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兒的孩子會是什麼?

 

---在進入小學以後‧‧‧

 

/ 羅美惠

                小學老師/主任

 

 

編按:謝謝瀚澤媽媽來文。她提供了喜兒孩子進入小學後的一個案例和大家分享,尤其她的孩子是從幼幼班開始唸起。文中有提及喜兒培養了孩子的一些能力,但同樣值得我們重視的是這些句子:「我唯一做的事就是經常聽他說話」、「最後,我還是選擇和孩子討論」、「每次我都是邊洗碗邊唸給他作聽寫」、「不論遇到了怎樣的困難,我都是選擇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支持他、鼓勵他」

父母每天下班後,若仍能撥出時間傾聽孩子,和他互動、討論學習,就算孩子沒有讀「喜兒」,在他的求學過程,仍會發揮最大助益。進入小學後的喜兒孩子,我們不敢居功,因為家庭的影響更大(父母、親屬、環境);但在學齡前,喜兒竭盡心力讓孩子是「健康、快樂、自信」的(其實,對成人同樣重要),因為我們篤信:

有健康的身心,才會有快樂的情緒,有快樂的情緒才容易產生自信,有了自信則勇於嘗試,不再畏懼學習時所遇到的困難。

  

每一位孩子進入小學之後,老師通常可以根據每一位孩子所表現出來的特質,很快的推測他是從那一個幼稚園畢業的,因為幼兒是透過大人所傳遞出來的訊息去學習的,因此,在小學的年段會議中,老師往往會高談闊論每個孩子出自那個幼稚園,並證明他們的直覺很神準:「那個生活習慣這麼差一定是××幼稚園的」、「那個國語數學樣樣都會,一定是××托兒所的」、「那個連排隊都不會、什麼都聽不懂,一定沒上過幼稚園」看到這裡大家一定會猜:那,別人對喜兒孩子的評價呢?

 

喜兒的幼兒教育宗旨一直是「培養孩子的自理能力」、「讓孩子學習解決問題」、「運用大自然培養孩子的探索能力」我們家的哥哥從幼幼班就在喜兒學習,其實,身為教育人員的我也很贊成這樣的理念,因為不論看哪一本教育理論或者兒童發展等書本,都是這麼寫的;喜兒不僅是課程規劃、孩子回來的描述,甚至是透過每一次的喜兒家長會、園遊會、運動會,我都可以實際發現這些理念的實踐。但是,我確實是很好奇:瀚澤上小學之後,會在群體中表現出哪一種氣質,或者透過四年的幼稚園學習,他在學習態度上是不是驗證了喜兒的宗旨「能積極解決問題、思考力、探索力」?

 

上了小學,其實我們最care的:就是他能不能克服必須短期內進入符號學習的壓力。

 

在別家幼稚園,不僅是國語的注音符號、數學的「+」和「-」,每一門科目都有教科書,當然還有大班教學的方式(尤其當年瀚澤那一屆只有5位畢業生,而到了小學班上卻有32位),一切都與喜兒截然不同。雖然我也是小學老師,可以在我工作的學校就讀,但是我選擇讓他獨立到學區小學,也選擇一切都讓他自己來處理,一方面我想知道他的抗壓性如何,另方面也想測試他對學習的態度如何。

 

面對著全新的挑戰,我唯一做的事就是經常聽他說話,或者問一些問題旁敲側擊。有一次他說:「我好討厭上英文課,很多人都會,可是我都聽不懂….」,這聽在我這個英文老師耳裡,還真的有點擔心了,在我心裡,我想了很多辦法:「要不要去和英文老師談談」、「要不要我抽空到喜兒安親班,幫他們額外上課」、「每天幫瀚澤複習」、「在家多講英文」、「不然就去補習」。最後,我還是選擇和孩子討論,決議是「自學」--在上英文課當天以及前一天晚上都要聽CD複習。雖然「人之初,性本」,但是他卻能很積極的維持這樣的好習慣到現在,考試也幾乎都是滿分(老師其實都考得很簡單)。

 

入學第二、三週開始考注音聽寫,一個才剛在學拼音的孩子,看到注音都不見得拼得很好,更何況是要從「聽音」、「辨音」、到「寫出注音」,當他看到其他人是九十、一百分的,自己卻是66,即使對分數還沒什麼概念,但是對於別人說「你怎麼錯那麼多?」還是會在意,所以他在車上對我說:「媽媽,我考聽寫的時候心臟跳得好大聲,而且我這次錯很多題」說著說著就掉下眼淚;說實在的,他學得很認真、字也寫得很工整,確實是積極的學習者。所以在情緒發洩之後,他就對我要求「以後每次考試前一天,你都要在家裡先考我」,每次我都是邊洗碗邊唸給他作聽寫。其實這也是他自己要求的,也就是他會自己想辦法解決自己的問題,這讓我還蠻高興。

 

當我將瀚澤進入國小的事情分享給以前的同事時(他教過一些喜兒的畢業生),他說:「從喜兒畢業的孩子好像都有這樣的特質。」也就是他們在學習方面是積極的、喜歡表達的、對美勞或創作活動充滿興趣、有卓越的觀察力。這還是我第一次聽到其他老師對喜兒畢業生的評價,不過每個孩子雖然表現的氣質不同,但是這些好像就是他們所隱藏的能力。回想起來,我以前教過的喜兒畢業生也是非常有思考力、表達力,而且他的數學科邏輯、自然科思考能力是到了高年級才有顯著的表現、優於其他學生。

 

「凡事都有一體兩面」。對某些老師而言,喜歡表達的孩子往往會被認為愛說話、愛頂嘴;注音比較慢學雖然上課較專注,但是卻增加老師的麻煩;加減法還不太會用、數學題目的閱讀不太熟悉,卻成為是班上的「拉拉」隊(拉低班上平均分數)」;生活課喜歡觀察與討論,卻會被視為浪費上課時間。

 

在小學,孩子往往會遭遇到學習上的適應問題、老師對待的問題、同學相處的問題,不論遇到了怎樣的困難,我都是選擇和孩子一起想辦法、支持他、鼓勵他,畢竟我們永遠都無法掌控孩子在學習路上會遇到那一種老師、同學、班級。對於「老師」,只有在幼稚園階段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對於學習的環境,也只有在幼兒教育是我們可以選擇的(公立小學大概都差不多);希望孩子學習什麼樣的課程、習得什麼能力,也只有在幼兒階段可以選擇(國小以上學習上就無多大差別)。 

arrow
arrow
    文章標籤
    喜兒 小學 小一新生
    全站熱搜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