談幼兒禮貌與感謝
~給老師的一封公開信~
文 / 喜兒的「叔叔」
老師們,大家好!
上周的會議上談及有關喜兒孩子的禮貌與感謝,雖然有跟大家說明,但這個話題著實讓我在家思索了好一陣子。以下是我個人進一步的看法,透過文字的重新整理,在此提出來跟大家分享。
基本上,在幼兒的世界裡,幼兒與幼兒之間禮貌是不存在的。
禮貌是一種態度,它透過文化上約定俗成的一些規矩而形成,因此,在這個國家的一些言行舉止被視為禮貌,在別的國家有可能就成了侵犯;禮貌也會隨著時勢推移而昨是今非。在成人的世界裡,我們透過禮貌,使上下有別、尊卑有序;它讓人際間彼此的關係達到某種程度的和諧,尤其是成人希望得到別人的幫助時,禮貌就更需要表現在他事前或事後的言行上。
回頭看看2~6歲幼兒的生活世界,他們每天的大部份時間是處在被成人照顧當中(不管是言語上的提醒或者是行為上的協助),年齡愈小的幼兒,他被動地接受到的照顧就愈多,幼兒自會把成人的照顧視為理所當然,禮貌的「必需性」就更無法體會,所以,老師花時間教導幼、小班孩子禮貌是過早了。為了配合成人的「必須性」,幼兒被要求在他的話句中加上「請」、「謝謝」等字,就算幼兒從此養成習慣,開口閉口都是「請」、「謝謝」,他也不過像「鸚鵡學話」,無法理解「請」、「謝謝」的字意,此舉只是造就成人的「自我感覺良好」罷。換言之,要幼兒有禮貌,某種程度其實是為了愉悅成人。
禮貌的「必需性」也親疏有別,愈親近的人彼此間產生禮貌的頻率或次數就愈少,愈疏遠的人就愈多。但是,疏遠的人對幼兒來說,因為陌生而產生畏懼、羞怯,這些情緒都很難讓幼兒產生禮貌性的行為;成人也只好不斷在旁焦急、催促。
我個人認為,禮貌對成人而言是一種修養,對孩子則是一種教養。教養只能漸進,無法速成。尤其需要有一個重視禮貌的家庭,在父母身體力行的影響下,孩子才有可能教養而成。不然,就算老師怎樣管教、要求也是枉然。
我這樣說並不是指在喜兒不需要禮貌,相反的,喜兒孕育出一個有禮的環境:大家都知道,喜兒並沒有規定見面時老師須要跟幼兒打招呼,但是在喜兒,每一位成人都很自然地,主動跟孩子打招呼、道早安,就算孩子沒有回應也不會在意;也許,大家已經知道「身教重於言教」,隨著日積月累的薰陶,時候到來孩子就會突然開竅了。據我和潔玫老師的觀察,一般孩子開始理解到「禮貌」這回事,並自發性產生禮貌的行為(在沒有成人旁邊引導下),大概要到小學二、三年級以後才會出現,而且通常還是對他所熟悉的人而言。
為了「幼小銜接」,我們對大班的孩子,尤其是下學期,會常提醒他們要有禮貌或感謝地回應別人對他的協助(不論在事前或事後);但是孩子自發性的禮貌行為仍不多見,主要原因是老師重在引導而非強制。我們不希望老師積極的去強調禮貌,一旦在課堂裡事事要求禮貌,幼兒很容易就察覺到自己成了「有禮貌」或「沒禮貌」的其中一類,這不但會引發很多不良的後遺症,過早給孩子貼標籤更是幼兒教育上的大忌。
所以,喜兒不會很注重形式化的禮貌與感謝。每年的大班畢業典禮中,我們會安排畢業生向家長致謝詞並送上一朵玫瑰。有一年,有一位新來的老師(後來離職),為了要有一個更感人的儀式,她建議孩子可以在父母跟前跪下,並奉上一杯茶。她還舉出她以前工作的幼稚園這樣做,讓家長們都熱淚盈眶。聽完後大家面面相覷,當然,我們並沒有接受她的建議,還是維持原來的儀式,幼兒的致詞也很平實:沒有什麼「養育之恩」的內容,他們自己說出來的話每年都離不開謝謝「媽媽煮飯給我吃」、「幫我洗衣服」、「爸爸買玩具給我」、「帶我出去玩」等,他們只能說出這些,因為都是他現實生活中具體感受到的。
有一次,我陪家長到一家幼稚園參觀,園長帶我們經過中班,教室裡的幼兒立刻停止所有的動作,大家站起來貌似恭敬地喊著:「園長好!」園長滿意地點下頭。當她帶我們進小班後,一位幼兒跑到我面前細聲地說:「叔叔,歡迎您來參觀小班。」於是,其他幼兒就開始跟著高興的大人一起鼓掌。看到兩班幼兒的這些行為,不管是預先的刻意安排、抑或是已演練成習慣,我心裡都覺得毛毛的。
回到喜兒,已過了午飯時間,走出教室外的一位幼兒,遠遠看到我就拉開了嗓門大叫「叔叔」,她走到我跟前帶著質問的口氣說:「你到底跑到那裡去了?」雖然這不是「止乎禮」的行為,卻是一種「發乎情」的自然流露,我內心還是感覺到暖暖的。
最後,謝謝這次有人對孩子禮貌的提出,它讓大家有機會把在喜兒視為理所當然的觀念、言行反覆論證、省思,如此我們才會篤信喜兒堅持的是什麼。
祝
教安
黃廣祥寫畢於2011/3/14夜
留言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