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父母怎樣跟孩子說話
 Between Parent and Child


By Haim G. Ginott 
張劍鳴   
大地出版社


編按:這是四十二年前的一本好書,書裡教導父母如何解讀孩子的話中有話和肢體語言以及如何跟他對話,此書並沒有因年代久遠而使其效益有所減損,反而是歷久彌新、發人深省。該書曾再版多次,換了三個封面,目前已絕版。此書曾被我們選為四年前讀書會家長閱讀的書;如今,曾是幼幼班的孩子已經小學一年級,所以今年的讀書會我們決定重讀此書。玆摘錄此書部份內容。


  

前言

做父母的絕對不會一早起來,就盤算著要使孩子們生活在悲慘世界裡。沒有一個做母親的心裡會說:「今天只要有機會,我就要像孩子吼叫,跟他嘮叨,說的他無地自容。」相反地,大多數母親一早起來就下了決心:「今天一切都會很順利,沒有吼叫,爭吵,也沒有打罵。」可是想盡管想,到頭來,不希望發生的事還是發生。我們又發現自己說的話跟心理的意思恰好相反,說話的口氣也跟原來想用的口氣不對。

 
天下的父母都希望孩子不必戰戰兢兢的過日子,能夠生活的很快樂。誰也不想故意使自己的孩子產生害怕的心理,養成羞怯、沒主意,或不得人緣的個性。可是,大多數孩子在成長過程中總會養成一些我們不願意他具有的個性,或缺乏安全、自尊和尊重他人的意識。我們希望孩子有禮貌,他偏偏很粗野。我們希望他整潔,他偏偏要邋遢。我們希望他有自信心,他偏偏沒有自信心。我們希望他快樂,他偏偏不快樂。 

「父母怎樣跟孩子說話」的目的,就是想幫助做父母的,認清他們對孩子的期望,並且提供一些方法來實現這些期望。如果做父母的遭遇到了一些棘手的問題,沒辦法從陳腔濫調的意見,如像:「給孩子們更多的愛」、「表示出對他們更多的關心」、「把時間多分一點而在他們身上」等等得到解決,而需要另想辦法的話,就可以看看「父母怎樣跟孩子說話」。 

「父母怎樣跟孩子說話」是美國紐約大學海穆˙˙吉諾特(HAIM G. GINOTT)教授所寫的一本書,原文名「Between Parent and Child」。他花了十五年工夫,跟父母和孩子們個別的談話,或成組地討論,向他們提供意見,並且用心理療法幫助他們,然後才根據他的經驗寫成了這本書。因此,這本書可以說是這些經驗的累積,是一本實用的、為人父母的手冊。書中對日常生活中父母所面臨的各種情況,以及心理是的障礙,提供了具體的意見和解決方法。除此以外,更進一步,還提供了一些基本的原則,指引做父母的在跟孩子們的生活中,如何能獲得對方的信賴和尊嚴。 原書列為西元一九六五年的暢銷書,歷時有六十八週之久,本文是根據去年的新版本翻譯的。

 
張劍鳴
 
一九七年十一月
 

第一章   如何跟孩子談話孩子們的問題

隱藏的真意
 
跟孩子交談是一種藝術,這種藝術的本身也跟其他的藝術一樣,具有獨特的藝術與方法。孩子們所說話,很少是「傻話」。他們的話往往是像電報一樣用密碼寫成的,得經過一到「譯密」的手續。
 
十歲的安弟問他爸爸:「哈林區裡的棄嬰有多少?」(哈林區是美國紐約市的一個貧民住宅區,區內的居民多數是黑人。)
做爸爸的是一個化學家,懂的事很多。他看到兒子對於社會問題發生了興趣,心裡很高興。就把這個問題詳詳細細的解說了一遍,然後去查數字。
可是安弟仍然不滿意,繼續問:「在紐約有多少棄嬰?在美國全國有多少?全歐洲有多少?全世界有多少?」
未了,做父親才突然醒悟,他兒子所關心的不是社會問題,而是個人問題。他問這個問題不是同情棄嬰,而是怕自己會成為棄嬰。他要知道的數字不是棄嬰的數字,而是想搞清楚他有沒有可能被丟棄。
 
五歲的小普第一次上幼稚園去。他媽媽陪他到了幼稚園,還沒走。小普把牆上的畫看的一遍,大聲問:
「這些畫難看死了!是誰畫的?」 媽媽很窘。她不贊成地望著小普,急忙說:
「這些畫很美麗,你怎麼說不好。」碰巧老師明白小普的話。他微笑著說:
「在這兒你不需要畫很美麗的畫,你可以畫最壞的畫。只要你喜歡,你想怎樣畫都成。」
小普的臉上出現了笑容,因為老師答覆了她話裡隱藏著的問題:「要是一個孩子畫不了那麼好的畫,會不會挨罵?」 隨後,小普拿起一輛壞了的玩具救火車,很有正義感地問:
「誰弄壞了這輛救火車?」媽媽回答說:
「你要知道誰弄壞了這輛救火車幹嘛?你知道是誰,跟不知道是誰有什麼關係?這兒你一個人也不認識。」
小普並不是真的想知道是誰弄壞了這輛救火車。他想知道的事那個孩子在弄壞玩具以後,得到什麼結果。老師了解這個問題的含意,很恰當地回答:
「玩具是拿來玩的。有時候免不了會玩壞。這種情形發生過。」 小普好像滿意了。他的詢問技巧使他得到了必須的資料。這些資料編織在一起,變成了:「這些大人很和氣,即使是一幅畫畫的很難看,一件玩具弄壞了,他們也不會馬上就發脾氣。我用不著怕,呆在這裡很安全。」於是他跟媽媽揮手「再見」,跟著老師去過他在幼稚園裡的第一天生活去了。 

白費唇舌的談話 

做父母的常常會因為跟孩子的談話談不出個結果而生氣。最常見的標準對話是:
「你到哪裡去了?」
「出去了!」
「你出去做什麼?」
「沒做什麼。」
做父母的儘管是很理智,但是不久就會發現,哪怕是你說得舌敝唇焦,一點進展有得不到。

有一個母親說:「我盡量保持理智,跟我孩子說話,一直說到我臉色發青,還是沒有結果。他根本沒聽我在說什麼。只有我在吼叫的時候,他才會聽。」 

孩子們多半不願意跟父母談話。如果硬要跟他們說話,勸誡或批評他們,他們的心裡會產生憤恨,會覺得父母的話太多。

八歲的大衛對他母親說:「我只問了你一個小問題,你為什麼要說那麼一大堆?」
他對他的小伴吐露了他的決心:「我什麼都不跟媽媽說。要是我開了頭兒的話,我就沒時間玩兒了。」 

如果你有興趣觀察父母跟孩子的談話,就會注意到他們對於對方所說的話吸收的很少,少的令人驚訝。他們的談話口氣像是在舞台上獨白,一方面的獨白裡包括了批評和指示,另一方面的獨白裡包括了否認和懇求。這種悲劇性的「交談」之所以產生,不是缺乏愛,而是缺乏「尊重」;不是缺乏智慧,而是缺乏「技巧」。

我們日常所用的語言不適合跟孩子交談,不適合用來向孩子們表達我們的心意。要想接近孩子的內心,減少做父母的負擔,就要採取新的方法來跟孩子聯繫,這個新的方法必須把孩子談話的技巧包括在內。

談話的新「密碼」
 
跟孩子談話的新「密碼」是以相互的尊重和技巧為出發點,所要求的是:
(一)談話的內容必須能同時保留孩子和父母的自尊心;(二)了解的陳述要「先」於勸告或指示的陳述。 
九歲的艾瑞帶著一肚子氣回家。他的班上計劃好要去郊外野餐,偏偏因為下雨取消了。根據過去的經驗,他母親知道,如果採取那些陳腔濫調的方式,說:
「下雨不能去出野餐,哭也去不成啊!」
「今天去不成,以後還有機會去的。」
「你明知道不是我叫老天爺下雨,幹嘛要對我生氣,繃著臉兒?」

這些方法只會把事情弄得更糟。因此,她採取了新的方法來接近孩子。 她心裡先想:「我兒子對於不能去郊外野餐的感覺非常強烈。他很失望。他用憤怒的表現顯示給我,要我分享他的失望。他應該有這種情緒。我要用我了解他的心情,尊重他的情感的方式,來盡量幫助他。」於是,她對艾瑞這麼說:
「你好像是很失望。」
艾瑞:「是。」 
母親:「你什麼都準備好了。該死的老天爺就下雨了。」 
艾瑞:「可不是,真氣人。」 
過一會兒,艾瑞說:「啊!算了!反正以後有的是機會。」
他的氣好像是消了,這一下午他都很聽話。通常艾瑞要是帶著氣回家的話,準會把全家人鬧的坐立不安。不管是誰,早晚都會被他惹的發火,不到他上床睡覺,誰也別想安寧。 

這種孩子接近的方法有什麼特點?是什麼因素發生了作用? 孩子們在強烈的情緒困擾中,他不會聽任何人的話,也不會接近勸告、慰藉或積極性的批評。他要「我們」了解他,要「我們」了解他再那一個時間裡,他內心的奮鬥。更進一步,他還希望不需要完全透露他的體驗,別人就能完全了解他。這是一種遊戲,在這種遊戲裡他只讓我們知道他願意讓我們知道的,剩下的要我們去猜。

 
孩子告訴我們「老師打我」的時候,我們不必追問細節,也不需要說:「你做了什麼,老師要打你?」更不必說:「啊,真可憐。」我們需要表示的是,我們體會得到他的疼,他的窘境,和他心裡所感到的憤怒。

我們怎麼能體會到他的感覺?我們要「看」著他,「聽」他說,同時從我們自己的感情經驗找出來。我們知道一個孩子在眾目注視之下,遭受到羞的感覺,因此,我們就可以把我們要說的話加以適當的編排,使孩子知道,我們了解他當時的經歷。下面所舉的方式一定會有幫助。 
「一定教人窘得不得了。」
「你一定氣的要哭。」 
「那時候你一定恨死你的老師了。」
「你一定很傷心。」 
「你這天真不好過。」

孩子們的強烈情緒不會在聽到「這種方法不對」,或父母急著要說服他,他「沒有理由要這麼想」的時候消失。強烈的情緒不會由於「禁止」而消失,只會在聽的人以同情和了解接受了以後,再以濃烈而逐漸變鈍的方法消失。 

一些談話的原則 
  
從事件發展到關係
在孩子說或問一件事的時候,父母的反應最好是不要著重在這件事的本身,應該經常推及到這件事所隱含的關係。

 
六歲的芙蘿抗議「最近」她收到的禮物,越來越比她哥哥少。媽不否認她的抗議,也沒解釋她哥哥年紀大了,認識的人多,收的禮物自然比她多。她也沒有承認芙羅的抗議是對還是錯。她知道孩子最關心的是父母跟他們的關係,關心程度要比禮物的大小和數量來的深。
因此,她說:「你也要更多的禮物?」
接著,她沒有再多說一句,就把女兒摟在懷裡。她女兒的反應是帶著驚訝和快樂的微笑。這一類談話的結尾如果換了另一種方式,可能就是永無止盡的辯論。

從事件發展到感情 
在孩子問一件事的時候,最好的反應往往不適於就事論事,而應該用心靈去觸摸這件事的外圍。

七歲的葛洛莉帶著煩惱的表情回家了。她告訴母親,她的好朋友陶莉被人家從人行道上,推到了雨後路邊所積成的一灘水裡,做母親的沒有進一步追問這件事的細節,而是從女兒在這一件事的感受上表現出她的反應。她說:
「那一定使你的心裡很煩惱。」
「你對做這種事的男生一定很氣。」
「你現在一定還在氣他們。」
葛洛莉對於這些話的反應是含有同情於陶莉的:「是!」
接著,媽再說「你是不是怕他們也會對你那麼做」的時候,葛洛莉則堅決地回答:「讓他們來試試!」
她想到怎樣把男生拖下水,使他們也沾上一身爛泥,高興的笑了。這種談話的結尾是一種快樂的結尾。如果以提供自衛方法的方式來說,很可能就成了沒有效果的說教。 

從一般性的發展到專門性 
孩子在表白他自己的時候,經常是渴求父母的反應,但是父母的反應不能用贊同或不贊同來表示,而應該不厭其詳地,把對孩子的了解以超出他預料的方式傳達給他。 

孩子在說「我的數學不行」的時候,跟他說:「對,你在數字方面實在不靈。」幫不上多少忙。換個方式辯駁他的想法,或提供一些廉價的意見:「如果你多花工夫研究,你的數學一定會好。」也是沒用。這一類臨渴掘井的幫忙方式,只會損傷他的自尊心,藉機施教也只能減少他的自信。 

幾乎父母都會遭遇到,有一段相當長的時間,她的子女總愛說:「我是個笨人。」
有一個做父親的知道「他」的兒子並不笨,因此就打算說服他兒子,告訴他兒子很聰明。 
兒子:「我是個笨人。」 
父親:「你不笨。」 
兒子:「我就是笨。」
父親:「你不笨,你忘了你在露營的時候你有多能幹?指導員認為你是最聰明的。」
兒子:「你怎麼知道。」 
父親:「是他告訴我的。」 
兒子:「那他怎麼老是說我笨?」
父親:「他是逗你的。」 
兒子:「哼,我知道我笨。只看我在學校裡的成績就知道。」
父親:「你只要努力一點兒。」
兒子:「我已經拼了命,還是沒用。我沒有頭腦。」
父親:「你不笨,我知道。」
兒子:「我笨,我知道。」
父親(大聲):「你不笨。」
兒子:「我笨!」
父親:「你不笨,笨蛋!」

在孩子宣稱他笨、醜或壞的時候,我們沒辦法立刻改變他內心的念頭。這原因是一個人對他自己有了意見以後,這種意見就會在他心裡紮根,自動抗拒任何想立刻改變他的企圖。

有一個孩子就曾經對他父親說:「爸,我知道你是好心,不過我還『沒有那麼』笨,笨得以為你說我聰明我就聰明。」 在孩子對他自己具有否定看法的時候,我們的否認和抗議對他幫不了多少忙,只能進一步使他更加肯定他對自己的看法。我們所能幫助他的最好方式是向他表示,我們不但了解他這種一般性的感覺,而且也了解其言外之意。
兒子:「我很笨。 父親(嚴重地):「你真有這種感覺,唵?「你不覺得你聰明?」
兒子:「是。」 
父親:「那麼你心裡很難受是不是?」 
兒子:「是。」
父親:「你上學去一定是緊張的不得了。 ……….怕得不得了。 ………怕你會不及格。 老師叫你的時候,你就會緊張得什麼都弄不清了。 即使你知道答案,你也想不起來了。你怕你答的不對,叫人家聽了覺得很滑稽。 ……….老師會批評你不對。 ……….同學們會笑你糊塗。 所以,你寧可什麼都不說。我猜你一定忘不了,以前你說了什麼,他們笑你的情形。他們使你覺得自己很笨,同時也傷了你的自尊心,氣得不得了。」(說到這兒,孩子可能會告訴你一些他的體驗。)
父親:「孩子,再我眼裡你是挺不錯的,只是你的觀點和我的有差別。」

這種談話方式可能還是不能就此改變孩子的看法,但是卻可能在他心裡埋下一顆懷疑的種子,開始懷疑他是否真的那麼差勁兒。他心裡可能會想:「如果我爸爸了解我,認為我不錯,可能我不是那麼不行。」由這一種談話方式所引起的親情,會引導著孩子在父親對他的信任之下,為生活而奮鬥。 

「好」「惡」相對立的矛盾感情 

孩子會同時愛我們又恨我們。他們對於有權支配他們的父母、老師,和所有的人都會有這種矛盾情感。雖然相對立的「好」「惡」並存於我們的生活中是一個事實,但是做父母的都不能接受這個事實。他們不願意自己有這種矛盾的感情,也不能容忍孩子們具有。他們認為一個人要是對他人,尤其是對家人具有矛盾的感情的話,一定是在先天的遺傳上有什麼缺點。 
不過,我們可以學習接受這一種存在於我們和我們孩子之間的感情。為了避免不必要的衝突,孩子必須知道這種情感是普通的,是出於天性的。我們可以用坦誠的方式,向他指明這種矛盾的情感,減輕他的罪惡和煩惱: 
「好像你對你的老師有兩種感情:你喜歡他,也討厭他。」 
「好像你對你哥哥有兩種感情:你很欽佩他,卻又恨他。」 

以平合,不加批評的方式,指出孩子在情感上的矛盾,對他有幫助。原因是這樣一來,他們可以明白即使他們的感情是「混亂」的,但是也沒有超出不可理解的範圍,如果換成下面的方式來說,那就是肯定地毫無幫助: 「孩子,你糊塗了!你剛剛還喜歡他,現在你又恨他。如果你想要朋友,你就得想清楚。」 就令人迷惑的現實觀點來看,我們也無法否認:有愛,就有恨;有讚美,就有忌妒;有敬業,就有仇視;有成功,就有恐懼。一個人需要有偉大的智慧,才能理解「正確」「否定」和「對立」的感情都是合理的。

要使我們心甘情願地接受這種觀念,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們在孩提時代所接受的訓練,和成年所受的教育,都跟這種觀念相反。以往我們我受的訓練和教育告訴我們,被「否定」的感情是「壞」的,不應該有,或應該為了有這種「壞」感情而感到羞恥。新的科技觀念則認為我們只能就真實的行動,來評判「好」「壞」,不評判只存在於幻想中的行動。我們可以對實際的行為加以獎懲,但不能對情感這麼做。

評判情感,壓制幻想,會嚴重的損害到心理和生理的健康。 情感是我們從先天遺傳中所得到的一部份。如像魚會游,鳥會飛是先天的,我們人的情感也是與生俱來的。儘管有時候感到快樂,有時候不快樂,快樂跟不快樂不會同時存在,但是在我們的一生中,有些感情是會同時存在的,例如:氣憤和恐懼,悲哀和欣喜,貪婪和自疚,奢求和侮辱,高興和厭惡。這些情感出現在我們心裡的時候,我們沒有選擇的自由。我們只能自由地選擇用什麼方式,在什麼時候表現,使我們知道究竟是怎麼一回事。這就是問題的癥結。

大多數人對於情感的認識,都是得自於所受的教育。他們在恨的時候,教育告訴他們這只是不喜歡。他們在恐懼的時候,教育告訴他們沒有什麼可怕的。他們覺得疼的時候,教育告訴他們要勇敢、微笑,甚至於還有一首流行歌曲告訴我們:「在你不快樂的時候,要裝出快樂的樣子。」

個人的鏡子 用什麼來替代這種教孩子「假裝」的方法?是真理,是情感教育。情感教育可以幫助孩子了解他們的感情。使孩子了解他們有什麼樣的感情,要比使他們知道為什麼會有這種的感情重要得多。他一但知道他有什麼感情以後,心裡就越不容易產生「混亂」的感情了。 

我們如何能幫助孩子認識他的感情?我們可以把自己當作他的『感情鏡子』。孩子知道他的相貌是看見了鏡子中的他;同樣情形,他也可以從我們的反映上,知道他的感情是什麼樣子。 鏡子的功用是把一件事物不加任何諂諛或刪改的方式,原本原樣的反映出來。我們不需要一面鏡子對我們說:「你的樣子很可怕。你的眼睛充滿了血絲。你的臉是氣鼓鼓的。你的樣子是一團糟。」像這種鏡子,我們照不了幾次,以後就會像躲傳染病似地躲著它不去照了。我們所需要的鏡子只是要它能反映出一片影像,而不是要它訓示。我們可能會不喜歡鏡中的影像,但是我們卻會決定下一個步驟,用什麼方法來美化它。 「情感鏡子」的功用是毫不失真地,反映出實實在在的「感情相貌」來。 
「看起來,你好像是氣的不得了。」 
「聽起來,你好像恨死他了。」 
「好像你對於這件事的全部安排都很厭惡。」
 
對具有對立感情的孩子來說,用這種方法來指明他的感情,非常有幫助。因為這樣一來,明晰地畫分出了他們的感情是什麼。明晰的影像,不管是從透鏡裡看到的,還是從「感情鏡子」裡看到的,都會給孩子們提供自覺、自發、自動去修改的機會。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