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孩子和自然之間搭起情感的橋

~ 談喜兒的自然教育 ~

 

圖 / 喜兒

    文 / 方潔玫

                                          美國加州州立大學視聽教育碩士

            

0 (3).JPG

 

編按:只要天候許可,喜兒的孩子每周都會有戶外探索,20年來不曾停止過。上月初我們接獲也有20年歷史的新竹教保協會邀請,在其「創新與改革研討會」中分享經驗。以下文章是以創辦人潔玫老師的演講內容為主幹,首次有系統的以文字來呈現喜兒對孩子的自然教育。

0 (2).jpg

 

 

               喜兒是二十年前在楊梅自然資源豐富的陽光山林社區設立,創辦人三位媽媽都喜愛自然活動,原本就有帶孩子戶外散步的習慣,也將這個習慣帶入幼兒園,變成一週一次的戶外課程。它本質上是隨著自然節氣、動植物的變化,成人和孩子的「踏青」。雖然,喜兒搬了兩次家,但是每週一次的踏青仍維持到二十年的今天。

0.jpg 

 

                為什麼需要帶孩子親近自然? 除了大自然原是我們知識與美感的根源外,還有人對自然關係的情感建構,會存著一個關鍵期,如果孩子從嬰幼兒時期起就被過度保護、或是很少接近自然,他成長以後,在自然中會沒耐性,也不易自在地遊戲;我們經常可以看到在自然環境中抱怨無聊或無法自娛的兒童,即是如此。這二十年來,我們可以觀察到喜兒的孩子在自然環境中的自在與活力,他們能在其中找到趣味的事情做;他們對自然中的綠地溪溝、泥巴石頭、花草樹木、鳥蛙蟲蟻都不陌生,並有一份自然的親切感。

0 (4).jpg

 

                不論喜兒搬遷到何處,我們總是很努力地在園所附近找尋可資利用的綠地或荒地,作為孩子探索的地點,幼兒家附近的稻田、老師熟悉的地點,也是我們戶外的選擇,幾年下來孩子的足跡包括:社區公園、綠地、稻田、茶園、荒地、社區菜園、人行道……。

IMGP1968.JPG

       基本上,我們選擇的原則是迴避人造的遊樂設施,趨近有泥巴有石頭、或有野草有樹的地點,因為它們提供更多探索的可能。雖然喜兒很幸運,附近就有稻田或茶園、綠地等自然資源,但是我們也會造訪人行道旁的荒地或國小圍牆外種植了行道樹的走道,這些是都會區的園所也可找得到,也會是幼兒探索自然的很好的起點。

 0 (5).jpg

 

(一) 戶外探索的項目

                 喜兒的老師帶幼兒到戶外做那些事情呢? 

1.體能的探索

二到六歲的幼兒身體動作能力正在發展中,在戶外光是從事下面各類動作,就帶給他們很多的刺激與挑戰了:走路、跑步、跳躍、走階梯、爬斜坡、溜斜坡、打滾、走獨木橋、走駁坎、跨越水溝、爬樹、玩遊戲……。

 0 (6).JPG

幼兒對於在自然環境中的體能挑戰,動力更強;有的幼兒在教室進行體能活動會因信心不足而排斥不做,但他們到了大自然中,卻經常被斜坡或花草吸引,忘記了困難,跟著同儕抬起腳:往前走、向前跳、跑下坡,從而提升了自己的體能。

0 (27).jpg

 

 2.感官與美感的體驗

不論是在哪個季節,大自然總是提供孩子許多拈花惹草的機會,春天可以採野花,觀察新抽的樟葉,撿油桐花;夏天可以品嚐楊梅,賞月桃花;秋冬可以踩落葉、找柚子,摘芒草、撿拾楓葉,蒐集翅果種子…。

0 (7).jpg

 有時候孩子撿樹枝、搗泥土,傾聽風聲、蟲鳴,或追尋鳥影蛙蹤;或是老師乾脆給孩子來一場野餐。每一樣活動都可以讓幼兒綜合的使用他們的眼睛、耳朵、鼻子、手指、舌頭等感官。幼兒年紀雖小,但是經過探索自然的過程,他們感受得到自然的各種色彩、氣味、美感。

 1 (1).JPG

 

                 在每周戶外探索的層次上,老師被賦予很大的彈性。可能是單純的踏青或一時興起的野餐,也可能是跟節氣有關的活動:秋冬的芒草枯枝、春夏的花卉野果,孩子都有不同的體驗;有時候是配合教學單元,譬如「中秋節」的課程,老師就會帶孩子去看柚子樹,讓他們聞聞柚葉、摸摸柚子,這類跟課程相關的探索有單次的,也有系列的。

 0 (8).JPG0 (9).jpg

 

 

(二) 戶外探索的影響                

 

一週一次的戶外探索活動,帶給幼兒的學習其實是全方位的,涵蓋了情緒、社會、認知、語文, 以及前述的體能與美感等領域的發展。

 

 0 (10).jpg

                  

        情緒的穩定與耐挫力的提升

對於剛入園的新生,情緒經常處於分離焦慮中,但是當他走出戶外,心情就得到了轉換;有的幼兒看到野花野草,第一個念頭就是要帶回去給媽媽,這樣的行動讓他情緒恢復穩定,讓幼兒在家人與幼兒園之間起了愉悅與分享的正向連結。。

0 (11).JPG

 

 在探索自然的過程裡,幼兒經常要面臨很多體能上的挑戰,像跨越一條溝、攀爬一棵樹,有時候他會先經歷幾次失敗之後才成功。不同季節戶外的溫度變化,也讓孩子學習適應我們台灣炎熱、濕度高、多蚊蟲的環境。這都提升了孩子在們環境中的耐挫力

0 (12).jpg

 

        社會的歸屬與規範

         戶外探索活動雖然充滿了樂趣,但是安全還是最重要,因此就會有規範和紀律的學習。事前幼兒先要認識戶外的地點、目的和安全規範;到了現場就要學習遵守既定的規則,控制自己的行為和動作,譬如,走在馬路時需要靠邊走,兩人牽手互相照顧;摘楊梅時,須和同伴配合,一人拿碗,一人採摘。孩子在面臨挑戰時,他們通常會自發地展現其合作助人的善意,譬如攀爬陡坡時,已抵達頂端的孩子,樂於對在下方的同伴伸出援手。還有當遇到大家都想要攀爬的樹,或跳躍的巨石時,孩子們也會自動排隊;有時則是在快樂的溜斜坡活動中,孩子會特意等待尚未就位的同伴,要共享全體一齊衝下去的快感。這些都是他們在活動中有形與無形的社會能力發展。

0 (13).jpg

 

訊息的接收與認知

在這種親身體驗的過程中,幼兒所得到的大自然知識都是一手資訊,不論社區附近常見的植物:會割手的芒草,有毒的馬纓丹,可以吹的蒲公英種子球,可以吃的龍葵成熟果子、紅黑酸甜的楊梅;或是野外邂逅的毛毛蟲、溝渠裡吃苔蘚的蝌蚪、長尾巴的蜥蜴等等,除了眼見為憑,還摸過、玩過、吹過、撿過、吃過、抓過…幼兒這些親身體驗不但印象深刻更把生物本身所擁有的訊息一一具體化了。

  0 (14).jpg

 

   語文與行動的緊密結合與發展

         幼兒需要有「言行一致」的體驗,當他接收到新的詞彙和指令,他需要學習理解,甚至轉化為行動。在野外,當「向上爬」、「往下滾」的詞令出現時,他不但要理解,更要付諸行動,接下來身體還要作不斷的調整;撈蝌蚪時,老師會教孩子們如何橫跨水溝,然而每個孩子理解和肢體的發展各異,有的一次就做到了,有的卻需要在多次的「嘗試與失敗」後才抓到竅門。 

0 (15).jpg

 

 

(三) 戶外探索的準則 

 

1.    任務簡單

      幼兒戶外探索的任務可以設定得簡單易行,可以是觀察季節的花草,或撿拾某類種子、野果;可能是撿拾需要的樹枝;探訪收割過的稻田…;保留一些空間給孩子們自主的發現,做為機會教學。

 0 (16).JPG0 (17).jpg

 

2.    行前的準備

  行前或出發前一天,老師會和孩子討論:地點、要做的事,適合的穿著、須攜帶的物品、水壺等;老師也視需要準備:收集花草的塑袋、瓶罐,或撿摘野果、種子的梯子網子,觀察昆蟲的飼養箱……。

0 (18).JPG

 

3.    安全與基本常識的說明

             出發前老師都會強調安全守則及戶外規範,通常是透過師生問答以加強孩子的記憶。幼兒在一次又一次的說明及身體力行,漸漸便養成遵守的習慣,當有人觸犯或新來者不懂規矩時,某些孩子還會幫忙提醒或糾正。

 0 (19.5).jpg

 

4.    讓孩子主動探索

             老師看到熟悉的自然事物,可以給孩子做簡單的介紹,引導孩子觀察、探索,但是無需做到鉅細靡遺的完整介紹,許多部分可以留待孩子自己陸續去做觀察與發現,再依照孩子的問題做延伸或問答。遇到老師也不知道的事,回去再一起找答案。主動探索是孩子最大的樂趣來源,當幼兒問「為什麼」,老師可以依他所見的訊息加以引導,推測原因,幼兒就算說的不正確,但這樣的過程卻可以培養願意主動探索的孩子。

 0 (21).JPG

 

5.    同儕激盪

在戶外活動的觀察過程,老師不盡然要事事由自己啟動:「你們看,上面有…」,倒是可以藉由某位孩子的觀察或反應,去讓同行孩子的關注,效果更好。譬如:「哇,看小俊剛剛在這裡發現一隻毛蟲欸,不知道別的地方有沒有?」或是:「琦琦覺得葉子聞起來像芭樂的味道,你覺得呢?」「宣宣爬上去了,你怎麼做到的?」透過同儕的互動與分享,來提高孩子觀察的動機,說出自己的感受,自己的做法;讓孩子對自己更有信心,也有機會比對自己和別人的想法,使得想法更多元,不會侷限於老師的原始想法。

 

 0 (21.5).JPG

 

6.    舊地重遊

 相同的地點可以再去,而且可以一再地去,讓孩子有機會自己見證環境的變化,不然什麼叫做「楓葉變紅了」?如果只看過紅色的楓葉,怎麼知道它是從原本的綠色變來的,全是大人自己知道而已。相同的地點再去,可以關注相同的事物,感受其間的變化;也可以關注同一地點的另一項事物,接觸新的元素。舊地重遊做相同的事,上次摔倒的地方,這次可能跨過去了;孩子後來體驗到的成就感,有先前的挫折感做對照,情緒的體會更豐富。舊地重遊讓孩子有熟悉感,在熟悉的環境幼兒會更有安全感,更有自信地去探索或是發掘新的玩法。舊地重遊讓孩子把舊經驗和新發現作層次的堆疊,也加深了對環境與事物的情感。
 

0 (22).jpg

 

(四) 戶外探索的回顧與延伸 

                戶外探索後的回顧,通常先透過孩子口頭上的分享,譬如:「今天你最喜歡的事?」「你有看到什麼?」「為什麼你會這樣做?」「你覺得自己哪裡做得很好?」接著下午或隔天再讓孩子作回顧畫,畫自己印象最深刻的事。老師可以從中了解每位幼兒所感受到的事是什麼?透過作品欣賞,孩子有機會看到多元的想法與多元的表現。

 0 (23).jpg

 

               老師也可以依孩子的興趣或老師的專長作進一步的延伸,舉凡音樂、律動、工藝、繪畫、體能、色彩、數學……。戶外採集的野菜可以回來作烹飪;摘到一碗又一碗的楊梅孩子邊吃邊數數;撈回來的蝌蚪在變成青蛙的過程,孩子作日記畫、捏蝌蚪陶、自編青蛙舞……,這些都讓孩子在不同的感官領域裡盡情地發揮與體驗。

0 (24.5).jpg  

 

(五) 展望與期待 

                 假如一個孩子在喜兒從幼班開始就讀,四年下來,他就會有近兩百次的自然探索經驗,我們對孩子又有些什麼期待呢? 

我們希望喜兒的孩子在自然裡對環境事物能夠運用自娛,信手拈來的花草樹木都可以作為玩的道具,他們可以自創遊戲;在公園裡就算不接觸到遊樂設施,他們也不會感到無聊。 

0 (26).jpg

 

我們希望他們的體能因戶外探索而有所提升;在野外有基本的安全常識與警覺,但不會驚慌害怕,也不做危險動作。

0 (25).jpg

 

我們更希望孩子能夠觀察或接收到自然生態所擁有的訊息,不是只停留在名稱的認知上,而是瞭解環境、生物所蘊含的細節,從而感受到自然之美。

 0 (28).jpg

 

只要讓孩子步出教室、走進自然,孩子就會搭建起自己與自然間情感的橋,因為,大自然是孩子最好的教室!  

0 (29).JPG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