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兒為何不過萬聖節、聖誕節?

 

 

/ 黃廣祥

 

 

上兩周楊梅的書店張掛不少萬聖節裝扮面具。一位年輕的爸爸帶著三、四歲大的幼兒來選購面具,孩子看著一排排的面具,它們大多面目猙獰、非鬼即怪,他開始畏懼起來不敢趨前,做爸爸沒察覺就隨手選了一個鬼面具給他帶上,孩子立即嚎啕大哭,怎樣都不肯戴起來。最後,爸爸一臉不解的帶著孩子邊走邊說:「你不是吵著要爸爸買一個面具給你帶回幼稚園嗎?怎麼害怕起來了?」

 

    上周我參加一場幼教研習會,席間,和一位幼教老師閒聊,她問到喜兒在萬聖節準備辦什麼活動,我告訴她喜兒不過萬聖節,她聽後一臉驚訝、認為錯失一個很好的宣傳機會---帶著裝扮的幼兒、口中喊著 “ trick or treat不給糖就搗蛋大街小巷走著有如活廣告。我跟她解釋因為它跟我們的文化沒有什麼連結,她聳聳肩說:「何必那麼認真,只是一場裝扮遊戲而已! 反正小孩也很喜歡玩。」我笑了笑,沒再說下去。

 

農曆新年雖改稱為春節,一般人還是要過「年」,這就是傳統節日所代表的文化。


 

    是的,假如只是平常的一場遊戲,是不必那麼認真。但是,當這場遊戲須在一個特定的期間舉行,而遊戲的背後又是跟某個民族的傳統文化有關時,身為教育工作者,我們就不得不思考,在特定日子作特定的節日遊戲或活動,假如沒有文化上的連結,除了增加一些商業行為、額外消費外,到底對孩子還會有什麼意義

 

傳統節日也會有吃喝玩樂,但人們藉此獲得歸屬感

 


    傳統節日的形成,通常是由生活在同一塊土地上的族群,經過約定俗成的一種儀式或活動。在節日到來的時刻,族群裡的人願意為它進行一些慶祝或紀念的行為,讓大家產生認同及歸屬感。

 

    喜兒不過萬聖節、也不過聖誕節,因為它們並不是我們傳統的節日。這兩個節日的到來,我們的社會在環境或生活裡,並沒有真正產生一種集體的文化氛圍,有的只是一些表面的消費性活動或吃喝玩樂,由於它不是「全民」參與,孩子在活動之餘,並沒有得到進一步的文化連結。

 

帶幼兒到龍潭看划龍舟不止跟端午節有關,它還使幼兒體驗到在地文化

 

 

拿萬聖節來說,我們的文化是「敬鬼神而遠之」,我們不會讓孩子在中元節那天扮鬼作怪,這是有所忌諱的;那麼,為何萬聖節則可以?難道東西方的鬼怪有別?這令人頗堪玩味。又如聖誕節,雖然始於紀念耶穌的誕生,對西方人而言,卻是年度家族團聚的重要長假(有如華人的農曆新年),而我們不少人卻聚焦在聖誕晚會、大餐、禮物上,這不但沒有讓孩子瞭解過節的意義,反而扭曲了別人節日應有的意涵。喜兒雖然不過這兩個節日,卻沒有排斥它們,透過繪本的閱讀及故事的講述,我們讓孩子以欣賞異國文化的角度,認識它們的由來及其隱含的意義。

 

繪本故事可以讓幼兒對外來節日有初步認識

 

但是,喜兒重視孩子過自己傳統的節日,如農曆新年、元宵、端午、中秋、冬至等,老師設計的教案都著重在讓孩子各種感官體驗節日的氣氛。當別人正忙於籌備聖誕活動時,喜兒的孩子已開始體驗「冬至」的到來:對「冷」的不同感受、在家問長輩有關冬至的由來、到傳統市場體驗人們因過節而忙碌、和班上同學一起搓湯圓……這些活動都可讓孩子體驗傳統節日的氣氛不是只在喜兒園內,當孩子走在路上、回到家裡,都會感受到節日的氛圍,孩子也因此跟自己的文化有了連結。這是外來節日無法比擬的。

 

孩子對節日的認識透過耳朵聽、眼睛看、身體扮演會有更深刻的感受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2)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