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家長讀書會座談

~「簡單父母經」讀後~

 

 

記錄整理 / 彭信禎

 


 

 

編按:今年選書「簡單父母經」原是仁美華德福家長必讀的指定書。經家長推薦,雖然翻譯不是很通順,我們仍認為很值得一讀,尤其目前有不少孩子是身處在負載過量的環境中:過多的資訊、物品,過多的學習、選擇‧‧‧在這次座談裡,與會的家長都有一個共識:「簡化」可以讓孩子生活更美好。以下為11/13座談的重點內容。

 



潔玫老師    我們先從第三章、第四章的「簡化」環境開始談。作者對於書本也要簡化,這是讓我比較驚訝的。玩具要簡化,我可以認同。

陳霓媽媽:    我想,唯一可以呼應的,在我們家就是環境上的簡化。在我們家客廳是沒有電視、沙發的,我個人覺得有秩序感是很重要,這會讓我的心情平靜。玩具方面,因為我怕吵,所以玩具較多是沒有聲光之類。

潔玫老師    這本書幫你找到了一個理由和方向。

陳霓媽媽:    其實以前我聽過洪蘭的演講有關大腦科學的研究,受到洪蘭老師的影響,我們家本來就沒有電視,後來也不再看電視,我覺得這樣真的很好!就多了很多時間做其它的事情。

 

妍文媽媽:    我們家是有電視的,我覺得看不看電視是夫妻很重要的共識。文文若念華德福就要練習不看電視,不過爸爸想要有自己的生活,這個部分要再和爸爸溝通。玩具太多要收拾就很麻煩;文文平常在家就是玩豆子,其它的一些鍋碗瓢盆是玩煮菜的遊戲;大部分的時間文文都是在畫圖,我覺得比看電視好很多。

 

亭云/文媽:   有關書的部分,我們家的書我會一段時間就換書,不過,書上有提到「重複」:「重複又如何是重要的一部分。故事那種一再聽到、成為生活一部分的、可預期的深入了解的故事,能提供你的孩子很大的安全感與確定感。重複對孩子而言是一種關係的建立,…。(111-113),云云和文文在睡前聽故事的時間,就是要重複地聽相同的故事,我問她們要不要換一本,這本已講過了,她們還是要聽。我終於理解孩子要重複的原因。關於看電視,云云、文文是上學出門前才看喜羊羊。云云會說老師說不要看電視,會變笨,她就會遵守不看電視;可是文文還是會要看。我發現成人省下看電視的時間可以有更多的時間和孩子一起,而且孩子因為看電視,睡覺的時間變少,情緒也會變不好。

 

源秩媽媽    我們家算是隔代教養、因為我和我先生工作都很忙的關係(周末父母),看親子台的喜羊羊,也是老人家的一種教養方式;巧虎,也是一種替代性的陪伴和知識的提供。阿球有時也會重複看相同的片子,如幾月號的什麼內容,就是一段時間會重複看。玩具方面,我也發現沒有東西會更好,他們就會有新的創意和想像力出來。沒有玩具,阿球和弟弟的互動機會多很多,他們也會發明遊戲。關於書,阿球自己愛看書,但是我因為工作很累,我很少有機會說故事給孩子聽。

 

昱琁/睿媽:   我們家也是早上看一下(電視),兩個人有伴,就可以玩很久。玩具家裡很多,拿一堆出來,叫她們收不然就要把玩具丟掉,她們會收,可是要收很久。我同意玩具不要太多;至於睡前說故事,他們兩個很愛聽故事,但姐妹特質不同,姐姐可以專心聴,妹妹則會分心。

 

思琦爸爸:    我想這本書講的就是「簡化」兩個字。在讀這本書之前,我就了解到小孩子不需要很多的玩具。平時家裡只有爸爸、媽媽、姑姑和思琦吃飯的問題,白天大家都在工作,不在家,只有晚上的晚餐會在家。我們家裡沒有電視,但是有投影機,有時會有卡通(DVD),琦琦也是會重複看,她固定都要看某一部,像是Dora還是Winnie,就有安全感。像書的話,我也會重複讀給她聽。

 

潔玫老師    她要你照第一次的說,還是一直變?換言之,重複聽的書是否會要求唸和第一次同樣的?

思琦爸爸:    會,我漏講了,琦會提醒說,這裡沒有講。我和媽媽的教育是覺得順其自然,以後是不是要念華德福,我是覺得以後還是要重視競爭力;像未來工作要有成就感。另外,我覺得孩子未來的理財觀也很重要。

 

佩君老師:  因為老師身份和媽媽角色的關係,所以家裡和學校的佈置很像,回到家以後的時間很有限,兩個姐妹在玩娃娃家,兩個人就窩在主臥房,用床單和洋娃娃就可以玩起來,也有多一點的想像力。在家裡會聯結到學校的經驗,比如嘉嘉就模仿老師一個一個點名

 

妍文媽媽:    電視的故事內容會有很大影響,以前我們看的電視是小英的故事、咪咪流浪記,這些都算是世界文學名著改編的,可以讓我們期待下一集,我們也會發揮有想像力;現在的電視,故事結束就結束了,孩子也不會再去想。

 

 

 

妍柔媽媽:    我可以舉一個哥哥的例子,哥哥小時候的節奏性很強,每一個步驟都要進行,而且缺一不可。有一次已經很晚了,想說趕快幫孩子洗過澡好讓他們舒服就可以睡覺,怎知哥哥卻一直哭鬧不休,最後,重新再來一遍,把每天應有的進行節奏逐一走完,哥哥終於就肯睡覺了。

潔玫老師    還有一個關於刷牙、使用牙膏的步驟很細膩,在頁132-133

陳霓媽媽:    這個孩子都知道如何做,但如果成人沒有在旁邊,就會減少時間去執行。

妍文媽媽:    我教妍文刷牙也是花了好久的時間。要告訴她先刷哪裡,刷幾下,再刷哪,一個步驟一個步骤的教,也要在旁邊看。

思琦爸爸:  我們把每天要做的七件事排序寫出來,像是洗澡、吃飯、上廁所、講故事把它通通排出來,她就會了解,這些事情是一定要完成的。

陳霓媽媽:    我覺得吃晚餐前有個轉換的工作給孩子會很好,像幫忙準備餐具這類的,然後就可以坐下來吃晚餐了。用餐他們有參與感,就覺得很好玩!晚餐的部分,我也想試著簡化,比如說:星期一就是吃麵、星期二喝蕃茄湯……。因為我覺得準備這些過程很累人,有時不是他們喜歡吃的,我就會很洩氣……

 

潔玫老師     我回應陳霓媽媽,頁144提到「轉換」可以看一下。在第148頁倒數第二段「孩子,特別是小小孩,在有好的評判力之前就有太多的選擇,他們就很容易被弄得脫軌。」孩子未必知道如何選擇,家裡的食物就是都要練習吃;孩子尚未成熟到可以做決定,就讓他去選,不見得是好的。有時候其實家長早已有了選擇和決  定,只是期待從孩子的嘴巴說出來。這是民主或是開放呢?我想,若要孩子選,同類型的可以選,比如清菜你要A菜或B菜?蒸蛋或煎蛋?而不是A菜或B肉;要給就給他們同類的選擇。 

 

陳霓媽媽:     說到食物,我也教他們瞭解食物,像哥哥小時候告訴他食品的標示,裡面有哪些食品添加物,所以他們不會吃洋竽片這類的食物,等哥哥大一點會閱讀,他自己就會去看那些字,他們也不吃有色素的食物。我想這也有幫助簡化食物。 

 

潔玫老師     食品的添加物比如說塑化劑,要如何掌握它的來源呢?

 

妍柔媽媽:     日本有一個報告,食品添加物和色素都是有害身體,我們家所吃的都要把這些排除在外。 

 

潔玫老師     美國有一本暢銷書「食物無罪」(台譯),作者建議食物標示有看不懂添加物的名詞不要吃、超過三種添加物的食品最好也不要吃。以下們章節或片段大家都可以發表看法:

                         154 頁,有關「睡眠」。

                         第五章談的是「時間表」,不要排太多事,要讓生活留白。

                         166頁「我不認為孩子愛做,就代表了孩子不會因為做太多而有壓力。

                       168頁第二段的「輪耕」,倒數第三行,「休息會滋養創造力,創造力會滋養活動。活動又滋養休息,休息令創造力持續。」

          174頁,「動靜的均衡」,這也讓我想到教案的設計,某一個單元設計高潮活動,但相對的,安靜活動是哪一個?高潮活動之後,如何回歸平靜?幼兒在興奮之餘,也要回歸平靜。

                        181頁「平凡的日子」,我們想要的是孩子的投入,孩子願意投入,自己就能調適和快樂。185頁,小學提供社團活動比賽,有自己的朋友,運動也是依年齡的不同,如10-11歲參與正式團隊比賽。 

 

 

思琦爸爸:     第六章(210)直昇機父母」不要太專注孩子,擔心他們的安危,就是不要過度介入。

 

潔玫老師     安全是必要的。例如「走路要走在內側,而非外側。」當孩子習慣了,年長一點的就知道去回的方向不同,要換邊,也了解大的要走外側,而讓年紀小的走內側。

源秩媽媽:     有關「成人的話題」,成人在無形中給孩子的影響很多,包括價值觀和功利的想法等;另外是成人耍「退一步,講少一點。」 

潔玫老師    書中提到的靈魂發燒,如幼兒在家情緒不佳,有時是學校發生了什麼事,父母試著瞭解,就會包容他。 

妍文媽媽:     我覺得幽默感是很重要的,比如要他幫忙洗菜,就說:「你可以幫忙菜菜洗澡嗎?」孩子會更願意做。 

 

廣祥叔叔:     若日常飲食無法避免人工添加物,至少飲食要均衡,讓孩子吃的東西更簡化、儘量讓孩子的味蕾接觸不同的味道,不要窄化就不會偏食。另外,孩子參與家事,讓他學會做事的程序:從開始到結束,過程中有其邏輯性與順序,孩子也會學習不斷的調整。 

 

信禎老師:     每個人的育兒想法受到父母的教養方式、童年經驗、自己的育養經驗或是同事朋友的建議而逐漸形成,但每個幼兒也有不同的特質、個性和學習的式;親子互動是一個動態的歷程,爸爸媽媽因應孩子的特質不同,而隨時調整對孩子的教養方式會讓孩子有比較好的發展和成長。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