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肢體遊戲

 

/ 蘇美香

                 / 蘇美香、黃廣祥

 

 

 

 

編按:美香老師在喜兒已邁入第八個年頭了,幼兒教育原不是她的本科,基於對幼教的熱愛,早期一邊工作一邊進修教育學分,最後獲得保育員(今改稱教保員)的資格;但令人感動的是她那股「活到老學到老」的精神(其實她並不老,她比潔玫老師年輕多了),只要有好的幼教研習或課程,她都會犧牲假日積極參與。當她學到了某些知識或技能,她會很熱情地找人分享;看著她發亮的眼神、聽著她興奮的語氣,不禁讓人想起一句老話:「認真的女人最美麗。」以下是美香老師在下午時帶中、大班肢體律動的內容和心得。

 

 

    肢體遊戲可以是一種開放性的活動:運用自己身體的各部位,透過想像展現不同的姿態,讓孩子感受到自由、放鬆的心情,他們可以不受拘束、憑空想像,做出各種自己喜歡的動作;它是孩子最期待的活動。

 

    肢體遊戲也是我最喜歡的課程,看著孩子隨著簡單的鼓聲扭動肢體,或是配合音樂自創動作,孩子的臉上總是充滿了愉悅,而每當結束後,他們都期待下次再玩---這應是給我最好的回饋了。

 

 

 

自從這學期參加了「音樂與戲劇」的研習課程後,我受到更多啟發:肢體遊戲竟可以跟數學、故事、戲劇等結合,此舉除了提升孩子的創作力外,也培養同儕之間的合作與默契,進而增進孩子的人際關係。於是我以舊有的經驗作延伸,依年齡差異安排了:自創動作、骨牌輪動、故事接龍、默劇扮演、闖關、排序數數等肢體遊戲:

 

一.  自創動作:請幼兒想想除了拍手的動作之外,還可以怎麼拍?結果,孩子們想出:用手拍腳、拍肚子、拍肩膀..拍身體各部位;還有拍地板、拍周圍的物品;然後兩隻腳一起拍、腳拍地板;躺著拍、坐著拍…。另外,我也請孩子想一想開車的動作,每個人想像自己開的是什麼車?遇到什麼狀況?做什麼動作;也可以想像自己種了西瓜,表演替它澆水,西瓜長大、開花、結小西瓜、大西瓜、抱到車上、開車回家、搬下來、洗、切、吃西瓜等動作….

 

 

 

二. 
骨牌輪動:請幼兒圍成一圈,第一次跟老師同時拍手,第二次老師先拍之後幼兒拍,第三次請幼兒依序一個接一個拍手。等孩子們體會了依序輪流做動作的規則後,就請他們想其他的動作,如開花、抬腳、舉手、抬頭、躺、往旁邊倒等動作;大家周而復始地跟著做。

 

三. 
故事接龍:先引導幼兒想出一個事件的過程,彼此用動作串連而成:透過音樂的節奏,幼兒輪流出來跳,並說明這些動作所代表的意義。剛開始先由幼兒討論主題,譬如,他們想了一個「開車去動物園」的主題:我開吉普車去動物園、開到沙漠去、我遇到有人在沙漠化妝、玩賽車、洗澡(做洗、穿衣服的動作)、騎摩托車、騎馬、到了動物園看到猴子吃香蕉、大象走路、長頸鹿抬頭吃草…。在音樂聲中,大家輪流出來跳自己要銜接的動作,其他孩子則跟著做。

 

 

 

四. 
默劇扮演:這個遊戲的由來,是來自孩子們建議:「玩大野狼抓小豬」,於是我說:「我們不說話,用肢體的方式來表演。你們想想看,做什麼動作像大野狼?小豬可以做那些動作?每個人所做的動作都可以代表一件事情。」於是,孩子想出「蓋房子、玩球、玩水、騎車、吃東西」等動作,我們先配合音樂嘗試做一次;我們也討論出小豬的家與遊戲區分別在哪裡之後,就從頭開始表演。孩子依自己扮演的小豬角色,肢體隨著音樂展開不同的動作,當大野狼出現做出肚子餓的動作時,他們就要躲起來;當大野狼離去時,孩子可以再出來表演;每當音樂停頓,大家就必須靜止不動。遊戲玩了幾次,有孩子問:「我們在跳的時候可以換不同的動作嗎?」每次玩過一輪以後,孩子會想到新的主意,我就依他們的想法變換主題,譬如「老虎抓兔子」。他們也從一人演到兩人合作,做出各種彼此互動的肢體動作:玩踢球、牽手跳舞、游泳……等等。

 

五. 
闖關:我常聽到孩子們告狀「他撞到我了」,因此這個遊戲是為了提升孩子的控制能力而來的。示範時我請小朋友圍成一個圈,每人做一個最喜歡的靜止動作,或立或躺:彎腰的、大字型的、側彎、蹲各種不同的動作,我則以走、跳、鑽等方式繞過每位小朋友身邊,不過,不碰到他們的身體;之後,再請小朋友輪流玩。遊戲以討論作結尾:如何走才不會碰到對方身體?被別人不小心碰到的感受?孩子玩完第一輪後,大家異口同聲說:「我們還要再玩。」遊戲後來延伸為二人、三人一組、甚至全體合作討論:「我們來想一些讓他過不了關的動作。」

 

 

 

六. 
排序數數:這個遊戲是我從研習學來的,它不但可以提升想像、記憶等能力,同時還能讓孩子從遊戲過程學習:前後、進退的排序能力。譬如,我請小朋友做出水草、魚、螃蟹的動作,依順序編排,音樂開始時兩人一組,每組隨著節奏做出水草搖擺的動作,接著彼此猜拳,輸的人繼續當水草,贏的人則進階做出魚的動作。接下來,同樣是魚、或水草的人兩人一組猜拳,猜贏的人進階,水草進階為魚,魚進階為螃蟹;螃蟹再找進階為螃蟹的人猜拳,贏的人繼續做螃蟹的動作,輸的人則退回做魚的動作,依此類推,直到音樂停止。各組分別數水草、魚、螃蟹各有多少人?猜拳遊戲到此結束。隨後孩子們即可按此遊戲規則,自己發想三組動作來玩猜拳。

 

 

    在整個遊戲的過程,每次讓我感受最深的是孩子們的態度---他們積極的建議與投入的表情,這些同時感染了我:自己的肢體開始放鬆了,心情也跟著孩子一起同樂;這真是所謂的教學相長,樂在其中。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cheer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