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班與角落時間

/ 蘇美香

     小班老師

 

 

編按:角落時間是所有幼兒在喜兒學習的主軸之一,這段時間,老師在旁陪伴,觀察、記錄及適時配合幼兒的要求;孩子可以自主性選擇不同的遊戲,或自個兒玩、或和同儕互動,從而發展其在各方面的行為與技能。在期末家長會(1/16)中,小班美香老師藉「角落時間」的主題來說明幼兒從學期初到期末的成長。

 

 

每天早上的10點以前都是小班的角落時間,這是幼兒最喜歡的時段,他們可以依自己喜愛的玩具或友伴,選擇遊戲的項目。幼兒能從角落時間的自主遊戲,學習到必備的社會行為與和諧的同儕相處,因此,角落活動的效果並不亞於老師主導的課程。老師和父母都可以從觀察幼兒的遊戲情形,來了解幼兒個性與各方面能力的發展。

        藉由期末家長會,我把這學期角落活動的照片分為益智/積木、閱讀、扮演等角落的遊戲來說明,讓各位家長了解新生和舊生在這學期的成長過程與發展,以及老師在遊戲中扮演的角色。

 

    益智/積木角:

 

   

               我們發現在學期初,剛入園的幼兒因為對環境和老師都還沒有建立安全感,通常都是獨自遊戲,種類以拼圖、對應、積木類的操作性教具居多。等到他慢慢地適應了環境,並和老師建立起信賴感之後,便會開始模仿舊生的遊戲,或是加入同儕的遊戲;老師也藉機引導新生,學習詢問其他小朋友:「我可以跟你一起玩嗎?」經過一個學期和同儕互動的經驗,新生的社會能力提昇很多,已經可以主動參與團體遊戲。另方面,他實際操作玩具的經驗也增加了,除了能摸索出玩法,在遊戲中的創造力更增進不少。譬如,新生在組合接接捧、積木的初期並不會命名,最後已能對其作品說出「蛋糕、蠟燭、房子、大樓、怪物手槍」等名字,充分發揮了其想像力。

 

   

 

                 舊生因為有經驗,懂得遊戲規則及感受到合作的樂趣,可以玩三個人以上的團體遊戲,並且學習照顧、指導新生,譬如拼圖會輪流玩:「我拼一個,再換你,再換我」舊生從中感受到成就感,進而提昇了自信心。到了學期末,舊生可以依益智角的不同素材,創造更多元的遊戲,如乖乖桶的蓋子拿來當旋轉遊戲,甚至找同伴來比看誰轉得快,無形中也加強了自己人際關係的能力。

 

   

 

               在積木方面,舊生開始從原本組合簡單的房子,進步到內容更豐富的作品。譬如他組合的接接棒火車,不但有連接的車廂,有的車廂還能轉彎;用接接棒組合的可樂,附帶了吸管;也用接接棒組合出燈籠等作品:可以看出他空間的概念由原本的簡單趨於複雜。此外從他們對自己作品的命名與介紹,也可以看出他們的詞彙量增加了很多,譬如:「蹺蹺板」、「溜滑梯」、「堆高機」、「飛機」、「直昇機」、「船」、「城堡火車」「8層大樓」;「大小房子(泡綿積木組合的)旁邊有水溝,有人掉進水裏了,從水溝流出來。」

 

   

 

         到期末後,他們也會運用這些作品創造扮演遊戲,從這組合遊戲中學習到數量、大小、多少、輕重….的概念,這些是都數學的基礎概念。

 

      圖書角:

 

   

 

期初,新生模仿舊生看書,不會看圖說故事,隨著每天看著舊生看圖說故事及看圖創造遊戲,譬如扮演買賣,或把自己當書中角色,或模擬老師、媽媽念故事的語氣和情境….。到了期末,新生累積了和同儕互動學習的經驗,感受到閱讀和角色扮演的樂趣,在觀察、語言、想像力及創作遊戲能力都提昇了。

 

 

               舊生因為每次聽老師說故事前都會介紹書名、作者及出版社,漸漸地,他拿起一本書時,也會先來問老師書名和出版社,並笑瞇瞇地跟著老師覆述一次,尤其是下次再看到老師念過的那本書,立刻會回憶起上次聽故事的感受,經常會開心地先笑起來。小班的幼兒看書時,常常兩個、三個人湊在一起合看,他們一邊看書中的圖畫,一邊在想像並玩起買賣的遊戲,譬如指著圖問同伴:「你要買冰淇淋….嗎?」他們也會互相扮演媽媽和孩子,或是老師和學生的角色,扮媽媽或老師說故事給小孩聽。到期末後,舊生看圖說故事的詞彙量更多、更具體,想像內容也更豐富,甚至可以從書名中找到和自己名字相似的字,露出很有成就感的笑 容告訴 老師:「你看這是我的名字。」他們都能從看書中的圖畫得到樂趣,都喜歡看書。

 

    娃娃角:

 

   

 

期初,新生都是獨自玩煮飯煮菜或打電話的遊戲,漸漸地,他們被舊生玩扮演遊戲的笑聲吸引,開始模仿舊生扮演媽媽或爸爸、小孩的角色,或是配合舊生主導的遊戲,譬如:模仿拿打氣筒當加油站的加油槍、或搬椅子排成火車、或去逛街等。他從中感受到扮演遊戲的樂趣後,也開始玩相同的遊戲。到了期末,已進步到主動找願意配合他的小朋友玩扮演遊戲。

 

 

         而舊生有豐富的扮演遊戲經驗,創造能力更多元,甚至也能將課程中的元素運用在扮演遊戲中,譬如看到曼波鼓、鈴鼓,會拿來拍打,唱著老師教過的韻文或兒歌,當作是在歌唱表演。玩開火車的遊戲,扮司機的會要求同伴要買票,也會問同伴:「要去哪裡?」開著車子,會想到:「火車壞掉,要換新電池,沒有電了,不能開了」的理由,製造情境。他們對於道具的運用也很靈活,一下可以拿軟式飛盤當作「司機的方向盤」,下車之後,軟式飛盤又馬上變成了早餐店的餐盤。舊生有了新生的配合,使他能主導遊戲而成就感增強,創造遊戲的意願和能力也就不斷地提高。

 

從以上的幼兒活動,可以看到新生和舊生因為上學的時間先後,累積的經驗不同,加上每個幼兒的個性和興趣、能力發展,都不一樣;相同的是,他們都是從角落時間的遊戲中學習,依照自己當時的意願和客觀的條件(玩具有沒有人先玩了),去學習選擇遊戲的項目,發展自主性和遊戲中的專注力。這種在角落時間學習到的能力:在遊戲中發展出來的自主、自信與快樂,往往需要透過同儕互動;也需要從小培養。

 

    老師的角色:

        在角落時間的遊戲過程中,當幼兒發生意見不和或是爭奪玩具時,老師會及時介入,引導他們適當的人際互動規則。不過,為了培養幼兒解決問題的能力,當幼兒在操作玩具有困難時,老師不會告訴他解決的方法,會先在一旁觀察,看幼兒自己怎麼面對他的問題,再適時引導。老師會應幼兒的要求,依他們的想像遊戲,協助他們綁絲巾,或配合他們扮演相關角色和他們應答或提問,以提升他們的思考與語言能力。老師也經常給幼兒適時的讚美,增加他們的成就感與自信心,促使他們主動學習的意願。

arrow
arrow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cheer 的頭像
    cheer

    桃園市私立喜兒幼兒園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