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與記錄
編按:喜兒的老師除了重視與幼兒互動外,另一項重要的任務就是平常對幼兒做觀察與記錄,特別是幼兒在「角落」自發性玩耍的時候。老師把所觀察到的內容記錄下來,作為每天撰寫幼兒「生活花絮」的材料,同時也是每月「成長手冊」內定期報告的參考資料。以下內容源自「與兒童一起探索」書中,Amy Laura Dombro所寫的「觀察和記錄兒童的行為」一文,也是喜兒奉行不變的指導原則。
觀察:
觀看一個孩子,並且試著明瞭他正在體驗的事物;嘗試從孩子的外在來瞭解他,從孩子的觀點看事物能幫助你了解孩子。
記錄:
運用方法來記下你所看到和你所聽到。
為什麼要觀察和記錄?
-
幫助你瞭解孩子情緒、社會、認知和身體發展的脈絡。
-
確認孩子的長處和興趣。
-
找出你對孩子可能擔心的問題
-
在某種情境下做出最適當的回應
-
想出處理問題的方法(觀察孩子幫助我們瞭解孩子行為的規律性以知道隱藏在失控行為背後的原因。)
-
改進你教室的佈置和材料
-
調整課程
-
與家長、同事、專家分享
如何觀察和記錄?
-
觀察孩子正在體驗什麼?他如何做事,做些什麼?
-
留意孩子的表情、說的話及移動狀況。
-
注重細節,它會透露出孩子對自己正在做事情的感覺。
觀察技巧的進步需要許多練習,練習的越多,做的越好。
書面記錄包括:
-
被觀察者的名子、年齡、觀察日期、地點、觀察者的名字。
-
觀察內容:(使用描述性的字句,不用帶有判斷性的字眼)。
-
討論:分析理解。
觀察和記錄注意事項:
-
保管好,屬於機密文件。
-
每次觀察約2~3分鐘。
-
老師跟孩子的互動方式,孩子回應內容也是記錄的一部份。
-
在一天中不同時段,作息都可以是觀察的時機,要在多種情況下,不同日子裡對孩子進行觀察,對孩子的瞭解才會周全。
-
傾聽孩子談話,並且與他們交談,提出開放式的問題,誘導孩子說出想法、推測、對和錯誤的觀念,幫助我們瞭解孩子的特性及他的發展階段。
-
隨時記下所見,以最簡短的方式,有空儘早再補充。
-
運用檢核表,等級比例量表。
記錄與評量的差別:
老師基於他對孩子的瞭解和觀察而做決定時,就是在做評量。因此,記錄是將實際所見記下來,評量則是觀察者所認為的情況。評量不能獨立於觀察者的計畫及為孩子設定的目標之外,而且學習課程必須提供機會,好讓孩子達到這些目標。記錄則是觀察入微,隨機而「動」。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