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情前的戶外---摘楊梅
 
文 / 圖 喜兒編輯部
 
1.jpg
 
疫情加劇的前一周,正是野生楊梅成熟時。由於楊梅不具經濟價值,很少有人販賣,因此季節到來,喜兒的老師都會帶孩子去摘這種在地果子(楊梅地名因此而來),品嚐它酸酸甜甜的特殊風味來拓展幼兒的味蕾。今年,被戶外活動的幼班、中班碰上,玩樂之餘,孩子們齊聚樹下,一個個抬頭伸手、攀摘楊梅,有些膽子大的幼兒還想爬樹趨前獲取更多。
 
楊梅外表極為脆弱,稍為用力即皮破汁流,對小肌肉還在發展中的幼兒來說,也是很好的練習與挑戰;大家還學習分辨綠、橘、紅、紫果子酸甜度的差別,不少孩子一旦摘到紫、紅色的楊梅,就已迫不及待放到嘴裡試嚐。可惜的是正要輪到小、大班的戶外時,卻因疫情而停課,無緣吃到今年豐盛的楊梅。不過,目前在大家高度自律的日常生活下,相信疫情將趨緩解,燦爛陽光的日子終會到來,喜兒的孩子也將再次走進自然。

2.jpg

3.jpg

4.jpg

5.jpg

6.jpg

7.jpg

8.jpg

9.jpg

10.jpg

11.jpg

12.jpg

arrow
arrow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