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學齡前的幼兒不宜上才藝班?

 

 

/ 黃廣祥

               喜兒的「叔叔」

 

 

 

 

上學年,中、大班某些孩子在課後的時間跑去上才藝班:有的是舞蹈、有的是畫畫、揑陶‧‧‧

 

有一位幼兒在園裡上韻律課時不想跳、抱怨太累,她說因為昨天在外面的舞蹈班已經跳過了;她原是位在課堂上一聽到音樂就手舞足蹈的孩子,如今她有了選擇、也有了價值判斷。另一位幼兒在外頭學了一些芭蕾舞步,結果每次韻律課她跳來跳去都是芭蕾的姿式,不像別的孩子肢體變化豐富多樣。

 

捨棄制式的舞步,依音樂節奏的起伏、緩急來擺動或伸展肢體更能讓幼兒樂在其中

 

另外,有些課後在外上畫畫班的幼兒,回到課堂,便開始糾正其他同學所畫的東西,因為她們認為別人畫得都「不像」,但是他們自己所畫的卻也不再像以前那麼揮灑自如。

 

我們一直不贊成學齡前的幼兒去上才藝班(小、中學以後效果會更好),舉凡繪畫、樂器、舞蹈、陶藝‧‧‧顧慮的原因有:

 

1.      學齡前的幼兒他們的大、小肌肉仍未發展得很好,不容易達到才藝學習所要求的準確度與嫻熟度,如繪畫的筆劃運轉、樂器的拿揑、舞蹈的姿態;一旦真的有些孩子能達到成人的期待,他們必然花了很多時間持續練習(不管是自願或非自願),如此反而阻礙了幼兒這個年齡期應該擁有的均衡發展。

 

2.      才藝班的老師大多沒有受過幼兒教育的專業訓練,在教學上,對學生的要求多偏重在技巧能力的建立,尤其是屬於短期學習的才藝課,老師都希望孩子能有階段性的成果來向家長呈現;幼兒一再地被要求反覆練習或操作後,原來好玩的事情忽然成了一件苦差事,他們學習的興趣頓時蕩然無存,從此視為畏途。

 

 

捏陶對幼兒而言是一種遊戲更甚於創作

 

3.      坊間的才藝班大多混齡學習,年齡愈大的孩子學習能力愈好;幼兒注意到自己怎樣努力都不如稍大的孩子時,有些幼兒會產生自卑、畏怯或挫折感,對其人格發展有負面的影響。

 

4.      有些才藝過早學習反而成了幼兒的限制「框架」,這才是我們最擔心的一點,幼兒原有豐富的想像力再也不復見;拿學畫畫而言,學齡前幼兒一旦接觸到「具像」的描繪,就會很在乎自己畫得像不像、好不好看,愈是這樣,他的原創性就愈少,抄襲或模仿性就愈高。

 

喜兒的孩子從小就被教導只有能靠自己感覺畫出來的才是最好

 

在學齡前(3~6)這個階段的幼兒,他們接觸到的畫作、樂器、舞蹈應以其本身的原創性為主,換言之,成人應著重在讓幼兒透過以上媒介來抒發出其內心的想像或感受。若是如此,在家即可達成,並非去上才藝班不可。於是,一首歌的播放,可以讓幼兒盡情地手舞足蹈;一個鼓、兩個鈸,亦能讓幼兒體會隨著敲打力道的強弱、快慢,產生不同音效和節奏的變化;而一張紙、數枝蠟筆,自然也會使幼兒專注地塗畫,然後不管畫得像不像、好不好(以一般成人的標準),家長只需耐心的聽完孩子述說他畫的是什麼,就能鼓勵孩子往後一張接一張的畫下去‧‧‧

 

樂器的接觸應讓幼兒先從體驗不同樂器的聲音,敲打輕重快慢的音效開始

 

在喜兒,老師讓幼兒接觸到的「才藝」:畫作、律動、木工、捏陶土、樂器敲打等都是以幼兒的角度為考量(好不好玩),老師重視幼兒在過程中的體驗以及事後把感受透過語言表達出來,而不去強調技巧上的優劣、作品的好壞,當然老師也不會親自畫給幼兒看,以免他們有「先入為主」的干擾。每位幼兒都被鼓勵照著自己感覺來呈現;在這種氛圍下,幼兒的表現是充滿自信而想像豐富。尤其畫作方面,喜兒的孩子從幼班起就被鼓勵把感受畫出來,所以拿起筆來就能塗塗畫畫,毫不畏怯。有一次,老師請大班的孩子畫母親的畫像,一位孩子所畫的母親,老師怎樣看都像一個豬的臉孔,便問他為何母親像那樣,他回答因為母親常說他是「豬頭」,老師聽後並沒有請他重畫,只是莞爾一笑,因為她知道這是孩子的一種「移情」作用。

 

 幼兒的畫作應從生活中取材。畫前先給幼兒討論主題,並說出自己的想法或感受,讓他們在畫時有更多的聯想和連結

 

拿學畫例子而言,假如以有去學畫和沒去學的幼兒作比較,依潔玫老師在喜兒的長期觀察,她發現到他們其間的差異如下:

 


有學畫的幼兒


沒學畫的幼兒


畫法流於刻板、容易模式化


依現有能力所及,自己建構出畫法


對於會畫的題材快速完成,沒興趣跟相關經驗做聯結


邊畫邊聯想到一些跟主題相關的趣事,繼續發揮


較容易依物體的真實顏色來著色


依照自己喜歡或偏好的顏色去著色


有時出現猶豫、遲遲無法下筆狀況,對作品較易形成明確的畫得好或不好的價值觀


不假思索就可以隨自己的想法去畫,畫的時候不會想到自己畫得好或不好的問題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