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藝」起來

/ 羅美惠

            安親班家長

           國小老師 

 

編按:鎮寧媽媽這篇文章的完成時間,剛好是喜兒部落格因Yahoo終止服務而須遷移它處的時候,那時我們把它貼在facebook的喜兒裡;如今我們把它放回來,謝謝鎮寧媽媽的經驗分享。

 

孩子好動、有時不專注怎麼辦? 安親班鎮寧媽媽的這篇文章分享了她的「藝術療癒」經驗。其實,音樂與藝術的陶冶對一般人而言也是不可或缺的。


鎮寧在幼稚園的時候經常無法像一般孩子安靜坐在椅子上聽講,都在一旁轉圈圈或動來動去,但是由於他是聽覺學習型的孩子,所以他雖然身體不是端坐,可是問他任何的問題都可以舉一反三。不過,為了讓他升上小學時可以遵從上課端坐的規範,又可以滿足他聽覺學習的需要,所以我開始帶他去參加許多的藝文表演活動。

 

大家藝起來



說實在的,我雖然在大學參加過口琴社,也還滿喜歡聽音樂表演,但是過去生活經驗中並沒有觀賞藝術表演的習慣,加上工作忙碌總是個很好的藉口,因此不太會將藝文饗宴規劃為生活的一部份,不過,為了孩子我還是很積極的詢問藝文表演的訊息。我們桃園縣民有個非常好的福利,就是每月都會分別在中壢藝術館、桃園藝文展演中心、桃園縣文化局、龍潭的客家文化館等地安排藝文表演活動,於是我帶孩子去圖書館時,都會順便索取當月藝文表演的活動訊息,並開始排入我們家的行事曆中。

抱持著「喜歡藝術的孩子不會變壞」的想法,其實我都沒有特別挑選活動,只要時間可以配合就去看看,不論是大陸兩岸交流的團體(民俗舞、特技、雜耍、武功等)、佛朗明哥舞蹈、踢踏舞、交響樂、各校舞蹈與管樂團成果展、客家桐花季系列演出、布袋戲等,就連大家都看不太懂的現代舞,我都會帶孩子去看看。不過帶著一個愛動來動去的幼兒去看表演,既擔心他會問東問西、吵到別人觀看的興致,也擔心他根本坐不住、表演才過幾分鐘就嚷著要出去,但是我相信看表演的態度也是一種需要學習與養成習慣的作為,一切都急不得,而父母同時也是最好的榜樣,只要我們能示範靜心觀看表演的態度、並適時的提醒他觀察周遭的環境,我相信孩子一定可以藉由模仿而學習。

每次去看表演前一定要從服裝儀容開始,由於表演場地大多是室內的演藝廳、是個正式的場合,所以藉由外在穿著的重視,間接提醒孩子對藝術場所的尊重並注意自己的行為表現。雖然當時鎮寧還是大班,我仍然會要求他先洗個澡、換上乾淨的衣服和襪子再出門,一方面是因為我覺得身體舒服了,有助於精神的放鬆,如此也才能提高聆聽、欣賞表演的專心度;另一方面我覺得很莊重的參加活動也是一種對表演者的尊重。

 

藝文表演2


除了服裝儀容外,我也會將當天要觀賞的表演簡要地解說給孩子聽,讓他對即將看到的一切有個心理準備,所以在進入演藝廳前一定會拿個曲目或表演簡介讀給孩子聽。這個過程中孩子會好奇的猜想:「什麼是佛朗明哥舞」、「要怎麼在嬰兒油上跳舞」、「什麼是交響樂」….,其實我幾乎都回答不出來,所以在陪孩子的過程中我覺得大人學到的將會更多。

對幼兒來說,他們的語言、感官都正在發展、學習中,所以在觀賞表演中透過他們的聽覺、視覺,、甚至動覺所接收到的訊息,也會是學習的好素材。記得有一次在客家桐花季系列活動中,除了參加「賞桐健行」外,還觀賞了國樂團的桐花客家歌謠表演,在舞台的布幕同時呈現了客家農村景觀與歌曲意境的詩詞和動畫,當時鎮寧專心得不得了,因為那是他第一次聽國樂團的演出,他不僅在觀察每一種國樂樂器的形狀與聲音,還要看大布幕上所呈現的動畫,甚至聆聽團長說歌曲的故事、歌手演繹歌曲的聲音….
我覺得當時鎮寧欣賞著從未聽過的客家歌曲,他是專心的、忙碌的、屏氣凝神的,根本沒有心思動來動去;他的視覺與聽覺完全處於忙碌的狀態,每聽完一首就好像鬆了一口氣般的將身體靠向椅背、看一看我、對我笑。

 

藝文表演4


其實,一個大班的孩子到底看到了甚麼、聽到了甚麼,他不會有立即的回應,看完表演後他只會說「哇!好好看!」不過,這一次觀看表演的經驗他會放在心中,有適當的時機就會回想、比較、並發問。我記得在隔年的桐花季健行活動時,他竟然還提到「以前的桐花歌曲表演還有嗎?就是以前的樂器表演的(國樂)….」所以我很高興過去經驗已經進入到他的小腦袋裡,而藝術觀賞現在也成了我們共同的生活回憶。

有許多表演活動都強調互動性、將觀眾視為表演的一部分、會安排觀眾互動的橋段,所以對孩子來說也就等於是上了一堂精緻的音樂課。有一次在看「踢踏舞」表演時,表演者完全沒有說話,卻用肢體語言示意要大家跟隨他的指揮來拍手與踏腳,過程中鎮寧和哥哥邊拍邊玩,就好像在上音樂教室的節奏課一樣。還有一次,表演者唱原住民豐年祭的熱鬧歌曲時,希望大家起立隨著他的歌聲自由的律動,我們還跑到人較少的走道上亂扭亂動,當時我和孩子們邊跳邊笑,雖然當天觀眾並不多但整場氣氛卻熱鬧得很,大家在歡樂聲中度過了一個美好的夜晚。如此,表演場地竟也成了一間充滿笑聲的音樂教室。

 

藝文表演3


我們從鎮寧大班開始,將觀賞藝文表演當成生活的一部分,每個月至少會看一次表演,寒暑假有時甚至每週一次,大約八、九個月後鎮寧哥哥在鋼琴教室有一個小型的成果發表演奏,我們在觀賞表演時通常都是讓鎮寧和我們一起坐、方便注意他的行為舉止,但是因為鋼琴教室將小孩的座位安排在前面、父母都是坐後面,所以在他保證「我會乖乖坐、有事我會安靜的走到後面找你….」我只好同意。我一邊看小朋友的各種樂器演奏,一邊注意著鎮寧的狀況。表演大約進行了四、五十分鐘後,鎮寧就以半彎腰的姿勢輕輕的走向我,並湊到我耳邊小聲的說:「媽媽,我要尿尿。」上完廁所他還告訴我:「你看,我就說我會專心吧!」當下我真的很感動,幾個月的努力有了成果,鎮寧已經可以自己專心的看表演、並注意禮貌了,「藝術的力量真偉大」。

 

雖然是為了配合鎮寧的專注與學習而刻意安排藝文表演觀賞,但是對大人而言,在工作壓力與家庭生活、孩子教養之間蠟燭多頭燒的疲累下,能在假期陪伴觀賞藝文表演,卻也是個放下壓力、享受當下美好表演藝術的時刻,有時候甚至會把握住與表演者互動的機會,發問、溝通對表演的感想與心得,讓自己增廣見聞;對鎮寧的哥哥而言,當時是初學鋼琴,透過觀賞的經驗竟也提升了聽覺的敏感度,有一次他聽過交響樂各項樂器的介紹後說:「我喜歡小喇叭的聲音,等我大一點,我也想要學小喇叭….。」

真沒想到當初只是為了培養鎮寧的專注力而嘗試觀賞藝文表演,現在我們家裡每個人也都能雨露均霑,這確實是意想不到的收穫。其實不僅是孩子需要藝術的養分,我想我們每個人也都同樣需要藝術的能量。

arrow
arrow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