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我做、我教

/ 龔其恬

          喜兒中班老師

                                                                   

 

 

在來到喜兒之前,我對幼教現況的發展充滿疑惑。在學校裡學到許多書本上的理論,都秉持著愛心、耐心和關心,對待孩子要像自己的寶貝一樣,但在許多的幼稚園裡面,我見不到這樣的真誠付出。在學期間曾到一家幼稚園打工作 安親班 老師,我看到園長經營幼稚園的方式,和書本上的幼教理念是有所出入,這顯然和台灣幼教業界不正常生態有很大的關聯。

 

我認為學齡前的幼兒教育應是透過有趣的活動,將知識傳授給孩子,讓他們在快樂中學習。然而「教出資優兒」、「超前學習」的迷思卻存在部份老師和家長的心裡,於是過多的背誦、抄寫充斥在孩子的學習過程,學齡前原是活潑有趣的幼兒教育成了枯燥乏味的「小學先修班」。對孩子來說,「超前學習」只是揠苗助長罷了! 

 

 

 

第一次進入喜兒,是我得到面試的機會。由於我提早到園,所以由「叔叔」跟我面談,「叔叔」看了我的基本資料,也跟我說了很多喜兒教育的理念。一直到我正式進入喜兒,我開始相信裴斯塔洛齊所說的教育愛。剛開始的兩個月,由潔玫老師引領我走進大班孩子的世界。這是一個小班制的學校,老師對於學生都有一定的了解,有別於一般幼稚園:一個班級擁有三十個學生的情況下,很難對每個學生都相當瞭解。而在教學方面,喜兒配合時令、節慶以及孩子們的興趣發展,不像其他園所制式化和生硬的教學設計。

 

進入喜兒的同時,我內心面臨很大的挑戰,因為在從未接觸過開放教育的情形下,我對喜兒的教育理念有很大的困惑。所謂困惑即是:我該如何拿捏介入程度來處理幼兒之間的互動? 在面對孩子們溝通與紛爭時,我該扮演什麼樣的角色? 在開放教育的體制下,我要如何處理孩子的常規問題?每個月的發展報告重點又是什麼?我是否能承擔帶領一個班級的責任?

 

在四、五月擔任助理教師時,我對自己的期望很高,要求自己每天至少打出一千字的觀察記錄、省思與日誌。在兩個月參與教導孩子的過程,由於教學內容的多元,我和孩子一起體驗蟲蝶魚蛙、花草樹木,這些涉獵引領我走進一個過去不曾接觸的世界。隨著孩子的學習與進展,我同時也跟著蛻變。在教導孩子時,我希望能全面性了解他的發展狀況,包括在家中的情形,所以未來我期許自己和家長有更多的溝通與接觸。

 

 

喜兒其中一個特色是觀察紀錄,在每個月都會做一次總結性的發展報告,讓家長了解孩子在學校成長的細節;這是家長最關切的部分,也是老師最花時間與心力的部分。每天發生的事情有那麼多,我到底應該要如何取捨?孩子在學校的九個小時中,講了超過一百句話,我要如何將他們的學習情境,複製在家長的面前?在跟隨潔玫老師學習的這段時間,我一直練習讓自己每天適應在這樣的情況裡,無時無刻都在聽孩子說話,將他們的互動都用紙筆記下來。並且每天在放學後與潔玫老師討論遇到的問題與教學省思。

 

在六月初,由於中小混齡 班的 老師因家況而離職,我臨「急」授命,正式成為該 班 老師。對我來說,學期末接班是一件不容易的事,為了怕孩子有適應不良的狀況,我盡量按照上一個老師的作息與教法來帶,至少讓他們不會因為換了新老師而又要適應另一套成人的標準。在開放的教育理念中,最需注重的就是成人的態度,成人須以開放的心胸面對幼兒的思維,捨去填鴨式的教授方式,以幼兒等高的角度來引導孩子學習,這是我加入喜兒後最大的收穫。

 

 

在教學方面,我認同學習可以是一種遊戲:邊玩邊學的遊戲。我讓孩子主導話題,然後透過他們的思考與回答,將內容延伸擴張;在孩子無法確認方向時,再由老師拉回。

 

 來到喜兒的日子已經四個月了,在今年四月拿到教師證照的我,加入了喜兒的行列,在這段時間裡,潔玫老師和叔叔,和我分享許多有關「真」教育的事:看重孩子說的話、以孩子的角度去思考、反省成人時下教育孩子的迷思。在面對孩子時,我更能以正面的態度去思考,並像挖寶一樣,每天在孩子身上發現新鮮事。九月開始,新的學期正式來臨,我確信,在喜兒這樣一個教學氛圍下---引導ßà學習ßà延伸,成長不止只有孩子,還有喜兒所裡的每一位老師!

arrow
arrow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