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來人的真心話

~ 給小一新生家長的建議 ~

 

                                文 / 徐千惠 國小老師

/ 喜兒

 

0.JPG

 

編按:驪歌揚起,喜兒大班的孩子就要舉行畢業典禮了,暑假過後他們將進入小學:其中有人到華德福、有的去特色學校、更多的是進入一般小學,但不管如何,他們同時都要面對新的環境、新的朋友、新的學習方式,就學期間最重要的是家長透過什麼樣的安排,讓孩子有個很好的幼小銜接?宥瑋媽媽是過來人、又是小學一年級的班導師,她所給的建議幾乎人人認同也大部份可達成。她說到「晚餐必定是四個人坐在餐桌一起吃,這時就是彼此最好的時間」,讓編者心有戚戚焉:編者小時候就是不論做買賣的爸媽回來多晚,全家老少一定全員到齊才會開飯,席間爸媽會聊些世面見聞及他們的看法,孩子就在這段飯桌時間內潛移默化的成長。 然而,難就難在要持之以恆,數年如一日,當孩子良好的生活作息與自主學習的習慣養成(約三年級以後),那時就是家長可以放手讓孩子自主"飛翔"的時候。在此感謝宥瑋媽媽的建議與分享。

 

 

       一直以來小小的喜兒畢業生不多,但從教書起,一直都能遇到喜兒畢業的孩子,所以總覺得跟喜兒很有緣份。為什麼對喜兒的孩子有特別的印象呢?因為他們與眾不同,從上課專注的眼神、課堂中有條理的發表、作業品質佳、創意有想法的作品。當然,喜兒家長對教育的態度也不同,所以埋下我對喜兒的好印象。當小米到了一定的年紀,也就不二想的直接讓他進入這「特別」的幼兒園---在大多數人仍以讀寫算為重,存有「不讓孩子輸在起跑點」的觀念時,喜兒的教學依然以生活教育為主軸,給孩子一個純真的童年。

1.JPG

 

       但是小米到了大班時,我也開始有些擔心他上小學的狀況了。畢竟,自己教了好幾年的一年級,知道大部分的孩子對注音符號和基本的數學運算,都有一定的認識,可是我的孩子還在玩泥巴、做木工、玩角落,說不擔心是騙人的,但是我決定姑且一試,相信他的能力。經過半個多學期,證實他對小學生活適應良好,課業也有一定的表現,所以原來擔心是多餘的。

4.JPG

 

    我在孩子小的時候看了很多教養書,也在教學中看到的許多案例;上學期是我輪替到教一年級,也剛巧是小米進入一年級的時候,,所以喜兒的「叔叔」希望我以小一新生媽媽和老師的身分,跟大家分享一些自身的經驗:

 

  • 建立良好規律的生活作息

 

               以往的歌謠唱著「一暝大一寸」是有科學根據的,所以我們家是八點左右上床,讓孩子在十點時進入深睡期,才能讓他能夠「長高」,孩子的睡眠時間本來就比大人長,所以我家小孩從晚上八點多到隔天六點半的睡眠,可以讓孩子在隔天的上課有精神,另外睡得好免疫力也會提升。

              從幼兒園開始,我們都六點半起床,讓孩子在餐桌上好好的吃完早餐,因為我在學校中看到很多例子,當孩子帶早餐來學校,有一堆的壞處,孩子不能好好從容的吃完早餐,延遲了學校的學業或下課活動時間,進而影響了午餐的進食等等,所以在家好好吃早餐是很重要的,可惜很多家長不知道中間的利害關係。

2.JPG

 

              這個建議不論是在身心發展和有效學習上,這都是最重要的一點,良好充足的睡眠和飲食都與身體健康息息相關,健康為一切的根本,沒了健康什麼都不必說了。

 

  • 遠離電子產品和減少電視的影響

 

              我常常跟很多人分享,我家沒有第四台和數位電視,家裡的電視機一週難得開一次(偶而看媽媽挑選過的DVD),很多人都覺得不可思議。我發現小孩沒有這種聲光刺激的影響,比較能夠靜得下來,可以安靜的從事靜態的活動。在教學現場中發現,越來越多的孩子上課難以專注,我問了孩子回家的作息和娛樂,大多都是平板、手機和電視的影響,只要看他上課專注的程度,大多能夠猜到孩子回家又看了多少的電視和打電動,這些影響真的很大。當孩子習慣色彩豐富,聲音多變與刺激性高的電子媒體,要他們如何能夠接受「枯燥乏味」課堂活動?所以很自然的就會回想日昨的電視情節和思考電動遊戲破關的關鍵了。由於電子媒體的訊息是單向傳遞,沒幾秒就會變換畫面一次,讓孩子被動接收、無暇思考,對於學習是沒有太大的助益。

IMG_7323.JPG

 

              有人問我,那你們回家不會很無聊嗎?真的不會,而且我們多出了好多好多的家庭時間。吃飽飯後,孩子可以從事自己喜歡的活動,前提是他須完成課業,想做什麼就做什麼,只要安全,我也從不干涉,我覺得讓孩子有自主的空白時間,對他們也是很重要的,這有一點像原先在喜兒的角落時間,成人從中也可以知道孩子的興趣和想法。關掉電視,真的很棒。

6.jpg

(圖:徐千惠)

 

  • 培養良好的閱讀習慣

 

              在學校的正式課程中,能學到的知識在廣度上是不足的,多元的知識要靠孩子額外的閱讀攝取和消化,融會貫通後才能成為未來的養分,尤其是現在的社會變化之快,只靠學校的學習是絕對不夠的。十年前,我們絕對不相信手機的功能會變成如此強大,只要有一支智慧型手機,就可以處理好多事情。孩子的未來會變成怎麼樣,我們也難以想像,所以我們的孩子要能有自學能力,能夠自己找尋所需的資料,消化並過濾訊息後,成為自己的知識,閱讀就是這些能力建立的重要來源。           8.jpg

 

               閱讀除了知識的獲得外,也可以讓孩子穿越古今,認識各地的歷史人文,更可以讓孩子從故事中了解並養成好品格。閱讀可以隨時停下來思考,或與長輩同儕討論,書本中的知識是經過消化後進入大腦,所以閱讀對孩子很重要。當孩子有了閱讀的習慣,就沒有「無聊」這件事,出門時手上拿一本好書,走到哪讀到哪,又不吵人,多好呀。我們做家長的除了買好書外,也可請孩子到圖書室或圖書館借書回家,看到孩子靜靜的閱讀,享受寧靜的片刻,真的很棒。

     9.jpg

(圖:徐千惠)

 

  • 充足的體能活動

 

              因為小一大多是半天,當孩子完成功課後,我都會讓他去動一動,剛好學校的社團不少,場地安全,師資完備,所以與孩子討論後,每天都有體能方面的活動。假日時,我們也盡量出外接近大自然,騎腳踏車、爬山、看海、打球、跳繩等。孩子一定要動得夠才能靜得下來,這是真的。看到很多學生下了課就去安親班,不斷的讀寫,回到家又坐在電視機前,真的讓人嘆惜。

5.jpg

 

  • 互動的親子生活

 

              孩子最需要的是家人,尤其是爸媽的陪伴。現在的家長大多很忙碌,常聽到班上的孩子說,晚餐是在安親班吃,想到都心痛了。我的孩子很會分享在學校發生的事,主要是我們從接了孩子後到睡覺前都在一起,晚餐必定是四個人坐在餐桌一起吃,這時就是彼此最好的時間,很多分享和溝通,都是這個時候做的。一轉眼,孩子就長大了,好好珍惜在一起的每一刻,是我很重視的事。

7.jpg

(圖:徐千惠)

 

              我認為一年級孩子最重要的就是生活適應和習慣的養成,學業成績我覺得不是這個階段的要求重點,我只要求孩子盡全力完成每一項功課和考試就好了,至於滿分,不用太在意,要不然家長累,孩子更累呀!

3.JPG

 

                     以上的建議,看起來很平常,可是看在身為老師的我眼中很重要,希望能給大家一些幫助。

arrow
arrow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