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開孩子成長的密碼 (三)

4~5歲

 

解開孩子成長的密碼.jpg

編按:教育部最近請幼教學者為父母編撰了一本非常好的育兒書籍「解開孩子成長的密碼 —0~6歲嬰幼兒發展手冊」我們很高興此書內容與喜兒多年所堅持的幼教理念及做法不謀而合。特此摘錄2~6歲部份,並按歲數分成四篇文章轉載,以供喜兒家長參閱。

 

(三) 4-5歲的孩子


■生理動作發展
‧ 可以在有障礙物的空間行動自如,左、右腳皆能單腳跳,可以雙腳交替上下樓梯。
‧ 能練習拍球,能伸手接球,會對準目標丟球、踢球。
‧ 能仿畫十字形和方形,連續剪出一條線,學會自己穿套頭衣服、扣扣子、拉上拉鍊,並練習刷牙、漱口 、拿筷子,但有時仍需要成人協助。

■父母可以做的事…
‧ 孩子活力十足,騎單車、跳繩、玩球、跑步,都是很好的運動。
‧ 運動應適度,不要讓孩子太早接受密集且壓力大的訓練,如:參加競爭性的游泳比賽。
‧ 讓孩子幫忙做早餐、擦桌子、擺餐具,學習自己折疊衣服、被子,這些都可以為孩子帶來成就感。

幫忙做家事,是遊戲,也是運動
讓孩子幫忙做簡單的家事,不僅養成他的責任感與好習慣,對孩子而言,也是一種遊戲和運動,有助於他的發展與學習。
孩子可以做的家事很多,包括:收拾東西,把東西歸類排整齊,清洗個人的餐具杯子,清理桌面等。

■認知能力發展
‧ 對生活中的事物有基本的概念,如:有四個輪子,人可以坐在裡面的,會猜到是車子。
‧ 孩子喜歡發問,樂於自己實驗、操作新的想法,如:把肥皂當作小船。
‧ 孩子能指出物件的異同,注意到生活中人事物的改變,可以運用圖畫或其他方式做紀錄。

■父母可以做的事…
‧ 不要求孩子記憶、背誦知識,帶孩子到大自然中學習觀察,鼓勵他提出問題。
‧ 讓孩子主動探索,如:觀察昆蟲、自己動手做昆蟲手偶,他自然會學到昆蟲的相關知識。
‧ 鼓勵孩子思考故事中發生的問題,讓孩子預測或改編故事的結局,激發孩子的想像力。

 

關掉電視,學習才開始
孩子一直盯著電視,沒有時間去發現、
觀察周遭的環境,也沒有機會主動去學習。
但是把電視關掉後要做些甚麼呢?

 

(1) 全家人一起坐下來讀一本書。
(2) 走出家門,到公園散步談天。
(3) 一起動手製作一道健康點心。
(4) 欣賞音樂,拿出望遠鏡觀星。

■語言溝通發展

‧ 能依大人的指示完成事情,可以安靜地聆聽,並且複述別人說的話。
‧ 喜歡聽故事,能簡短重複自己聽過的故事。會用完整的句子,描述自己的經驗和感受。
‧ 孩子會依照對話情境的不同,調整自己說話的內容和口氣,如:對老師說話時,比較有禮貌。

■父母可以做的事…
‧ 聆聽孩子描述學校發生的事件或經驗,雖然他說得未必完整,卻是重要的情感分享與練習口語表達的機會。
‧ 鼓勵孩子說故事,和他一起用圖畫或文字紀錄下來,將有助語文能力的發展。
‧ 教孩子成為有禮貌的人,如:跟公車司機說謝謝、與人問好,這些都是重要的社會語言。

你一句、我一句 玩故事接龍遊戲
有一種遊戲十分簡單,每個人都可以跟孩子玩,孩子一定會很喜歡跟你一起編故事。你一句、我一句,故事接龍真有趣。
「從前,有一隻小狗迷路了,在尋找主人。」
「小狗的主人不見了,他很傷心。」
「他到處問別人,有沒有看到他的主人。」
……

■社會情緒發展
‧ 孩子喜歡和朋友一起遊戲、合作,能和人分享共用物品,會幫忙友伴。
‧ 孩子能負責團體分配的簡單工作,會排隊和輪流,願意遵守團體遊戲的規則。
‧ 孩子能表達自己的情緒感受,察覺他人的情緒,給予安慰與關心。知道性別不會隨外表改變而變化。

■父母可以做的事…
‧ 若孩子天生害羞,父母可邀請他的同學到家中來玩,在安全熟悉的環境下,學習與朋友相處。
‧ 在家庭生活中,分派給孩子一份簡單的任務,如:每天幫忙擺碗筷,養成孩子的責任感。
‧ 和孩子玩扮演遊戲,有助他練習社交技巧,學習解決衝突,表達情感,認識人我的異同。

孩子的性好奇
孩子約在3到4歲前,已經知道自己的性別,而當孩子對男、女生的性別及生殖器官的差異產生好奇時,會提出很多問題,或喜歡偷看別人上廁所,玩弄自己的性器官等,你可以
(1) 以平常心,健康且坦白地回應孩子的性好奇。
(2) 幫孩子洗澡時,教他認識自己的性器官,學習如何清潔、保護自己的身體。
(3) 如發現孩子自慰,不要驚慌,可以跟他說:「你的手上有看不見的細菌,摸生殖器會生病,身體的器官要好好愛護,不能拿來當玩具。」

 

■ 爸媽的Q & A

1. 該如何跟情緒暴躁易怒的孩子溝通?
「小偉只要不如自己的意,就會大哭大鬧,在地上打滾,該怎麼跟這樣的孩子溝通?」
暴躁易怒的孩子,有時因為容易受挫折,面對不合自己心意的人事物,常有激烈的情緒反應。這樣的孩子,可能天生情緒反應就比較激烈,但還是可以透過合宜的教養方式,提升孩子對挫折的忍耐度,幫助孩子學習表達自己的感受與情緒,用正向的方式處理情緒問題,與人溝通。

‧ 更好的溝通:同理心的語言
使用責罵或處罰,對孩子是沒有用的,孩子可能哭得更激烈,覺得自己很委屈。即使一時停止吵鬧,心中可能累積更多負面情緒,對生活周遭的人事物,更缺乏善意與信心。
如果父母學習對孩子使用同理心的語言,讓孩子感受到爸媽瞭解他的感受與難處,孩子可能變得更容易溝通。這樣,孩子可能學會如何適當地表達自己的需要與感受。當別人無法滿足他的需求時,他比較不會感到憤怒與生氣。

‧ 甚麼是同理心的語言?
孩子的情緒正處於激烈、無法控制時,建議父母可以蹲下來,平緩自己的情緒,試著用同理心的語言與孩子說話,如:「你現在很生氣。」
使用同理心的語言時,父母可以試著描述孩子的狀況,如:「你現在看起來很不舒服」、「你的表情好像很不高興」、「你覺得很難過」。
當成人有不同的反應,不是大聲叫罵,孩子可能會停下他無理取鬧的動作,想要與你說話。這時,你可以跟孩子有更多溝通的機會,記得先傾聽孩子的感受,不要急著解決問題,也不要責罵他。

2. 孩子有交友問題,該如何是好?
「孩子常抱怨同學不理他、不跟他玩或不跟他作好朋友。該如何處理呢?」

‧ 耐心傾聽孩子的困擾
父母最重要的就是先學習耐心地傾聽孩子遭遇到的困難,雖然孩子抱怨的事情可能大同小異,但他的情緒需要抒解及安慰,父母應該傾聽他的苦惱,給他一些鼓勵與建議,幫忙他想一些積極的方法挽回友誼,也可以藉機讓孩子學到一些社交相處的技巧。

‧ 積極的作法及建議
父母可以邀請幾個熟悉的孩子到家裡玩,示範如何與他人交往互動,帶孩子們一起玩簡單的遊戲,與其他家庭一起出遊活動,讓孩子在自己熟悉的環境下,長時間與別的小朋友相處熟識,慢慢地就會玩在一起。
鼓勵孩子與別人分享玩具及點心,讓孩子帶玩具或點心到學校與同學分享。挑選跟友誼有關的繪本與孩子共讀,與天生害羞的孩子分享交朋友的經驗與方法,這些都是幫助孩子解決交友疑難的方法。

‧ 幫助不會交朋友的孩子
有些孩子不被其他孩子接納的原因,可能包括:服裝儀容不乾淨,喜歡說粗魯的話,搶同學的玩具,常推擠同學,破壞別人正進行的活動。這些孩子往往以為這樣做可以吸引大家的注意,不知道這樣是不適當的。

建議父母瞭解孩子的交友狀況後,從旁觀察孩子與別人的相處的情況,從其中找到問題的關鍵,幫助孩子學習尊重別人,瞭解正確的社交方式,在團體活動進行中,學習與他人互動、合作、分享,注意他人的需要,學會用正確有禮貌的方式,來表達自己的感受與需要。
幫助孩子轉變的過程是漫長的,父母也可以透過繪本童書跟孩子討論分享,在家庭關係的實踐中,以身作則,多瞭解孩子的想法與動機,孩子如有情緒上的問題,可以多使用同理心的方式,傾聽孩子的情緒及心聲,才能真正地幫助孩子。


其他可參考的有用資訊

教育部國教司:http://www.edu.tw/EDU_WEB/Web/EJE/index.php

全國幼教資訊網:http://www.ece.moe.edu.tw/

內政部兒童局社區保母支持系統網:http://nursery.cbi.gov.tw/

經濟部標準檢驗局:http://www.bsmi.gov.tw/indexset/main1.jsp?no=7

臺北市政府社會局-嬰幼兒服務:http://www.bosa.tcg.gov.tw/i/i0100.asp?l1_code=01

臺北市政府衛生局社區心理衛生中心:http://mental.doctor.com.tw/index.asp

臺北市立圖書館網址:http://www.tpml.edu.tw/TaipeiPublicLibrary/index.php

文建會兒童文化館:http://children.cca.gov.tw/home.php

臺北市早期療育綜合服務網:http://www.tpscfddc.gov.tw/

臺灣母乳協會:http://www.breastfeeding.org.tw/

中華民國發展遲緩嬰幼兒基金會:http://fcdd.org.tw/html/news/

解開孩子成長的密碼 —0-6歲嬰幼兒發展手冊

發 行 人:杜正勝
編輯委員:呂木琳、吳財順、陳明印、潘文忠、鄭來長、黃月麗、許麗娟、王慧秋
總 編 輯:林佩蓉
諮詢顧問:保心怡、歐姿秀、蔡延治、陳娟娟、陳淑琦、郭李宗文
審查委員:蔡春美、許玉齡、蘇雪玉、汪慧玲、謝國清
撰 文:林佩蓉、黃于庭、許惠茹
執行編輯:王珊斐
視覺規劃:魔莉星球創意圖案工作室http://www.sherri-design.com
發行單位:教育部
地 址:100臺北市中正區中山南路5號

出版年月:96年05月
教育部網址:http://www.edu.tw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