一樣流暢也很困難。如果生在台灣,黃皮膚、黑眼睛的我們,美語無法講得像老外一樣流暢,是很自然可被接受的情況,但是從小就沒把自己的母語學好,不僅會影響個人的學習及人際關係,長大後自己人看不起你,連外國人也未必看得起你。母語是文化的根,雖然未來會走向全球化,但全球化也會卻促使各國人士更加致力於自己本土母語與文化的維護,因為那才是每個種族社會不可取代的獨特性。
幼兒教育是重視身體健康的教育
在美國住過一段時間者,一定可以觀察到美國人從很小就開始培養運動細胞,家家戶戶無論貧富,孩子很小就會游泳、溜冰、騎腳踏車、滑板車,熱愛各項運動,而這些卻是我們孩子不太拿手的項目。近年也有研究指出,我國孩子的體適能遠不如同年齡的日本孩子,且孩子的近視、蛀牙、肥胖問題嚴重。孩子健康會亮起紅燈,最重要的因素就是我們不夠重視體育及健康教育,剝奪了孩子活動筋骨的空間和時間--家裡空間狹小、社區又無充裕、適合幼兒遊戲的戶外空間,再加上送托的幼教機構也是擁擠不堪,又讓孩子吃太多甜食零食,卻極少運動,從事的多半是看電視、玩電動遊戲或小肌肉之類的靜態活動。
不僅如此,環境心理學的相關研究早已證實,長時間在狹小空間活動,孩子會有肢體伸展不開、情緒煩躁、衝突事件頻傳的現象發生。依據我國現行幼教機構的設置標準,幼稚園空間大小規定雖然已較托兒所、托育中心、補習班寬敞得多,但根本無法與歐美先進國家相比,甚至連鄰國日本標準的二分之一都不及,幼教機構的擁擠程度可想而知。遺憾的是,當我們期待政府提供幼兒更寬敞的學習環境時,為了業者易於立案及降低成本的考量,政策卻是朝向更加降低空間標準,且可以無戶外空間,在這種情況下,我們怎能期待孩子有比較好的體適能、有比較健康的身體?
經常要求孩子乖乖坐著,根本是違反孩子天性,因為孩子就是從移動、探索、操作物體等活動中學習與發展。健康的身體先於所有的學習,幼兒正值身體大力發展的階段,幼兒教育應優先重視健康教育,室內外不僅應提供設置有平衡木、階梯、爬竿及輪胎的遊戲場,每天早上下午還要安排至少半小時,最好是一小時的戶外活動或體能活動時間,才能幫助幼兒充分發展大小肌肉動作的協調性,奠定身心健康的良好基礎。
幼兒教育是培養人際智能的教育
過去家庭子女數眾多,且社區中街頭巷尾的孩子經常一起玩,人際互動經驗頻繁,人際互動對象穩定,人際之間較能因為長期密切的互動而相互深入了解,對於日後人際互動的敏感度與團隊合作的意識也較強。現代的孩子多在小家庭中長大,又可能是家中唯一寶貝,社區人際間比過去疏離,多半有的是與大人相處的經驗,而非同儕相處經驗,所以人際知能較為缺乏。
對孩子而言,學齡前的教室猶如學習人際關係的實驗室,在這個實驗室裡,他們有機會和別人一起玩耍合作、作決定、並為決定負起責任、知道如何在遊戲中加入群體、用語言協商衝突、以及學習如何做一個具備社會能力良好的人。幼兒教育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幫助孩子發展人際智能,父母及老師應提供更多的時間,讓孩子有機會跟一群玩伴長期穩定的交往,深入了解彼此並相互學習尊重。
幼兒教育是開發思考力的教育
現代孩子的知識確實比過去孩子豐富的多,但父母不要誤以為知識愈多、愈早習得,就表示孩子愈聰明,其實知識豐富並不等於智商高或高層次思考力能力強。現代孩子所習得的知識很多是透過電視與電腦網路而來,而不是因為在生活中經常有機會接觸它、使用它,透過親身真實的感官體驗習得,所以知識的記憶屋往往是短暫的,終究會自動拋到腦後,就算仍然記得,在生活上真正碰到需要運用已知解決問題時,也未必能聯想到。而且這種情形可能會越來越嚴重,因為未來的世界會更加科技化。
聰明與否的關鍵是在於創意思考、問題解決與應用、分析、綜合、評鑑等高階思考能力的高下。研究學前幼兒認知發展的學者有一項重要的結論:幼兒的認知能力發展的確與年齡有關,但孩子的學習潛力很驚人,不能低估他們的思考、推理、記憶及問題解決的能力,而且應及早開發孩子思考力。
開發孩子思考力是要多讓孩子有一邊做、一邊想、一邊解決問題的機會,而不是要孩子背誦許多他們不了解、又與他們生活抽離的東西,也不是光從書本上、電腦上去「學」某種知識。正確的方式是多帶孩子去戶外實地參觀,多讓孩子有親身體驗的機會,鼓勵孩子觀察、發問、預測、假設、實驗...等,反覆探究值得注意的事務和現象,並使用口語、圖像等各種媒介把自己的感覺、想法、觀察發現紀錄下來,帶回教室與師生共同討論、分享所得,讓孩子因而獲得深入、新的領悟。
幼兒教育是基礎社區公民的教育
幼教機構是一個社區的縮影,老師應經常提供孩子有團隊合作的機會,鼓勵每位幼兒在團隊中找到自己的位置,依據個人專長貢獻出不同的特殊貢獻,就像社會中各行各業的「專家」,很自然地相互依賴,彼此獲益。例如:一位小男生,很喜歡說故事,說故事時口語、表情皆十分生動,班上許多孩子都很喜歡聽他說故事。另一位小女生,因為扮演恐龍唯妙唯肖,被全班視為「恐龍女王」,當小朋友決定要演出「侏儸紀公園」的故事時,小男孩的專長便是扮演說書人,而小女孩的專長便是扮演恐龍。
每個孩子都是社區及文化族群的一分子,應該有機會互相學習,培養歸屬感,認同自己屬於社區及文化族群中的一分子,願意積極和社區中的別人合作、共同處理不同意見,這是民主社會運作良好的必要條件,也是社區公民教育的本質。既然學校本身也是社區的一部分,就不該成為孩子學習的一個孤島,除學校班級內、班級間的互動之外,應積極與學校所在的社區生活相連結,協助幼兒擁有全面地、深入地探索、理解社區周遭環境和文化活動的經驗,讓幼兒對社區有歸屬感及積極參與感。
不過長久以來,由於我們多半認為幼兒是脆弱的、以自我為中心的,所以經常把幼兒教育定位在家庭教育或幼兒本身全人發展教育的層次,而與大眾生活完全隔離。即使幼教課程中可能會安排「社區中幫助我們的人」這類主題,例如:郵差、警察和消防隊員,但卻很少帶領幼兒走入社區,更深入的探索他們如何成為社區的一分子,如何為社區貢獻。
其實幼兒不只可以去參觀博物館、動物園或其他休閒遊樂場所,也可以因為對馬路底下的下水道產生好奇,拜訪市政府的工程人員,也可以因為一年一度社區農產品豐收季節,拜訪農夫,認識他們的工作。當孩子對某項議題的探究告一個段落時,也很可以邀請社區民眾一起參與,分享所學所獲。幼教機構應該是一個社區大人和孩子可以彼此分享生活與生命經驗的地方,也應該是一個讓幼兒的生活圈從家庭擴展至學校、擴展至整個社區的場所。
幼兒應該是主動生產者而不是被動的消費者
由我們自身的學習經驗可以體認到「教了」未必等於「學了」,「學了」也未必等於「學到了」,而從當今世界各國許多知名的高品質幼教方案,也可以很確定地讓我們看到孩子在學習過程中,不僅可以很愉快的學習、主動的學習,而且確實有能力學到自己想學的東西。既然孩子有能力學到自己想學的,大人又何必什麼都要教?而且什麼都要自己教?又何必一切都要買現成的商業產品給孩子玩?應該是多讓孩子自己去學那些有能力自己學、又值得學習的東西,大人教的未必比孩子自己學的更有效果、現成的玩具也未必比孩子自己設計的更好玩、更有意義。
如果大人把孩子視為被動的消費者,孩子便會完全依賴大人,許多原創性的問題、點子、資訊、想法就失去了,也失去了自主學習的空間。如果願意把孩子視為主動的生產者,鼓勵幼兒由熟悉的生活題材切入探究,幼兒才有興趣、才有點子,才能更深入挖掘問題,對孩子更具意義、也更富於教育性。
大人必須調整觀念,以身作則
父母及師資培育機構的老師都是「過去」的學生,教育我們「現在」的孩子,去適應、挑戰他們「未來」將面對的時代。如果父母及老師都堅持用過去的方式教養孩子,把過時的資訊教給孩子,如何協助孩子去面對他們未來的時代呢?
人生是馬拉松比賽,我們要從前瞻性的角度看幼兒教育,未來是網路科技、知識經濟的時代,一個人能否在各行各業的專業領域發光,靠的不是知識的多寡、技巧的熟練而已,而是誰能把知識最快創造出最大的附加價值,誰才是贏家。而要成為未來知識經濟時代的贏家,需要的是培養對人生的熱情與好奇,具備溝通表達、創意思考及終身學習的能力,並願意團隊合作、尊重不同意見、能積極參與社區事務的新世代公民,這些條件都不像資訊可上網搜尋而來。大人想要幫助孩子具備挑戰未來21世紀所需要的條件,就必須調整觀念,以身示範,並從此時此刻就做起。
【本文刊載在民國92年,回饋,第69期, 34-38。】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