週日悅讀
~和孩子一起探索繪本~
文 / 高湘君
圖 / 喜兒親子協會
編按:由一群熱心家長組成的喜兒親子協會,上星期起在楊梅的四維兒童公園舉辦週日午後閱讀活動,讓孩子在即將結束的假日,有一段沉澱在繪本世界裡的美好時光,尤其可貴的是,說書人在講前拿著繪本,一頁接一頁對孩子的提問,孩子能夠先用自己的視角去探索那個故事,也可以現場聼到別的孩子有不同的發現和看法;在彼此激盪下,故事不再是作者専屬的那一個,而是一册繪本有了幼兒多元的詮釋(往後孩子發現他可以不需依賴成人而能自主地「讀」一本書。謝謝紀圻媽媽撰文分享,也歡迎大家每週日下午帶孩子來共享。
女兒一歲時,我倆就開始有繪本共讀的習慣。那時候我會讓她坐在餐椅唸給她聽,也讓她摸摸繪本、嘗試翻頁;快兩歲的她就會主動拿著繪本,搖搖晃晃來到我面前要我唸。現在五歲了,睡前的床邊故事已經是她生活的一部份。
喜兒的孩子都愛聽故事,放學去接女兒時,久不久會遇到老師在幫孩子們唸繪本故事,小朋友們坐成兩三排,大家仔細聆聽著,每每都有人捨不得離開校園,讓下課前來接的家長慢慢等。就像前天,女兒快速衝到校門口抓住門桿,告訴我她想聽完故事,然後我就在校門口站了二十多分鐘,在跟一起等待的家長聊得差不多時,女兒才帶著滿足的表情,開心走出校園。
為了繪本閱讀能擴及喜兒以外的孩子,上週喜兒親子協會第一次在四維公園舉辦「週日悅讀」。和煦的太陽探出頭來,微風徐徐,給了我們既溫暖又微涼的午後,這真的很適合大家一起坐在草地上,享受一本好的繪本。 這次說書人是受邀的喜兒中班的詩筠老師示範,給孩子導讀的繪本「公園裡有一首詩」,她先帶領孩子們把書翻看過一遍,觀察書裡有什麼圖畫,小人們輪番說「有螞蟻、有貓頭鷹、有溜滑梯...」看著圖畫,想像故事想要告訴我們什麼。 之後老師再用輕柔的語調緩緩說出的繪本裡想傳達的想法,和孩子原本想的一樣嗎?又有哪些新發現呢?大家最喜歡哪個部分或對哪印象深刻呢?於是孩子們你一言、我一語,這都是繪本可以延伸出來的,我覺得這部份會從一些細節觀察到我的孩子喜歡什麼、在乎什麼?這也是繪本以外有意思和有趣的收獲。
繪本唸完後,很有新意的老師帶領大家,一起來嘗試像繪本裡那樣地創作詩句,爸爸媽媽在紙條上,幫孩子寫下他們口中說出的詩,我的女兒隨口一句「樹葉踩一踩,喀滋喀滋」,這真讓我驚奇萬分:她所講出來的語句,竟成了我心中的一首詩。
歡迎大家帶著孩子來參加「週日悅讀」,每週日下午3:30-4:30在喜兒旁的四維公園,會有說書人和大家一起探索繪本(遇雨順延)。 結束後,大家也可以在公園和孩子漫步、遊玩。 這樣的活動本身就是一篇故事,裡面有愛、溫暖和歡笑;也有愛聽故事、愛說故事和創造故事的人,讓人著迷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